一种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8419发布日期:2020-05-22 20:3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食品包装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



背景技术:

食品包装袋是包装设计的一种,生活中为了便于保鲜、储存食品,从而产生了产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是指直接与食品接触,用于盛装和保护食品的薄膜容器,现在的上班族对外卖食品需求较大,外卖食品放入打包盒中打包后,装入包装袋中进行配送,但现有的包装袋结构及其简易,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颠簸和不稳定,容易使菜汤从打包盒中泄露出,并且包装袋较为柔软,容易被破坏,导致在提拿过程中菜汤洒落一地,严重影响食物观感和客户满意度,并且包装袋的保温效果差,在配送过程中容易降低外卖食品的口感,容易造成客诉,不利于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和提手,所述包装袋主体的顶端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提手,所述包装袋主体的内壁设置有包装袋内胆,所述包装袋内胆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凸胶条和凹胶条,所述包装袋内胆的内腔底端安装有矩形板,所述包装袋内胆的内腔右侧底端一体成型有瓶套,且瓶套的底端与矩形板相贴合,位于所述瓶套左侧的矩形板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端粘贴有吸水垫,位于所述瓶套左侧的矩形板的顶端放置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内腔内嵌有与凹槽相匹配的漏网,与所述矩形框底端四角相对应位置的矩形板的顶端均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腔底端内嵌有第一永磁铁,所述矩形框的顶端四角插接有插杆,且插杆的底端贯穿矩形框延伸至插槽的内腔,所述插杆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铁相吸的第二永磁铁,位于所述矩形框顶端的插杆的外壁过盈配合有挡片。

优选的,所述包装袋内胆是由硅酸铝陶瓷纤维棉为主要原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包装袋内胆的内腔右侧底端从前至后一体成型有三个瓶套。

优选的,所述矩形框的上表面与位于所述瓶套底端的矩形板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插杆的形状呈倒“l”字形。

优选的,所述挡片的底端与矩形框相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通过瓶套可便于放入饮品,将饮品与打包盒分隔放置,避免打包盒与饮品直接接触,将其捂热,影响饮品口感,通过将包装袋主体的顶部向内合起,并将凸胶条卡入凹胶条中,可将包装袋主体和包装袋内胆的顶端进行闭合,通过包装袋内胆以及凸胶条和凹胶条之间的配合,可提高对包装袋内胆中的外卖食品的保温效果,当菜汤从打包盒泄露时,泄露的菜汤通过漏网漏入凹槽中的吸水垫上,吸水垫对菜汤进行吸附,避免露的菜汤在提拿过程中洒落一地,通过向上拉动插杆,可使插杆带动第二永磁铁与第一永磁铁分离,并使插杆和挡片完全与矩形框完全分离,可将矩形框和漏网从矩形板上拆卸下来,便于对凹槽的内腔进行清洗以及对吸水垫的更换,从而不仅可防止从打包盒泄露的菜汤在提拿过程中洒落一地,避免影响食物观感和客户满意度,而且可提高对包装袋的保温效果,防止在配送过程中降低外卖食品的口感,避免造成客诉,有利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矩形板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包装袋主体,2、提手,3、包装袋内胆,4、凸胶条,5、凹胶条,6、矩形板,7、瓶套,8、凹槽,9、吸水垫,10、矩形框,11、漏网,12、插槽,13、第一永磁铁,14、插杆,15、第二永磁铁,16、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运输的塑料食品包装袋,包括包装袋主体1和提手2,包装袋主体1的顶端左右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提手2,包装袋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包装袋内胆3,包装袋内胆3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分别设置有相互匹配的凸胶条4和凹胶条5,通过凸胶条4和凹胶条5,可便于将包装袋主体1和包装袋内胆3的顶部开口进行闭合,提高包装袋内胆3内腔的保温效果,包装袋内胆3的内腔底端安装有矩形板6,包装袋内胆3的内腔右侧底端一体成型有瓶套7,且瓶套7的底端与矩形板6相贴合,位于瓶套7左侧的矩形板6的顶端开设有凹槽8,凹槽8的底端粘贴有吸水垫9,吸水垫9具有良好的吸水性,便于对从打包盒泄露出的菜汤进行吸附,位于瓶套7左侧的矩形板6的顶端放置有矩形框10,矩形框10的内腔内嵌有与凹槽8相匹配的漏网11,通过漏网11,可对打包盒进行支撑的同时,便于菜汤通过漏网11漏入凹槽8的内腔中,与矩形框10底端四角相对应位置的矩形板6的顶端均开设有插槽12,插槽12的内腔底端内嵌有第一永磁铁13,矩形框10的顶端四角插接有插杆14,且插杆14的底端贯穿矩形框10延伸至插槽12的内腔,插杆14的底端设置有与第一永磁铁13相吸的第二永磁铁15,通过第一永磁铁13和第二永磁铁15之间的配合,可便于将插杆14进行固定,位于矩形框10顶端的插杆14的外壁过盈配合有挡片16,通过插杆14可便于将矩形框10与矩形板6之间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包装袋内胆3是由硅酸铝陶瓷纤维棉为主要原料制成,可使包装袋内胆3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便于对外卖食品进行保温。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包装袋内胆3的内腔右侧底端从前至后一体成型有三个瓶套7,便于存放饮品,使打包盒与饮品分隔摆放。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矩形框10的上表面与位于瓶套7底端的矩形板6的上表面在同一水平面,便于从打包盒泄露出的菜汤通过漏网11漏入凹槽8中。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插杆14的形状呈倒“l”字形,便于将插杆14从矩形框10和插槽12中拔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挡片16的底端与矩形框10相贴合,便于对矩形框10进行限位固定。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将装有外卖食品的打包盒放入包装袋内胆3中的漏网11上,并将饮品插入瓶套7中,使饮品与打包盒分隔放置,避免打包盒与饮品直接接触,将其捂热,影响饮品口感,将包装袋主体1的顶部合起,使凸胶条4卡入凹胶条5中,将包装袋主体1和包装袋内胆3的顶端进行闭合,由于包装袋内胆3由硅酸铝陶瓷纤维棉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提高了对包装袋内胆3中的外卖食品的保温效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颠簸和不稳定,菜汤从打包盒中泄露出,泄露的菜汤通过漏网11漏入凹槽8中的吸水垫9上,吸水垫9对菜汤进行吸附,从而可避免泄露的菜汤在提拿过程中洒落一地,当矩形板6进行回收再次利用时,通过向上拉动插杆14,可使插杆14滴滴的第二永磁铁15与第一永磁铁13分离,将插杆14彻底拔出后,可使挡片16与矩形框10完全脱离,此时可将矩形框10和漏网11从矩形板6上拆卸下来,便于对凹槽8的内腔进行清洗以及对吸水垫9的更换,该装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避免从打包盒泄露出的菜汤洒落一地,并且对外卖食品的保温效果好,满足客户的满意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