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扬尘建筑垃圾收集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8453发布日期:2020-06-02 18:49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扬尘建筑垃圾收集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扬尘建筑垃圾收集池。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安全文明施工,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而引起的扬尘。

现有的建筑垃圾箱是直接散堆放在现场的,在倒入建筑垃圾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这些粉尘扩散到空气中,对操作工人的身体和空气造成污染,因此,急需一种带有防尘装置的垃圾箱来降低建筑垃圾扬尘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扬尘建筑垃圾收集池,具有降低建筑垃圾露天堆放时扬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扬尘建筑垃圾收集池,包括左右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墙以及与两个侧墙一端连接的后墙,两个侧墙、后墙以及底面之间形成建筑垃圾收纳腔,所述建筑垃圾收纳腔的前方和上方呈敞开状,

所述侧墙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尘装置,适于防止粉尘从建筑垃圾箱的上方扩散;

所述防尘装置包括钢管、两个滑道以及密目网;

两个所述滑道分别固定在两个侧墙的上方,两个所述滑道相对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所述密目网的前端通过铁丝固定在钢管上,所述密目网的后端固定在后墙上,所述钢管与后墙平行设置,且钢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凹槽内;

当所述钢管向后移动到后墙处时,密目网打开,用以堆放建筑垃圾;

当所述钢管向前移动时,密目网罩设在建筑垃圾收纳腔上方,用以阻挡粉尘扩散;

所述后墙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朝向密目网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喷水孔,每个所述喷水孔上均设置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位于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侧墙上设置有驱动钢管沿凹槽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分别设置在两个侧墙上;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链轮、循环链条、导向轮、支撑架以及收线链轮;

所述钢管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吊耳,所述链轮设置在后墙的端部,且与吊耳对应设置,所述支撑架固定在侧墙的上方,所述导向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所述收线链轮转动设置在支撑架上,且收线链轮位于导向轮的前方,所述循环链条同时与链轮和收线链轮啮合,所述循环链条与导向轮接触,对循环链条起到导向作用,所述吊耳固定在循环链条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以转动收线链轮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建筑垃圾箱可以集中建筑垃圾,减少建筑垃圾散堆时的占地面积。采用了防尘装置有效解决了建筑垃圾露天堆放扬尘的问题,降低了对空气的污染和对操作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改变了以往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对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当密目网设置在建筑垃圾收纳腔的上方时,建筑垃圾可以从建筑垃圾收纳腔的前方堆放至建筑垃圾收纳腔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钢管和滑道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钢管和密目网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钢管和轴承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水管和喷水孔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驱动装置的左视图。

图中,1、侧墙;2、后墙;3、防尘装置;31、钢管;32、滑道;321、凹槽;33、密目网;4、轴承;5、水管;51、喷水孔;6、驱动装置;6311、链轮;62、循环链条;63、导向轮;64、收线链轮;7、吊耳;8、支撑架;9、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一种防扬尘建筑垃圾收集池,如图1,包括左右两个相对设置的侧墙1以及与两个侧墙1后端固定连接的后墙2,两个侧墙1、后墙2以及底面之间形成建筑垃圾收纳腔,建筑垃圾收纳腔的前方和上方呈敞开状。

如图1,侧墙1的上方活动连接有防尘装置3,用以防尘粉尘从建筑垃圾箱的上方扩散。

具体的,如图1至图4,防尘装置3包括钢管31、两个滑道32以及密目网33。两个滑道32分别设置在两个侧墙1的上方,两个滑道32相背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焊接有铁片,铁片通过若干膨胀螺丝固定在侧墙1上。滑道32相对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321,密目网33的前端通过若干铁丝固定在钢管31上,密目网33的后端固定在后墙2上,钢管31的两端分别位于凹槽321内。凹槽321不仅对钢管31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还使得密目网33不易在风力的作用下被吹气,提高了密目网33的使用寿命。当钢管31向后移动到后墙2处时,密目网33打开,此时可以将建筑垃圾堆放在建筑垃圾收纳腔内;当钢管31向前移动时,密目网33罩设在建筑垃圾收纳腔的上方,用以阻挡粉尘扩散,此时建筑垃圾可以从建筑垃圾收纳腔的前方放入。

如图5,为了使钢管31能在凹槽321中顺畅的滑移,降低钢管31滑移时的磨损,在钢管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轴承4,轴承4位于凹槽321内。轴承4将钢管31与凹槽321之间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钢管31的摩擦和磨损,延长了钢管31的使用寿命。

如图6,为了进一步减少粉尘,在后墙2的上方设置有水管5,水管5朝向密目网33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喷水孔51,每一个喷水孔51上均设置有喷头。具体的,在建筑垃圾收集池旁设置有蓄水槽,在蓄水槽内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水管5连接。工作时,将水泵打开,水从排水管进入到水管5中,然后从各个喷头喷出,从而对建筑垃圾箱上方飞扬的粉尘进行喷淋,降低粉尘进一步扩散。

具体实施方式:

当建筑垃圾需要堆放在建筑垃圾箱内时,操作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将密目网33打开,垃圾堆放结束后,再通过手动的方式用密目网33将建筑垃圾箱覆盖,使得粉尘不易扩散。降低了空气污染,改变了以往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对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

实施例2:

如图7,由于建筑垃圾箱过大,需要工人走到后墙2处才能将密目网33完全打开,因此,在侧墙1上设有驱动钢管31沿凹槽321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6。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驱动装置6分别位于两个侧墙1的上方,从而使得钢管31在凹槽321内移动时更加稳定。

具体的,如图7和图8,驱动装置6包括链轮61、循环链条62、导向轮63、支撑架8以及收线链轮64。钢管3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吊耳7,且吊耳7位于钢管31的上方,链轮61设置在后墙2的端部,且与吊耳7一一对应设置。侧墙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支撑架8,导向轮63转动设置在支撑架8上。收线链轮6461转动设置在支撑架8上,且收线链轮64位于导向轮63的前方。循环链条62缠绕在链轮61和收线链轮64上。导向轮63与循环链条62接触,导向轮63对循环链条62的移动起导向作用。当建筑垃圾收集池需要打开时,转动收线链轮64,使得循环链条62带动链轮61转动,链轮61转动时,拉动钢管31在凹槽321内向后移动,密目网33打开;反向转动收线链轮64,循环链条62拉动钢管31向前移动,使密目网33覆盖在建筑垃圾收纳腔的上方,防止粉尘扩散到外界空气中,降低了空气污染,改变了以往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对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建筑垃圾可以从建筑垃圾收纳腔的前方放入。

如图7,为了方便收线链轮64转动,可在支撑架8上固定连接有把手9。

具体实施方式:

当建筑垃圾箱需要打开时,转动收线链轮64,带动循环链条62转动,循环链条6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与循环链条62啮合的链轮61转动,循环链条62拉动钢管31在凹槽321内向后移动,使得密目网33打开,可将建筑垃圾堆放在建筑垃圾收纳腔内;当反向转动收线链轮64时,循环链条62带动钢管31向前移动,从而使得密目网33覆盖在建筑垃圾收纳腔的上方,防止粉尘扩散到外界空气中,降低了空气污染,改变了以往施工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对城市的文明建设做出了贡献,建筑垃圾可以从建筑垃圾收纳腔的前方放入。采用了驱动装置6,不需要操作工人走到后墙2处才能将密目网33完全打开,操作更加方便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