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防掉落功能的加弹机原丝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4380发布日期:2020-06-02 19:15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防掉落功能的加弹机原丝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弹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防掉落功能的加弹机原丝架。



背景技术:

加弹机是一种可将无弹力或者低弹力的丝线,通过假捻变形加工成为具有中弹或是低弹性能的弹力丝的一种纺织机械,原丝架是加弹机的重要组成装置,原丝筒放置在原丝架上后,加弹机将原丝抽出后进行加弹处理。

公开号为cn203613348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弹机原丝架,包括台架组件、安装架组件和导丝组件,所述台架组件包括上下两个支架和四根圆杆,所述支架为工字型,上下两个支架在竖直方向通过四根平行的圆杆连接,所述安装架组件包括安装环、支杆,所述支杆固定于安装环上,所述支杆轴线与安装环轴线垂直,所述安装环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安装架组件通过螺钉上下等间距地固定于四根圆杆上。使用时,先将安装环连同支杆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圆杆上,再将原丝筒套在支杆上,然后进行拉丝。

但由于该实用新型的支杆为水平设置,当原丝筒上的原丝即将被拉完时,由于原丝筒的重量发生变化,所以可能会出现原丝筒被拖下支杆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防掉落功能的加弹机原丝架,解决了当原丝筒上的原丝即将被拉完时,原丝筒可能会被拖下支杆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有防掉落功能的加弹机原丝架,包括原丝架本体和原丝筒,所述原丝筒包括内筒和原丝线,所述原丝线缠绕在所述内筒上,还包括支撑机构、承载杆和限位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套设于所述原丝架本体的架杆上,所述承载杆的一端设置于所述支撑机构上且所述承载杆与所述原丝架本体的竖向架杆呈垂直设置,所述承载杆的一侧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承载杆穿设于所述内筒且所述内筒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限位机构设置于所述承载杆的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原丝筒需要放置在承载杆上时,将原丝筒的内筒套接在弧形凹槽中,并通过限位机构对原丝筒进行限位,即可防止在原丝筒上的原丝即将被拉完时,原丝筒可能会从承载杆上掉落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杆一、限位杆二、拉杆和限位盘,所述承载杆内部为空腔设置,所述承载杆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方形通孔一和方形通孔二且所述方形通孔一和所述方形通孔二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的两端,所述方形通孔一和所述方形通孔二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所述方形通孔一和所述方形通孔二分别与所述承载杆的内腔相连通,所述限位盘卡接于所述承载杆内腔且所述限位盘设置于所述承载杆内腔靠近所述支撑机构一侧,所述限位杆一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一侧且所述限位杆一与所述方形通孔一呈铰接连接,所述方形通孔一的长度略长于所述限位杆一露出所述承载杆外表面的部分,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承载杆且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杆一呈铰接连接,所述限位盘靠近所述限位杆一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所述拉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一且所述连接耳与所述拉杆之间通过所述弹簧一相连接,所述承载杆内腔靠近所述方形通孔二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与所述拉杆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且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通孔上方设置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远离所述支撑块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二且所述连接杆一与所述连接杆二的中部呈铰接连接,所述连接杆二与所述拉杆之间设置有弹簧二且所述连接杆二与所述拉杆通过所述弹簧二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二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杆三,所述限位杆二设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一侧且所述限位杆二与所述方形通孔二呈铰接连接,所述限位杆二位于所述承载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三呈铰接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杆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固设有套筒一,所述拉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套筒一且设置有拉手,所述拉手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连接杆四和连接杆五,所述套筒一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杆四和所述连接杆五相匹配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

综上所述,拉动拉手,使得拉杆向远离箍环一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杆一露出承载杆上表面的部分沿着二者的铰接点向方形通孔一内移动,弹簧一从正常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同时与拉杆呈固定连接的弹簧二沿着拉杆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连接杆二带动连接杆三向靠近支撑块的方向移动,连接杆三此时拉动与其铰接的限位杆二向方形通孔二内移动,当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分别移动至方形通孔一和方形通孔二内时,折弯拉手上的连接杆四和连接杆五,并将连接杆四和连接杆五的一端分别放置在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内,此时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即可保持位于方形通孔一内和方形通孔二内的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和限位杆的长度之和与所述内筒的环宽相同。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了限位杆碰到原丝线后出现原丝线被污染的现象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箍环一、箍环二和套筒二,所述箍环一和所述箍环二的一端呈铰接连接,所述箍环一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所述箍环二的一端固设有弧形杆且所述弧形杆穿设于所述弧形孔,所述箍环一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压板一,所述弧形杆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压板二,所述压板一上设置有螺纹杆一,所述压板二上设置有螺纹杆二,所述螺纹杆一和所述螺纹杆二分别插接于所述套筒二中。

作为优选,所述套筒二中开设有两段螺纹,其中一段螺纹与所述螺纹杆一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同,另一段螺纹与所述螺纹杆二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箍环一和所述箍环二内设置有橡胶垫。

综上所述,转动套筒二,此时螺纹杆一和螺纹杆二会向外伸出,使得弧形杆沿箍环一的方向在弧形孔中移动,直至箍环一和箍环二形成的闭合环锁紧原丝架本体的竖向架杆位置,因为箍环一和箍环二中设置有橡胶垫,增大了箍环一、箍环二与原丝架本体的竖向架杆之间的摩擦,使得三者之间的连接更牢靠。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支撑机构与限位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用于展示限位杆一和限位杆二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承载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用于展示拉杆和套筒一的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1、原丝架本体;2、支撑机构;21、箍环一;22、橡胶垫;23、弧形孔;24、压板二;25、螺纹杆二;26、套筒二;27、螺纹杆一;28、压板一;29、弧形杆;210、箍环二;3、限位机构;31、承载杆;32、方形通孔一;33、限位杆一;34、环形凹槽;35、限位杆二;36、方形通孔二;37、套筒一;38、拉杆;39、限位盘;310、连接耳;311、弹簧一;312、支撑块;313、连接杆一;314、连接杆二;315、弹簧二;316、连接杆三;317、连接杆四;318、连接杆五;4、原丝线;5、内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该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带有防掉落功能的加弹机原丝架,见图1至6,包括原丝架本体1和原丝筒,原丝筒包括内筒5和原丝线4,原丝线4缠绕在内筒5上,还包括支撑机构2、承载杆31和限位机构3,支撑机构2套设于原丝架本体1的架杆上,承载杆31的一端设置于支撑机构2上且承载杆31与原丝架本体1的竖向架杆呈垂直设置,承载杆31的一侧沿其周向开设有环形凹槽34,承载杆31穿设于内筒5且内筒5设置于环形凹槽34中,限位机构3设置于承载杆31的内部。

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杆一33、限位杆二35、拉杆38和限位盘39,承载杆31内部为空腔设置,承载杆31的外表面分别开设有方形通孔一32和方形通孔二36且方形通孔一32和方形通孔二36设置于环形凹槽34的两端,方形通孔一32和方形通孔二36位于同一水平直线上且方形通孔一32和方形通孔二36分别与承载杆31的内腔相连通,限位盘39卡接于承载杆31内腔且限位盘39设置于承载杆31内腔靠近支撑机构2一侧,限位杆一33设置于环形凹槽34一侧且限位杆一33与方形通孔一32呈铰接连接,方形通孔一32的长度略长于限位杆一33露出承载杆31外表面的部分,拉杆38穿设于承载杆31且拉杆38的一端与限位杆一33呈铰接连接,限位盘39靠近限位杆一33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耳310,连接耳310与拉杆38之间设置有弹簧一311且连接耳310与拉杆38之间通过弹簧一311相连接,承载杆31内腔靠近方形通孔二36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块312,支撑块上开设有与拉杆38直径相匹配的通孔且拉杆38穿设于通孔,通孔上方设置有连接杆一313,连接杆一313远离支撑块312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二314且连接杆一313与连接杆二314的中部呈铰接连接,连接杆二314与拉杆38之间设置有弹簧二315且连接杆二314与拉杆38通过弹簧二315相连接,连接杆二314的另一端铰接有连接杆三316,限位杆二35设置于环形凹槽34一侧且限位杆二35与方形通孔二36呈铰接连接,限位杆二35位于承载杆31的一端与连接杆三316呈铰接连接。

环形凹槽34的深度和限位杆的长度之和与内筒5的环宽相同。

承载杆31远离支撑机构2的一端固设有套筒一37,拉杆38的一端穿设于套筒一37且设置有拉手,拉手的两端分别铰接有连接杆四317和连接杆五318,套筒一37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杆四317和连接杆五318相匹配的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

支撑机构2包括箍环一21、箍环二210和套筒二26,箍环一21和箍环二210的一端呈铰接连接,箍环一21的一侧开设有弧形孔23,箍环二210的一端固设有弧形杆29且弧形杆29穿设于弧形孔23,箍环一21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压板一28,弧形杆29的一端垂直设置有压板二24,压板一28上设置有螺纹杆一27,压板二24上设置有螺纹杆二25,螺纹杆一27和螺纹杆二25分别插接于套筒二26中。

套筒二26中开设有两段螺纹,其中一段螺纹与螺纹杆一27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同,另一段螺纹与螺纹杆二25上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同。

箍环一21和箍环二210内设置有橡胶垫22。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如下,转动套筒二26,此时螺纹杆一27和螺纹杆二25会向外伸出,使得弧形杆29沿箍环一21的方向在弧形孔23中移动,直至箍环一21和箍环二210形成的闭合环锁紧原丝架本体1的竖向架杆位置,因为箍环一21和箍环二210中设置有橡胶垫22,增大了箍环一21、箍环二210与原丝架本体1的竖向架杆之间的摩擦,使得三者之间的连接更牢靠;拉动拉手,使得拉杆38向远离箍环一21的方向移动,使得限位杆一33露出承载杆31上表面的部分沿着二者的铰接点向方形通孔一32内移动,弹簧一311从正常状态变为拉伸状态,同时与拉杆38呈固定连接的弹簧二315沿着拉杆38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得连接杆二314带动连接杆三316向靠近支撑块312的方向移动,连接杆三316此时拉动与其铰接的限位杆二35向方形通孔二36内移动,当限位杆一33和限位杆二35分别移动至方形通孔一32和方形通孔二36内时,折弯拉手上的连接杆四317和连接杆五318,并将连接杆四317和连接杆五318的一端分别放置在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内,此时限位杆一33和限位杆二35即可保持位于方形通孔一32内和方形通孔二36内的状态。

此时将原丝筒的内筒5通过承载杆31放置在环形凹槽34中,并将连接杆四317和连接杆五318从定位孔一和定位孔二中拔出,此时松开拉杆38,由于弹簧一311在这个过程中会从拉伸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所以限位杆一33和限位杆二35同时恢复至初始状态,即与承载杆31垂直,此时便可以对内筒5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当原丝筒上的原丝即将被拉完时,原丝筒可能会被拖下承载杆31的情况发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