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支架装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30745发布日期:2020-05-06 23:01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支架装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转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支架装车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回撤工作中,需要对综采工作面中的液压支架进行转运。液压支架的转运工作中,需要将液压支架转移到运输车上,再由运输车将液压支架运走,然而由于液压支架的自重较重,约十几吨重,因此将液压支架转移到运输车上十分困难。现有的液压支架装车大部分采用起吊的方式进行转移,通过大型起吊装置,将液压支架吊起转移到运输车上,但由于起吊装置的体积也较大,并且起吊需要工作面的顶板高度足够高,因此受到工作面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部分工作面不能使用起吊方式进行液压支架的转移。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操作方便的液压支架装车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操作方便的液压支架装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液压支架装车装置,包括运输车、用于搭接于所述运输车后方的过渡平台和位于所述运输车前方的用于推拉所述液压支架的推拉装置;

所述过渡平台包括用于实现巷道底面到所述运输车的装载面之间平缓过渡的过渡面,所述液压支架在所述推拉装置的推拉下沿所述过渡面移动到所述运输车的所述装载面上;

所述过渡面上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承重托辊,并且所述承重托辊均沿横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平台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其斜面为所述过渡面。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平台的纵截面为直角梯形,其顶面和斜面构成所述过渡面。

优选的,所述顶面和所述斜面的夹角大于130°。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面包括外框架和至少一条纵向设置于所述外框架内的纵向连接筋;

所述纵向连接筋将所述外框架分隔为至少两个安装框,所述承重托辊均匀安装于所述安装框内。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安装框内还至少连接有一条横向设置的横向连接筋。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所述纵向连接筋和所述横向连接筋的下方均连接有支撑板或支撑柱。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托辊包括辊轴和套设于所述辊轴外的辊筒,所述辊轴安装于所述安装框中,所述辊筒以所述辊轴为轴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过渡平台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搭接于所述运输车后方的搭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推拉装置包括绞车和钢丝绳,所述液压支架通过所述钢丝绳与所述绞车连接,所述绞车拉动所述钢丝绳来带动所述液压支架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推拉装置对液压支架进行推拉,推拉装置设置在底板上,对高度要求较低,适用于顶板高度较低的综采工作面;

过渡平台实现了底面到运输车的平缓过渡,并且过渡平台的过渡面上横向设置有可转动的承重辊轮,在液压支架移动过程中,能沿着液压支架移动方向转动,减少了液压支架的摩擦力,提高了转移速度。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液压支架装车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渡平台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过渡平台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液压支架01、过渡平台02、底面201、前侧面202、顶面203、斜面204、过渡面21、外框架211、安装框2111、纵向连接筋212、横向连接筋213、支撑柱214、承重托辊22、辊轴221、辊筒222、运输车03、推拉装置04、绞车41、钢丝绳4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支架装车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运输车03、用于搭接于运输车03后方的过渡平台02和位于运输车03前方的用于推拉液压支架01的推拉装置04;

过渡平台02包括用于实现巷道底面到运输车03的装载面之间平缓过渡的过渡面21,液压支架01在推拉装置04的推拉下沿过渡面21移动到运输车03的装载面上;

如图2所示,过渡平台02的上表面安装有多个可转动的承重托辊22,并且承重托辊22均沿横向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后”、“纵”、“横”方向,是以运输车03为基准,运输车03的前进方向为前向,后退方向为后向,沿运输车03的前后方向为纵向,沿运输车03的宽度方向为横向,纵向与横向相垂直。

具体的,液压支架01通过运输车03进行运输,需要将液压支架01转移到运输车03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运输车03后方搭接过渡平台02,实现巷道底面到运输车03的平缓过渡,过渡平台02的前端搭接于运输车03的后端,过渡平台02的前端高度与运输车03的高度平齐,后端与巷道底面平齐,使得过渡平台02上形成倾斜的过渡面21。在运输车03的前方设置推拉装置04,并且推拉装置04朝向运输车03后方的液压支架01,推拉装置04连接并将液压支架01朝前方推拉,使液压支架01沿着过渡平台02的过渡面21移动,从巷道底面移动到运输车03的装载面上。为了保证过渡平台02的承载能力,过渡面21的宽度大于或等于运输车03的装载面的宽度。

液压支架01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其自重较重且整体承载在过渡平台02上,底部会与过渡平台02的过渡面21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严重影响液压支架01的移动,为此,在过渡平台02的过渡面21上安装了多个可转动的承重托辊22(见图2),并且承重托辊22相互平行,均横向设置在过渡平台02的过渡面21上,使承重托辊22能够沿纵向转动。当液压支架01在过渡面21上移动时,承重托辊22能够随着液压支架01的移动而发生转动,减少了液压支架01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使液压支架01能够快速转移。

可选的,基于过渡平台02的过渡作用,过渡平台02的过渡面21可设置为倾斜平面,则过渡平台02的纵截面可设置为直角三角形,其斜面为过渡面21,因此承重托辊22需安装于斜面上。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过渡平台02的纵截面设置为直角梯形,其底面201与巷道底面相接触,与底面201垂直的前侧面202搭接于运输车03的后方,而顶面203和斜面204即构成前述的过渡平台02的过渡面21,安装有承重托辊22。为保证过渡面21的平缓,避免液压支架01在顶面203和斜面204的连接处出现卡滞,顶面203和斜面204的夹角需大于130°,保证连接处的平缓过渡。本实施例中过渡面21的后端为斜面204,前端为顶面203,其中顶面203的高度等于运输车03的装载面的高度,液压支架01沿斜面204移动到顶面203上之后,在推拉装置04的推拉和承重托辊22的辅助下,液压支架01能够平缓地移动到运输车03的装载面上。

进一步的,过渡面21包括外框架211和至少一条纵向设置于外框架211内的纵向连接筋212;

纵向连接筋212将外框架211分隔为至少两个安装框2111,承重托辊22均匀安装于安装框2111内。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外框架211中设置有两条纵向连接筋212,将外框架211分隔为3个安装框2111,安装框2111内横向设置了多个承重托辊22,承重托辊22在纵向上平行排列。这种设置方式增加了纵向连接筋212作为支撑,并且缩短了承重托辊22的长度,从而提高了过渡面的承重能力。

进一步的,每个安装框2111内还连接有一条横向设置的横向连接筋213,横向连接筋213连接于顶面203和斜面204的连接处;并且外框架211、纵向连接筋212和横向连接筋213的下方均连接有支撑柱214,外框架211下方的支撑柱214-1用于支撑起过渡面21,纵向连接筋212和横向连接筋213下方的支撑柱214-2用于加强过渡面21的支撑能力,提高过渡平台02的承重能力,进一步防止塌陷。

可选的,也可采用支撑板替代支撑柱214,纵向连接筋212和横向连接筋213的数量可根据过渡平台02的大小进行设置,以保证过渡平台02的承载能力,防止塌陷。

进一步的,承重托辊22包括辊轴221和套设于辊轴221外的辊筒222,辊轴221的两端焊接于安装框2111中,在液压支架01移动过程中,在液压支架01底面和辊筒222外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下,辊筒222以辊轴221为轴沿纵向转动,辊筒222与辊轴221之间注入润滑油润滑,能显著减少液压支架1在移动过程中的阻力。

进一步的,过渡平台02的前端设置有用于搭接于运输车03后方的搭接部(图中未示出),搭接部可设置为互相配合锁紧的搭扣组件,或是在运输车03后端设置锁紧环,在过渡平台02的前端设置绳索绑紧于锁紧环中。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推拉装置04包括绞车41和钢丝绳42,液压支架01通过钢丝绳42与绞车41连接,绞车41拉动钢丝绳42来带动液压支架01移动,采用绞车41推拉,井下现场操作人员无需专业学习即可上手操作。

本实施例中的液压支架装车装置,采用推拉方式进行装车,大大提升了液压支架转移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其中的过渡平台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显著提高液压支架的转移速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