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房屋增设电梯的装配式井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5932发布日期:2020-04-24 21:22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既有房屋增设电梯的装配式井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井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既有房屋增设电梯的装配式井道。



背景技术:

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测算,全国1980年~2000年建成的老旧住宅约80亿平方米,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出行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高龄老人因腿脚不便,成为了“悬空老人”。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重,老旧居住小区适老化改造的需求日益增强。目前,主要是通过在既有房屋上加装电梯来解决老旧楼内老人的出行问题。先在老旧楼旁侧安装电梯井道框架,在井道框架上设置连廊梁与老旧楼的廊道连接,用于设置进入电梯,再在井道内安装电梯等工序。目前,对于电梯井道的安装方式主要是:将各种型材运输到安装现场,在现场将型材焊接成为井道框架。该方式施工时间长、效率低、噪声扰民,且现场堆料占地面积广,影响居民出行和居民生活质量。

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07954296a提出一种装配式结构电梯井道及电梯,所述电梯井道包括多个片式侧框以及用于将各个所述片式侧框固定连接的连接件,多个所述片式侧框依次首尾相接形成电梯井道或者形成电梯井道的分段,多个所述分段依次拼接形成所述电梯井道,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片式侧框之间或所述分段之间。但是,一方面,该电梯井道的片式侧框均是由两根侧柱和横梁构成,四个侧框就需要八个侧柱,因此,对材料的需求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多个片式侧框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装配过程繁琐、结构较为复杂,且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电梯井道结构复杂、造价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既有房屋增设电梯的装配式井道。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既有房屋增设电梯的装配式井道,包括基坑和设置在基坑内的井道框架,所述井道框架上设置有与既有房屋相连的连廊梁,所述井道框架包括前榀、后榀和连接在前榀和后榀之间的两个侧榀,所述侧榀为两个竖向布置的矩管柱和连接在两个矩管柱之间的矩管梁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前榀和后榀均为多个横向层叠布置的矩管梁和连接在相邻矩管梁之间的门框柱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前榀、后榀的矩管梁两端均延伸至矩形框架外部形成焊接部,所述前榀、后榀和侧榀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井道框架与基坑通过混凝土浇筑,井道框架通过前榀、后榀和侧榀焊接而成,使得井道框架稳定性更高。门框柱一方面可作为电梯的门框,另一方面对矩形框架也起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作用,使得前榀和后榀更加牢固。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电梯井道而言,本实用新型的前榀和后榀通过延伸至矩形框架外部的焊接部与侧榀进行焊接,因此减少了前榀和后榀矩管柱的使用,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且本装置构简单、组装方便、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占地面积少,不影响居民出行和生活质量。

进一步的是,所述焊接部上设置有井道门板。井道门板一方面保证电梯使用者安全;另一方面对前榀也起到一定的加强作用。

进一步的是,所述井道门板一端与门框柱连接,另一端与焊接部端部齐平,井道门板可封闭门框柱与相邻矩管梁之间的空间,进一步保证电梯使用者安全。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廊梁一端与井道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既有房屋铰接。一方面保证井道框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给井道框架和既有房屋留有一定的变形余量,避免井道框架和既有房屋受外力、湿度和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两者之间产生相互的应力,进而造成井道框架倾斜,影响电梯的运行。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廊梁上依次设置有连廊平台和装修层,方便电梯使用者通行。

进一步的是,所述矩管柱和门框柱均由矩形钢管制成,成本低、制作简单、易成型且易于焊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矩管梁由矩形钢管或工字钢制成,成本低、制作简单、易成型且易于焊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前榀和后榀通过延伸至矩形框架外部的焊接部与侧榀进行焊接,因此减少了前榀和后榀矩管柱的使用,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且本装置构简单、组装方便、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且占地面积少,不影响居民出行和生活质量。

2、连廊梁一端与井道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既有房屋铰接,一方面保证井道框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给井道框架和既有房屋留有一定的变形余量,避免井道框架和既有房屋受外力、湿度和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两者之间产生相互的应力,进而造成井道框架倾斜,影响电梯的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井道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3是侧榀的立体图。

图4是后榀的立体图。

图5是前榀的立体图。

图6是前榀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

1、基坑;2、连廊梁;

301、前榀;302、后榀;303、侧榀;

401、矩管柱;402、矩管梁;

501、门框柱;502、焊接部;

6、井道门板;7、既有房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既有房屋增设电梯的装配式井道,包括基坑1和设置在基坑1内的井道框架,所述井道框架上设置有与既有房屋7相连的连廊梁2,所述井道框架包括前榀301、后榀302和连接在前榀301和后榀302之间的两个侧榀303,所述侧榀303为两个竖向布置的矩管柱401和连接在两个矩管柱401之间的矩管梁402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前榀(301)和后榀(302)均为多个横向层叠布置的矩管梁和连接在相邻矩管梁之间的门框柱501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前榀301、后榀302的矩管梁两端均延伸至矩形框架外部形成焊接部502,所述前榀301、后榀302和侧榀303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焊接部502上设置有井道门板6,所述井道门板6一端与门框柱501连接,另一端与焊接部502端部齐平;所述连廊梁2上依次设置有连廊平台(图中未示出)和装修层(图中未示出);矩管柱401和门框柱501由矩形钢管制成,门框柱501的钢管规格小于矩管柱401的钢管规格,矩管梁402由矩管或工字型钢梁制成。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出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廊梁2一端与井道框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既有房屋7铰接;一方面保证井道框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给井道框架和既有房屋留有一定的变形余量,避免井道框架和既有房屋受外力、湿度和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两者之间产生相互的应力,进而造成井道框架倾斜,影响电梯的运行。

以七层且层高为三米的既有房屋住宅增设电梯为例,入户位置为楼梯平台,入户方式为半层入户。首先,在工厂制作一个前榀301、一个后榀302和两个侧榀303,侧榀303由矩管梁401和矩管柱402焊接而成;前榀301和后榀302由矩管梁和门框柱501焊接而成,且在前榀301上焊接井道门板6;两个门框柱501之间的距离为电梯门的宽度。施工时,先安装一个侧榀303;再吊装前榀301和后榀302,将前榀301和后榀302的焊接部502与侧榀303的矩管柱401进行焊接;最后吊装另一侧的侧榀303并通过矩管梁与前榀301和后榀302的焊接部502进行焊接,将井道框架与基坑1锚固,即完成井道框架的安装。在第三层半、五层半、六层半的位置设置连廊梁2,连廊梁2一端与井道框架焊接,另一端与既有房屋7铰接。三楼和四楼的住户共用一个连廊,六楼和七楼共用一个连廊,节约了连廊设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