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9707发布日期:2020-07-21 12:35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阻真空镀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



背景技术:

电阻真空镀膜是在真空室中通过电阻棒进行电阻加热将装在电阻丝上的金属材料(铝丝、铬镍锡等)熔融汽化蒸发,汽化了的金属分子沉积于基材的表面上形成金属化的反射表面,再利用国内领先的保护膜镀制技术,将液态硅基化合物充入室内,气体离化反应沉积在基材表面,形成保护膜层,以保护金属层不会在大气氧化以及腐蚀,减少高温、紫外线和臭氧对膜层的影响,从而大大提高了金属反射效果的寿命以及耐酸碱能力。

目前,在电阻真空镀膜的工作流程过程中,对于真镀载盘的夹取都是通过夹爪气缸、无杠缸和收纳导轨来完成,并通过机械手臂对其进行搬运,而在搬运过程中,真空镀盘在导轨内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脱离并掉落至地面,造成工件的损坏,不便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在搬运过程中,真空镀盘在导轨内的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脱离并掉落至地面,造成工件的损坏,不便于人们使用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无杆缸和两个夹爪气缸,两个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导轨,且两个导轨的侧壁均与两个支撑架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无杆缸位于两个支撑架之间设置,且无杆缸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相向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所述夹爪气缸的侧壁分别与无杆缸输出端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夹爪气缸靠近导轨一侧设置,两个所述导轨靠近夹爪气缸的一侧均设有挡块,两个所述挡块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转轴,且转轴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旋转套转动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的侧壁均与导轨相背离无杆缸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所述转轴的两端均活动套设有扭力弹簧,且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的侧壁和挡块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所述导轨相背离一侧的侧壁均设有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拉绳、转杆和壳体,所述壳体与导轨相背离无杆缸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壳体远离挡块一侧设置,所述转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旋转套分别与无杆缸的侧壁和导轨相向无杆缸一侧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转杆的一端贯穿导轨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内设置,所述转杆延伸至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固定套接有圆杆,且圆杆的两端均通过第三旋转套分别与壳体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所述拉绳的一端与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拉绳的另一端贯穿壳体的内壁病与转轴的轴壁固定连接设置,所述齿轮与转杆固定套接,且齿轮与夹爪气缸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夹爪气缸的前侧壁与齿条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圆杆均活动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壁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且限位板位于拉绳和蜗轮之间设置。

优选的,两个所述拉绳均活动套设有多个环形块,且多个环形块的侧壁分别与两个导轨相背离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和蜗杆接触时摩擦角。

优选的,所述拉绳采用尼龙材料制成。

优选的,两个所述导轨的内壁均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靠近挡块一侧设置,所述弧形槽活动连接有滚珠。

优选的,靠近所述夹爪气缸一侧的支撑架上固定设有光电传感器,且光电传感器位于两个夹爪气缸之间设置。

优选的,所述无杆缸相背离夹爪气缸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中心处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位于无杆缸的中心处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载盘自动抓取机构,通过设有的无杆缸,能够驱动两个夹爪气缸移动,进而使夹爪气缸移动至工件的位置,再通过启动夹爪气缸,能够对工件进行夹紧,并通过无杆缸,使工件通过导轨上的滑槽,收纳至导轨内,保证工件受力的稳定性。

2、该载盘自动抓取机构,通过设有的夹爪气缸,无杠缸启动能够带动夹爪气缸移动,进而使齿条移动,当齿条移动至齿轮的位置时,齿条与齿轮相互啮合设置,进而夹爪气缸继续移动能够带动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带动蜗杆转动,再通过设有的蜗轮,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转动,进而使圆杆旋转,由于拉绳的一端与圆杆固定连接,从而圆杆旋转能够使拉绳缠绕在圆杆上,再通过设有的转轴,拉绳缠绕在圆杆上,能够带动转轴和挡块旋转,进而使挡块对导轨的一端进行闭合,从而能够提高工件在夹持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工件与导轨之间相互脱离,便于人们的使用。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工件在夹持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工件与导轨之间相互脱离,造成工件损坏,便于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局部b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转轴、扭力弹簧和两个固定板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套、2无杆缸、3夹爪气缸、4导轨、5挡块、6转轴、7固定板、8冲压杆、9齿轮、10齿条、11拉绳、12转杆、13壳体、14蜗杆、15蜗轮、16圆杆、17光电传感器、18环形块、19滚珠、20限位板、21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载盘自动抓取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架1、无杆缸2和两个夹爪气缸3,无杆缸2和两个夹爪气缸3均为现有技术中产物,对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多做叙述,两个支撑架1的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导轨4,且两个导轨4的侧壁均与两个支撑架1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无杆缸2位于两个支撑架1之间设置,且无杆缸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架1相向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夹爪气缸3的侧壁分别与无杆缸2输出端的两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夹爪气缸3靠近导轨4一侧设置,两个导轨4靠近夹爪气缸3的一侧均设有挡块5,两个挡块5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转轴6,且转轴6的两端均通过第一旋转套转动连接有固定板7,两个固定板7的侧壁均与导轨4相背离无杆缸2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两个转轴6的两端均活动套设有扭力弹簧8,且扭力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板7的侧壁和挡块5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通过扭力弹簧8的扭力,能够使挡块5在正常使用时处于张开状态,进而保证工件能够进入至两个导轨4内,两个导轨4相背离一侧的侧壁均设有驱动机构。

驱动机构包括齿轮9、齿条10、拉绳11、转杆12和壳体13,壳体13与导轨4相背离无杆缸2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且壳体13远离挡块5一侧设置,转杆12的两端均通过第二旋转套分别与无杆缸2的侧壁和导轨4相向无杆缸2一侧的侧壁转动连接,且转杆12的一端贯穿导轨4的侧壁并延伸至壳体13内设置,转杆12延伸至壳体13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蜗杆14,蜗杆14啮合有蜗轮15,蜗轮15固定套接有圆杆16,且圆杆16的两端均通过第三旋转套分别与壳体13的两侧内壁转动连接设置,拉绳11的一端与圆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拉绳11的另一端贯穿壳体13的内壁病与转轴6的轴壁固定连接设置,齿轮9与转杆12固定套接,且齿轮9与夹爪气缸3的位置相对应,夹爪气缸3的前侧壁与齿条10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无杠缸能够带动夹爪气缸3移动,进而使齿条10移动,当齿条10移动至齿轮9的位置时,齿条10与齿轮9相互啮合设置,进而夹爪气缸3继续移动能够带动齿轮9旋转,进而带动转杆12转动,转杆12转动带动蜗杆14转动,再通过设有的蜗轮15,蜗杆14转动带动蜗轮15转动,进而使圆杆16旋转,由于拉绳11的一端与圆杆16固定连接,从而圆杆16旋转能够使拉绳11缠绕在圆杆16上,再通过设有的转轴6,拉绳11缠绕在圆杆16上,能够带动转轴6和挡块5旋转,进而使挡块5对导轨4的一端进行闭合,从而能够提高工件在夹持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不会造成工件与导轨4之间相互脱离。

两个圆杆16均活动套设有限位板20,限位板20的侧壁与壳体13的内壁固定连接设置,且限位板20位于拉绳11和蜗轮15之间设置,防止拉绳11与蜗轮15之间发生接触。

两个拉绳11均活动套设有多个环形块18,且多个环形块18的侧壁分别与两个导轨4相背离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设置,能够提高拉绳1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蜗杆14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15和蜗杆14接触时摩擦角,使蜗杆14和蜗轮15之间具有自锁性,进而防止蜗轮15带动蜗杆14转动。

拉绳11采用尼龙材料制成,能够保证拉绳11的使用寿命,便于人们的使用。

两个导轨4的内壁均开设有弧形槽,且弧形槽靠近挡块5一侧设置,弧形槽活动连接有滚珠19,能够使滚珠19转动,进而便于工件插入至导轨内。

靠近夹爪气缸3一侧的支撑架1上固定设有光电传感器17,且光电传感器17位于两个夹爪气缸3之间设置,通过光电传感器17能够对工件进行检测。

无杆缸2相背离夹爪气缸3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且安装板21中心处的侧壁开设有安装孔,安装板21位于无杆缸2的中心处设置,能够使装置整体与机械手臂之间固定连接,通过机械手臂来驱动装置整体的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通过设有的无杆缸2,能够驱动两个夹爪气缸3移动,进而使夹爪气缸3移动至工件的位置,再通过启动夹爪气缸3,能够对工件进行夹紧,并通过无杆缸2,使工件通过导轨4上的滑槽,收纳至导轨4内,保证工件受力的稳定性,同时无杠缸能够带动夹爪气缸3移动,进而使齿条10移动,当齿条10移动至齿轮9的位置时,齿条10与齿轮9相互啮合设置,进而夹爪气缸3继续移动能够带动齿轮9旋转,进而带动转杆12转动,转杆12转动带动蜗杆14转动,再通过设有的蜗轮15,蜗杆14转动带动蜗轮15转动,进而使圆杆16旋转,由于拉绳11的一端与圆杆16固定连接,从而圆杆16旋转能够使拉绳11缠绕在圆杆16上,再通过设有的转轴6,拉绳11缠绕在圆杆16上,能够带动转轴6和挡块5旋转,进而使挡块5对导轨4的一端进行闭合,从而能够提高工件在夹持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工件与导轨4之间相互脱离,造成工件的损坏,便于人们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