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1010发布日期:2020-05-26 17:0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全自动l型封切收缩包装机是一款全自动无的包装机器,广泛适应于印刷、彩盒、贺卡、相册、相框、医药、电子、日化、化妆品等大批量生产的行业,可配套自动化包装流水线使用,进料、入袋、封切、收缩自动完成,工作效率高。

其中,l型封切收缩包装机上的输送装置是保证产品自动机进行包装的重要装置,只有通过输送装置稳定的进行物料的输送,产品才能进行装袋、切割,并进入后续的收缩机中进行加热收缩;并且输送装置是保证薄膜撑起的部件,但是现有技术中仍存在输送结构不稳定,不能进行产品连续不间断输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解决了l型包装机中,进行薄膜分离和产品稳定输送的问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包括l型包装机架体、前输送组件和后输送组件,所述前输送组件和后输送组件均固定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上,并且前输送组件位于后输送组件沿产品输送方向的前方;

其中,所述前输送组件包括前自动输送带、上分膜三角板、下分膜三角板和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前自动输送带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上,所述升降调节装置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上,并且升降调节装置位于前自动输送带沿传送方向的末端,所述上分膜三角板设置在升降调节装置上,所述下分膜三角板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上,所述上分膜三角板和下分膜三角板分别位于前自动输送带的上下方,并且上分膜三角板和下分膜三角板上下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的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升降调节螺杆、调节手轮、设置在升降调节螺杆两侧的导柱、三角板支撑板和导柱连接板,所述升降调节螺杆和导柱的下端部均固定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上,所述调节手轮设置在升降调节螺杆的上端部上,所述导柱连接板设置在导柱的上端部,所述三角板支撑板套设在升降调节螺杆和导柱上,所述上分膜三角板设置在三角板支撑板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所述导柱和三角板支撑板之间设有导向套。

进一步的,上述的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一,所述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一上设有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的,上述的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上自动输送带两侧设有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二,所述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二上设有位置传感器。

进一步的,上述的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包括主架体、置膜支撑杆和电控箱支撑杆,所述置膜支撑杆和电控箱支撑杆设置在主架体的侧壁上,所述前输送组件和后输送组件均设置在主架体上。

进一步的,上述的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所述上分膜三角板和下分膜三角板包括三角支撑架和u型支撑架,所述三角支撑架的一条直角边固定设置在三角板支撑板上,所述u型支撑架的上端部固定设置在三角板支撑板上,所述三角支撑架远离三角板支撑板的另一直角边设置在u型支撑架内。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封切包装机,通过设置的置膜装置,能够稳定连续进行薄膜的输送,以便后续进行产品的包装,通过设置的残料收料装置,能够将封切刀切断后的剩余薄膜残料进行回收,避免散乱的丢弃在工作场所,影响工作秩序;设置的上下封切刀,能够将薄膜根据设定切割为所需尺寸,以便将产品全部包裹,通过前后输送带的设置,既能够稳定的向封切刀输送产品,同时可将产品输送至下一工序,保证生产的连续进行,通过合理的结构设置,使得各个工作模块有序的设置在架体上,能够合理的进行产品的包装,设备整体工作原理简单易行,工作过程自动化程度高,所需要的人力少,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合工业大规模应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l型包装机的产品自动输送装置,薄膜通过的分膜三角板,输送适用于进行封装的产品合适宽度的薄膜,通过前输送组件和后输送组件,分别能够进行产品的输送,以及产品包装后的输送,工作过程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封切包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封切包装机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封切包装机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置膜组装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置膜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置膜组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摆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摆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置膜组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残料轮组件的爆炸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残料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残料输送组件的爆炸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残料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切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切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图1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上下切刀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下切刀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前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的封切包装机,包括置膜组装装置1、残料自动收料装置2、上下切刀装置3、自动输送装置4和控制面板5,所述置膜组装装置1、自动输送装置4、上下切刀装置3和残料自动收料装置2按照生产工序依次设置,控制面板5上设有调节旋钮,可设定l型包装机的工作参数。

具体的,上述结构中,如图4-10所示的置膜组装装置1包括置膜左框架101、置膜右框架102、置膜辊筒一103、置膜辊筒二104、滚针滚轮组105、滚针被动辊106、送膜动力辊107、送膜从动辊108、铝合金辊筒109、置膜电机110、置膜齿轮传动组件111、导膜辊112和摆杆组件125,所述置膜左框架101和置膜右框架102架设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置膜辊筒一103、置膜辊筒二104、滚针滚轮组105、滚针被动辊106、送膜动力辊107、送膜从动辊108、铝合金辊筒109、导膜辊112和摆杆组件125均设置在置膜左框架101和置膜右框架102之间,所述置膜辊筒一103和置膜辊筒二104上端面上设有薄膜材料卷,所述薄膜材料卷上的薄膜依次穿过滚针滚轮组105、滚针被动辊106、送膜动力辊107、送膜从动辊108、铝合金辊筒109、摆杆组件125、导膜辊112,所述置膜电机110和置膜齿轮传动组件111设置在置膜右框架102上,并且置膜电机110和置膜齿轮传动组件111的主动轮连接,所述送膜动力辊107与置膜齿轮传动组件111的从动轮连接,所述置膜齿轮传动组件111的主动轮和置膜齿轮传动组件111从动轮通过链条连接,所述滚针滚轮组105的外壁上设有一组打孔针113;所述置膜左框架101和置膜右框架102上设有胶轮定位杆114,所述胶轮定位杆114上设有两组胶轮定位组件115,所述胶轮定位组件115位于置膜辊筒一103和置膜辊筒二104上薄膜材料卷的两端。所述胶轮定位组件115包括锁紧旋钮116和胶轮定位支架117,所述胶轮定位支架117套设在胶轮定位杆114上,并且胶轮定位支架117可沿胶轮定位杆114的轴向滑动,所述锁紧旋钮116与胶轮定位支架117螺纹连接,并且锁紧旋钮116伸入胶轮定位支架117的一端可与胶轮定位杆114的外壁相抵。所述自动置膜组装装置还包括固定撑膜杆118、竖直活动撑膜杆119和水平活动撑膜杆120,所述水平活动撑膜杆120、固定撑膜杆118和竖直活动撑膜杆119按照由上至下的顺序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水平活动撑膜杆120可沿l型包装机架体的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竖直活动撑膜杆119可沿l型包装机架体的竖直方向移动。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上设有水平支撑杆座121,所述水平支撑杆座121上设有水平锁紧旋钮122,所述水平支撑杆座121套设在水平活动撑膜杆120上,所述水平锁紧旋钮122与水平支撑杆座121螺纹连接,并且水平锁紧旋钮122可将水平活动撑膜杆120锁紧在水平支撑杆座121上,所述水平活动撑膜杆120上可套设防静电布。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上设有置膜滑板123,所述置膜滑板123上色橘皮置膜滑块124,所述置膜滑块124可通过螺钉锁紧在置膜滑板123上,所述竖直活动撑膜杆119的两端分别与置膜滑块124连接。所述置膜辊筒一103上设有刻度。所述送膜动力辊107和送膜从动辊108为包胶辊筒或者设有镀锌涂层。所述摆杆组件125包括摆杆126、抬膜信号轴127、摆杆固定板128、过压弹簧卷129、弹簧卷固定架130和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所述弹簧卷固定架130固定设置在置膜左框架101上,所述过压弹簧卷129设置在弹簧卷固定架130内,所述摆杆126的两端分别架设在置膜左框架101和置膜右框架102上,并且摆杆126的两端均套设有摆杆固定板128,所述摆杆固定板128远离摆杆126的端部设有抬膜信号轴127,所述摆杆126靠近置膜左框架101的端部设有弹簧卷卡槽132,所述过压弹簧卷129靠近圆心的端部设置在弹簧卷卡槽132内,所述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通过转接板设置在置膜左框架101上,并且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的一端插入弹簧卷固定架130内与过压弹簧卷129的外壁相抵。所述弹簧卷固定架130呈矩形框架接结构,并且弹簧卷固定架130内设有弹簧卷卡环133,所述弹簧卷卡环133的外壁上以环形阵列设有一组圆头凹槽134,所述过压弹簧卷129设置在弹簧卷卡环133内,并且过压弹簧卷129圆周外的端部呈勾状设置在圆头凹槽134内,所述置膜左框架101上设有插销固定板135,所述插销固定板135的界面为u型,所述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假设在插销固定板135两平行的端部之间,并且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的两端部从插销固定板135内伸出,所述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的外壁上套设有张紧弹簧136,所述张紧弹簧136位于插销固定板135两平行的端部之间,所述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的两端部套设有锁紧螺母137,所述锁紧螺母137位于插销固定板135两侧外部,并且锁紧螺母137将弹簧卷张紧调节插销131限制在插销固定板135上。

如图11-14所示残料自动收料装置2包括残料轮组件201、残料输送组件202、残料收料电机203和齿轮组204,所述残料轮组件201、残料输送组件202、残料收料电机203和齿轮组204均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残料收料电机203和齿轮组204连接,并且残料收料电机203可驱动齿轮组204转动,所述残料轮组件201和残料输送组件202均与齿轮组204连接,所述残料输送组件202可将残料输送至残料轮组件201上,并且残料轮组件201可进行残料的卷绕;其中,所述残料轮组件201包括残料链轮一205、残料轮轴板206、残料轮本体207、残料轮轴208和残料轮轴固定座209,所述残料轮固定座209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残料轮轴208的一端设置在残料轮轴固定座209上,并且残料轮轴208的两端伸出残料轮轴固定座209,所述残料轮本体207和残料轮轴板206套设在残料轮轴208上,并且残料轮本体207的两端均设有残料轮轴板206,所述残料链轮一205固定设置在残料轮轴208靠近残料轮轴固定座209的一端,并且残料链轮一205与齿轮组204的齿轮啮合。所述残料轮轴208远离残料链轮一205的一端设有残料轮板锁紧螺帽210、残料轮固定卡套211和松紧调整螺帽212,所述残料轮板锁紧螺帽210可将残料轮轴板206和残料轮固定卡套211锁紧在残料轮轴208上,所述松紧调整螺帽212与残料轮轴208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残料轮轴208上套设有残料轮固定轴套213和弹簧214,所述弹簧214的一端与残料轮轴208相抵,并且弹簧214的另一端可穿过残料轮轴板206与松紧调整螺帽212相抵。所述残料输送组件202包括上压紧输送带215、一组上压紧滚轮216、下压紧输送带217和一组下压紧滚轮218,所述一组上压紧滚轮216和一组下压紧滚轮218均通过转轴和轴承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上压紧输送带215套设在一组上压紧滚轮216外部,所述下压紧输送带217套设在一组下压紧滚轮218外部,所述上压紧输送带215和下压紧输送带217之间可设置残料,并且上压紧输送带215位于下压紧输送带217的正上方。所述残料输送组件202还包括下压紧滚轮转轴219和上压紧滚轮转轴220,所述下压紧滚轮转轴219和上压紧滚轮转轴220均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上压紧滚轮216与下压紧滚轮转轴219固定连接,所述下压紧滚轮218和上压紧滚轮转轴220固定连接。所述下压紧滚轮218上套设有残料链轮二221和残料链轮三222,残料链轮二221和齿轮组204的齿轮啮合,所述上压紧滚轮转轴220上套设有残料链轮四223,所述残料链轮三222和残料链轮四223啮合。所述上压紧输送带215和下压紧输送带217沿残料输送的起始端设有上残料限位挡杆224和下残料限位档杆225,所述上残料限位挡杆224和下残料限位档杆225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下残料限位档杆225位于上残料限位挡杆224的正下方。所述残料输送组件202还包括上传送带支撑架226和下传送带支撑架227,所述上传送带支撑架226和下传送带支撑架227均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并且下传送带支撑架227位于上传送带支撑架226的正下方,所述一组上压紧滚轮216设置在上传送带支撑架226上,所述一组下压紧滚轮218设置在下传送带支撑架227上。所述上传送带支撑架226和下传送带支撑架227均包括一组支撑柱228、传送带支撑板一229和传动带支撑板二230,所述一组支撑柱228的一端固定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并且一组支撑柱228的另一端设有传送带支撑板一229,所述传送带支撑板一229和传动带支撑板二230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上传送带支撑架226的传送带支撑板一229和传动带支撑板二230之间设有上压紧输送带215和一组上压紧滚轮216,所述下传送带支撑架227的传送带支撑板一229和传动带支撑板二230之间设有下压紧输送带217和一组下压紧滚轮218。所述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设有残料导向轮231,所述残料导向轮231位于上压紧输送带215和下压紧输送带217沿残料输送方向的末端,并且残料导向轮231位于残料轮组件201的正上方。

如图15-17所示上下切刀装置3包括上下切刀驱动组件301、上切刀座组件302和下切刀座组件303,所述上下切刀驱动组件301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下切刀座组件303的一端与l型包装机的架体的架体铰接,并且下切刀座组件303的另一端与上下切刀驱动组件301铰接,所述上切刀座组件302靠近下切刀座组件303与l型包装机的架体铰接的一端与下切刀座组件303连接,并且上切刀座组件302远离下切刀座组件303与l型包装机的架体铰接的另一端与上下切刀驱动组件301铰接,所述上切刀座组件302位于下切刀座组件303上方;其中,所述上切刀座组件302包括上切刀座304、侧封刀305、前封刀306、前电热管307、侧电热管308和上刀架支撑杆309,所述上切刀座304的截面为u型,并且上切刀座304的两平行端部与下切刀座组件303连接,所述侧封刀305设置在上切刀座304两平行边的其中一边上,所述前封刀306设置在上切刀座304的底边上,所述侧封刀305和前封刀306形成的截面为l型,所述前电热管307设置在前封刀306内,并且前电热管307沿前封刀306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侧电热管308设置在侧封刀305内,并且侧电热管308沿侧封刀30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刀架支撑杆309设置在上切刀座304上,并且上刀架支撑杆309伸出上切刀座304的两端与上下切刀驱动组件301铰接。所述上切刀座304两平行的侧壁上设有连接座310,所述上刀架支撑杆309的两端架设在连接座310上。所述上下切刀驱动组件301包括上下封刀驱动气缸311、转接板312、转轴313、位于转轴313两端的连接板315、上封刀驱动撑杆316和下封刀驱动撑杆317,所述上下封刀驱动气缸31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转轴313的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l型包装机的架体上,所述转接板312的一端与上下封刀驱动气缸311的活塞杆连接,并且转接板312的另一端与转轴313连接,所述连接板315套设在转轴314上,所述上封刀驱动撑杆316和下封刀驱动撑杆317的一端分别于连接板315铰接,所述上封刀驱动撑杆316与上切刀座304铰接,所述下封刀驱动撑杆317与下切刀座组件303铰接。所述下切刀座组件303包括下刀座318、刀座支撑板319、一组缓冲组件一320、前刀架321、侧刀架322和下刀架支撑杆323,所述下刀座318呈与上切刀座304对称的u型框架结构,所述下刀座318两端的外侧壁上设有刀座支撑板319,所述刀座支撑板319和上切刀座304两端部对应设置,并且刀座支撑板319和上切刀座304连接,所述下刀座318两开口之间设有下刀架心轴324,所述下刀架心轴324与l型机床的架体铰接,所述前刀架321和侧刀架322分别设置在下刀座318的相邻两条边上,并且前刀架321和侧刀架322呈l型设置,所述前刀架321位于前封刀306正下方,所述侧刀架322位于侧封刀305的正下方,所述下刀座318与前刀架321之间、下刀座318和侧刀架322之间均设有一组缓冲组件一320,所述下刀座318远离刀座支撑板319一端两侧外壁上均下刀架支撑杆323,所述下刀架支撑杆323与下封刀驱动撑杆317铰接。所述前刀架321和侧刀架322的上端面上均镶嵌有硅胶324。所述缓冲组件一320包括螺柱314、螺母一325和弹簧一326,所述螺柱314的上端部分别与前刀架321和侧刀架322的下端面连接,并且螺柱314的下端部穿过下刀座318,所述螺柱314与螺母一325螺纹连接,并且螺母一325位于下刀座318下方,所述弹簧一326位于下刀座318和前刀架321之间、下刀座318和侧刀架322之间。所述上切刀座304的上端面上设有一组螺栓327,所述上切刀座304上罩设有上刀座防护板328,所述上切刀座304和上刀座防护板328通过一组螺栓327连接。所述上切刀座304上设有侧刀护板329和前刀护板330,所述侧刀护板329设置在侧封刀305的两侧,所述前刀护板330设置在前封刀306的两侧。所述上刀座防护板328和上切刀座304之间设有一组缓冲组件二331和一组限位杆332,所述一组限位杆332固定设置在上切刀座304的上端面上。所述缓冲组件二331包括伸缩套333、伸缩杆334、弹簧二335和螺母二336,所述伸缩套333的一端通过固定座设置在上切刀座304上,所述伸缩杆334的一端插入伸缩套333内,并且伸缩杆334的另一端通过螺母二336与上刀座防护板328连接,所述弹簧二335套设在伸缩套333和伸缩杆334外壁,并且弹簧二335的两端分别与伸缩套333上的转接座和上刀座防护板328相抵。

如图18-21所示自动输送装置4包括l型包装机架体401、前输送组件402和后输送组件403,所述前输送组件402和后输送组件403均固定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401上,并且前输送组件402位于后输送组件403沿产品输送方向的前方。其中,所述前输送组件402包括前自动输送带404、上分膜三角板405、下分膜三角板(下分膜三角板与上分膜三角板405同样的设置,图中省略未示出)和升降调节装置407,所述前自动输送带404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401上,所述升降调节装置407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401上,并且升降调节装置407位于前自动输送带404沿传送方向的末端,所述上分膜三角板405设置在升降调节装置407上,所述下分膜三角板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401上,所述上分膜三角板405和下分膜三角板分别位于前自动输送带404的上下方,并且上分膜三角板405和下分膜三角板上下对称设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407包括升降调节螺杆408、调节手轮409、设置在升降调节螺杆408两侧的导柱410、三角板支撑板411和导柱连接板412,所述升降调节螺杆408和导柱410的下端部均固定设置在l型包装机架体401上,所述调节手轮409设置在升降调节螺杆408的上端部上,所述导柱连接板412设置在导柱410的上端部,所述三角板支撑板411套设在升降调节螺杆408和导柱410上,所述上分膜三角板设置在三角板支撑板411上。所述导柱410和三角板支撑板411之间设有导向套413。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401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一414,所述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一414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401上自动输送带404两侧设有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二415,所述位置传感器支撑架二415上设有位置传感器。所述l型包装机架体401包括主架体416、置膜支撑杆417和电控箱支撑杆418,所述置膜支撑杆417和电控箱支撑杆418设置在主架体416的侧壁上,所述前输送组件402和后输送组件403均设置在主架体416上。所述上分膜三角板405和下分膜三角板包括三角支撑架419和u型支撑架420,所述三角支撑架419的一条直角边固定设置在三角板支撑板411上,所述u型支撑架420的上端部固定设置在三角板支撑板411上,所述三角支撑架419远离三角板支撑板411的另一直角边设置在u型支撑架420内。

基于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封切包装机的工作原理为:将pe包装薄膜放置在置膜左框架101和置膜右框架102上,使得pe包装薄膜依次穿过置膜辊筒一103、置膜辊筒二104、滚针滚轮组105、滚针被动辊106、送膜动力辊107、送膜从动辊108、铝合金辊筒109、置膜电机110、置膜齿轮传动组件111、导膜辊112和摆杆组件125,并且pe包装薄膜竖直通过水平活动撑膜杆120、固定撑膜杆118和竖直活动撑膜杆119,pe包装薄膜分为上下两层,分别水平方向的穿过上分膜三角板405和下分膜三角板,将pe包装薄膜沿前输送组件402和后输送组件403的传送方向设置,拉出一部分pe包装薄膜,将端部的pe包装薄膜一侧边卡入上压紧输送带215和下压紧输送带217之间,端部的pe包装薄膜另一侧边位于上切刀座组件302和下切刀座组件303之间,启动l型包装机,前输送组件402和后输送组件403启动,上压紧输送带215和下压紧输送带217拉动pe包装薄膜移动,移动一定距离,前输送组件402和后输送组件403停止,上切刀座组件302和下切刀座组件303的封切刀合并,切断并热封pe包装薄膜,前输送组件402和后输送组件403启动,停机,常看切割的pe包装薄膜的大小是否适合所需包装的产品,不合适,调整l型包装机的控制面板5,将上切刀座组件302和下切刀座组件303切割的pe包装薄膜达到所需大小,启动包装机,在前输送组件402上放上需要包装的产品,产品虽前输送组件402移动,移动至前输送组件402末端,进入pe包装薄膜内,上切刀座组件302和下切刀座组件303切断pe包装薄膜,从而完成一个产品的包装,当pe包装薄膜被切割后的残料到达残料轮组件201处时,将残料卷绕在残料轮组件201上。

pe包装薄膜包装后的产品,需要通过后输送组件403输送至热收缩炉内,将pe包装薄膜烘烤使得pe包装薄膜仅仅包裹在产品外表面,从而完成产品的包装。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