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纱打包缝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6214发布日期:2020-06-16 22:48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筒纱打包缝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筒打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筒纱打包缝纫装置。



背景技术:

筒纱在经过一系列的加工之后,最后需要对筒纱进行打包装袋,筒纱数目多,需要将其一列列的排列好,但是对于筒纱的打包来说,目前常规的筒纱包装工序主要依靠人工进行包装,其完全依靠人力将筒纱包上塑料膜后并搬入纱袋中,然后进行人工封口作用;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在人工方式搬运的过程中,难免发生磕碰,容易造成筒纱的损伤,增加生成成本。

现有的筒纱打包装置存在许多缺陷,如中国专利cn205327475u,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筒纱打包机,其袋口张紧装置较为复杂,采用四个撑开袋口张紧爪,易将纱袋撑破,张紧爪也易割伤纱线;其推纱进袋装置进行操作时,推纱固定板无法将排列好的筒纱完全推进纱袋,两边的筒纱容易向中间位置挤,打乱筒纱的排列位置,无法正常装袋;并且其采用立包装置将纱包竖立后输送至缝纫位置再进行缝纫,缝纫后还需将纱包进行躺平操作,操作步骤繁琐,装置结构复杂,易产生机械故障,降低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次品率。因此亟需一种流程顺畅、操作简便的高效自动纱筒打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筒纱打包缝纫装置,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筒纱打包缝纫装置,它包括装袋装置和缝纫装置;所述装袋装置包括紧密连接的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以及设置在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上的推纱装置和扩袋装置;所述第一置物台的一端上方设有推纱装置,另一端与第二置物台连接,所述第一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的连接处上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推纱装置之间的第一置物台上设置若干阵列排布的筒纱,所述第二置物台靠近第一置物台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扩袋装置;

所述缝纫装置包括第三置物台、输送带和缝纫固定装置,所述第三置物台的一端与第二置物台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置物台上设置有输送位,输送位设置在扩袋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三置物台和第二置物台上的输送位上设有一个输送带,所述第三置物台上靠近输送位的右部设有一个缝纫位,缝纫位的一侧设有缝纫固定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推纱装置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钢推装置,所述钢推装置设置在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所述钢推装置位于靠近筒纱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推纱装置通过无杆气缸动作。

进一步地,所述扩袋装置包括上底板、下底板、扩袋气缸和扩袋夹板,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上下交错叠置,所述下底板下方连接有扩袋气缸,所述上底板和下底板相对的外端均连接有扩袋夹板,所述扩袋夹板的两侧均连接有对称的折边。

进一步地,所述扩袋夹板靠近筒纱的外侧的两端向内倾斜10°~30°后与折边连接,所述扩袋夹板远离筒纱的内侧的两端通过圆弧段与折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缝纫固定装置包括外壳体、上夹板和下夹板,所述外壳体内设有下压气缸,所述外壳体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导轨,所述外壳体的底部连接有上夹板,所述上夹板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固定在第三置物台的侧边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的底边连接有防夹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推纱装置内设有钢推装置,钢推装置位于推纱装置的中部,进行推纱操作时,与推纱装置同步推进,将筒纱阵列的中间位置的筒纱快于两边位置的筒纱推进纱袋中,有效化解两边筒纱向中间的推挤压力,预防纱筒拥堵在扩袋口,使得筒纱阵列进入纱袋后保持原有阵列,有利于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

(2)本实用新型的扩袋装置采用上下叠置的两块底板,下底板连接扩袋气缸,上下底板的外端均设有垂直连接的扩袋夹板,扩袋夹板的两侧均连接有折边,扩袋夹板的靠近纱袋的内侧的两端向内倾斜15度,远离纱袋的外侧通过圆弧连接折边,使得筒纱进袋时扩袋夹板不易割伤纱线,扩袋夹板的内侧两端位于外侧两端的水平线之间,使得纱袋不易撑破和掉落,大大减少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和良品率,降低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的缝纫机设置于缝纫固定装置上,缝纫固定装置采用横杆固定在机架上,当装袋后的纱袋通过输送带输送至缝纫位时,上夹板通过下压气缸进行下压,将袋口夹紧在上下夹板之间,即可进行缝纫,无需立包操作,装袋后的纱袋可随即进行缝纫操作,结构简单易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上夹板的底边设置防夹条,操作员伸手拉袋至袋口位于上下夹板之间时,防止手部被压板夹伤,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装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推纱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扩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缝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装袋装置1、缝纫装置2、第一置物台4、推纱装置5、上壳体5.1、下壳体5.2、钢推装置5.3、无杆气缸5.4、护栏6、固定架7、第二置物台8、扩袋装置9、上底板9.1、下底板9.2、扩袋气缸9.3、扩袋夹板9.4、折边9.5、第三置物台10、输送带11、缝纫固定装置12、外壳体12.1、导轨12.2、下压气缸12.3、上夹板12.4、下夹板12.5、防夹条12.6、限位开关一13、筒纱2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6,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筒纱打包缝纫装置,它包括依次连接的装袋装置1和缝纫装置2。

所述装袋装置1包括紧密连接的第一置物台4和第二置物台8以及设置在第一置物台4和第二置物台8上的推纱装置5和扩袋装置9;所述第一置物台4的一端上方设有推纱装置5,另一端与第二置物台8连接,所述第一置物台4和第二置物台8的连接处上方设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与推纱装置5之间的第一置物台4上方位置设置若干阵列排布的筒纱20,所述第二置物台8靠近第一置物台4的一端上方设置有扩袋装置9,所述扩袋装置9紧靠固定架7。所述第一置物台4的两侧设置有护栏6,用于保护筒纱20。

所述推纱装置5包括上壳体5.1、下壳体5.2和钢推装置5.3,所述钢推装置5.3设置在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之间,所述钢推装置5.3位于靠近筒纱20的一侧的中间位置;所述上壳体5.1和下壳体5.2之间通过两侧对称设置的连接件进行紧固连接,所述下壳体5.2通过连接件与无杆气缸5.4连接,所述推纱装置5通过无杆气缸5.4动作,所述钢推装置5.3为推纱气缸,与无杆气缸5.4同步运作。

所述扩袋装置9包括上底板9.1、下底板9.2、扩袋气缸9.3和扩袋夹板9.4,所述上底板9.1和下底板9.2上下交错叠置,所述下底板9.2下方连接有扩袋气缸9.3,所述上底板9.1和下底板9.2相对的外端均连接有扩袋夹板9.4,所述扩袋夹板9.4的两侧均连接有对称的折边9.5,所述折边9.5的外侧两端均为圆弧状;所述扩袋夹板9.4靠近筒纱20的外侧的两端向内倾斜15°后与折边9.5连接,所述扩袋夹板9.4远离筒纱20的内侧的两端通过圆弧段与折边9.5连接。

所述固定架7高于扩袋夹板9.4,便于筒纱20通过。

所述缝纫装置2包括第三置物台10、输送带11和缝纫固定装置12,所述第三置物台10的一端与第二置物台8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置物台8上设置有输送位,输送位设置在扩袋装置9的一侧,所述第三置物台10和第二置物台8上的输送位上设有一个输送带11,所述第三置物台10上靠近输送位的右部设有一个缝纫位,缝纫位的一侧设有缝纫固定装置12,另一侧设有限位开关一13,所述缝纫固定装置12通过倒置的l型固定杆设置在第三置物台10上,所述缝纫固定装置12包括外壳体12.1、上夹板12.4和下夹板12.5,所述外壳体12.1内设有下压气缸12.3,所述外壳体12.1两侧内壁上均设置有导轨12.2,所述外壳体12.1的底部连接有上夹板12.4,所述上夹板12.4的下方设置有与其平行的下夹板12.5,所述下夹板12.5固定在第三置物台10的侧边上,所述上夹板12.4的底边连接有防夹条12.6,所述防夹条12.6为软塑料条或者橡胶条。所述缝纫固定装置12上设有缝纫机。

工作原理:

将纱袋放置于第二置物台8上的输送位上,此时扩袋装置9处于交叠合拢状态,将袋口套设在扩袋装置9外,然后启动开始操作,扩袋装置9的下底板9.2在扩袋气缸9.3的作用下向外移动,两块扩袋夹板9.4将纱袋撑开,由于扩袋夹板9.4内侧两端向内倾斜,因此保护纱袋不易撑破,扩袋夹板9.4的折边9.5的圆弧设置保护筒纱不被割伤;将筒纱阵列放置于推纱装置5和固定架7之间的第一置物台4上;

然后推纱装置5在无杆气缸5.4的推动下与钢推装置5.3同步向前推进,由于钢推装置5.3推力速度更大,所以筒纱阵列的中间位置的筒纱首先推入纱袋中,两侧的筒纱随后进入,降低装袋难度的同时减轻了推入时筒纱之间的相互挤压,预防纱筒拥堵在扩袋口;

装袋后的纱袋在输送带11的运输下来到第三置物台10的缝纫位上,并触动限位开关一13,随即缝纫固定装置12的上夹板12.4在下压气缸12.3的作用下向下压,上夹板12.4和下夹板12.5将袋口压紧,即可进行缝纫操作;当偶尔出现袋口位置不正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拉移袋口,上夹板12.4上的防夹条12.6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

缝纫完成后的纱袋继续向前输送至后序操作台。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