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5960发布日期:2020-07-29 02:32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辅助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病理科属于容易被忽略的科室,然而,实际上病理科却也是医院感染和环境污染的高危科室,由于病理科中的废弃物较为特殊且较为复杂,若不加以妥善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则会对医院内、外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病理科中的垃圾大致可分为普通医疗废物和病理性医疗废物,其中,普通医疗废物包括工具类废物(如废纸等办公废物、一次性物品的包装袋、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帽子等)和损伤性废物(如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病理切片用刀片1(病理切片是通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备而成,具体而言,是将病变组织包埋在石蜡块里,再通过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1将其切割成薄片,结构通常如图1所示)、玻片、玻璃试剂瓶等),而病理性医疗废物包括病理取材后的组织标本、切片时产生的病理组织碎屑、病理性医疗废水等。现有技术中,虽有通过明确标示,分类放置、专人收集的方式进行管理,然而,这种方式,却不便于医护人员的工作,需要在使用完后,将产生的相应垃圾带到指定位置再将其丢弃,导致其操作极为不便。因此,设计一种可集中化收集的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集中化管理的病理科分类垃圾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由损伤性废物投放格、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和工具类废物投放格组成,所述损伤性废物投放格上部设有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至少两个刀片安装立柱,所述刀片安装立柱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所述刀片安装立柱的直径小于待回收刀片上的通孔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刀片安装立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至少一条立柱安装通道,所述刀片安装立柱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柱安装通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损伤性废物投放格下部设有其他损伤性废物投放槽,所述损伤性废物投放格的侧壁上开设有投放窗,所述投放窗的上边缘比所述其他损伤性废物投放槽的上边缘高出(1~20)cm。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部安装有废弃石蜡回收槽。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有限位部,所述废弃石蜡回收槽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形状相适配的滑轨,所述废弃石蜡回收槽通过滑轨与滑槽间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中部或下部设有滤网,底部设有废液排放口。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部设有紫外杀菌灯。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底部设有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刀片安装立柱的直径为(0.01~0.2)cm。

优选地,所述待回收刀片为德国莱卡(leica)公司的一次性病理切片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相互独立的三类病理科常见垃圾的投放格,便于医护人员集中化投放废弃物,操作更简便,刀片由于极易对医护人员造成损伤,且上部可能残存致病菌,因此设置专用的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以便于将刀片单独收集,通过可活动安装的立柱将刀片定位收集,通过至少两个立柱收集,使得刀片排放整齐,便于转移,避免因刀片放置错乱,导致收集过程中易对人体造成伤害,且由于刀片中可能残存样本中的致病物质,还可能造成疾病传播,因此,将刀片收纳整齐回收,可大幅降低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病理科用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病理切片用刀片;2、损伤性废物投放格;21、刀片安装立柱;22、投放窗;3、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31、废弃石蜡回收槽;4、工具类废物投放格;5、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由损伤性废物投放格、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和工具类废物投放格组成,所述损伤性废物投放格上部设有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至少两个刀片安装立柱,所述刀片安装立柱可活动地安装在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所述刀片安装立柱的直径小于待回收刀片上的通孔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至少两个安装孔,所述刀片安装立柱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通过设置多个安装孔,将立柱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内,可使得其适应于不同型号的刀片,也可随意的组合摆放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至少一条立柱安装通道,所述刀片安装立柱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立柱安装通道内。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设置安装通道,使得立柱可沿安装通道滑动,以适应于不同型号的刀片。

进一步地,所述损伤性废物投放格下部设有其他损伤性废物投放槽,所述损伤性废物投放格的侧壁上开设有投放窗,所述投放窗的上边缘比所述其他损伤性废物投放槽的上边缘高出(1~20)cm。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设置投放窗和投放槽,以便于回收除刀片外的其他损伤性废物时,操作更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部安装有废弃石蜡回收槽。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设置废弃石蜡回收槽,由于石蜡碎屑中可能还含有样本等需单独处理的废弃物,因此,将其单独回收,可降低废弃物再次造成污染的概率。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部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底部设有限位部,所述废弃石蜡回收槽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形状相适配的滑轨,所述废弃石蜡回收槽通过滑轨与滑槽间的配合安装在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废弃石蜡回收槽插接在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使得操作更简便。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中部或下部设有滤网,底部设有废液排放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在病理性医疗废话物投放格内设置滤网,以便于将液态的废弃物被单独回收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上部设有紫外杀菌灯。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设置紫外杀菌灯,可直接对病理性医疗废物中的细菌进行初步消毒杀菌处理,降低废弃物在存放过程中滋生病菌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桶体底部设有万向轮。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设置万向轮可使得分类垃圾桶移动更方便,且万向轮可带动桶体主体转动,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需要转动垃圾桶的朝向。

优选地,所述刀片安装立柱的直径为(0.01~0.2)cm。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还在于:将立柱的直径设置在(0.01~0.2)cm,使得其可适应于大多刀片的孔径,更便于安装。

优选地,所述待回收刀片为德国莱卡(leica)公司的一次性病理切片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如图2所示,桶体由损伤性废物投放格2、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3和工具类废物投放格4组成,损伤性废物投放格2上部设有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两个刀片安装立柱21,刀片安装立柱21可活动地安装在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刀片安装立柱21的直径小于待回收刀片1上的通孔孔径。病理切片用刀片回收槽内设有多个安装孔,刀片安装立柱21可拆卸地安装在安装孔内。

医护人员在需要回收刀片时,可将刀片安装立柱21根据需要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两点间即可确定一条直线,通过将立柱的位置固定即可固定刀片的摆放方式,便于实现刀片的快速归整,避免了回收过程中对回收处理人员的伤害。桶体底部设有万向轮5。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3上部设有滑槽,滑槽底部设有限位部,废弃石蜡回收槽31上设有与滑槽形状相适配的滑轨,废弃石蜡回收槽31通过滑轨与滑槽间的配合安装在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3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一种病理科用分类垃圾桶,其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病理性医疗废物投放格3上部设有紫外杀菌灯,紫外杀菌灯安装在废弃石蜡回收槽31的对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