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4673发布日期:2020-05-08 13: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包括:

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

输入轨道,所述输入轨道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所述输入轨道的出口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架的连接处,所述输入轨道用于传输周转箱至所述第二安装架;

止停机构,所述止停机构包括对应所述输入轨道的出口端设置的第一旋转轴、铰接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转动支架,以及对应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止停托架,所述止停托架靠近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安装架配合形成所述周转箱通过的安装通孔,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和所述止停托架用于承载存放有物品的所述周转箱,所述周转箱内存放的物品被取出时,所述第一转动支架还用于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以使所述周转箱穿过所述安装通孔滑落;

输出轨道,所述输出轨道对应所述安装通孔倾斜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输出轨道用于将所述周转箱运输至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支架包括绕所述第一旋转轴转动的连接杆、以及分设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连接杆靠近所述安装通孔的一端,所述连接杆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靠近所述止停托架一端的动力臂和设于所述第一旋转轴远离所述止停托架一端的阻力臂,所述第一支撑杆所受重力和所述动力臂长度的积小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受重力和所述阻力臂的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停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杆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旋转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停机构还包括对应所述输入轨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安装托架、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托架上的第二转动支架,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托架上的第二旋转轴、以及与所述第二旋转轴铰接的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转动支架用于承载存放有物品的所述周转箱时,所述第一限位杆靠近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限位杆承载的所述周转箱的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架一端的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用于与所述安装托架抵接,以限制所述第一限位杆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托架和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数量分别为多个,多个所述安装托架和多个所述第二转动支架分别沿所述输入轨道依次排列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沿所述输入轨道的传输方向,前一个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第二限位杆用于与后一个的所述第二转动支架的第一限位杆的自由端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支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杆远离所述第二安装架一端的导杆,所述安装托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导杆配合的导套。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停托架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托架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上的第一抵接杆。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轨道包括第一输出轨道和第二输出轨道,所述第一输出轨道对应所述安装通孔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二输出轨道对应所述第一输出轨道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架对应所述第二输出轨道的出口端设置有第二抵接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周转箱自动回收传输装置包括安装架、输入轨道、止停机构和输出轨道,安装架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安装架和第二安装架,输入轨道用于传输周转箱至第二安装架上的第一转动支架,止停机构包括第一旋转轴、铰接于第一旋转轴上的第一转动支架,以及对应第一转动支架并设于第二安装架上的止停托架,止停托架靠近第一转动支架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架配合形成周转箱通过的安装通孔,周转箱内存放的物品被取出时,第一转动支架用于绕使周转箱穿过安装通孔滑落至输出轨道,输出轨道将空的周转箱传输至外部,从而可以实现对周转箱存放的物品进行自动传输以及对空的周转箱进行自动回收,达到解放人力和提高工作效率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谢杰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20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