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口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61188发布日期:2020-08-14 19:05阅读:1049来源:国知局
瓶口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瓶口塞,涉及一种塞体技术,尤其指一种塞体能将瓶口进行密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坊间许多液体都会容置于瓶体内,以利输送以及后续保存,例如各式酒类、液态调味料、饮料等。以玻璃类瓶装容器来说,许多酒类出厂都是以软木塞封装,一旦开封破坏软木塞后,软木塞就很难再塞回去,导致开封后存在后续保存的困扰。然为满足保存与封口需求,坊间还是提供有多种瓶塞可供选用,但多数瓶塞仅具遮蔽功能而无密封作用;或有的具密封作用但结构太复杂、成本过高,导致消费者无购买意愿。

显然,现有瓶塞结构,仍不理想完善,实有改进的必要。

创作人有鉴于此,特以提出本实用新型,希望能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改进现有瓶塞的缺点,使瓶塞的功能得以更加完善且理想,符合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前述现有瓶塞无密封功能或售价过高等缺失,本实用新型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瓶口塞,其能提供瓶口的遮蔽与密封作用,使消费者能就容器的瓶口进行重复密封,以保持瓶内流体的卫生与风味,减少与空气接触或氧化的机率。

本实用新型其次要目的在于:该种瓶口塞,操作时只需利用手指将一操作单元改变位置,就能达到封口或启封作用,不需使用其它工具,使用相当便利。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案具体的手段为:该瓶口塞,包括有一上本体、一下本体、一连动体、一操作单元、一套环与一底座。

较佳的,所述该上本体,为一帽盖结构,其侧边对应开设有两缺口;该上本体顶面穿设有两穿口,各穿口提供一螺件穿过;又该上本体顶面盖设有一顶盖。

较佳的,所述该下本体,组设于该上本体底部,该下本体中央穿设有一轴口,该轴口两旁分设有一锁部,该锁部能提供该螺件螺锁用;又该下本体底部中央外设有一挡体;该下本体与上本体组合后其间形成有一空间。

较佳的,所述该连动体,状似伞形结构;包括有一位于顶部的板片,该板片中央底面向下连设有一柱件,该柱件底部为一螺部;该柱件底缘穿过该下本体的轴口。

较佳的,所述该操作单元,包括有两块体与一操作元件;各个块体,为一长方体形状,分别包括有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与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各第一侧面的长度大于各第二侧面,且其中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交接处形成有一弧面;该操作元件为一线体结构,该操作元件两末端连结到各块体外侧面,特别是连结到较靠近第二侧面的偏心处。

较佳的,所述该套环,为一具适当长度的中空软质套体结构,其由食品级硅胶材料制成,但不以此为限;该套环位于该下本体底面的挡体下方,且被该柱件穿过。

较佳的,所述该底座,顶部开设有一螺接口,该螺接口提供该柱件底部的螺部螺锁用;该底座上方组配有该套环。

较佳的,所述该套环底部,得增设有一环体;该环体的外径尺寸略大于该套环的外径尺寸。

较佳的,所述该环体的外径宽度尺寸,以配合所要填塞的瓶口内径尺寸或略大于瓶口内径尺寸。

较佳的,为配合该环体的设置,该底座顶面环设有一凹环,该凹环位于该环体内下方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图;

图5将本实用新型塞于瓶口处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6将本实用新型塞置于瓶口后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8将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塞于瓶口处的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塞于瓶口后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塞于瓶口后要取离的剖面动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本体

11缺口

12穿口

13螺件

14顶盖

2下本体

21轴口

22锁部

23挡体

3连动体

31板片

32柱件

33螺部

4操作单元

41块体

411第一侧面

412第二侧面

413弧面

42操作元件

5套环

51环体

6底座

61螺接口

62凹环

7瓶口

71残存酒液。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就本实用新型瓶口塞其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图式,举一本案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瓶口塞,包括有一上本体1、一下本体2、一连动体3、一操作单元4、一套环5与一底座6。其中,该上本体1,为一帽盖结构,其侧边对应开设有两个缺口11;该上本体1顶面穿设有两个穿口12,各穿口12分别提供一螺件13穿过;该上本体1顶面盖设有一顶盖14。该下本体2,组设于该上本体1底部,该下本体2中央穿设有一轴口21,该轴口21两旁分设有一锁部22,该锁部22能提供该螺件13螺锁用;该下本体2底部中央外设有一挡体23;该下本体2与上本体1组合后其间形成有一空间。该连动体3,状似伞形结构;包括有一位于顶部的板片31,该板片31中央底面向下连设有一柱件32,该柱件32底部为一螺部33;该柱件32底缘穿过该下本体2的轴口21。该操作单元4,包括有两个块体41与一操作元件42;各块体41,为一长方体形状,分别包括有两个相对的第一侧面411与两个相对的第二侧面412,各第一侧面411的长度大于各第二侧面412,且其中各第一侧面411与第二侧面412交接处形成有一弧面413;该操作元件42为一线体结构,具体来说为金属材料制成的坚硬线状结构,该操作元件42两末端连结到各块体41外侧面,特别是连结到较靠近其中一第二侧面412的偏心处;各块体41组置于该下本体2上方的板片31下方,该操作元件42穿过各缺口11。该套环5,为一具适当长度的中空软质套体结构,其得由食品级硅胶材料制成,但不以此为限;该套环5位于该下本体2底面的挡体23下方,且被该柱件32穿过。该底座6,顶部开设有一螺接口61,该螺接口61提供该柱件32底部的螺部33螺锁用;该底座6上方组配有该套环5。

如图3与图4,本实用新型于常态下,该操作元件42位于上本体1的侧边,呈水平横置状,其中各块体41位于底面的各第一侧面411与下本体2的顶面接触。

如图5,当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瓶口塞时,将该瓶口塞套于瓶口后,以手扳动该操作元件42向下进行轴运动,由于该操作元件42与各块体41连结,该操作元件42能连动各块体41翻转,致使原本呈平置状的第一侧面411位移变成直立状,而第二侧面412变成平置状,也即各块体41的最高处会随之上提,连带使得该位于各块体41顶面的板片31也被向上顶,进而连动该柱件32、底座6皆上移;由于底座6上方套设有软质的套环5,在挡体23不动、柱件32与底座6皆上移的情况下,套环5会被压缩成一状似甜甜圈的形体;如此,该形变后的套环5整体平面的面积,恰好能用以填封瓶口,即能达到封口的目的(如图6)。

至于当要解除封口时,只要将该操作元件42复位,使各块体41也翻转复位,致使原本呈直立状的第一侧面411又位移变成横置状,即各块体41的最高处会随的下降,连带使得各块体41顶面的板片31也被向下降低位置,进而连动该柱件32、底座6皆下降归位,进而使套环5也解除被压缩状态而复位,最后解除封口作用。

本案中,该顶盖14的顶面,根据需要设置有所需的装饰物,例如各种造形的动物或卡通玩偶等。

另外,酒瓶于倒酒动作后,偶尔会有少许残存酒液沾附于瓶口内缘处,此时若塞入本案的瓶口塞,该用来密封的套环5与瓶口7间有可能因为该湿润的残存酒液降低摩擦力,进而使密封效果变差。为避免此一困扰,本案还能于进行塞合前先将瓶口7内残存酒液向下推刮,以形成瓶口7内无残存酒液的干燥状态,达成提升瓶口塞合密闭的效果。因此,如图7所示,为本案另一实施例,该套环5底部,得增设有一环体51,该环体51的外径尺寸略大于该套环5的外径尺寸;且,该环体51的外径宽度尺寸,以配合所要填塞的酒瓶的瓶口71内径尺寸或略大于瓶口81内径尺寸最佳。为配合该环体51的设置,该底座6顶面环设有一凹环62,该凹环62位于该环体51内下方处。实施时,如图8,将该瓶口塞塞入瓶口7后,该套环5底部的环体51会先与旁缘的瓶口7接触,利用该环体51能在逐渐下移并置入瓶口7时,逐渐将瓶口7内缘的残存酒液71向下推刮,以使瓶口7内缘形成无残存酒液71的干燥状态;接着以手扳动该操作单元4向下进行轴运动(图9),便能比照前一实施例的原理令套环5因受压外扩而完成塞合。又当要解除塞合状态时,如图10,以手扳动该操作单元4向上进行轴运动,进而连动该柱件32、底座6皆下降归位,进而使套环5也解除被压缩状态而内缩复位;特别是通过该凹环62的设置,能增加环体51的内缩容置空间,当要由瓶口7处拔出瓶口塞时,环体51不致于完全紧贴瓶口7内壁、而有适当空间得以内缩,确保向外滑动的顺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瓶口塞,其利用简易的结构达成瓶口的密封作用,操作使用便利,使消费者能就容器的瓶口进行重复密封,以保持瓶内流体的卫生与风味,减少与空气接触或氧化的机率。另外该种瓶口塞,操作时只需利用手指将一操作单元改变位置,就能达到封口或启封作用,不需使用其它工具,使用相当便利。

本实用新型虽通过前述实施例来描述,但仍可变化其形态与细节,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而达成,并由熟悉此项技艺的人士可了解。前述本案的较佳实施例,仅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具体实施的方式之一,但并不以此为限制,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