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绷带质量的绷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59460发布日期:2020-06-20 15:15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绷带质量的绷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品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高绷带质量的绷带机。



背景技术:

绷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一般采用纱布或棉布制成,主要用于包扎伤口,防止伤口感染。授权公告号为cn20203034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切边绷带机,包括放料辊、过渡辊和卷布辊,电机驱动第一卷绕辊和第二卷绕辊同向转动,第一卷绕辊和第二卷绕辊相对并排设置,在机架上固定有气缸支承臂,气缸支承臂上固定有压紧气缸,压紧辊铰接在压紧臂上,压紧臂其中一端铰接在气缸支承臂上,压紧臂上边铰接在压紧气缸的活塞上,芯轴气缸驱动芯轴直线运动,芯轴置于第一卷绕辊和第二卷绕辊中部上方,切割器沿导轨直线滑动。它自动化程度高,提高了生产效率。

但上述切边绷带机有一点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绷带在卷绕之前,刚好为初成品,但初成品上会粘附有较多绷带纤维与灰尘,上述切边绷带机便直接把粘附有较多绷带纤维与灰尘的绷带直接进行卷绕,从而导致加工好的绷带卷内含有许多绷带纤维以及灰尘,降低绷带卷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绷带质量的绷带机,具有在卷绕之前便于将绷带上的绷带纤维以及灰尘大部分除去进而提高绷带卷的质量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提高绷带质量的绷带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放料辊、过渡辊以及卷布辊,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卷绕辊,所述机架上位于卷绕辊上方设置有压紧辊,所述机架上位于两个卷绕辊两侧均设置有芯轴气缸,所述芯轴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芯轴杆,所述芯轴杆置于两个卷绕辊的中部上方,所述机架上位于放料辊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架,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且位于放料辊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吸附灰尘的吸附组件,所述机架上位于放料辊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架,两个所述第二支架之间且位于放料辊的上方设置有粘附辊,所述粘附辊表面设置有用于粘附绷带表面的纤维的粘附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粘附辊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粘附辊转动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把绷带卷绕在放料辊上后,拉扯一段绷带到过渡辊上,接着启动吸附组件,使得吸附组件做好待吸尘准备,随即驱动升降组件,使得粘附辊带着粘附件贴合到被拉扯的一段绷带的上表面,然后启动放料辊让绷带开始放卷,在放卷的过程中,放料辊不断转动,吸附组件便会不断地对放卷过程中的绷带表面进行吸附,从而把绷带表面附着的大部分灰尘进行吸附,而后与绷带表面贴合的粘附辊也会随着绷带的不断放卷而转动,设置在粘附辊上的粘附件会在与绷带表面贴合的情况下把处于绷带表面的纤维以及部分残留的灰尘进行粘结,达到把绷带表面的纤维以及灰尘进行大部分清理的效果。这样设置后在卷绕的绷带卷上的纤维以及灰尘都被大部分清理,从而使得卷绕之后的绷带卷的成品质量更好。

进一步,所述吸附组件包括柱状管、吸风管、吸风机以及储尘箱,所述柱状管与放料辊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所述吸风管沿着柱状管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且每个所述吸风管的管口端均正对放料辊,所述吸风机的吸风口端与吸风管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管道,所述吸风机的出风口端与储尘箱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吸风机,此时吸风管便会产生吸力;由于多个吸风管均正对放料辊设置,因此卷绕在放料辊上的绷带便会在不断地放卷过程中受到吸风管的吸力影响,此时处于绷带表面的大部分灰尘受到吸风管的吸力便会吸入到柱状管内,接着通过第一管道以及第二管道最终进入到储尘箱内,达到吸附绷带表面的灰尘较为方便且直观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粘附件包括套设在粘附辊上的粘尘滚筒,所述粘附辊上设置有用于将粘尘滚筒卡紧在粘附辊上的卡紧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粘尘滚筒基材为聚乙烯膜,设计成滚筒状,粘尘膜上设有预裁线,滚筒边缘有剥离方便剥离;胶体为聚丙烯酸脂胶粘剂,保证无脱胶;采用pe管圈芯,清洁无污染,保持滚筒不变形;既能很好的清除灰尘;即能快速的粘除绷带表面的微小颗粒、杂质、纤维、尘埃等,从而提高绷带的质量和成品率;而通过卡紧件的设置能便于把粘尘滚筒安装在粘附辊上,从而让粘尘滚筒能够随粘附辊一起转动,进而使得粘尘滚筒的表面各处能有效地贴合到绷带的表面上。

进一步,所述卡紧件包括燕尾条以及橡胶层,所述燕尾条沿着粘附辊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粘尘滚筒上,所述橡胶层覆设在燕尾条的表面,所述粘尘滚筒的内壁上且沿着粘尘滚筒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与燕尾条插接配合的燕尾槽。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粘尘滚筒安装到粘附辊上时,直接将粘尘滚筒上的燕尾槽对准粘附辊上的燕尾条并插入即可,由于燕尾条上覆设有橡胶层,在燕尾槽与燕尾条相插接之后,橡胶层会紧紧地挤在燕尾槽与燕尾条之间,从而使得燕尾条与燕尾槽实现紧密配合,达到把粘尘滚筒卡紧在粘附辊上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的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粘附辊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且所述粘附辊与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气缸,使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此时粘附辊便会随着驱动气缸活塞杆的伸长而竖直向下移动,直到粘附辊表面的粘尘滚筒抵触到绷带的表面;而启动驱动气缸使得驱动气缸的活塞杆回缩,此时粘附辊便会带着粘尘滚筒竖直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粘尘滚筒脱离绷带的表面,从而达到驱动粘附辊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的内圈上过盈配合设置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上沿着连接筒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内滑动插设有矩形杆,所述粘附辊的端部开设有供矩形杆插入的矩形槽,所述连接筒上设置有用于将矩形杆固定在连接筒上的固定件。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粘附辊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时,首先粘附辊放置在两个驱动气缸之间的位置,并使得粘附辊上的矩形槽对准连接筒上的矩形杆,接着推动往靠近矩形槽推动矩形杆,使得矩形杆插入到矩形槽内,最后通过固定件把矩形杆固定在连接筒上,这时矩形杆便会处于插入矩形槽内的状态,粘附辊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便成功连接;若需要把粘附辊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进行拆分时,首先把固定件取下,然后把矩形杆从矩形槽内推出,便可以直接把粘附辊与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进行分离,从而达到拆卸和安装粘附辊较为方便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固定件包括螺纹穿设在连接筒上的抵紧螺栓,所述抵紧螺栓的一端位于矩形孔内且与所述矩形杆的杆壁抵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需要把矩形杆固定在连接筒内时,直接拧动抵紧螺栓,使得抵紧螺栓的一端紧紧地与矩形杆的杆壁相抵接,直到无法再继续拧动抵紧螺栓即可,达到在连接筒内固定矩形杆较为方便且直观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储尘箱上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出水口端连通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储尘箱的顶壁且向储尘箱的内部延伸,所述出水管位于储尘箱内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所述水泵的进入口端与自来水管道连通,所述储尘箱的底壁上连通设置有排废管。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水泵,由于水泵的进入口端与自来水管连通,因此自来水便会通过水泵抽入到出水管内,在从雾化喷头处以雾化的形式喷到储尘箱内,而吸入到储尘箱内的灰尘与喷出的雾水相接触后会形式细小的颗粒直接落下,最终从排废管处排出。这样设置能够对储尘箱内的灰尘进行沉降,进而在对储尘箱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灰尘飞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把绷带卷绕在放料辊上后,拉扯一段绷带到过渡辊上,接着启动吸风机,使得吸风管做好待吸尘准备,随即启动驱动气缸使得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让粘附辊带着粘附件贴合到被拉扯的一段绷带的上表面,然后启动放料辊让绷带开始放卷,在放卷的过程中,放料辊不断转动,多个吸风管便会不断地对放卷过程中的绷带表面进行吸附,从而把绷带表面附着的大部分灰尘进行吸附,而后与绷带表面贴合的粘附辊也会随着绷带的不断放卷而转动,设置在粘附辊上的粘尘滚筒会在与绷带表面贴合的情况下把处于绷带表面的纤维以及部分残留的灰尘进行粘结,达到把绷带表面的纤维以及灰尘进行大部分清理的效果。这样设置后在卷绕的绷带卷上的纤维以及灰尘都被大部分清理,从而使得卷绕之后的绷带卷的成品质量更好;

二、启动水泵,由于水泵的进入口端与自来水管连通,因此自来水便会通过水泵抽入到出水管内,在从雾化喷头处以雾化的形式喷到储尘箱内,而吸入到储尘箱内的灰尘与喷出的雾水相接触后会形式细小的颗粒直接落下,最终从排废管处排出。这样设置能够对储尘箱内的灰尘进行沉降,进而在对储尘箱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灰尘飞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吸附组件的第一部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吸附组件的第一部分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展示驱动气缸与粘附辊的连接关系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放料辊;12、过渡辊;13、卷布辊;14、卷绕辊;15、压紧辊;16、芯轴气缸;17、芯轴杆;18、第一支架;19、第二支架;2、吸附组件;21、柱状管;22、吸风管;23、吸风机;24、储尘箱;241、排废管;25、第一管道;26、第二管道;3、粘附辊;31、粘尘滚筒;311、燕尾槽;32、矩形槽;4、卡紧件;41、燕尾条;42、橡胶层;5、驱动气缸;51、滚动轴承;52、连接筒;521、矩形孔;522、矩形杆;523、抵紧螺栓;6、水泵;61、出水管;62、雾化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提高绷带质量的绷带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放料辊11、过渡辊12以及卷布辊13,机架1上还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卷绕辊14,机架1上位于卷绕辊14上方设置有压紧辊15,机架1上固定有气缸支撑臂,气缸支撑臂上固定设置有压紧气缸,压紧辊15铰接设置在压紧臂上,压紧臂其中一端铰接设置在气缸支撑臂上,压紧臂上端铰接在压紧气缸上;机架1上位于两个卷绕辊14两侧均设置有芯轴气缸16,芯轴气缸16的活塞杆上设置有芯轴杆17,芯轴杆17置于两个卷绕辊14的中部上方,芯轴气缸16驱动芯轴杆17在两个卷绕辊14之间形成的直线上作直线运动;而卷布辊13与卷绕辊14之间的机架1上设置有导轨,导轨的长度方向与卷布辊13的长度方向一致,导轨上直线滑动设置有切割器;在本实施例中,切割器选用型号为b-11的高速断布机。

如图1、2所示,机架1上位于放料辊11的两侧设置有第一支架18,两个第一支架18之间且位于放料辊11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吸附灰尘的吸附组件2,机架1上位于放料辊11的两侧还设置有第二支架19,两个第二支架19之间且位于放料辊11的上方设置有粘附辊3,粘附辊3表面设置有粘附件,粘附件用于粘附绷带表面的纤维,第二支架19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用于驱动粘附辊3在竖直方向上进行升降,粘附辊3转动设置在升降组件上,并且粘附辊3也可拆卸设置在升降组件上。

如图2、3所示,吸附组件2包括柱状管21、吸风管22、吸风机23以及储尘箱24,柱状管21与放料辊11的长度方向相平行,吸风管22沿着柱状管21的长度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且每个吸风管22的管口端均正对放料辊11,吸风机23的吸风口端与吸风管22之间连通设置有第一管道25,吸风机23的出风口端与储尘箱24之间设置有第二管道26。

启动吸风机23,此时吸风管22便会产生吸力;由于多个吸风管22均正对放料辊11设置,因此卷绕在放料辊11上的绷带便会在不断地放卷过程中受到吸风管22的吸力影响,此时处于绷带表面的大部分灰尘受到吸风管22的吸力便会吸入到柱状管21内,接着通过第一管道25以及第二管道26最终进入到储尘箱24内,达到吸附绷带表面的灰尘较为方便且直观的效果。

如图3所示,储尘箱24上设置有水泵6,水泵6的出水口端连通设置有出水管61,出水管61穿过储尘箱24的顶壁且向储尘箱24的内部延伸,出水管61位于储尘箱24内的一端设置有雾化喷头62,水泵6的进入口端与自来水管道连通,储尘箱24的底壁上连通设置有排废管241。

启动水泵6,由于水泵6的进入口端与自来水管连通,因此自来水便会通过水泵6抽入到出水管61内,在从雾化喷头62处以雾化的形式喷到储尘箱24内,而吸入到储尘箱24内的灰尘与喷出的雾水相接触后会形式细小的颗粒直接落下,最终从排废管241处排出。这样设置能够对储尘箱24内的灰尘进行沉降,进而在对储尘箱24内的灰尘进行清理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灰尘飞扬;在本实施例中,排废管241直接与下水管道连通设置(在附图3中,并未画出排废管241与下水管道的连接示意图,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查看实施例时对现场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连接改变),使得产生的污水能够直接流入下水道中。

如图1、4所示,粘附件包括为在粘附辊3上的粘尘滚筒31,粘附辊3上设置有卡紧件4,卡紧件4用于将粘尘滚筒31卡紧在粘附辊3上;卡紧件4包括燕尾条41以及橡胶层42,燕尾条41沿着粘附辊3的长度方向设置在粘尘滚筒31上,橡胶层42覆设在燕尾条41的表面,粘尘滚筒31的内壁上且沿着粘尘滚筒3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燕尾槽311,燕尾槽311的长度与燕尾条41的长度相同,且燕尾槽311与燕尾条41插接配合。

将粘尘滚筒31安装到粘附辊3上时,直接将粘尘滚筒31上的燕尾槽311对准粘附辊3上的燕尾条41并插入即可,由于燕尾条41上覆设有橡胶层42,在燕尾槽311与燕尾条41相插接之后,橡胶层42会紧紧地挤在燕尾槽311与燕尾条41之间,从而使得燕尾条41与燕尾槽311实现紧密配合,达到把粘尘滚筒31卡紧在粘附辊3上的效果。

如图1、4所示,升降组件为设置在第二支架19上的驱动气缸5,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粘附辊3与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转动连接,且粘附辊3与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上设置有滚动轴承51,滚动轴承51的内圈上过盈配合设置有连接筒52,连接筒52上沿着连接筒5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矩形孔521,矩形孔521内滑动插设有矩形杆522,粘附辊3的端部开设有供矩形杆522插入的矩形槽32,连接筒52上设置有用于将矩形杆522固定在连接筒52上的固定件;固定件为螺纹穿设在连接筒52上的抵紧螺栓523,抵紧螺栓523的一端位于矩形孔521内且与矩形杆522的杆壁抵接。

启动驱动气缸5,使得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伸长,此时粘附辊3便会随着驱动气缸5活塞杆的伸长而竖直向下移动,直到粘附辊3表面的粘尘滚筒31抵触到绷带的表面;而启动驱动气缸5使得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回缩,此时粘附辊3便会带着粘尘滚筒31竖直向上移动,从而使得粘尘滚筒31脱离绷带的表面,从而达到驱动粘附辊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较为方便的效果;而将粘附辊3与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连接时,首先粘附辊3放置在两个驱动气缸5之间的位置,并使得粘附辊3上的矩形槽32对准连接筒52上的矩形杆522,接着推动往靠近矩形槽32推动矩形杆522,使得矩形杆522插入到矩形槽32内,最后通过抵紧螺栓523把矩形杆522固定在连接筒52上,这时矩形杆522便会处于插入矩形槽32内的状态,粘附辊3与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便成功连接;若需要把粘附辊3与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进行拆分时,首先拧松抵紧螺栓523,使得抵紧螺栓523不再与矩形杆522的杆壁抵接,然后把矩形杆522从矩形槽32内推出,便可以直接把粘附辊3与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进行分离,从而达到拆卸和安装粘附辊3较为方便的效果。

具体工作过程:把绷带卷绕在放料辊11上后,拉扯一段绷带到过渡辊12上,接着启动吸风机23,使得吸风管22做好待吸尘准备,随即启动驱动气缸5使得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让粘附辊3带着粘附件贴合到被拉扯的一段绷带的上表面,然后启动放料辊11让绷带开始放卷,在放卷的过程中,放料辊11不断转动,多个吸风管22便会不断地对放卷过程中的绷带表面进行吸附,从而把绷带表面附着的大部分灰尘进行吸附,而后与绷带表面贴合的粘附辊3也会随着绷带的不断放卷而转动,设置在粘附辊3上的粘尘滚筒31会在与绷带表面贴合的情况下把处于绷带表面的纤维以及部分残留的灰尘进行粘结,达到把绷带表面的纤维以及灰尘进行大部分清理的效果。这样设置后在卷绕的绷带卷上的纤维以及灰尘都被大部分清理,从而使得卷绕之后的绷带卷的成品质量更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