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74520发布日期:2020-07-14 17:0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包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包装机。



背景技术:

对于生产加工完成后的管材,为了方便管材的运输和保存,需要将管材包装,传统的管材包装需要利用人工将包装套袋套入到管材外,再进行捆绑包扎,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些可自动对管材包装的设备,但也需要人工上料,再利用机器对管材进行包装后,最后再人工下料、捆绑包扎,整个过程耗时耗力,效率较低,不利于现代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包装机,能够提高对管材包装的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包装机,包括:上料结构,所述上料结构包括主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主输送装置旁侧的子输送装置;装袋结构,所述装袋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主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末端的包装架,所述包装架上沿所述主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引导组件、第一传送组件、热封组件、第二传送组件、裁剪组件,所述引导组件上方设置有放膜组件;下料结构,所述下料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裁剪组件远离所述第二传送组件一侧的下料输送装置、设置于所述下料输送装置一侧的子下料架、设置于所述下料输送装置另一侧的推送装置,所述子下料架内设置有捆带装置,所述推送装置的推送方向与所述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包装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管材从子输送装置上被输送往主输送装置上,由主输送装置将管材输送至包装架上,包装架上的放膜组件放出包装膜,经过引导组件的引导下,包装膜包裹在管材上,第一传送组件对包裹有管材的包装膜夹紧并往热封组件上输送,由热封组件对包装膜两边侧的开口进行热封,如此即可对管材进行包装,完成热封后的包装膜在第二传送组件的带动下送至裁剪组件处对包装膜进行分切,即可对一段管材完成包装,完成包装后的管材被送至下料输送装置上,在下料输送装置上被推送至旁侧的子下料架上,由捆带装置对管材进行捆绑包扎,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对管材进行自动套袋包装、捆绑包扎,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对管材的包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主输送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链轮、与所述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链轮传动连接的输送链,所述机架上沿所述输送链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承托分隔机构。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轮带动输送链转动,从而带动输送链上的管材向前输送,为了确保输送管材时的稳定性,在输送链上设置有推送钩,推送钩安装的位置可根据管材的长度而定,在向前输送的过程中,推送钩勾住管材的一端,推送钩跟随输送链的转动而向前运动,从而可稳定地将管材向前推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承托分隔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基座、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挡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内的调节框、设置于所述调节框内的上驱动缸与下驱动缸,所述挡板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上料间隙,所述上料间隙位于所述输送链的上方,所述上驱动缸上设置有上挡杆,所述上驱动缸驱动所述上挡杆来回进出于所述上料间隙,所述下驱动缸上设置有下挡杆,所述下驱动缸驱动所述下挡杆来回进出于所述上料间隙。从子输送装置掉落的管材掉落至挡板与基座之间的上料间隙内,由上挡杆承托,上挡杆在上驱动缸的带动下离开上料间隙,使得上挡杆上的管材掉落至下挡杆上,此时再启动上驱动缸,使上挡杆进入上料间隙,从而隔开从上料架上再落下的管材,保证上挡杆与下挡杆之间只有一根管材,如需要往输送链上输送管材时,通过下驱动缸驱动下挡杆离开上料间隙,使得下挡杆上的管材掉落至输送链上,再启动下驱动缸,使下挡杆进入上料间隙,完成一次上料,从而可保证单次掉落一根管材至输送链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的旁侧设置有上料架,子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上料架顶侧的输送架、设置于所述输送架上的输送轮、与所述输送轮传动连接的上料输送带,所述上料架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输送轮传动连接,所述上料输送带的输送末端位于所述上料间隙的上方。多个子输送装置可通过同一个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可实现一个第二驱动电机同步带动多个输送带转动,使管材平稳地向输送链上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包装架上的中引导板、前引导板与后引导板,所述前引导板位于所述中引导板的前方,所述后引导板位于所述中引导板的后方,所述中引导板为三角形结构,所述中引导板的一个角为引导角,所述引导角正对于所述第一传送组件,所述中引导板位于所述引导角旁侧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前引导面与后引导面,所述前引导面与所述前引导板之间设置有前引导间隙,所述后引导面与所述后引导板之间设置有后引导间隙,所述中引导板的上方设置有前限位板与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与所述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空间,所述限位空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包装管材时,先将外设的管材输送至限位空间内,放膜组件将包装膜放出后,包装膜从管材的上方向下对管材进行包裹,包装膜的两边侧分别进入到前引导间隙与后引导间隙内,在中引导板的引导下,两边侧相互贴合,如此可对包装膜的两边侧进行热封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包装架上的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主动轮传动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包装架上的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主动轮传动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包装膜的两边侧在第一主动轮与第一从动轮之间夹紧,随着第一主动轮的转动而将整体向热封组件处输送,可保持包装膜的两侧边为相互贴合的状态,而包装膜经过热封后的侧边在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之间夹紧,随着第二主动轮的转动而将整体向裁剪组件处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热封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包装架上的前加热板与后加热板,所述前加热板与所述后加热板上均设置有电热丝;所述裁剪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包装架上的承托滚筒、裁剪刀,所述裁剪刀位于所述承托滚筒的右方;所述放膜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包装架上的放膜滚筒、转动连接于所述包装架上的若干个过渡滚筒,所述放膜滚筒传动连接有第五驱动电机。在放膜组件中,在放膜滚筒上装入筒状的外设包装膜,放膜滚筒在第三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将包装膜放出,为了避免引导组件对包装膜的直接拉扯,将包装膜绕过过渡滚筒后再引至引导组件处,可在放包装膜时起到缓冲作用;包装膜的两边侧在前加热板与后加热板之间通过,从而对包装膜的两边侧进行热封,而包装好的管材输送至承托滚筒处,经过裁剪刀时裁剪刀将连续不断的包装膜裁切分开,以分开为一条条不同的包装好的管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下料输送装置包括主下料架、设置于所述主下料架上的主输送带,所述主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由左往右设置,包装好后的一条条管材在主输送带上由左向右输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推送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下料架另一侧的推送缸,所述推送缸上设置有推送杆,所述推送缸驱动所述推送杆沿前后方向来回运动,一条条的管材在主输送带上输送过程中,被推送至主输送带一侧的子下料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捆带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子下料架一侧的第六驱动电机、与所述第六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的转动臂、设置于所述转动臂上的连接杆。第六驱动电机启动,带动转动臂转动,胶带在管材上缠绕捆绑,如此完成对管材的包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装袋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装袋结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料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0-上料结构、110-机架、111-输送链、120-推送钩、130-承托分隔机构、131-基座、132-挡板、133-调节框、134-上挡杆、135-下挡杆、140-上料架、141-输送架、142-上料输送带、200-装袋结构、210-包装架、220-引导组件、221-前引导板、222-中引导板、223-后引导板、230-第一传送组件、231-第一主动轮、232-第一从动轮、240-热封组件、241-前加热板、242-后加热板、250-第二传送组件、251-第二主动轮、252-第二从动轮、260-裁剪组件、270-放膜组件、271-放膜滚筒、272-过渡滚筒、300-下料结构、310-主下料架、311-主输送带、320-子下料架、321-子输送带、330-推送装置、341-第六驱动电机、342-转动臂、343-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图6,一种包装机,包括:上料结构100,上料结构100包括主输送装置、设置于主输送装置旁侧的子输送装置;装袋结构200,装袋结构200包括设置于主输送装置输送方向末端的包装架210,包装架210上沿主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引导组件220、第一传送组件230、热封组件240、第二传送组件250、裁剪组件260,引导组件220上方设置有放膜组件270;下料结构300,下料结构300包括设置于裁剪组件260远离第二传送组件250一侧的下料输送装置、设置于下料输送装置一侧的子下料架320、设置于下料输送装置另一侧的推送装置330,子下料架320内设置有捆带装置,推送装置330的推送方向与下料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相互垂直。

由上述可知,管材从子输送装置上被输送往主输送装置上,由主输送装置将管材输送至包装架210上,包装架210上的放膜组件270放出包装膜,经过引导组件220的引导下,包装膜包裹在管材上,第一传送组件230对包裹有管材的包装膜夹紧并往热封组件240上输送,由热封组件240对包装膜两边侧的开口进行热封,如此即可对管材进行包装,完成热封后的包装膜在第二传送组件250的带动下送至裁剪组件260处对包装膜进行分切,即可对一段管材完成包装,完成包装后的管材被送至下料输送装置上,在下料输送装置上被推送至旁侧的子下料架320上,由捆带装置对管材进行捆绑包扎,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对管材进行自动套袋包装、捆绑包扎,省时省力,有效提高对管材的包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10、设置于机架110上的链轮、与链轮传动连接的第一驱动电机、与链轮传动连接的输送链111,机架110上沿输送链111的输送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承托分隔机构130。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轮带动输送链111转动,从而带动输送链111上的管材向前输送,为了确保输送管材时的稳定性,在输送链111上设置有推送钩120,推送钩120安装的位置可根据管材的长度而定,在向前输送的过程中,推送钩120勾住管材的一端,推送钩120跟随输送链111的转动而向前运动,从而可稳定地将管材向前推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承托分隔机构130包括设置于机架110上的基座131、设置于机架110上的挡板132、设置于基座131内的调节框133、设置于调节框133内的上驱动缸与下驱动缸,挡板132与基座131之间设置有上料间隙,上料间隙位于输送链111的上方,上驱动缸上设置有上挡杆134,上驱动缸驱动上挡杆134来回进出于上料间隙,下驱动缸上设置有下挡杆135,下驱动缸驱动下挡杆135来回进出于上料间隙。从子输送装置掉落的管材掉落至挡板132与基座131之间的上料间隙内,由上挡杆134承托,上挡杆134在上驱动缸的带动下离开上料间隙,使得上挡杆134上的管材掉落至下挡杆135上,此时再启动上驱动缸,使上挡杆134进入上料间隙,从而隔开从上料架140上再落下的管材,保证上挡杆134与下挡杆135之间只有一根管材,如需要往输送链111上输送管材时,通过下驱动缸驱动下挡杆135离开上料间隙,使得下挡杆135上的管材掉落至输送链111上,再启动下驱动缸,使下挡杆135进入上料间隙,完成一次上料,从而可保证单次掉落一根管材至输送链1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机架110的旁侧设置有上料架140,子输送装置包括设置于上料架140顶侧的输送架141、设置于输送架141上的输送轮、与输送轮传动连接的上料输送带142,上料架140上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与输送轮传动连接,上料输送带142的输送末端位于上料间隙的上方。多个子输送装置可通过同一个第二驱动电机驱动,可实现一个第二驱动电机同步带动多个输送带转动,使管材平稳地向输送链111上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引导组件220包括设置于包装架210上的中引导板222、前引导板221与后引导板223,前引导板221位于中引导板222的前方,后引导板223位于中引导板222的后方,中引导板222为三角形结构,中引导板222的一个角为引导角,引导角正对于第一传送组件230,中引导板222位于引导角旁侧的两个侧面分别为前引导面与后引导面,前引导面与前引导板221之间设置有前引导间隙,后引导面与后引导板223之间设置有后引导间隙,中引导板222的上方设置有前限位板与后限位板,前限位板与后限位板之间设置有限位空间,限位空间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包装管材时,先将外设的管材输送至限位空间内,放膜组件270将包装膜放出后,包装膜从管材的上方向下对管材进行包裹,包装膜的两边侧分别进入到前引导间隙与后引导间隙内,在中引导板222的引导下,两边侧相互贴合,如此可对包装膜的两边侧进行热封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送组件230包括转动连接于包装架210上的第一主动轮231与第一从动轮232,第一主动轮231与第一从动轮23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主动轮231传动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第二传送组件250包括转动连接于包装架210上的第二主动轮251与第二从动轮252,第二主动轮251与第二从动轮252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第二主动轮251传动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包装膜的两边侧在第一主动轮231与第一从动轮232之间夹紧,随着第一主动轮231的转动而将整体向热封组件240处输送,可保持包装膜的两侧边为相互贴合的状态,而包装膜经过热封后的侧边在第二主动轮251与第二从动轮252之间夹紧,随着第二主动轮251的转动而将整体向裁剪组件260处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封组件240包括沿前后方向间隔设置于包装架210上的前加热板241与后加热板242,前加热板241与后加热板242上均设置有电热丝;裁剪组件260包括设置于包装架210上的承托滚筒、裁剪刀,裁剪刀位于承托滚筒的右方;放膜组件270包括设置于包装架210上的放膜滚筒271、转动连接于包装架210上的若干个过渡滚筒272,放膜滚筒271传动连接有第五驱动电机。在放膜组件270中,在放膜滚筒271上装入筒状的外设包装膜,放膜滚筒271在第三驱动电机的带动下转动,从而将包装膜放出,为了避免引导组件220对包装膜的直接拉扯,将包装膜绕过过渡滚筒272后再引至引导组件220处,可在放包装膜时起到缓冲作用;包装膜的两边侧在前加热板241与后加热板242之间通过,利用热空气作用在筒状包装膜的开口处,使包装膜的两侧边相互结合,而包装好的管材输送至承托滚筒处,经过裁剪刀时裁剪刀将连续不断的包装膜裁切分开,以分开为一条条不同的包装好的管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料输送装置包括主下料架310、设置于主下料架310上的主输送带311,主输送带311的输送方向由左往右设置,包装好后的一条条管材在主输送带311上由左向右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送装置330包括设置于主下料架310另一侧的推送缸,推送缸上设置有推送杆,推送缸驱动推送杆沿前后方向来回运动,一条条的管材在主输送带311上输送过程中,被推送至主输送带311一侧的子下料架320上,子下料架320上还设置有子输送带321,输送带可辅助对推送至子下料架320上的管材辅助输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捆带装置包括设置于子下料架320一侧的第六驱动电机341、与第六驱动电机341传动连接的转动臂342、设置于转动臂342上的连接杆343。第六驱动电机341启动,带动转动臂342转动,胶带在管材上缠绕捆绑,如此完成对管材的包扎。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