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服装流水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服装流水线的变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服装流水线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服装流水线设备的普及率不断提升。自动化制衣流水线也从主要的缝制过程的应用,拓宽到后整,服装仓储等工序,这就对流水线的输送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制衣流水线,进站弯轨摆头,都是支轨道向主轨道摆动,在低速流水线时,可以正常使用,一旦输送速度提升,响应时间及机械保护方面明显无法适应,从而限制了流水线的速度,使整个服装加工节奏变慢,无法更好的在服装加工企业中推广,限制了服装流水线设备的使用与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服装流水线的变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化服装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包括
摆舌,底部设有旋转轴和导向柱;
变轨固定座,设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连接的旋转孔、允许所述导向柱穿过的让位孔槽;
驱动部件,与所述变轨固定座底部连接,包括伸缩杆;
导向板,与所述伸缩杆自由端连接,顶部设有与所述导向柱配合连接的导向槽。
作为优选,所述变轨固定座底部设有限位件,所述导向板设有与所述限位件配合连接的限位孔槽。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扣脚。
作为优选,所述变轨固定座设有依次连接的
第一厚度区;
第二厚度区,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厚度区以形成摆舌限位部;
第三厚度区,顶部低于所述第二厚度区,设有限位口;所述导向板顶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口配合连接的限位块;
第四厚度区,顶部高度与所述第二厚度区相同,用于设置所述旋转孔和所述让位孔槽。
作为优选,所述摆舌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口及限位块配合使用的限位柱;
所述第四厚度区设有与所述限位柱配合使用的开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厚度区的厚度与所述摆舌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厚度区的厚度。
作为优选,所述摆舌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厚度区配合使用的支撑凸起。
作为优选,所述摆舌设有与支轨限位连接的对接口。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气缸。
作为优选,所述变轨固定座底部设有
导向板容置腔,允许所述导向板前后移动;
驱动部件安装腔,与所述导向板容置腔之间设有支撑隔板,所述支撑隔板开有允许所述伸缩杆进入所述导向板容置腔的槽口。
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变轨装置能够通过摆舌、变轨固定座、驱动部件、导向板等部件实现摆舌由主轨道向支轨摆动,从而能够适应高速运行的服装制作流水线,提高了自动化服装流水线适用性;且变轨装置结构轻巧、支撑强度强、运行稳定性好、响应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变轨装置在直行过程中与主轨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变轨装置在变轨过程中与主轨道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变轨装置用于吊架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变轨装置用于吊架变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变轨装置在直行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6为变轨装置在变轨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7为吊架在变轨前的俯视图;
图8为吊架在变轨时的俯视图;
图9为图3中变轨装置的爆炸图;
图10为摆舌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变轨装置在变轨状态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变轨装置在变轨状态下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9和10所示,一种自动化服装流水线的变轨装置,包括摆舌1,变轨固定座2,驱动部件4和导向板3。
摆舌1底部设有旋转轴1-1和导向柱1-2。
变轨固定座2设有与所述旋转轴1-1转动连接的旋转孔2-1、允许所述导向柱1-2穿过的让位孔槽2-2。
驱动部件4与所述变轨固定座2底部连接,包括伸缩杆4-1。驱动部件4可以采用任意合适的且能够带动伸缩杆4-1伸缩的部件,如气缸、电机等。
导向板3与所述伸缩杆4-1自由端连接,顶部设有与所述导向柱1-2配合连接的导向槽3-1。导向槽3-1包括沿吊架运行方向斜向外设置在导向板3上的槽道,以及设于槽道前方的前槽端和设于槽道后方的后槽端,后槽端靠近主轨道7外侧。导向槽3-1凸出于导向板3上表面。
变轨固定座2底部设有允许所述导向板3前后移动的导向板容置腔2-5,以及与所述导向板容置腔2-5之间设有支撑隔板的驱动部件安装腔2-6,所述支撑隔板开有允许所述伸缩杆4-1进入所述导向板容置腔2-5的槽口。导向板3设于变轨固定座2底部的导向板容置腔2-5中,使得整个变轨装置结构精巧。导向板3两长边侧设有与导向板容置腔2-5腔壁贴合的导向部,有利于导向板3前后移动。支撑隔板的设置一方面便于驱动部件4的安装,另一方面对伸缩杆4-1起到限位导向作用。
如图4和6所示,当驱动部件4驱动伸缩杆4-1伸长时,导向板3在导向板容置腔2-5中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迫使导向柱1-2从导向槽3-1的前槽端沿槽道移动至导向槽3-1的后槽端。导向柱1-2移动过程中,带动摆舌沿旋转轴1-1转动至变轨状态并与支轨5对接。
如图3和5所示,当驱动部件4驱动伸缩杆4-1收缩时,导向板3在导向板容置腔2-5中向后移动,移动过程中迫使导向柱1-2从导向槽3-1的后槽端沿槽道移动至导向槽3-1的前槽端。导向柱1-2移动过程中,带动摆舌沿旋转轴1-1转动至直行状态并与主轨道7对接。
本申请的变轨装置其摆舌由主轨道7向支轨5摆动,且结合其特定的结构,能够适应高速运行的服装制作流水线。
所述变轨固定座2底部设有限位件2-4,所述导向板3设有与所述限位件2-4配合连接的限位孔槽3-3。通过限位件2-4一方面可以对导向板3进行竖向限位,提高导向板3工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用于与主轨道7型材连接,使整个变轨装置固定在主轨道7上。在导向板3前后移动过程中,限位孔槽3-3相对限位件2-4对应移动。所述限位件2-4可以是弹性扣脚,具有拆装简便的优点。
所述变轨固定座2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厚度区2-a,第二厚度区2-b,第三厚度区2-c和第四厚度区2-d。
第一厚度区2-a为变轨固定座2的整体厚度,与主轨道7配合设置。
第二厚度区2-b顶部低于所述第一厚度区2-a以形成摆舌限位部,摆舌限位部与直线状态下的摆舌相抵,提高了变轨装置结构的稳定性。
如图11和12所示,第三厚度区2-c顶部低于所述第二厚度区2-b,设有限位口2-3,所述导向板3顶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口2-3配合连接的限位块3-2,进一步给导向板3前后移动提高了导向限位作用。且所述摆舌1底部设有与所述限位口2-3及限位块3-2配合使用的限位柱1-3,所述第四厚度区2-d设有与所述限位柱1-3配合使用的开口2-7。当摆舌1转动至变轨状态时,限位柱1-3需要通过开口2-7移出第四厚度区2-d(否则被第四厚度区2-d挡住,摆舌1无法移动至变轨状态)。当摆舌1处于变轨状态时,限位块3-2正好移动至限位口2-3的最前端并将限位柱1-3挡住,使其无法逆时针转动,提高了变轨装置的稳定性。
第四厚度区2-d顶部高度与所述第二厚度区2-b相同,用于设置所述旋转孔2-1和所述让位孔槽2-2,让位槽2-2的形状可以跟导向柱1-2的移动轨道配合设置,使其在一定转角内转动,进一步起到限位作用。所述第二厚度区2-b的厚度与所述摆舌1的厚度之和等于所述第一厚度区2-a的厚度。摆舌1在直行状态下,底部两端分别与第四厚度区2-d和第二厚度区2-b顶部接触,顶部与第一厚度区2-a顶部齐平,便于吊架6的直线行走。
所述摆舌1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三厚度区2-c配合使用的支撑凸起1-4,提高了摆舌1的支撑强度。
如图7和8所示,所述摆舌1设有与支轨5限位连接的对接口1-5。摆舌1在变轨状态下,通过对接口1-5与支轨5相抵,防止其具有顺时针转动的趋势,进一步提高了变轨装置的稳定性。
本申请的驱动部件4采用气缸,摆舌1在复位过程中,即便没有复位完成,也可以通过吊架6的拉杆将其推回,即本申请的变轨装置在变轨、复位过程中也可以承载吊架6,使其进一步能够适应高速运行的服装制作流水线。
如图1和2所示,环形输送链2设置在主轨道7上方,由驱动机构驱动,通过间隔设置在其下方的推块9推动跨骑于主轨道7上方的吊架6前行,当吊架需要进行变轨时,采用本申请的变轨装置进行变轨,本申请的变轨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可适用于高速运行的服装流水线、结构轻巧稳定、支撑强度强等优点。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