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袋机构和食品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3811发布日期:2020-06-23 21:2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袋机构和食品包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包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袋机构和食品包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料生产包装领域中,包装袋因其对物料具有较好的储存、运输和便携性,故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使用的越来越广泛。物料包装一般包括有分袋、取袋、装袋等多个环节,分袋环节则是将多个包装袋呈一定规律分别存放于机构内,便于后续取袋环节作业。因此,存放多个包装袋的机构一般称为分袋机构。

传统分袋机构的侧重点主要偏向于提高包装袋的存储容量以及存储不同规格包装袋的能力,同时,为配合后续取袋环节作业,通常分袋机构与周围其它机构呈一个整体设置,属于固定不可移动结构,也因此,不利于分袋机构的维修、清洁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分袋机构和食品包装系统,以解决现有分袋机构难以进行维修、清洁作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袋机构,包括:分袋部、定位部以及转动部;转动部与分袋部转动连接,在定位部和分袋部上配合设置有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锁定定位部和分袋部的锁止状态,以及松开定位部和分袋部以使分袋部可以转动部为轴转动的解锁状态。

可选的,锁止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部和分袋部上的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配合卡接以使分袋部与定位部固定连接。

可选的,在第一卡接部上形成有通槽,第二卡接部与定位部转动连接,第二卡接部相对定位部转动以配合卡入第一卡接部的通槽内部。

可选的,第二卡接部包括卡接件和限位凸起;卡接件的一端与定位部铰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卡接件用于配合卡入通槽以使限位凸起与第一卡接部抵接。

可选的,在第一卡接部上形成有锁止孔;第二卡接部包括弹性件和卡接凸起,弹性件的一端与定位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接凸起固定连接;卡接凸起包括引导斜壁和阻挡壁,引导斜壁用于引导锁止孔容置卡接凸起以使阻挡壁与锁止孔内壁抵接。

可选的,分袋机构还包括与定位部固定连接的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输出轴与弹性件靠近定位部的端部抵接以使卡接凸起远离锁止孔。

可选的,转动部包括转动轴以及轴承,转动轴通过轴承与分袋部转动连接。

可选的,分袋部包括与转动部转动连接的支架以及排列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储袋仓,储袋仓包括取袋口和放袋口。

可选的,在储袋仓侧壁上还设置有减重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包装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分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袋机构,包括有分袋部、定位部以及转动部。其中,分袋部可以将包装袋进行合理的分类存储。转动部与分袋部转动连接,定位部和分袋部之间可以通过锁止装置连接,即在定位部和分袋部上配合设置有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则包括锁止和解锁两个状态,当锁止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时,定位部失去对分袋部的连接锁定限制,此时分袋部则可以以转动部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使得分袋部脱离正常生产工序,通过转动的方式进入维护区域,便于配合维修器械或清洁器械或维护人员的维修和清洁,进一步的提高分袋部的维护便利性,缩短维护时间,同时,还可以避免在维修、清洁时对正常生产的其它工序造成影响。完成维护后,为了保证分袋部可以精确回位,因此,在适当位置固定好定位部,其为分袋部回位提供准确定位,当分袋部转动回位后,即靠近定位部后,通过将锁止装置置于锁止状态,完成定位部和分袋部锁定连接,从而分袋机构满足正常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维护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包装系统,将上述的分袋机构应用与食品包装中,可以有效的缩短食品包装工序的维护检修时间,增加食品包装系统的包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标:100-转动部;1001-转动轴;101-分袋部;1011-储袋仓;1012-放袋口;1013-取袋口;1014-减重槽;102-定位部;103-第一卡接部;1031-通槽;1032-锁止孔;104-第二卡接部;1041-卡接件;1042-限位凸起;1043-弹性件;1044-卡接凸起;105-捅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结合后的实施例依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分袋机构,参照图1,包括:分袋部101、定位部102以及转动部100;转动部100与分袋部101转动连接,在定位部102和分袋部101上配合设置有锁止装置,锁止装置包括锁定定位部102和分袋部101的锁止状态,以及松开定位部102和分袋部101以使分袋部101可以转动部100为轴转动的解锁状态。

示例的,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开合的分袋机构,从而使得分袋机构的灵活性得到较大的提升。包括有分袋部101、定位部102和转动部100。其中,转动部100的固定位置可以根据包装生产线的布设需求进行设置,定位部102则可以根据分袋部101需配合取袋机构实现准确取袋的位置进行设置,且分袋部101与转动部100转动连接,分袋部101与定位部102通过锁止装置实现锁定或解锁。为便于描述,以下将结合图1进行其中一种实施例的说明。

参照图1,转动部100为柱状体,一端固定设置在地面,另一端则与分袋部101形成转动连接的方式,从而可以实现分袋部101以转动部100为转动轴1001的水平旋转运动。同时,为了保证分袋部101在正常生产包装工序中的正常作业(配合其他机构作业),因此需要对其形成回位时的定位以及回位后的限位,即在柱状体的定位部102以及分袋部101上设置锁止装置,且定位部102的一端也固定设置在地面。通过将分袋部101靠近定位部102,两者形成抵接关系,完成分袋部101的定位过程,使锁止装置置于锁止状态,即完成定位部102对分袋部101的限位,使分袋部101与固定不可移动的定位部102形成稳定的连接关系。

在实际的生产包装作业过程中,分袋部101与定位部102之间处于相互限位状态,即此时的锁止装置为锁止状态。当分袋部101需要进行维护(维修或清洁)或者装袋(分袋部101内的包装袋随着作业的进行持续减少,需要及时补充)时,如图1所示,使锁止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定位部102失去对分袋部101的锁定限制,此时分袋部101可以以转动部100为转动轴1001进行转动,使得分袋部101脱离正常生产工序,进入维护区域后,便于配合维修器械、清洁器械、维护人员的维修和清洁,进一步的提高分袋部101的维护便利性,缩短维护时间,同时,还可以避免在维修、清洁时对正常生产的其它工序造成影响。转动进入装袋区域后,可以直接在包装袋存放区内配合装袋器械进行装袋作业,从而可以节省搬运包装袋的工序以及成本,还可以提高装袋的便利性以及自动化程度。将装袋环节和清洁环节进行配合,还可以实现食品级的清洁、装袋一体化作业。当分袋部101在维护或装袋完毕后,需要回位时,如图2所示,使其逆向转动靠近定位部102,通过该定位部102实现定位后,通过将锁止装置置于锁定状态,即可完成分袋部101的精确回位以及配合取袋等机构作业时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转动部100还可以是椎体、不规则体等等,分袋部101还可以是圆柱体形、不规则体等等,定位部102还可以是圆柱、不规则体等等多种形式,具体设置可以根据包装生产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设置,本申请对其不做具体限定。

可选的,锁止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定位部102和分袋部101上的第一卡接部103和第二卡接部104,第一卡接部103与第二卡接部104配合卡接以使分袋部101与定位部102固定连接。

示例的,为了提高锁定以及解锁的便利性,锁止装置采用卡接的形式,例如图1中所示,在分袋部101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103,在定位部102上设置有第二卡接部104,两者相互配合卡接从而完成锁止装置的锁止状态。采用卡接的形式还可以在具有高效锁止和解锁效率的同时,保证锁止状态下的分袋部101与定位部102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

可选的,在第一卡接部103上形成有通槽1031,第二卡接部104与定位部102转动连接,第二卡接部104相对定位部102转动以配合卡入第一卡接部103的通槽1031内部。

如图2所示,示例性的给出第一卡接部103和第二卡接部104卡接的其中一种形式,即在第一卡接部103上形成有通槽1031,同时设置第二卡接部104和定位部102能够转动连接,从而利用第二卡接部104转动的方式实现与第一卡接部103上的通槽1031相互配合卡入或脱离完成分袋部101和定位部102的锁定限位或解锁分离的过程。其中,第二卡接部104的转动方式可以是定轴转动,在第一卡接部103上的通槽1031为l形或弧形槽,从而配合第二卡接部104在定轴转动中从槽口卡入,并转动一弧形轨迹后使得锁止装置进入锁止状态。

可选的,第二卡接部104包括卡接件1041和限位凸起1042;卡接件1041的一端与定位部102铰接、另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凸起1042;卡接件1041用于配合卡入通槽1031以使限位凸起1042与第一卡接部103抵接。

如图3所示,第一卡接部103和第二卡接部104卡接的另一种形式,即第二卡接部104与定位部102为铰接转动,即定点转动,第二卡接部104包括有卡接件1041和限位凸起1042,其中卡接件1041与定位部102形成铰接转动,限位凸起1042则设置在卡接件1041远离铰接端的另一端部。在第一卡接部103上的设置的通槽1031开口朝上,卡接件1041可以沿竖直方向进行转动。当需要进入锁止状态时,分袋部101上的第一卡接部103靠近定位部102后,首先,由定位部102形成阻挡定位作用,然后控制竖直直立的卡接件1041沿竖直方向进行转动,顺第一卡接部103上通槽1031朝上的槽口卡入通槽1031,使得卡接件1041自限位凸起1042至铰接端的部分完全卡入通槽1031内部,此时,限位凸起1042则和第一卡接部103的侧壁相互抵接。从而限制分袋部101转动。当需要解锁时,控制卡接件1041向上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卡接部104完全脱离第一卡接。

需要说明的,第一,上述的通槽1031的槽口设置还可以是朝下,朝左等等,卡接件1041的转动方式还可以沿着水平转动等等,只要两者可以配合卡接在一起使得分袋部101和定位部102形成锁定关系(分袋部101无法相对定位部102运动)即可。

第二,控制卡接件1041转动卡入既可以是人工控制,也可以是自动化控制,例如在定位部102阻挡分袋部101继续转动的部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卡接件1041转动。当第一卡接部103与压力传感器发生挤压时,有压力传感器将该压力信号发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卡接件1041转动进入通槽1031,完成锁止。当需要解锁时,可以是由控制器接收终端指令,从而控制卡接件1041转动脱离通槽1031,完成解锁。

可选的,在第一卡接部103上形成有锁止孔1032;第二卡接部104包括弹性件1043和卡接凸起1044,弹性件1043的一端与定位部1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卡接凸起1044固定连接;卡接凸起1044包括引导斜壁和阻挡壁,引导斜壁用于引导锁止孔1032容置卡接凸起1044以使阻挡壁与锁止孔1032内壁抵接。

示例的,给出第一卡接部103和第二卡接部104卡接的又一种形式,如图4所示,在第二卡接部104上设置有弹性件1043以及卡接凸起1044,弹性件1043可以是弹片,也可以是具有形变能力以及良好的复位能力的弹杆等结构形式,将卡接凸起1044设置在弹性件1043远离定位部102的端部(该卡接凸起1044的设置位置应为最终分袋部101精确定位的位置)。同时,配合卡接件1041的位置以及卡接凸起1044在第一卡接部103上形成有锁止孔1032。

此处参照图4结合该种锁止装置的结构做出分袋机构在装袋、维护时的操作方法:在分袋部101与定位部102锁定时,即卡接装置为锁止状态,此时,卡接凸起1044完全容置在锁止孔1032内。当分袋部101需要装袋或维护时,向下压动弹片或卡接凸起1044,使得卡接凸起1044的阻挡壁与锁止孔1032内壁的无法继续抵接限位,即卡接凸起1044脱离锁止孔1032,此时分袋部101为一端为转动端,一端为自由端,从而实现以转动部100为轴的转动,从而进入装袋区域或维护区域等等。当装袋完毕或维护完毕后,分袋部101以转动部100为轴,逆向转动,此时,在第一卡接部103与第二卡接部104接触后,随着分袋部101的继续转动,第一卡接部103会沿着卡接凸起1044的引导壁继续靠近定位部102,弹片则随着引导壁为斜面的作用,逐渐被下压发生形变,当第一卡接部103的锁止孔1032完全容置卡接凸起1044后,弹片恢复形变,此时,卡接凸起1044的阻挡壁则与锁止孔1032的内壁抵接,从而限制分袋部101的运动,完成锁定。上述的锁定方式为自动化锁定,简化了锁定的操作工序。需要说明的是,卡接凸起1044可以是朝上设置(图4所示),也可以是超左或朝右等等,锁止孔1032的轴线应相应的配合设置以形成可靠稳定的锁止以及解锁。

可选的,分袋机构还包括与定位部102固定连接的直线驱动器,直线驱动器用于驱动输出轴与弹性件1043靠近定位部102的端部抵接以使卡接凸起1044远离锁止孔1032。

示例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自动化程度,实现生产工序的自动化控制。还可以在定位部102上固定设置有直线驱动器,例如直线驱动电机、气缸等等可以实现驱动轴或输出轴沿直线方向往复驱动的驱动器。结合图4以及直线驱动器,还可以对应设置有控制器以及终端。操作员可以在终端向控制器发送指令,通过控制器对应判断,将该控制指令发送到直线驱动器,控制直线驱动器在锁止装置需要解锁时,输出轴沿直线运动至弹片具有卡接凸起1044的一侧,且在靠近定位部102的位置(即在第一卡接部103和定位部102之间的位置,避免在解锁过程中,因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与第一卡接部103形成干涉,对分袋部101的转动造成影响,导致解锁失败)抵接弹片,从而使得弹片发生形变,带动卡接凸起1044脱离锁止孔1032,从而完成可靠的解锁。解锁完成后,直线驱动器的输出轴应进行收缩,使得弹片回位,恢复形变,为下次的自动锁定做准备。

可选的,转动部100包括转动轴1001以及轴承,转动轴1001通过轴承与分袋部101转动连接。

示例的,如图1所示,转动部100包括有和地面固定连接的转动轴1001以及轴承,轴承的外壁与分袋部101固定连接,轴承的内壁与转动轴1001固定连接;或,轴承的内壁与分袋部101固定连接,轴承的外壁与转动轴1001固定连接。从而完成分袋部101与转动部100的转动连接关系。此外,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还可以使得转动轴1001与电机的转动轴1001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同时将电机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接收终端指令,从而根据预设程序控制电机完成对分袋部101的转动控制。还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控制器内设置预设程序,即使得控制器在接收到终端指令后,即按顺序控制锁止装置解锁,转动分袋部101进入装袋区域或维护区域,完成后,控制分袋部101逆向转动,经过锁止装置完成与定位部102的锁定。为了进一步的确保执行的可靠性,还可以在锁止装置周围设置传感器,检测确定锁止装置为解锁状态或锁止状态,而后控制器在确认锁止装置的状态后,再控制分袋部101是否转动,避免解锁不彻底或锁止不完全继续执行下一步指令时导致机构产生干涉或损坏。

可选的,分袋部101包括与转动部100转动连接的支架以及排列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储袋仓1011,储袋仓1011包括取袋口1013和放袋口1012。

示例的,如图1所示,分袋部101包括一端和转动部100转动连接的支架,以及沿直线排列设置在支架上的多个储袋仓1011,图1中的储袋仓1011为12个。且在储袋仓1011的上端部设置有放袋口1012,在相对的底端设置有取袋口1013,从而配合取代机构从下部完成取袋。为了进一步的保证装袋的整齐,确保取代机构的准确取袋,在支架上还可以设置捅袋机构105,具体的,可以是在支架的上端设置有滑轨,滑轨上有捅袋杆,通过捅袋杆完成对包装袋的挤压使得其在储袋仓1011内整齐排放。

可选的,在储袋仓1011侧壁上还设置有减重槽1014。

示例的,如图1所示,在储袋仓1011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减重槽1014,从而进一步的降低分袋部101的重量,降低转动部100的承载负荷,延长整个分袋机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食品包装系统,包括上述任一种的分袋机构。

示例的,将上述的分袋机构应用于食品包装系统中,该系统中还可以设置有装袋机构、取袋机构、维护清洁机构。通过分袋机构的转动配合装袋区域的装袋机构完成装袋,以及维护清洁机构完成维修、清洁作业。而后利用转动回位的方式,配合定位部102完成锁定定位。从而确保取袋机构能够精确,顺畅的完成取袋,而后配合其他机构完成整个食品包装作业流程。可以有效的缩短食品包装工序的维护检修时间,增加食品包装系统的包装效率。同时实现自动化的包装作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