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1748发布日期:2020-07-10 15:4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物流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流仓储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流周转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物流周转箱有很多种形式,现有技术中的物流周转箱大部分都是包括一底盘和四侧壁,有的四侧壁是固定的,有的四侧壁是可以折叠的,这样可以为周转箱在运输过程中大大节省空间,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物流周转箱一般都是只设置电子标签为唯一身份证,但是一般不设置其他功能,这样在智能仓储领域无法充分发挥优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流周转箱,该物流周转箱底盘上设置智能纵梁,智能纵梁设置传感器组等可以实现物流周转箱的智能控制和传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周转箱,其包括底盘和四侧壁,四侧壁和底盘连接,四侧壁均可90-180度折叠,折叠后和底盘平行,底盘至少包括两个纵梁和两个横梁,其中两个纵梁设置为智能纵梁,智能纵梁其包括一空心方钢,空心方钢的中部设置主控单元安装槽,两端和主控单元处设置传感器组,空心方钢表面对应传感器组设置传感器开口,主控单元和传感器组连接,实现传感器组的控制和信息传输,主控单元内设置远程传输模块和电源。

进一步地,传感器组包括但不限于重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两端,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主控单元处。

进一步地,底盘上设置底板,底板上的中央设置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主控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智能纵梁的两端的传感器组都设置重量传感器。

进一步地,传感器组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的两端或者主控单元处。

进一步地,其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为gps定位装置或者北斗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主控单元处。

进一步地,两个智能纵梁中其中一个的主控单元安装槽内设置主控单元。

进一步地,主控单元包括mcu,和mcu连接由mcu控制的包括远程模块、控制电路,远程模块设置为5g远程模块,

进一步地,智能纵梁的中部和两端分别对应主控单元和传感器组设置保护盒体,保护盒体内设置缓存减震装置,

进一步地,侧壁或者底盘上设置电子标签。

本技术方案设置在底盘的智能纵梁两端和主控单元设置传感器组,智能纵梁表面对应传感器组设置传感器开口,智能纵梁中部设置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和传感器组连接,实现传感器组的控制和信息传输,主控单元内设置远程传输模块和电源。由于智慧物流周转箱上设置了两个智能纵梁,两个智能纵梁同时作用,增强了物流周转箱的精确性,并且由于两边的智能纵梁是一样的,减少了物流周转箱生产过程中的麻烦,只需要生产智能纵梁和普通纵梁即可,所有的连线都在智能纵梁内部,物流周转箱上无明线可连接,不但简化了物流周转箱的生产流程,并且还增强了物流周转箱的使用稳定性。

本技术方案传感器组包括但不限于重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两端,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主控单元处,本技术方案的传感器安装也比较简单,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置,除了两头需要有重量传感器和红外传感器以外,其他传感器可以设置在智能纵梁的中部也可以设置两端。

本技术方案的智能纵梁的两端的传感器组都设置重量传感器,这样重量传感器设置在物流周转箱的四角,这样对放置在物流周转箱上的货物的称量比较准确,因为货物的压力会均匀地施加到物流周转箱的四角。

本技术方案的重量传感器还可以设置在底盘上的底板,底板上的中央设置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主控单元连接,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周转箱的四周或者底板的中央。

本技术方案的传感器组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的两端或者主控单元处,红外传感器主要用来探测物流周转箱内的货物是否存在,所以设置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可以设置在物流周转箱的四角或者四角的某一角,也可以设置在中部的主控单元处。

本技术方案其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为gps定位装置或者北斗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主控单元处,定位装置可以使系统随时感知物流周转箱的位置,知道物流周转箱在什么地方,增强了物流周转箱的安全性。

本技术方案主控单元包括mcu,和mcu连接由mcu控制的包括远程模块、控制电路,远程模块设置为5g远程模块,远程模块采取5g模块,信息传输更快,更准确。

本技术方案智能纵梁的中部对应主控单元设置保护盒体,保护盒体内设置缓存减震装置,这样有效地保证了智慧物流周转箱在搬运的时候震动对主控单元的保护。

本技术方案物流周转箱本体表面设置电子标签,用于电子标签读写器识别该物流周转箱,并与物流周转箱上货物信息绑定,这样物流周转箱和货物绑定一对一的关系,对货物的监管更加实时有效。

本技术方案的物流周转箱生产流程大大地简化了,并且控制的精确性也更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也特别好,可以在物流领域内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技术方案的物流周转箱的智能纵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方案的物流周转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方案的智慧物流周转箱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方案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1-纵梁、2-传感器开口、3-横梁、4-保护盒体、5-主控单元、6-智能纵梁、7-底盘、8-传感器组、9-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一种物流周转箱,其包括底盘和四侧壁9,四侧壁9和底盘连接,四侧壁9均可90度折叠,折叠后和底盘7平行,底盘7至少包括两个纵梁1和两个横梁3,其中两个纵梁设置为智能纵梁6,智能纵梁6其包括一空心方钢,空心方钢的中部设置主控单元5安装槽,两端和主控单元处设置传感器组8,空心方钢表面对应传感器组8设置传感器开口,主控单元5和传感器组8连接,实现传感器组8的控制和信息传输,主控单元内设置远程传输模块和电源。传感器组8包括但不限于重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两端,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设置在主控单元5处。底盘上设置底板,底板上的中央设置重量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和主控单元5连接。传感器组8包括红外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6的两端或者主控单元5处。其还包括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北斗定位装置,定位装置设置主控单元5处。两个智能纵梁6中其中一个的主控单元安装槽内设置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包括mcu,和mcu连接由mcu控制的包括远程模块、控制电路,远程模块设置为5g远程模块,智能纵梁6的中部和两端分别对应主控单元和传感器组设置保护盒体4,保护盒体4内设置缓存减震装置,侧壁9或者底盘上设置电子标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无线传输模块设置为4g模块。重量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上,设置为四个,呈对角设置在物流周转箱的四角,红外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对应设置。本实施例的定位装置设置为gps定位装置。四侧壁可以180度折叠,即可以外翻也可以内翻。两个智能纵梁都设置主控单元,同时工作,同时发射信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智能纵梁的一端,设置为一个。

实施例4:

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纵梁设置为3个,3个纵梁可以都设置为智能纵梁也可以两边的两个设置为智能纵梁。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