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格板移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3126发布日期:2020-08-21 15:2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钢格板移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格板移动工具。



背景技术:

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涉及钢结构安装工作,只要有钢结构也会有相应的钢结构样式的平台,由于钢格板有着通风透光、防滑、承载力强等特点,所以户外钢结构平台大多采用钢格板作为平台的支撑件,图1为典型的钢格板视图。

钢格板在加工厂运送到施工现场时都是成捆打包的,放置如图2所示,要单独拿起一块钢格板或者移动钢格板时,目前均是施工人员用手拿动钢格板,由于钢格板与钢格板之间摩擦力较小,用手拿动时钢格板容易滑落,进而给施工人员手部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证施工人员手部安全的钢格板移动工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格板移动工具,包括:

连接部,用于连接目标钢格板;

支撑部,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手持部,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用于工作人员手持;

安全部,设置在所述支撑部或者手持部上,用于与目标安全装置连接,保证目标钢格板移动时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格板移动工具,其中,所述连接部包括:

挂钩,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用于挂接目标钢格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格板移动工具,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

支撑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用于对所述连接部进行支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格板移动工具,其中,所述支撑杆长度为-mm。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格板移动工具,其中,所述手持部包括:

手持杆,用于手持;

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手持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手持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格板移动工具,其中,所述手持杆与所述支撑部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格板移动工具,其中,所述安全部包括:

安全孔,贯穿所述安全部,用于通过安全绳与外部安全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钢格板移动工具,其中,所述安全部包括:

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部或者手持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使用时,连接部与目标钢格板连接,施工人员手持手持部,手持部通过支撑部与连接部连接,移动手持部即可实现对钢格板的移动,由于移动时,通过手持手持部即可实现对钢格板的移动,无需施工人员直接用手移动钢格板,保证了施工人员的手部安全;在作业面上移动钢格板时,使用本工具提起钢格板,通过本装置移动钢格板,钢格板进行铺设时,本工具通过安全部连接安全装置,通过安全装置吊起本工具,避免本工具直接放置在钢格板上,掉落之后形成高空坠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目标钢格板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目标钢格板堆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6所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上”、“下”、“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钢格板在加工厂运送到施工现场时都是成捆打包的,放置如图2所示,要单独拿起一块钢格板或者移动钢格板时,目前均是施工人员用手拿动钢格板,由于钢格板与钢格板之间摩擦力较小,用手拿动时钢格板容易滑落,进而给施工人员手部造成伤害;钢格板在铺设过程中,需要首先通过吊车把钢格板吊到作业面,工作人员在作业面上移动钢格板,对钢格板进行铺设,由于作业面位于比较高的高空,作业人员在钢格板移动到相应位置进行铺设的过程中,由于此时不在需要钢格板移动的工具,现有的方式时将工具放置在钢格板上,工具容易从钢格板上掉落,造成高空坠物;并且作业人员有时会用安全带的挂钩作为提起钢格板的工具,如果钢格板脱落容易造成高空坠物并且工作人员从高空坠落,造成施工人员失去生命。

基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格板移动工具,包括:

连接部100,用于连接目标钢格板;

支撑部200,一端与连接部100连接;

手持部300,一端与支撑部200连接,用于工作人员手持;

安全部400,设置在支撑部200或者手持部300上,用于与目标安全装置连接,保证目标钢格板移动时的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钢格板为需要移动的钢格板,目标安全装置是指工地或者钢格板工作空间上用于避免物体从高孔坠落的装置,如安全绳,安全绳一端连接工作空间顶梁等;

本实施例使用时,连接部与目标钢格板连接,施工人员手持手持部,手持部通过支撑部与连接部连接,移动手持部即可实现对钢格板的移动,由于移动时,通过手持手持部即可实现对钢格板的移动,无需施工人员直接用手移动钢格板,保证了施工人员的手部安全;在作业面上移动钢格板时,使用本工具提起钢格板,通过本装置移动钢格板,钢格板进行铺设时,本工具通过安全部连接安全装置,通过安全装置吊起本工具,避免本工具直接放置在钢格板上,掉落之后形成高空坠物;并且本工具的使用,可以避免作业人员用安全带的挂钩作为提起钢格板的工具,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本装置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钢格板较重,一般是四个人每人使用一个本工具,在钢格板的四个边角通过本工具将钢格板抬起,之后进行移动,每个本工具都要连接安全装置,图中未画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100包括:

挂钩110,一端与支撑部200连接,用于挂接目标钢格板。

挂钩110挂在钢格板上,用于移动钢格板,如图5-6所示,挂钩挂在钢格板内的钢格上;具体设计时,挂钩的钩尖伸出的长度可以取30-100mm,可以有效避免钢格板移动过程中的滑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200包括:

支撑杆210,一端与连接部100连接,另一端与手持部300连接,用于对连接部100进行支撑。

支撑杆210用于连接手持部与连接部,便于工作人员直接通过手持部移动连接部,进而移动钢格板,图3-4中,支撑杆与挂钩连接,支撑杆与挂钩可以一体成型设计也可以采用焊接进行连接,在此不作限制;支撑杆长度为300-700mm,实践表明,此长度可以使手持部更好的移动挂钩及钢格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持部300包括:

手持杆310,用于手持;

第一连接杆320,一端与手持杆310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部200连接;

第二连接杆330,一端与手持杆310远离第一连接杆320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支撑部200连接。

手持手持杆310,带动第一连接杆320及第二连接杆330移动支撑部,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杆320及第二连接杆330,两端分别于手持杆及支撑部连接,便于手持手持杆310,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330可以与手持杆一体成型设置,也可以焊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与支撑杆连接时可以焊接在一起。

示例性的,手持杆310与支撑部200垂直设置,手持杆310与支撑部200垂直设置,便于更好的通过手持杆310移动支撑部,具体的手持杆310与支撑杆垂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部400包括:

安全孔410,贯穿安全部400,用于通过安全绳与外部安全装置连接。

安全孔可以通过安全绳与外部安全装置连接,避免高空坠物,钢格板在高空移动时,安全绳一端与安全孔410连接,另一端连接在用于连接安全绳的安全装置上,安全装置例如可以是工作空间顶部固定梁等。

示例性的,安全部400包括螺母420,固定连接在支撑部200或者手持部300上,通过螺母可以与安全绳连接,螺母可以焊接在支撑杆上或者第一连接杆上或者第二连接杆上,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大小m20的螺母。

在此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工具材料简单,在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因此可就地取材,进而有效节约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挂钩可以在施工现场通过废弃钢筋直接歪曲实现,螺母可以直接在施工现场找到,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手持杆可以均通过废弃钢筋实现即可。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