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元宝枫神经酸包装瓶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0240发布日期:2020-08-11 20:5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元宝枫神经酸包装瓶的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元宝枫神经酸包装瓶的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元宝枫籽油,是一种新资源食品,是由中国的特有树种元宝枫的种子加工而成的植物油脂,黄酮类化合物是抗癌的有效药物元宝枫黄酮和元宝枫油,该油有调节免疫力的功能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人体免疫力有很大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领域已经针对元宝枫籽提取物能够制作出元宝枫神经酸的药物,将含有元宝枫神经酸的药物装填在密封的胶囊中,方便人们食用,为方便储存,胶囊一般储存在玻璃制的包装瓶中,在出厂之前包装人员会在包装瓶外表面套设有一层泡沫套,增多包装人员的劳动量,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容易导致包装瓶之间碰撞以及上下运动,从而导致包装瓶与泡沫套之间分离,泡沫套就容易被压缩,导致包装瓶露出于泡沫套的面积增大,从而增大包装瓶之间裸露部分碰撞的可能性,造成包装瓶破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元宝枫神经酸包装瓶的运输装置,通过设置防护套安装机构,传送机构上的包装瓶在防护套安装机构实现自动包覆防护套,减少包装人员的工作量,防护套与包装瓶连接紧密,减小在运输过程中防护套脱落的可能性,从而减小包装瓶破碎的可能性,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元宝枫神经酸包装瓶的运输装置,包括输送平台,所述输送平台包括呈高低设置的第一平台以及第二平台,所述第一平台上设有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主动辊、从动辊以及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主动辊、从动辊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平台上,所述步进电机与所述主动辊驱动连接,所述从动辊设置有多个,所述主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所述从动辊与所述从动辊之间链接,所述第二平台上设有防护套安装机构,所述防护套安装机构包括承载框、防护软板、运动板、伸缩弹簧、传动块以及往复气缸,所述承载框开设有承载腔且所述承载框的相邻的两侧壁呈开口设置,所述承载框安装在所述第二平台且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传送机构,所述往复气缸安装于所述承载框上且所述往复气缸的运动方向与所述包装瓶的运行方向平行设置,所述传动块与所述往复气缸的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传动块、运动板连接,所述防护软板设有多块且呈上下堆叠设置于所述承载腔中,所述防护软板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设有粘胶层、离型纸层,所述防护软板靠近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当所述包装瓶处于所述防护软板上时,所述运动板处于所述包装瓶的正上方且所述运动板与所述包装瓶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板一端朝向防护软板的方向弯折形成推动部,所述推动部用于与所述包装瓶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运动板与所述承载框之间设有导滑杆,所述导滑杆一端与所述运动板连接,所述导滑杆的另一端滑动穿设所述承载框且穿出所述承载框。

进一步的,穿出所述承载框的所述导滑杆的外壁上连接有用于与所述承载框抵接的限位板。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框与所述第二平台滑动连接,且所述承载框的滑动方向与所述包装瓶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所述承载腔中沿所述承载框的滑行方向设有多堆所述防护软板。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腔中设有引导块,所述引导块开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块处于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防护软板之间,所述引导块与所述防护软板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预先卡定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软板的长度小于所述包装瓶的周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传送机构上运行至末端的包装瓶在重力作用下掉至承载腔中,由于防护软板上设有粘胶层,包装瓶掉至防护软板上时与防护软板粘接,停止运动,包装人员抬起运动板使得包装瓶处于防护软板与运动板之间,伸缩弹簧被压缩从而储存弹性势能,伸缩弹簧的设置可以灵活调整运动板与包装瓶之间的距离,启动往复气缸,往复气缸带动运动板做远离传送机构的运动,由于运动板与包装瓶抵接,运动板带动包装瓶在防护软板上滚动,当运动板与包装瓶包覆有防护软板的表面抵接时,伸缩弹簧进一步被压缩,当往复气缸带动运动板运动至极限处时,包装瓶的表面一圈包覆有防护软板,形成防护套,上述过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包装人员的工作量,防护套与包装瓶连接紧密,减小在运输过程中防护套脱落的可能性,从而减小包装瓶破碎的可能性;

(2)由于运动板与包装瓶之间可能会打滑,通过设置推动部,运动板整体呈“l”字形,运动板形成的夹角空间将包装瓶卡住,运动板在运动时,推动部同时推动包装瓶更顺畅、连贯地在防护软板上运动;

(3)承载框与第二平台滑动连接,当正在使用的防护软板使用完毕之后,包装人员可以推动承载框运动,使得未被使用的防护软板继续进行对包装瓶的包覆工序,同时包装人员补充新的防护软板,保证连贯性;

(4)引导块的设置,使得包装瓶从引导斜面上下滑至预先卡定空间中,避免包装瓶在惯性作用下滚动至防护软板中间,便于包装人员调整包装瓶处于防护软板一端且处于拨动轮的正下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展示包装瓶与预先卡定空间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展示防护软板逐渐包覆于包装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展示承载框与防护软板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展示粘胶层、防护软板、离型纸层位置关系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展示条形孔与导滑杆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平台;2、第二平台;3、传送机构;31、主动辊;32、从动辊;33、步进电机;4、防护套安装机构;5、承载框;6、防护软板;61、粘胶层;62、离型纸层;7、运动板;71、推动部;8、伸缩弹簧;9、传动块;10、往复气缸;11、垫高块;12、引导块;121、引导斜面;13、预先卡定空间;14、导滑杆;15、条形孔;16、限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元宝枫神经酸包装瓶的运输装置,包括输送平台,输送平台包括呈高低设置的第一平台1以及第二平台2,第一平台1上设有传送机构3,第二平台2上设有防护套安装机构4,装好胶囊的包装瓶从传送机构3上掉落至位置较低的防护套安装机构4上,使得包装瓶外表粘接一层防护套,减小包装瓶在运输过程中碰撞造成破碎的可能性。

传送机构3包括主动辊31、从动辊32以及步进电机33,步进电机33安装在第一平台1上,主动辊31、从动辊32转动安装在第一平台1上,步进电机33的输出轴与主动辊31同轴固定连接,从动辊32设置有多个,主动辊31与从动辊32之间、从动辊32与从动辊32之间通过链条链接,且主动辊31、从动辊3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步进电机33工作时,放置在主动辊31、从动辊32上的包装瓶随之运动,当一个包装瓶完成防护套安装工序时,步进电机33继续工作使得下一个包装瓶掉落至防护套安装机构4上。

如图2所示,防护套安装机构4包括承载框5、防护软板6、运动板7、伸缩弹簧8、传动块9以及往复气缸10,承载框5开设有承载腔且承载框5的相邻的两侧壁呈开口设置,承载框5安装在第二平台2且开口朝向传送机构3,往复气缸10安装于承载框5上且往复气缸10的运动方向与包装瓶的运行方向平行设置,传动块9与往复气缸10的伸缩杆固定连接,伸缩弹簧8的两端分别与传动块9、运动板7连接。防护软板6设有多块且呈上下堆叠设置,承载腔中放置有垫高块11,成堆设置的防护软板6放置在垫高块11上。承载腔中设有引导块12,引导块12开设有引导斜面121,引导块12处于传送机构3与防护软板6之间,引导块12与防护软板6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预先卡定空间13,伸缩弹簧8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运动板7与防护软板6之间的距离小于包装瓶的直径。

结合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中,防护软板6为泡沫材料制成,防护软板6的相对两侧面上分别固定粘接有粘胶层61、离型纸层62(如图5所示),防护软板6靠近传送机构3设置,传送机构3上的包装瓶从引导斜面121掉落至预先卡定空间13中,同时运动板7起到阻挡包装瓶继续运动,包装人员抬起运动板7使得包装瓶处于防护软板6与运动板7之间,往复气缸10带动运动板7做远离传送机构3的运动,带动包装瓶在防护软板6上滚动,使得包装瓶的表面逐渐被防护软板6包覆。操作人员将完成包覆防护软板6的包装瓶取下,往复气缸10运动回初始装置,继续进行重复对下个包装瓶包覆防护软板6。

如图2所示,优化的,运动板7一端朝向防护软板6的方向弯折形成推动部71,使得运动板7整体呈“l”字形,运动板7形成的夹角空间将包装瓶卡住,且推动部71与包装瓶抵接,带动包装瓶运动。

结合图3和图6,运动板7与承载框5之间设有导滑杆14,导滑杆14与往复气缸10平行设置,承载框5上开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条形孔15,条形孔15的间距与导滑杆14的外径适配,导滑杆14一端与运动板7连接,导滑杆14的另一端滑动穿设承载框5上的条形孔15,且导滑杆14穿出承载框5,运动板7运动时,导滑杆14同时在条形孔15中滑动,减小运动板7在水平方向上沿运行方向的两侧偏移。

穿出承载框5的导滑杆14的外壁上连接有用于与承载框5抵接的限位板16,限位板16对应设置有两个,分别处于导滑杆14的两侧,且与条形孔15垂直设置,当运动板7随着往复气缸10回复至初始位置时,限位板16与承载框5抵接,避免导滑杆14从条形孔15中脱出。

如图4所示,优化的,第二平台2上固定安装有滑道,承载框5的底面通过设置滑块滑动连接在滑道上,使得承载框5与第二平台2滑动连接,且承载框5的滑动方向与包装瓶的运行方向垂直设置。承载腔中沿承载框5的滑行方向设有两堆防护软板6,当正在使用的防护软板6使用完毕之后,包装人员可以推动承载框5运动,使得未被使用的防护软板6继续进行对包装瓶的包覆工序,同时包装人员补充新的防护软板6,保证连贯性。

为方便使用者剥离防护软板6,防护软板6的长度小于包装瓶的周长,使得防护软板6完全包覆在包装瓶时,防护软板6的两端之间存在间隔,便于使用者在间隔处剥开防护软板6。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