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33928发布日期:2020-07-29 02:44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运输中,不同类型的装载货车的车厢高度均不同。在搬运货物的时候,一般会采用叉车转运货物,因此叉车在进入不同车厢搬运货物时,需要不同高度装卸货平台配合辅助,才可以让叉车更好地进入车厢进行货物搬运。但目前的装卸货平台大多是固定高度,对不同高度的货车都需要与其匹配的专用的装卸货平台才能进行上货或卸货,导致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搭建或搬运与货车车厢高度匹配的装卸货平台,实际操作时十分不方便,装卸货平台的搭建和搬运会浪费大量时间,严重影响装卸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操作方便,便于装卸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

安装座,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所述平缓过渡台的上侧具有第一支撑面;

转动支撑板,右侧具有第一铰接轴,所述转动支撑板通过所述第一铰接轴铰接在所述平缓过渡台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上侧具有第二支撑面,当所述第二支撑面水平时,所述第一支撑面与所述第二支撑面在同一高度;

第一驱动油缸,用于驱动所述转动支撑板转动且具有第一缸体和第一活塞杆,所述第一缸体的下端与所述安装座铰接,所述第一活塞杆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下侧铰接;

延长支撑板,位于所述转动支撑板的左侧,所述转动支撑板的左侧设置有与所述延长支撑板接的第二铰接轴,所述延长支撑板的上侧具有第三支撑面,当所述第三支撑面水平时,所述第二支撑面与所述第三支撑面在同一高度;

第二驱动油缸,用于驱动所述延长支撑板转动且具有第二缸体和第二活塞杆,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二缸体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活塞杆的左端与所述延长支撑板的下侧铰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第一驱动油缸驱动转动支撑板升降,让转动支撑板的左侧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匹配,然后让第二驱动油缸将延长支撑板搭在货车车厢上,叉车便可以从平缓过渡台沿着转动支撑板进入车厢内进行装卸货,方便调节转动支撑板的高度,让平缓过渡台、转动支撑板、延长支撑板形成高度可调节的装卸货平台,让叉车更方便地进入车厢内进行卸货,避免了需要搭建或搬运与货车车厢高度匹配的装卸货平台的步骤,方便操作,减少了装卸货平台搭建的时间,提高了装卸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支撑板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有摆动撑杆,所述摆动撑杆的活动端连接有铁链,所述转动支撑板设置有通孔,所述铁链穿过所述通孔且连接有把手环;当所述第二支撑面水平时,所述摆动撑杆竖直且所述摆动撑杆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座的上侧面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通孔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把手环的容纳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油缸的第一控制开关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油缸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包括有上升按钮和下降按钮,所述第二控制开关包括有伸长按钮和回缩按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面和所述第二支撑面均设置有网纹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通孔与把手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控制器的线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安装座100、平缓过渡台110、第一支撑面111、

转动支撑板200、第一铰接轴210、第二支撑面220、第一铰接座230、第二铰接座240、通孔250、容纳槽260、第二铰接轴270、

第一驱动油缸300、第一缸体310、第一活塞杆320、

延长支撑板400、第三支撑面410、

第二驱动油缸500、第二缸体510、第二活塞杆520、

摆动撑杆600、铁链610、把手环620、

控制箱700、第一控制开关710、上升按钮711、下降按钮712、第二控制开关720、伸长按钮721、回缩按钮722、

网纹凸起8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包括:

安装座100,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110,平缓过渡台110的上侧具有第一支撑面111;

转动支撑板200,右侧具有第一铰接轴210,转动支撑板200通过第一铰接轴210铰接在平缓过渡台110的左侧,转动支撑板200的上侧具有第二支撑面220,当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第一支撑面111与第二支撑面220在同一高度;

第一驱动油缸300,用于驱动转动支撑板200转动且具有第一缸体310和第一活塞杆320,第一缸体310的下端与安装座100铰接,第一活塞杆320的上端与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铰接;

延长支撑板400,位于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设置有与延长支撑板400铰接的第二铰接轴270,延长支撑板400的上侧具有第三支撑面410,当第三支撑面410水平时,第二支撑面220与第三支撑面410在同一高度;

第二驱动油缸500,用于驱动延长支撑板400转动且具有第二缸体510和第二活塞杆520,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230,第二缸体510的右端与第一铰接座230铰接,第二活塞杆520的左端与延长支撑板400的下侧铰接。

如图1所示,安装座100为平板座,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110,安装座100可安装在预定的平地坑上,或者具有高度差的台阶高台处。如图1所示,安装台安装在台阶高台处,第一支撑面111与高台的水平面相接,可以让叉车从右平缓地向左运动至平缓过渡台110处,转动支撑板200的右侧铰接在平缓过渡台110的左侧,可以进行上下摆动,第一驱动油缸300用于驱动转动支撑板200进行上下摆动,当第一驱动油缸300驱动转动支撑板200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一支撑面111和第二支撑面220在同一高度上,即此时叉车可以平缓地从平缓过渡台110向左运动到转动支撑板200。同理,当第二驱动油缸500驱动延长支撑板400位于水平位置时,第一支撑面111、第二支撑面220、第三支撑面410均在同一高度,平缓过渡台110、转动支撑板200、延长支撑板400从右到左依次设置,第一支撑面111、第二支撑面220、第三支撑面410形成叉车的运动平面,则此时叉车可以进入与高台高度相匹配的车厢处。当货车的车厢比高台的高度高时,可以让第一驱动油缸300驱动转动支撑板200上升,第二支撑面220形成左侧高右边低的斜面,让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高度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匹配,随后第二驱动油缸500驱动延长支撑板400水平,让延长支撑板400的下侧面搭在货车车厢上,完成装卸货平台的驳接,让叉车可以从右到左依次沿着第一支撑面111、第二支撑面220、第三支撑面410进行运动,从而可以让叉车进入到比高台高的货车车厢处进行装卸货。

同理,当货车车厢的高度小于高台的高度时,第一驱动油缸300驱动转动支撑板200下降,让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高度与车厢高度相匹配,形成一个左侧低右侧高的第二支撑面220,随后再让第二驱动油缸500驱动延长支撑板400水平,让延长支撑板400的下侧面搭在货车车厢上,完成装卸货平台的驳接,则此时叉车可以从右到左进入车厢内进行装卸货。因此,通过第一驱动油缸300驱动转动支撑板200升降,让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匹配,然后让第二驱动油缸500将延长支撑板400搭在货车车厢上,叉车便可以从平缓过渡台110沿着转动支撑板200进入车厢内进行装卸货,方便调节转动支撑板200的高度,让平缓过渡台110、转动支撑板200、延长支撑板400形成高度可调节的装卸货平台,让叉车更方便地进入车厢内进行卸货,避免了需要搭建或搬运与货车车厢高度匹配的装卸货平台的步骤,方便操作,减少了装卸货平台搭建的时间,提高了装卸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座240,第二铰接座240铰接有摆动撑杆600,摆动撑杆600的活动端连接有铁链610,转动支撑板200设置有通孔250,铁链610穿过通孔250且连接有把手环620;当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摆动撑杆600竖直且摆动撑杆600的活动端与安装座100的上侧面相抵。第二铰接座240与摆动撑杆600的一端铰接,则摆动撑杆600的另一端为活动端且连接有铁链610,铁链610穿过通孔250且连接有把手环620,其中把手环620大于通孔250,则把手环620将会一直位于转动支撑板200的上方。当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摆动撑杆600竖直且摆动撑杆600的活动端与安装座100的上侧面相抵,则摆动撑杆600的长度为铰接座到安装座100上侧面的长度。当转动支撑杆往上转动时,摆动撑杆600将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竖直下垂;当转动支撑杆往下转动至水平时,摆动撑杆600竖直且摆动撑杆600的活动端与安装座100的上侧面相抵,让转动支撑板200不会继续往下转动,更好地对转动支撑板200进行定位,让转动支撑板200水平,平时不用的时候可以让转动支撑板200保持水平。当需要让转动支撑板200往下转动时,将把手环620往上拉,让摆动撑杆600往上摆动,不会让其竖直,则可以在转动支撑板200往下转动的时候,摆动撑杆600的下端不会抵到安装座100上,让转动支撑板200可以往下转动,完成转动支撑板200往下转动,匹配较低车厢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通孔250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把手环620的容纳槽260。容纳槽260可以让把手环620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收纳在容纳槽260内,保证转动支撑板200的上侧平坦,便于日常的运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还包括有控制箱700,控制箱700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油缸300的第一控制开关710和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油缸500的第二控制开关720,第一控制开关710包括有上升按钮711和下降按钮712,第二控制开关720包括有伸长按钮721和回缩按钮722。控制箱700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油缸300和第二驱动油缸500的动作,当转动支撑板200需要上升时,可以按下上升按钮711,让第一驱动油缸300驱动转动支撑板200上升;同理,按下下降按钮712,便可以让转动支撑板200下降,放开上升按钮711或下降按钮712,第一驱动油缸300将会停止。当延长支撑板400需要往上翻时,按下伸长按钮721,第二驱动油缸500的总长度伸长,则会将延长支撑板400往上翻转;同理,按下回缩按钮722,第二驱动油缸500的总长度缩短,延长支撑板400将会往下翻转,这样便可以更好地控制延长支撑板400搭在车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2,第一支撑面111和第二支撑面220均设置有网纹凸起800。即转动支撑板200和平缓过渡台110的上侧均采用网纹钢板制成,可以增加第一支撑面111、第二支撑面220与叉车车轮的摩擦力,更好地让叉车在上面运动。

下面参考图1至图3,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辅助搬运的支撑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安装座100右侧设置有平缓过渡台110,平缓过渡台110的上侧具有第一支撑面111;转动支撑板200右侧具有第一铰接轴210,转动支撑板200通过第一铰接轴210铰接在平缓过渡台110的左侧,转动支撑板200的上侧具有第二支撑面220,当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第一支撑面111与第二支撑面220在同一高度;第一驱动油缸300用于驱动转动支撑板200转动且具有第一缸体310和第一活塞杆320,第一缸体310的下端与安装座100铰接,第一活塞杆320的上端与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铰接;延长支撑板400位于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设置有与延长支撑板400铰接的第二铰接轴270,延长支撑板400的上侧具有第三支撑面410,当第三支撑面410水平时,第二支撑面220与第三支撑面410在同一高度;第二驱动油缸500用于驱动延长支撑板400转动且具有第二缸体510和第二活塞杆520,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铰接座230,第二缸体510的右端与第一铰接座230铰接,活塞杆的左端与延长支撑板400的下侧铰接。转动支撑板200的下侧设置有第二铰接座240,第二铰接座240铰接有摆动撑杆600,摆动撑杆600的活动端连接有铁链610,转动支撑板200设置有通孔250,铁链610穿过通孔250且连接有把手环620;当第二支撑面220水平时,摆动撑杆600竖直且摆动撑杆600的活动端与安装座100的上侧面相抵。通孔250的上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把手环620的容纳槽260。控制箱700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驱动油缸300的第一控制开关710和用于控制第二驱动油缸500的第二控制开关720,第一控制开关710包括有上升按钮711和下降按钮712,第二控制开关720包括有伸长按钮721和回缩按钮722。第一支撑面111和第二支撑面220均设置有网纹凸起800。在使用的时候,根据车厢的高度,然后按下上升按钮711或下降按钮712,让第一驱动油缸300驱动转动板转动,其中,当转动支撑板200需要下降的时候,需要将把手环620往上拉起,让摆动撑杆600往上摆动,则可以避免摆动撑杆600抵住安装座100上侧面的情况,保证转动支撑板200可以下降。当转动支撑杆完成转动时,按下伸长按钮721或回缩按钮722,让第二驱动油缸500驱动延长支撑板400进行摆动,从而让延长支撑板400搭在车厢上,完成装卸货平台的搭建,方便叉车上下。因此,通过第一驱动油缸300驱动转动支撑板200升降,让转动支撑板200的左侧与货车车厢的高度相匹配,然后让第二驱动油缸500将延长支撑板400搭在货车车厢上,叉车便可以从平缓过渡台110沿着转动支撑板200进入车厢内进行装卸货,方便调节转动支撑板200的高度,让平缓过渡台110、转动支撑板200、延长支撑板400形成高度可调节的装卸货平台,让叉车更方便地进入车厢内进行卸货,避免了需要搭建或搬运与货车车厢高度匹配的装卸货平台的步骤,方便操作,减少了装卸货平台搭建的时间,提高了装卸货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