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5193发布日期:2020-06-26 20:58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储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物隔热保温是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30-40%,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故建筑节能意义重大。而且由于该隔热保温涂料以水为稀释介质,不含挥发性有机溶剂,对人体及环境无危害;其生产成本仅约为国外同类产品的1/5,而它作为一种新型隔热保温涂料,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节能环保、隔热效果和施工简便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且这种太空绝热反射涂料正经历着一场由工业隔热保温向建筑隔热保温为主的方向转变,由厚层向薄层隔热保温的技术转变,这也是今后隔热保温材料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太空反射绝热涂料通过应用陶瓷球型颗粒中空材料在涂层中形成的真空腔体层,构筑有效的热屏障,不仅自身热阻大,导热系数低,而且热反射率高,减少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热的吸收,降低被覆表面和内部空间温度,因此它被行家一致公认为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能材料之一。对于建筑保温材料的板材保有专用的存贮装置,现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具有一定的耐冻融、耐曝晒、抗风化、抗降解,耐老化性,且基层变形适应性强,各层材料逐层渐变,能够及时传递和释放变形应力,防护面层不开裂、不脱落;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能好。但是现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也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现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不便于移动,使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日常工作中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

2、目前现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在运输时由于震动导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装置内部晃动,造成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不稳定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其脱落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解决了前现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不便于移动,使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日常工作中不方便使用,降低了工作效率和装置的实用性和目前现有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在运输时由于震动导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装置内部晃动,造成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不稳定的现象,严重的会导致其脱落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远离隔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板,所述移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移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移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移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正下方且位于装置本体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装置本体的内腔上方设置有储存横板,所述储存横板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所述夹紧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装置本体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远离于滑槽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装置本体的两内侧且位于滑槽下端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固定板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插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四个边角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远离装置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和滚轮的数量均为四组,且支撑柱呈矩形分布在移板的四个边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两内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与滑轮相适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动推杆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电动推杆的一端与隔板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移板焊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存横板的数量为四组,且每组储存横板之间的间隔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插杆远离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穿插过固定板,所述第二连接杆与固定板之间且在活动插杆外侧环绕设有缓冲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装置本体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通过设置的电动推杆、移板、支撑柱、滚轮和通槽的配合使用,电动推杆的伸缩可以推动移板的上下移动,使得滚轮可以从通槽内穿过与地面接触,便于装置的移动,在工作时方便使用,减少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用性;

2、该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通过设置的滑槽、滑块、第二连接杆、活动插杆、缓冲弹簧和固定板的配合使用,在运输时,可以通过缓冲弹簧减小运输时产生的震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解决了在运输时由于震动导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装置内部晃动的问题,同时设置的储存横板和若干组凹槽可以储存大量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设置的夹紧弹簧和夹块可以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更加稳定的固定,防止其脱落损坏,也能存放不同厚度的材料,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的储存横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的图1a处放大图。

图中:1、装置本体;2、隔板;3、电动推杆;4、移板;5、第一连接杆;6、滑轮;7、滑轨;8、支撑柱;9、滚轮;10、通槽;11、立柱;12、防滑垫;13、储存横板;14、凹槽;15、夹紧弹簧;16、夹块;17、滑槽;18、滑块;19、第二连接杆;20、活动插杆;21、缓冲弹簧;22、固定板;23、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储存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装置本体1的内腔中部固定安装有隔板2,便于安装电动推杆3,隔板2的底部设置有电动推杆3,其型号为ant-35,电动推杆3远离隔板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移板4,移板4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5,第一连接杆5远离移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滑轮6,移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支撑柱8远离移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9,滚轮9的正下方且位于装置本体1的底部开设有通槽10,电动推杆3的伸缩可以推动移板4的上下移动,使得滚轮9可以从通槽10内穿过与地面接触,便于装置的移动,在工作时方便使用,减少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装置本体1的内腔上方设置有储存横板13,储存横板13的上端开设有若干组凹槽14,可以储存大量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凹槽14的内部两侧壁固定连接有夹紧弹簧15,夹紧弹簧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夹块16,可以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更加稳定的固定,防止其脱落损坏,也能存放不同厚度的材料,提高装置的适用性,装置本体1的两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17,滑槽17上滑动连接有滑块18,滑块18远离于滑槽17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9,装置本体1的两内侧且位于滑槽17下端连接有固定板22,第二连接杆19靠近固定板22的一端连接有活动插杆20。

本实施例中,装置本体1的底部四个边角固定连接有立柱11,立柱11远离装置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垫12,防滑垫1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对装置本体1起到了防滑稳定的作用,解决了装置本体1在工作使用时出现摇晃的问题;支撑柱8和滚轮9的数量均为四组,且支撑柱8呈矩形分布在移板4的四个边角,便于装置的移动,在工作时方便使用,减少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用性;装置本体1的两内侧且靠近底部的位置开设有滑轨7,滑轨7与滑轮6相适配;电动推杆3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电动推杆3的一端与隔板2焊接固定,另一端与移板4焊接固定,便于推动移板4的上下移动;储存横板13的数量为四组,且每组储存横板13之间的间隔大小相同,可以储存大量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活动插杆20远离第二连接杆19的一端穿插过固定板22,第二连接杆19与固定板22之间且在活动插杆20外侧环绕设有缓冲弹簧21,可以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更加稳定的固定,防止其脱落损坏,也能存放不同厚度的材料,提高装置的适用性;装置本体1的外部一侧设置有控制器23,其型号为mam-300,可以便于控制电动推杆3的伸缩,电动推杆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2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需要移动装置时,工作人员通过外设控制器23打开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的伸缩可以推动移板4的上下移动,使得滚轮9可以从通槽10内穿过与地面接触,便于装置的移动,在工作时方便使用,减少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用性;通过设置的滑槽17、滑块18、第二连接杆19、活动插杆20、缓冲弹簧21和固定板22的配合使用,在运输时,可以通过缓冲弹簧21减小运输时产生的震动,提高装置的稳定性,解决了在运输时由于震动导致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装置内部晃动的问题,同时设置的储存横板13和若干组凹槽14可以储存大量的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设置的夹紧弹簧15和夹块16可以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更加稳定的固定,防止其脱落损坏,也能存放不同厚度的材料,提高装置的适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