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充装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8331发布日期:2020-07-04 01:11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充装称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剂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充装称量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制冷剂加工后会使用到制冷剂罐进行储存和运输,制冷剂罐的充装过程需要进行多步操作,在加工时会经常用到传送带。

现有的技术如公开号为cn204355755u的专利申请提供的一种罐传送专用传送带,包括机座、支撑座、左转动辊、右转动辊、连接杆、传送带、凹槽、电磁铁、支撑架、机械手、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和吸盘,所述机座上侧的左部和右部均固定有支撑座,所述机座左部支撑座上安装有左转动辊,所述机座右部支撑座上安装有右转动辊,所述左转动辊和右转动辊的两侧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左转动辊和右转动辊的外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下部对应的传送带内设有电磁铁。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传送带将罐体运输到称重台上时,因为充装加工时罐体很难以相同的间隔进行步进传动,难以做到罐体的有序传送,会对称重台的称重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充装称量装置,具有控制输送间隔,有序进行制冷剂称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自动充装称量装置,包括传送带一、传送带二以及设置在传送带二端部的称重台,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之间设置有机架,传送带二端部设置有固定台,机架上安装有转动台,固定台两端分别连通传动带一和传动带二的端部;转动台包括形状相同的两处转盘,转盘之间留有间隔并通过转轴连接,转盘和转轴的轴线重合,转盘下方设置有驱动转轴和转盘转动的驱动机构,机架上设置有调节转动台位置的调节机构;转盘上成型有槽口,槽口在转盘上设置有四处并以转轴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固定台边缘处设置有弧形板,弧形板和转盘边缘之间留有间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的结构用于进行制冷剂罐体的运输,转盘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发生转动,罐体在运输时落入到固定台上并在转盘转动的作用下进入到槽口处,转盘继续转动,使得制冷剂的罐体被夹在弧形板和转盘之间,转盘的槽口处作用在罐体上使得罐体发生移动,最终从固定台上落下并进入到传送带二上,在传送带二的作用下进入到称重台上进行称重;通过控制好转盘的转动速度,使得制冷剂罐体有序地进入到传送带二上,起到了制冷剂罐体有序进入到称重台上进行称重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转盘下方设置有活动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活动台上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转轴上均设置有齿轮,齿轮相互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驱动电机的结构作为驱动机构,驱动电机工作时会带动齿轮和转轴进行转动,实现了对转盘的驱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调节机构包括竖向调节机构和水平调节机构,竖直调节机构包括竖置架,竖置架上设置有竖直导向杆,活动台活动套设在竖直导向杆上;竖置架上转动安装有竖直螺纹杆,竖直螺纹杆贯穿活动台并和活动台螺纹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竖置架和竖置导向杆的结构,转动竖置架上的竖直导向杆可以驱动活动台竖直移动,用于改变活动台和转盘的竖直高度,便于配合高度较低的制冷剂罐进行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水平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横置架,横置架上设置有水平导向杆,水平导向杆贯穿竖直架底部,横置架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螺纹杆,水平螺纹杆贯穿竖直架并和竖置架螺纹配合,水平螺纹杆驱动竖直架和活动台水平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横置架的结构,横置架上的水平螺纹杆和水平导向杆用于驱动竖置架和活动台进行水平移动,活动台会带动转盘发生水平移动,转盘和弧形板之间的间隔发生变化,便于配合不同直径的制冷剂罐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水平螺纹杆和竖直螺纹杆端部均安装有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手轮的结构,便于进行水平螺纹杆和竖直螺纹杆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弧形板上设置有连接螺钉,连接螺钉穿过弧形板和固定台进行螺纹配合,连接螺钉的螺帽和弧形板顶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连接螺钉的结构,便于进行弧形板和固定台之间的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传送带两侧竖直设置有立板,立板长度方向沿传送带长度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了立板的结构对传送带进行遮挡,在运输时罐体沿着统一的方向前进并且不易倾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使用了传送带一和传送带二的结构用于进行制冷剂罐体的运输,转盘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发生转动,通过控制好转盘的转动速度,使得制冷剂罐体有序地进入到传送带二上,起到了制冷剂罐体有序进入到称重台上进行称重的效果;

使用了水平驱动机构和竖置驱动机构,便于对转盘的水平位置和竖置位置进行调整,使其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制冷剂罐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机架和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手轮连接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手轮连接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传送带一;2、传送带二;3、称重台;4、机架;41、横置架;42、竖置架;43、纵向板;44、竖直导向杆;45、竖直螺纹杆;46、横向板;47、水平导向杆;48、水平螺纹杆;5、固定台;51、弧形板;52、连接螺钉;6、转盘;60、槽口;61、转轴;62、活动台;63、驱动电机;7、卡接块;8、手轮;81、套管;82、卡接槽;83、活动槽;84、弹性板;85、定位弹簧;9、罐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自动充装称量装置,包括传送带一1、传送带二2以及位于传送带二2端部的称重台3,传送带一1和传送带二2之间安装有机架4,在传送带二2端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台5。

参照图1、图2,固定台5设置为弧状,固定台5一端与传送带二2的端部连通,另一端与传送带一1的端部连通。传送带一1宽度方向的两侧安装有竖直的立板,立板的长度方向沿传送带一1的长度方向设置。

参照图1、图3,转动台包括形状相同的两处转盘6,转盘6竖直排列并通过竖直设置的转轴61进行连接,转轴61和两处转盘6均进行固定连接并且和转盘6的轴线重合,两处转盘6之间留有间隔,位于下方的一处转盘6和固定台5之间也留有间隔。转盘6上成型有四处叶片,叶片均匀排布,相邻的叶片之间成型有槽口60,槽口60以转盘6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形阵列分布。转盘6表面设置为塑料材质,转盘6的硬度适中,使用时不会损坏制冷剂的罐体9。

参照1、图3,转盘6的安装结构如下,在机架4上安装有横置架41作为水平调节机构,横置架41包括两根水平导向杆47,水平导向杆47两端分别连接横向板46和机架4。横向板46上转动安装有水平螺纹杆48,水平导向杆47上安装有竖置架42,竖置架42包括两根竖直导向杆44以及竖直导向杆44两端的纵向板43,水平导向杆47穿过底部的一处纵向板43并与其活动连接。水平螺纹杆48穿过纵向板43并和纵向板43螺纹配合,转动水平螺纹杆48可以带动竖置架42水平移动。

参照图2、图3,竖直导向杆44外部套设有活动台62,活动台62沿着竖直导向杆44滑动,活动台62转轴61转动安装在活动台62上且底部延伸至活动台62下方,活动台62上安装有驱动电机63作为驱动机构,驱动电机63的输出轴和转轴61底部均连接有齿轮,齿轮相互啮合,驱动电机63转动时会驱动转轴61和转盘6进行转动。顶部的一处纵向板43上转动安装有竖直的竖直螺纹杆45,竖直螺纹杆45贯穿活动台62并和活动台62进行螺纹配合,转动竖直螺纹杆45可以驱动活动台62进行竖直移动,活动台62会带动转轴61和转盘6进行竖直移动。

参照图2、图3,固定台5的边缘处安装有弧形板51,弧形板51上安装有连接螺钉52,连接螺钉52穿过弧形板51和固定台5进行螺纹配合,连接螺钉52的螺帽和弧形板51的顶部抵接,用于进行弧形板51和固定台5之间的固定。

参照图4、图5,水平螺纹杆48和竖直螺纹杆45端部均安装有手轮8,便于进行转动。水平螺纹杆48转动时驱动活动台62水平移动,改变转盘6边缘和弧形板51之间的间隔,用于配合不同直径的制冷剂罐体9使用。转动竖直螺纹杆45可以带动活动台62以及转盘6进行竖直移动,可以配合不同高度的罐体9进行使用,装置的适用性更高。

参照图4、图5,为便于进行手轮8的安装拆卸,水平螺纹杆48和竖直螺纹杆45靠近手轮8的一端两侧对称成型有卡接块7,手轮8朝向螺纹杆的一侧设置有套管81,套管81内成型有两处与卡接块7配合的卡接槽82。套管81内开设有两处活动槽83,活动槽83与卡接槽82垂直设置,两处活动槽83和两处卡接槽82呈十字型。活动槽83内活动安装有弹性板84,弹性板84通过定位弹簧85与活动槽83的槽底进行连接。定位弹簧85作用在弹性板84上使得弹性板84与螺纹杆抵接,通过弹性板84的抵接使得套管81和手轮8不易从螺纹杆上脱落。弹性板84远离手轮8的一端弯曲设置,弯曲方向为逐渐远离手轮8从套管81中心向两侧弯曲。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使用了传送带一1和传送带二2的结构用于进行制冷剂罐体9的运输,转盘6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发生转动,罐体9在运输时落入到固定台5上并在转盘6转动的作用下进入到槽口60处,转盘6继续转动,使得制冷剂的罐体9被夹在弧形板51和转盘6之间,转盘6的槽口60处作用在罐体9上使得罐体9发生移动,最终从固定台5上落下并进入到传送带二2上,在传送带二2的作用下进入到称重台3上进行称重。通过控制好转盘6的转动速度,使得制冷剂罐体9有序地进入到传送带二2上,起到了制冷剂罐体9有序进入到称重台3上进行称重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