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0403发布日期:2020-07-29 02:2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折叠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筐。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水果蔬菜的品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口味好,还要求新鲜无损伤。这对于经营水果蔬菜的商超来讲,保证每天果蔬的新鲜度是当务之急;而对于其供应商来讲,既要保证运输过程中果蔬的保鲜度,做好散热工作,又要降低这个过程中的损耗,来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折叠筐越来越多地用于水果、蔬菜和食品的周转,既可以很好的保护运输及搬运过程中的果蔬产品,还可以起到很好的散热作用,保证果蔬的新鲜度。

通常,折叠筐包括底板,以及一对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相邻的一对相对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底板并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折叠。然而,现有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底板的连接机构比较复杂,使用起来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筐。所述折叠筐通过采用卡扣连接件,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底板的快速连接和拆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叠筐包括底板、一对相对的第一侧板和相邻的一对相对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折叠,其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分别通过多个卡扣连接件连接到所述底板,所述卡扣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卡扣凸起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卡扣凹槽,所述卡扣凸起与所述卡扣凹槽配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底板。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的卡扣凹槽内设有转轴,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上的卡扣凸起设有第一凹槽,所述转轴与所述第一凹槽配合连接。

可选地,所述卡扣凸起的第一凹槽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

可选地,所述折叠筐还包括锁扣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侧板锁扣到相邻的所述第二侧板,所述锁扣机构包括:把手部,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弹性组件,从所述把手部向上向外延伸;以及锁扣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包括:第一锁扣部件,从所述把手部的第一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一锁扣部件包括第一插入部和从所述第一插入部向外延伸的第一锁扣部;以及第二锁扣部件,从所述把手部的第二端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锁扣部件包括第二插入部和从所述第二插入部向外延伸的第二锁扣部,其中,所述弹性组件、所述锁扣组件和所述把手部一体成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入孔和第二插入孔,所述锁扣机构的所述第一锁扣部件的第一插入部和所述第二锁扣部件的第二插入部分别插入所述第一侧板的所述第一插入孔和所述第二插入孔,以将所述锁扣机构连接到所述第一侧板。

可选地,所述第二侧板设有锁扣凸起,所述锁扣机构的所述第一锁扣部件的第一锁扣部和所述第二锁扣部件的第二锁扣部分别锁扣到相应的所述第二侧板的锁扣凸起,以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锁扣机构安装到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的底壁设有长形通孔,所述锁扣机构的把手部设有垂直于所述把手部延伸的卡扣组件,用于卡扣到所述长形通孔内,并沿所述长形通孔上下移动,使得所述锁扣机构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上下移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设有第一连接凹部,所述第二侧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凹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凸部。

可选地,所述第一侧板设有第一连接凸部,所述第二侧板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凹部。

可选地,所述底板设有底板凹部,用于在所述折叠筐处于折叠状态时收容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连接凸部。

可选地,所述折叠筐采用聚丙烯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放置rfid标签的凹槽以及用于固定到所述凹槽来封闭所述凹槽的盖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采用卡扣连接件将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到所述底板,提供了简单的连接机构,能够方便快速地实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与底板的快速连接和拆卸。

在使用过程中,当其中一个侧板受到破损时,方便将受到破损的侧板从底板拆卸,以便进行维修和更换,有利于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以及优点将通过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可选实施方式更好地理解,附图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筐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筐的第一侧板的前侧的立体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筐的第一侧板的后侧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筐的第二侧板的前侧的立体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筐的第二侧板的后侧的立体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筐的底板的爆炸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筐的锁扣机构的前侧的立体图;以及

图8示出了图1中的折叠筐的锁扣机构的后侧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讨论实施例的实施和使用。然而,应当理解,所讨论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示范性地说明实施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特定方式,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描述时各个部件的结构位置例如上、下、顶部、底部等方向的表述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各个部件如图中所示布置时,这些方向表述是恰当的,但图中各个部件的位置改变时,这些方向表述也相应改变。

如图1所示,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折叠筐100的爆炸图。所述折叠筐100包括底板10、一对相对的第一侧板20和相邻的一对相对的第二侧板30,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能够相对于所述底板10折叠。相邻的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相互连接,并分别连接到所述底板10,从而形成所述折叠筐100。

其中,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分别通过多个卡扣连接件60连接到所述底板10。所述卡扣连接件6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上的卡扣凸起6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板10上的卡扣凹槽62,所述卡扣凸起61与所述卡扣凹槽62配合连接,以将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底板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筐100的底板10、第一侧板20以及第二侧板30都可以采用例如高强度的聚丙烯材料制成。

图2和图3分别示出了所述折叠筐100的第一侧板20的前侧的立体图和后侧的立体图,图4和图5分别示出了所述折叠筐100的第二侧板30的前侧的立体图和后侧的立体图,图6示出了所述折叠筐100的底板10的爆炸图。

如图2到图6中所示,所述底板10上的卡扣凹槽62内设有转轴621,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上的卡扣凸起61设有第一凹槽611,所述转轴621与所述第一凹槽611配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凸起61的第一凹槽611内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凸起612,所述限位凸起612可以沿所述第一凹槽611的整个长度延伸,也可以沿所述第一凹槽611的部分长度延伸。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凸起61的第一凹槽611的两个侧壁的顶部分别设有限位凸起612,所述限位凸起612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分。所述限位凸起612突出于所述第一凹槽611的两个侧壁,在将所述卡扣凸起61的第一凹槽611卡扣到所述卡扣凹槽62内的转轴621上之后,所述限位凸起612能够防止所述卡扣凸起61从所述卡扣凹槽62脱离,从而导致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由于意外而从所述底板10脱落,进一步提高了所述折叠筐100的结构的牢固性。

当将所述第一侧板20或所述第二侧板30安装到所述底板10上时,将所述第一侧板20或所述第二侧板30水平放置,所述第一侧板20或所述第二侧板30的各个卡扣凸起61分别对准所述底板10上的各个卡扣凹槽62,然后向下按压将所述卡扣凸起61的第一凹槽611卡扣到所述卡扣凹槽62的转轴621上,然后将所述第一侧板20或所述第二侧板30相对于所述底板10旋转到垂直方向,从而快速地实现所述第一侧板20或所述第二侧板30与所述底板10的装配。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所述第一侧板20或所述第二侧板30受到破损,可以快速地拆卸受到破损的侧板,然后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上用于安装所述第二侧板30的一侧的高度高于用于安装所述第一侧板20一侧的高度。这样设置,可以先将两个第一侧板20安装在所述底板10上,然后再安装两个第二侧板30。当所述折叠筐100处于折叠状态时,两个第一侧板20折叠到所述底板10上,两个第二侧板30折叠到两个第一侧板20上。

为了便于实现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的组装,所述折叠筐100还包括锁扣装置40,用于将所述第一侧板20锁扣到相邻的所述第二侧板30。如图7到图8中所示,所述锁扣机构40包括把手部41、弹性组件42以及锁扣组件43。

所述把手部41具有第一端411和第二端412。所述弹性组件42从所述把手部40向上向外延伸。其中,所述弹性组件42包括第一弹性部件421和第二弹性部件422,所述第一弹性部件421在所述把手部41的第一端411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弹性部422在所述把手部41的第二端412上方延伸。

其中,所述锁扣组件43包括第一锁扣部件431和第二锁扣部件432。第一锁扣部件431从所述把手部41的第一端411向外延伸,所述第一锁扣部件431包括第一插入部4311和从所述第一插入部4311向外延伸的第一锁扣部4312,所述第二锁扣部件432从所述把手部41的第二端412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锁扣部件432包括第二插入部4321和从所述第二插入部4321向外延伸的第二锁扣部4322,其中,所述弹性组件42、所述锁扣组件43和所述把手部41一体成形。例如,所述弹性组件42、所述锁扣组件43和所述把手部41可以采用高强度的聚丙烯塑料制成,例如通过注塑加工工艺或其它工艺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20的外侧设有第二凹槽21,用于安装所述锁扣机构40。所述第二凹槽21的底壁设有长形通孔211,所述锁扣机构40的把手部41设有垂直于所述把手部41延伸的卡扣组件413,用于卡扣到所述长形通孔内211,所述卡扣组件413能够沿所述长形通孔211上下移动,使得所述锁扣机构40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20上下移动。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凹槽21的底壁设有两个间隔设置的长形通孔211,相应地,所述把手部41的卡扣组件41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卡扣部件4131。每个卡扣部件4131包括包括本体部4132和从所述本体部4132延伸的一对卡勾部4133,所述一对卡勾部4133远离彼此延伸。当所述卡扣部件4131卡扣到所述长形通孔211中时,所述一对卡勾部4133分别钩住所述长形通孔211的外侧,从而将所述锁扣机构40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一侧板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20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插入孔221和第二插入孔222,所述第二侧板30设有锁扣凸起31。当所述锁扣机构40安装到所述第一侧板20的第二凹槽21中时,所述锁扣机构40的第一锁扣部件431的第一插入部4311插入所述第一侧板20的第一插入孔221,第一锁扣部4312锁扣到相应的所述第二侧板30的锁扣凸起31;所述锁扣机构40的第二锁扣部件432的第二插入部4321插入所述第一侧板20的第二插入孔222,第二锁扣部4322锁扣到相应的所述第二侧板30的锁扣凸起31,从而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扣部4311和所述第二锁扣部4321为倒l形的锁扣凹槽,所述第二侧板30的锁扣凸起31具有与所述倒l形的锁扣凹槽相配合的形状,从而有利于实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的锁定。

当需要使用所述折叠筐100时,将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分别安装到所述底板10上并向上旋转到垂直状态,然后按住所述第一侧板20的顶部,向上提升所述锁扣机构40的所述把手部41,所述卡扣组件413沿所述长形通孔221向上移动,使得所述锁扣机构40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20向上移动,将所述锁扣机构40的第一锁扣部件431的第一锁扣部4312和第二锁扣部件432的第二锁扣部4322与相应的所述第二侧板30的所述限位凸起31相对准,然后松开所述锁扣机构40,在所述弹性组件42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所述锁扣机构40相对于所述第二侧板20向下移动,从而将所述锁扣机构40的第一锁扣部件431的第一锁扣部4312和第二锁扣部件432的第二锁扣部4322锁扣到相应的所述第二侧板30的所述限位凸起31,实现了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的锁定。

当需要折叠所述折叠筐100时,先按住所述第一侧板20的顶部,向上提升所述锁扣机构40的所述把手部41,所述卡扣组件413沿所述长形通孔221向上移动,使得所述锁扣机构40相对于所述第一侧板20向上移动,所述锁扣机构40的第一锁扣部件431的第一锁扣部4312和第二锁扣部件432的第二锁扣部4322与相应的所述第二侧板30的所述限位凸起31相分离,从而分离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以便于折叠所述折叠筐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板30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凸边32,用于在处于垂直状态时邻接所述第一侧板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20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凹部23,所述第二侧板30(具体地,所述第二侧板30的凸边32)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凹部23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凸部33。当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旋转到垂直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板20的第一连接凹部23与所述第二侧板30的第二连接凸部33相配合,实现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20的内侧设有第一连接凸部24,所述第二侧板30(具体地,所述第二侧板30的凸边32)的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凸部24相配合的第二连接凹部34。当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旋转到垂直状态时,所述第一侧板20的第一连接凸部24与所述第二侧板30的第二连接凹部34相配合,实现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30的连接。

其中,第一连接凹部23可以是贯穿所述第一侧板20的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凹部34可以是贯穿所述所述第二侧板30的凸边32的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0设有与所述第二侧板30的第二连接凸部33相配合的底板凹部11。当所述折叠筐100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侧板30的第二连接凸部33容纳于所述底板10的底板凹部11中。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凹部23、第一连接凸部24、第二连接凸部33、第二连接凹部34以及底板凹部11的数目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10上设有用于放置rfid标签的凹槽12以及用于固定到所述凹槽12来封闭所述凹槽12的盖板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3的一对第一侧壁分别设有第一卡扣部131,所述凹槽12的一对第一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部131相配合的第一卡扣孔1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盖板13的一个第二侧壁上设有第二卡扣部132,所述凹槽12的一个第二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32相配合的第二卡扣孔122。通过所述第一卡扣部131与所述第一卡扣孔121的配合连接以及所述第二卡扣部132与所述第二卡扣孔122的配合连接,将所述盖板13牢固地固定到所述凹槽12。

通过将rfid标签放置在所述底板10的凹槽12中,并通过所述盖板13来封闭所述底板10的凹槽12,所述rfid保护装置能够保护rfid标签,避免受到碰撞而破损或者受到水淋而受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12内设有与外部连通的至少一个排放孔123。当有水气进入所述凹槽12内凝结成水滴时,可以通过排放孔123排放出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筐100的底板10、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上分别设有多个凸肋,用于提高结构的强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折叠筐100的底板10、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30上分别设有多个通气孔,有利于通风和换气,从而有利于散热,保持折叠筐内产品果蔬的保鲜度。

以上已揭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点,然而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创作思想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公开的构思作各种变化和改进,但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所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