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16948发布日期:2020-08-11 21:28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的载荷吊挂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



背景技术:

装配式建筑工期短、标准化程度高,正逐渐成为新建建筑的主流。而装配式建筑中需进行叠合板等大面积预制件的吊装。

叠合板的厚度相较于其长度而言,是十分单薄的,支起四角时,其刚度不足以抵抗自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而混凝土抗形变能力很差。因此目前通过吊起四角的方式对叠合板进行吊装时,往往使叠合板纵轴线上出现裂缝等严重质量缺陷。

单纯通过增加吊索数量来使拉力分布均匀是行不通的,目前常用的吊索,其材料的杨氏模量均很高,形变很小,欲使拉力均匀分摊到不同的吊索上需要严格控制各根吊索的长度,加工精度要求很高。建筑工地的索具达不到所需精度,吊索数量超过4根后,只会有四根吊索处于绷紧状态,其余的吊索并不能起到分担拉力的作用。

此外,当遇到大风天气时,叠合板吊装过程中会剧烈摇晃,如果能限制吊索快速滑动,则可减轻叠合板摇晃程度。汽车安全带即采用该种原理,其通过阻尼器来限制安全带的快速抽动,从而保护乘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

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叠合板进行吊装时,叠合板会因形变而出现裂缝等严重质量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包括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吊耳的吊架,以及配套的索具;

所述吊架为由吊架长梁和吊架短梁围合而成的矩形框,两根吊架长梁之间沿吊架长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根的加强梁,所述吊架短梁及加强梁分别与吊架长梁固定连接;所述吊架长梁为带有锁定装置的伸缩杆;

所述吊耳包括上吊耳、下吊耳和滑轮吊耳,所述吊耳与吊架固定连接;

所述上吊耳设置在吊架长梁上表面两端位置;所述下吊耳设置在吊架长梁下表面两端位置;所述滑轮吊耳设置在吊架长梁下表面与加强梁端部相邻的位置;

所述索具包括连接上吊耳与起重机挂钩的上吊索,连接下吊耳与叠合板的下吊索,对应挂设在滑轮吊耳上的滑轮吊钩,以及阻尼器;

每根所述下吊索两端分别与一条吊架长梁上的两个下吊耳连接,每根所述下吊索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叠合板吊钩,每根所述下吊索上相邻两个叠合板吊钩之间的吊索挂设在上方对应的滑轮吊钩的滑轮上;

所述阻尼器设置在滑轮吊钩一侧的下吊索上,且与滑轮吊钩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吊架长梁为由方钢管连接成的伸缩杆,伸缩杆各段之间通过螺栓锁定。

进一步,所述吊架短梁和加强梁均为方钢管,所述吊架长梁与吊架短梁满焊连接,所述吊架长梁与加强梁满焊连接。

进一步,所述吊架长梁与吊架短梁之间的接缝通过补强角铁加固,所述补强角铁分别与吊架长梁及吊架短梁满焊连接。

进一步,所述上吊索为钢缆,所述上吊索与上吊耳通过卸扣连接,各根所述上吊索长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下吊索为钢缆,所述下吊索与下吊耳通过卸扣连接,各根所述下吊索长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叠合板吊钩与下吊索通过卸扣滑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阻尼器为摩擦转轴式阻尼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下吊索与吊架通过滑轮滑动连接,且通过卸扣与叠合板吊钩滑动连接,这些连接点不破坏下吊索上拉力的传递,故同一根下吊索上各处拉力相等,能均匀地将拉力分布到各个叠合板吊钩上;同时用于钩挂叠合板的叠合板吊钩数量由传统吊具中的四个增加到了六个及以上,可将起重机的拉力均匀分布到叠合板上,并允许在叠合板纵轴线附近用吊钩限制叠合板的形变,避免叠合板出现裂缝;

本实用新型中,滑轮吊钩一侧的下吊索上设置有阻尼器,当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因风或重心不稳发生摇晃时,阻尼器可限制下吊索的快速滑动,从而限制叠合板的摇晃。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中的吊架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中的吊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中的吊架的仰视图;

其中,11-上吊耳,12-下吊耳,13-滑轮吊耳,14-吊架长梁,15-吊架短梁,16-补强角铁,17-加强梁,21-上吊索,22-下吊索,23-滑轮吊钩,24-阻尼器,25-叠合板吊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包括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吊耳的吊架,以及配套的索具。

吊架为由吊架长梁14和吊架短梁15围合而成的矩形框,两根吊架长梁14之间沿吊架长梁14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不少于两根的加强梁17,吊架短梁15及加强梁17分别与吊架长梁14固定连接;

吊架长梁14为由方钢管连接成的伸缩杆,伸缩杆各段之间通过螺栓锁定,可伸缩的吊架利于吊运不同长度的叠合板;吊架短梁15和加强梁17均为方钢管,吊架长梁14与吊架短梁15满焊连接,吊架长梁14与加强梁17满焊连接;

吊架长梁14与吊架短梁15之间的接缝通过补强角铁16加固,补强角铁16分别与吊架长梁14及吊架短梁15满焊连接。

吊耳设置在吊架长梁14表面,且与吊架长梁14固定连接;吊耳不可设置在吊架短梁15或加强梁17上,吊耳设置在吊架短梁15或加强梁17上时,会增加沿焊缝传递的应力,对吊架寿命不利;

吊耳包括上吊耳11、下吊耳12和滑轮吊耳13;

上吊耳11、下吊耳12和滑轮吊耳13均为直径20mm的圆钢吊耳;如果需要经常吊装长度超过5m的叠合板,则应换用钢板吊耳;

上吊耳11设置在吊架长梁14上表面两端位置;下吊耳12设置在吊架长梁14下表面两端位置;滑轮吊耳13设置在吊架长梁14下表面与加强梁17端部相邻的位置,滑轮吊耳13设置在吊架长梁14下表面靠近加强梁17的位置可使滑轮吊耳13对吊架的拉力均匀分布在多根梁上。

索具包括连接上吊耳11与起重机挂钩的上吊索21,连接下吊耳12与叠合板的下吊索22,对应挂设在滑轮吊耳13上的滑轮吊钩23,以及阻尼器24;

每根下吊索22两端分别与一条吊架长梁14上的两个下吊耳12连接,每根下吊索22上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三个叠合板吊钩25,叠合板吊钩25与下吊索22通过卸扣滑动连接,每根下吊索22上相邻两个叠合板吊钩25之间的吊索挂设在上方对应的滑轮吊钩23的滑轮上;滑轮及叠合板吊钩25不破坏下吊索22上拉力的传递,故同一根下吊索22上各处拉力相等,能均匀地将拉力分布到各个叠合板吊钩25上;

上吊索21为钢缆,上吊索21与上吊耳11通过卸扣连接,各根上吊索21长度相等;同样,下吊索22为钢缆,下吊索22与下吊耳12通过卸扣连接,各根下吊索22长度相等;

下吊索22上设置有阻尼器24,阻尼器24为摩擦转轴式阻尼器24,摩擦转轴式阻尼器24结构件为简单,不易损坏,其它类型的阻尼器24,如翻盖转轴阻尼器24,也可以使用;阻尼器24设置在滑轮吊钩23一侧,且与滑轮吊钩23可拆卸连接。当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因风或重心不稳发生摇晃时,阻尼器24可限制下吊索22的快速滑动,从而限制叠合板的摇晃幅度。

本实用新型一种拉力分布均匀的叠合板吊具,其安装及使用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查索具的连接状况,重新紧固出现松脱的连接件,并检查钢缆的磨损状况,磨损严重的话进行更换;

步骤二、将上吊索21挂在起重机挂钩上,用叠合板吊钩25钩住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进行吊装,注意同一根下吊索22上的叠合板吊钩25应钩在叠合板同一根主筋上。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