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夹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2532发布日期:2020-10-09 18:2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芯夹取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夹取机构。



背景技术:

电芯分为铝壳电芯、软包电芯(又称“聚合物电芯”)、圆柱电芯三种。通常手机电池采用的为铝壳电芯,蓝牙等数码产品多采用软包电芯,笔记本电脑的电池采用圆柱电芯的串并联组合。

在实际生产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电芯进行搬运,搬运过程中一般采用夹具夹持电芯,由于电芯为易损产品,表面较为柔软,而夹具的夹合力较大,因此电芯在搬运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被夹具夹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夹取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芯在搬运的过程中,容易被夹具夹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芯夹取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驱动机构、至少一根直杆、压平缓冲板、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夹臂以及第二夹臂;所述直杆分别垂直于所述压平缓冲板以及所述固定板,所述压平缓冲板水平布置且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下方,所述固定板上具有供所述直杆插入的限位孔,所述直杆的一端与所述压平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直杆的另一端插入所述限位孔并伸出,所述直杆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直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压平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正对布置且均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压平缓冲板做上下升降运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相互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一夹臂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二夹臂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相对布置在所述压平缓冲板的下方;

当所述第一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相互靠拢至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相互抵接时的位置上时,相互抵接的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用于放置电芯,所述压平缓冲板用于与相互抵接的所述第一抵接板以及所述第二抵接板配合,一同夹紧电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压平缓冲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为平行夹爪气缸,所述第二气缸具有两根活塞杆,所述第二气缸的两根活塞杆分别与所述第一夹臂以及所述第二夹臂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直杆呈圆柱状。

进一步地,所述直杆具有插入所述限位孔并伸出的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套设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轴承为金属直线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臂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抵接板,所述第三抵接板与所述第一抵接板并排布置;所述第二夹臂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第四抵接板,所述第四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并排布置;所述第三抵接板与所述第四抵接板相对布置在所述压平缓冲板的下方,当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二抵接板抵接时,所述第三抵接板与所述第四抵接板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平缓冲板为木质材料制成。

上述提供的一种电芯夹取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带动压平缓冲板做上下升降运动,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带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互靠近和远离。当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压平缓冲板向上运动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同时,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相互靠近,并使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相互抵接,将电芯放置在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的上方,关闭第一驱动机构,使得压平缓冲板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并缓慢夹紧电芯,由于弹簧对压平缓冲板具有一定的拉扯作用,使得压平缓冲板对电芯的压力具有缓冲性,同时由于弹簧对压平缓冲板也具有拉力,使得压平缓冲板对电芯的压力降低,从而能够对电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至于损坏电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板,2-第一驱动机构,3-直杆,4-压平缓冲板,5-第二驱动机构,6-第一夹臂,7-第二夹臂,8-弹簧,9-直线轴承,61-第一抵接板,62-第三抵接板,71-第二抵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夹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芯夹取机构包括:固定板1、第一驱动机构2、至少一根直杆3、压平缓冲板4、第二驱动机构5、第一夹臂6以及第二夹臂7;直杆3分别垂直于压平缓冲板4以及固定板1,压平缓冲板4水平布置且位于固定板1的下方,固定板1上具有供直杆3插入的限位孔,直杆3的一端与压平缓冲板4固定连接,直杆3的另一端插入限位孔并伸出,直杆3与固定板1滑动连接,直杆3上套设有弹簧8,弹簧8的一端与压平缓冲板4固定连接,弹簧8的另一端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第一夹臂6与第二夹臂7正对布置且均与固定板1滑动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用于带动压平缓冲板4做上下升降运动,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带动第一夹臂6与第二夹臂7相互靠近和远离,第一夹臂6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一抵接板61,第二夹臂7的下方固定设置有第二抵接板71,第一抵接板61与第二抵接板71相对布置在压平缓冲板4的下方;

当第一夹臂6与第二夹臂7相互靠拢至第一抵接板61与第二抵接板71相互抵接时的位置上时,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板61与第二抵接板71用于放置电芯,压平缓冲板4用于与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板61以及第二抵接板71配合,一同夹紧电芯。

上述提供的一种电芯夹取机构,第一驱动机构2用于带动压平缓冲板4做上下升降运动,第二驱动机构5用于带动第一夹臂6与第二夹臂7相互靠近和远离。当第一驱动机构2带动压平缓冲板4向上运动时,弹簧8处于压缩状态,同时,第二驱动机构5带动第一夹臂6与第二夹臂7相互靠近,并使第一抵接板61与第二抵接板71相互抵接,将电芯放置在相互抵接的第一抵接板61与第二抵接板71的上方,关闭第一驱动机构2,使得压平缓冲板4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并缓慢夹紧电芯,由于弹簧8对压平缓冲板4具有一定的拉扯作用,使得压平缓冲板4对电芯的压力具有缓冲性,同时由于弹簧8对压平缓冲板4也具有拉力,使得压平缓冲板4对电芯的压力降低,从而能够对电芯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至于损坏电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压平缓冲板4固定连接。第一气缸中的气压变化能够使得活塞杆上下运动,从而能够带动压平缓冲板4上下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为平行夹爪气缸,第二气缸具有两根活塞杆,第二气缸的两根活塞杆分别与第一夹臂6以及第二夹臂7固定连接。当第二气缸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两个活塞杆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能够分别带动第一夹臂6以及第二夹臂7相互靠近或远离。

优选地,第一驱动机构2与第二驱动机构5均固定在固定板1上,从而使得设备的空间占用面积更小,结构更加紧凑。

优选地,直杆3呈圆柱状。圆柱状的直杆3能够降低直杆3沿着限位孔上下滑动过程中的摩擦力。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直杆3具有插入限位孔并伸出的伸出端,伸出端上套设有直线轴承9,直线轴承9与固定板1固定连接。直线轴承9能够降低直杆3上下滑动时的摩擦力,减小阻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直线轴承9为金属直线轴承。金属直线轴承与直杆3之间是滚动摩擦,摩擦力更小,便于压平缓冲板4上下滑动。

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夹臂6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第三抵接板62,第三抵接板62与第一抵接板61并排布置;第二夹臂7的下方还固定设置有第四抵接板,第四抵接板与第二抵接板71并排布置;第三抵接板62与第四抵接板相对布置在压平缓冲板4的下方,当第一抵接板61与第二抵接板71抵接时,第三抵接板62与第四抵接板抵接。实际生产中,能够将电芯放置在第一抵接板61与第二抵接板71相抵接的组合板上方,同时也能够放置在第三抵接板62与第四抵接板相抵接的组合板上方,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压平缓冲板4为木质材料制成。采用木质的压平缓冲板4能够更好的保护电芯不被夹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