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36578发布日期:2020-09-25 18:0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砖块生产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



背景技术:

航吊机又称梁式起重机,是横架于车间、仓库和料场上空进行物料吊运的起重设备,由于它的两端坐落在高大的水泥柱或者金属支架上,形状似桥,桥式起重机的桥架沿铺设在两侧高架上的轨道纵向运行,可以充分利用桥架下面的空间吊运物料,不受地面设备的阻碍,它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起重机械。

而由于目前部分砖块生产场所较小,立柱式的航吊机占用空间较大,且通过缆绳牵引连接杆进行移动的方式在对位置进行调整时存在误差,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解决了目前部分砖块生产场所较小,立柱式的航吊机占用空间较大,且通过缆绳牵引连接杆进行移动的方式在对位置进行调整时存在误差,因此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包括固定轨和第一电机,所述固定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齿轮,且左右相邻的齿轮之间均通过传动杆相互连接,所述齿轮外侧均包裹有链条,且链条环绕在固定轨外侧,所述第一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且第一电机轴与后端左侧的齿轮相连接,所述链条上侧设置在滑槽内,且滑槽开设在固定轨顶部,所述滑槽与限位件相连接,且限位件底部与链条相连接,所述限位件均设置在滑板底部,且滑板顶部分别与连接杆的左右两端相连接,所述连接杆与吊架相连接,且吊架底部设置有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轴,所述第二电机轴通过链条传动结构与第一滑轮组相连接,且第一滑轮组设置在第二电机右侧,所述第一滑轮组与钢缆左端相连接,且钢缆右端向下贯穿外壳底部左侧从下侧环绕过定滑轮,同时定滑轮设置在吊钩内侧上端,所述钢缆右端向上贯穿外壳底部右侧与第二滑轮组相连接,且第二滑轮组设置在外壳内部右侧,同时钢缆右端穿过第二滑轮组并贯穿外壳底部中间与吊钩顶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轨、齿轮、链条和传动杆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齿轮与固定轨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同时齿轮与链条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链条与滑槽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滑槽与限位件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和滑板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限位件、滑板、连接杆和链条组成滑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吊架和外壳组成滑动结构,且吊架的中轴线与外壳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呈关于外壳的中轴线对称式分布,且第一滑轮组和第一滑轮组与钢缆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缆与外壳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外壳与吊钩顶部连接处的中轴线与吊钩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设置有固定轨、齿轮、链条、传动杆、滑槽、第一电机轴和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配合齿轮和传动杆带动两侧的链条同步进行转动,而通过链条与限位件的连接方式为固定式连接,这种传动方式降低了在带动外壳进行移动时受到惯性的影响,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设置有限位件、滑板、连接杆和吊架,通过滑槽提高限位件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两个同步移动的限位件配合滑板和连接杆带动吊架进行移动,而吊架沿连接杆进行左右滑动便于调整外壳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一滑轮组、钢缆、定滑轮、吊钩和第二滑轮组,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一滑轮组进行转动,从而对钢缆提供向上的拉力,而钢缆配合定滑轮合作第二滑轮组可以有效提高在进行起降过程中吊钩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固定轨与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链条与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固定轨,2、齿轮,3、链条,4、传动杆,5、滑槽,6、第一电机轴,7、第一电机,8、限位件,9、滑板,10、连接杆,11、吊架,12、外壳,13、第二电机,14、第二电机轴,15、链条传动结构,16、第一滑轮组,17、钢缆,18、定滑轮,19、吊钩,20、第二滑轮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固定轨与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链条与齿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包括固定轨1和第一电机7,固定轨1前后两端均设置有齿轮2,且左右相邻的齿轮2之间均通过传动杆4相互连接,齿轮2外侧均包裹有链条3,且链条3环绕在固定轨1外侧,第一电机7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轴6,且第一电机轴6与后端左侧的齿轮2相连接,链条3上侧设置在滑槽5内,且滑槽5开设在固定轨1顶部,滑槽5与限位件8相连接,且限位件8底部与链条3相连接,限位件8均设置在滑板9底部,且滑板9顶部分别与连接杆10的左右两端相连接,连接杆10与吊架11相连接,且吊架11底部设置有外壳12,外壳12内部左侧设置有第二电机13,且第二电机13转动连接有第二电机轴14,第二电机轴14通过链条传动结构15与第一滑轮组16相连接,且第一滑轮组16设置在第二电机13右侧,第一滑轮组16与钢缆17左端相连接,且钢缆17右端向下贯穿外壳12底部左侧从下侧环绕过定滑轮18,同时定滑轮18设置在吊钩19内侧上端,钢缆17右端向上贯穿外壳12底部右侧与第二滑轮组20相连接,且第二滑轮组20设置在外壳12内部右侧,同时钢缆17右端穿过第二滑轮组20并贯穿外壳12底部中间与吊钩19顶部相连接。

固定轨1、齿轮2、链条3和传动杆4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齿轮2与固定轨1的连接方式为转动连接,同时齿轮2与链条3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啮合连接的方式提高了齿轮2与链条3之间进行动力传输时的稳定性。

链条3与滑槽5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滑槽5与限位件8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通过滑槽5对链条3和限位件8的运动轨迹进行限制,提高了限位件8在滑动时的稳定性。

限位件8和滑板9均呈对称式设置有2个,且限位件8、滑板9、连接杆10和链条3组成滑动结构,通过滑动结构配合连接杆10和吊架11带动外壳12和吊钩1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前后移动,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连接杆10、吊架11和外壳12组成滑动结构,且吊架11的中轴线与外壳12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通过吊架11沿连接杆10进行左右滑动便于调整吊钩19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

第一滑轮组16和第一滑轮组16呈关于外壳12的中轴线对称式分布,且第一滑轮组16和第一滑轮组16与钢缆17的连接方式均为滑动连接,通过第一滑轮组16配合第一滑轮组16提高单根钢缆17与吊钩19的连接数量,提高悬吊能力。

钢缆17与外壳12的连接方式为滑动连接,且外壳12与吊钩19顶部连接处的中轴线与吊钩19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确保吊钩19在工作时始终保持垂直,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将固定轨1分别固定在厂房顶部的左右两端,当需要使用装置进行吊装时,首先拉动吊钩19,带动外壳12通过吊架11沿连接杆10滑动至合适的位置,随后接通外部电源,启动第一电机7,通过第一电机轴6带动左侧后端的齿轮2开始转动,随后通过传动杆4带动两侧的链条3同步开始转动,转动的链条3带动左右两侧的限位件8同步开始沿滑槽5进行滑动,而限位件8则配合滑板9和连接杆10带动外壳12和吊钩19开始移动,当吊钩19移动至制定位置后,关闭第一电机7,启动第二电机13,通过第二电机轴14配合链条传动结构15带动第一滑轮组16开始顺时针转动,此时第一滑轮组16表面缠绕的钢缆17开始向外延伸,吊钩19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向下拉动钢缆17,随后将吊钩19与需要进行吊装的砖块箱相连接,启动第二电机13,通过第二电机轴14配合链条传动结构15带动第一滑轮组16开始逆时针转动,第一滑轮组16开始向上拉动钢缆17,此时在定滑轮18和第二滑轮组20的配合下,三股钢缆17同时向上拉动吊钩19,带动需要进行吊装的砖块箱开始向上移动即可,其中第一电机7和第二电机1的型号均为:ye2-132s-4,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电性技术均为现有技术。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设置有固定轨1、齿轮2、链条3、传动杆4、滑槽5、第一电机轴6和第一电机7,通过第一电机7配合齿轮2和传动杆4带动两侧的链条3同步进行转动,而通过链条3与限位件8的连接方式为固定式连接,这种传动方式降低了在带动外壳12进行移动时受到惯性的影响,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设置有限位件8、滑板9、连接杆10和吊架11,通过滑槽5提高限位件8在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两个同步移动的限位件8配合滑板9和连接杆10带动吊架11进行移动,而吊架11沿连接杆10进行左右滑动便于调整外壳12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提高了使用便捷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砖块生产用可升降航吊机,设置有第二电机13、第一滑轮组16、钢缆17、定滑轮18、吊钩19和第二滑轮组20,通过第二电机13带动第一滑轮组16进行转动,从而对钢缆17提供向上的拉力,而钢缆17配合定滑轮18合作第二滑轮组20可以有效提高在进行起降过程中吊钩19的稳定性,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