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分类与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居民小区里的各种生活垃圾,基本上采取的是任由居民自由(定点、按时)投放,再由垃圾转运车混合收集并统一转运到指定的场所填埋或焚烧的粗放式处理模式。虽然部分一线城市已经较为超前的做出了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管理规定,但其垃圾初始转运却仍然采用了混合清运的模式来处理。这样,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化、减量化处理,与过去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相比较,还是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进。产生垃圾的源头(居民个人)对于垃圾的分类化排放、垃圾的减量化排放与处理、可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分类收纳与排放问题,还远没有得到人们更为普遍的认识和解决,也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垃圾分类管理系统和源头垃圾智能化分类的收集装置。
现有的垃圾分类桶,虽然初步解决了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问题,但是对垃圾分类缺乏科学、有效的分类方式。很多居民即使知道垃圾应该分类,但很多时候不知道具体属于哪一类,若不小心放错了,但因为垃圾桶内脏乱,也不会重新拿出来丢到合适的垃圾桶内,导致无法从源头上做到垃圾分类,使得应该分离出来的垃圾也没有完全分离出来,从而不能真正达到垃圾的科学分类、减量化排放的预期目标。因此也存在垃圾在转运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以前的“一锅端”的处理模式,将所收集到的垃圾不分类别的统一转运到垃圾处理场所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没有达到分类处理和回收的目的,且采用的普通垃圾桶收集不同垃圾,厨余垃圾在收集过程中经常因腐败而产生异味,严重影响到垃圾清运人员的工作环境及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更容易孽生蚊蝇等害虫。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解决了现有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无法从源头上有效分类垃圾,清运回收时也就没有分类回收,无法达到分类处理和回收目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包括若干类别垃圾袋、垃圾收集装置、移动终端和远程管理中心;
所述若干类别垃圾袋上设置有垃圾分类编码;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升降机构、顶部机构和垃圾通道,所述垃圾通道上设置有扫码装置和称重传感器,所述升降机构和顶部机构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顶部机构上设置有二维码;所述扫码装置对垃圾袋上的编码进行识别,所述称重传感器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并发送数据信息给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扫描二维码后,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或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数据信息;
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信息,以及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通道的底部为可翻转的底板,所述称重传感器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扫码装置设置在垃圾通道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用户终端和清运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用户扫描二维码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扫码装置识别结果和称重传感器称重结果;
所述清运终端用于清运人员扫描二维码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的指令和控制升降机构升降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远程管理中心发出的垃圾满桶预警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基坑内,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基坑内,所述顶部机构设置在基坑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门架和底托板,所述底托板可移动地设置在门架上,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支架和垃圾收集桶,所述垃圾收集桶定位放置在底托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通道设置在支架顶部,位于垃圾收集桶正上方;所述支架底端固定在底托板上,顶端支撑垃圾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机构包括上盖、上盖支架和上盖控制器,所述上盖支架固定在基坑顶部,所述上盖通过合页与上盖支架活动连接,所述上盖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上盖开合,所述二维码设置在上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门架包括横梁、横担和立柱,所述立柱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立柱与基坑的地脚固定连接,位于两侧,所述横梁固定在两个立柱顶部,所述横担固定在两个立柱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还包括电葫芦吊,所述电葫芦吊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葫芦吊的动力经由固定在横担中部的介轮、固定在横梁中部的绳轮和固定在底托板上的起吊环来实现底托板的上升与下降,所述电葫芦吊通过钢丝绳连接介轮后与绳轮连接,所述绳轮通过钢丝绳与起吊环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底托板通过三角形支架的导向滑轮在立柱的导向槽内滑动,所述三角形支架设置在底托板两侧,一边与底托板的侧面固定,另一边通过安装在三角形支架上的两个导向滑轮在立柱的导向槽内移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对垃圾袋进行分类编码,用户可将垃圾分类放入对应垃圾袋中,从用户源头上进行了垃圾分类,再通过移动终端与垃圾收集装置控制连接,通过垃圾通道的扫码装置对垃圾袋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发送给移动终端,用户即可知晓是否丢错垃圾分类桶,即使发生了丢错的情况,也可及时从垃圾通道中取出,不用深入垃圾桶,避免弄脏手;称重传感器对垃圾袋进行称重,称重结果发送给远程管理中心进行汇总,当重量超过预设重量后,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及时提醒清运人员进行垃圾清运,防止垃圾过多影响居民生活,也避免浪费过多人力到偏僻地区的垃圾较少的垃圾桶清运工作上,合理支配清运人员的人力;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指令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完成垃圾清运,可减少清运人员的工作量。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基坑内,可减少垃圾桶占用的空间体积,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基坑内,所述顶部机构设置在基坑上方;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门架和底托板,所述底托板可移动地设置在门架上,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支架和垃圾收集桶,所述垃圾收集桶定位放置在底托板上,通过升降机构将垃圾收集桶在地面与基坑之间运转,方便居民垃圾投放与清运人员清洁回收和转运,并通过顶部机构将垃圾收集桶封闭在基坑内,可有效防止垃圾的异味散发出来,避免影响清运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垃圾通道设置在支架顶部,位于垃圾收集桶正上方;所述支架底端固定在底托板上,顶端支撑垃圾通道,固定横杆可加固支架,还起到了垃圾收集桶在底托板上的定位功能,稳定垃圾收集桶,防止垃圾倾倒。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顶部机构包括上盖、上盖支架和上盖控制器,所述上盖支架固定在基坑顶部,所述上盖通过合页与上盖支架活动连接,所述上盖控制器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上盖开合,所述二维码设置在上盖表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打开上盖,不需要手动开启,可防止细菌或污渍弄脏手。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托板通过设置在三角形支架上的两个导向滑轮在立柱的槽内滑动,所述三角形支架设置在底托板两侧,通过两个三角形支架使底托板与门架保持垂直,在升降机构移动过程中,可防止垃圾收集桶内的垃圾洒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其中:
图1是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的连接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装置门架的结构示意右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装置上盖开启后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垃圾收集装置升降机构上升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基坑、11.地脚、2.升降机构、21.门架、211.横梁、212.横担、213.立柱、22.底托板、23.电葫芦吊、232.介轮、233.绳轮、234.起吊环、24.三角形支架、241.导向滑轮、242.第一导向滑轮、243.第二导向滑轮、3.顶部机构、31.上盖、311.二维码、312.工作指示灯、313.扬声器、32.上盖支架、33.上盖控制器、34.合页、4.支架、41.固定横杆、5.垃圾收集桶、6.垃圾通道、61.底板、62.扫码装置、63.称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描述和附图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解决了现有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无法从源头上有效分类垃圾,清运回收时也就没有分类回收,无法达到分类处理和回收目的的问题。
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包括若干类别垃圾袋、垃圾收集装置、移动终端和远程管理中心;
所述若干类别垃圾袋上设置有垃圾分类编码;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升降机构2、顶部机构3和垃圾通道6,所述垃圾通道6上设置有扫码装置62和称重传感器63,所述升降机构2和顶部机构3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顶部机构3上设置有二维码311;所述扫码装置62对垃圾袋上的编码进行识别,所述称重传感器63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并发送数据信息给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扫描二维码311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或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数据信息;
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信息,以及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
本实用新型对垃圾袋进行分类编码,用户可将垃圾分类放入对应垃圾袋中,从用户源头上进行了垃圾分类,再通过移动终端与垃圾收集装置控制连接,通过垃圾通道的扫码装置对垃圾袋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发送给移动终端,用户即可知晓是否丢错垃圾分类桶,即使发生了丢错的情况,也可及时从垃圾通道中取出,不用深入垃圾桶,避免弄脏手;称重传感器对垃圾袋进行称重,称重结果发送给远程管理中心进行汇总,当重量超过预设重量后,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及时提醒清运人员进行垃圾清运,防止垃圾过多影响居民生活,也避免浪费过多人力到偏僻地区的垃圾较少的垃圾桶清运工作上,合理支配清运人员的人力;通过移动终端发送指令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完成垃圾清运,可减少清运人员的工作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智能化地埋式垃圾分类收集与转运系统,包括若干类别垃圾袋、垃圾收集装置、移动终端和远程管理中心;
所述若干类别垃圾袋上设置有垃圾分类编码;
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升降机构2、顶部机构3和垃圾通道6,所述垃圾通道6上设置有扫码装置62和称重传感器63,所述升降机构2和顶部机构3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顶部机构3上设置有二维码311;所述扫码装置62对垃圾袋上的编码进行识别,所述称重传感器63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并发送数据信息给微处理器;
所述移动终端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扫描二维码311后,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或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数据信息;
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分别与微处理器和移动终端通讯连接,发送指令给微处理器,接收微处理器上传的数据信息,以及发送预警信息给移动终端。
具体地,所述若干类别垃圾袋根据垃圾分类进行编码,比如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每一类垃圾对应一种编码,用户可将垃圾分类放入对应类别的垃圾袋中。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通道6的底部为可翻转的底板61,所述称重传感器63设置在底板61上,所述扫码装置62设置在垃圾通道6侧壁。具体地,所述底板61一侧设置有合页,另一侧设置有电控磁力锁,通过电控磁力锁控制底板61翻转,所述电控磁力锁与微处理器连接,当垃圾通道6内的垃圾到达预设重量极限后,底板61可在接收到微处理器的信号后自动翻转。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用户终端和清运终端;
所述用户终端用于用户个人垃圾投放相关信息的注册、登陆,扫描二维码311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3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扫码装置62识别结果和称重传感器63称重结果;
所述清运终端用于清运人员相关信息的注册、登陆,扫描二维码311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3的指令和控制升降机构2上升或下降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远程管理中心发出的垃圾满桶预警信息。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维护终端,所述维护终端用于维修人员相关信息的注册、登陆,扫描二维码311后,与微处理器控制连接,发送打开顶部机构3的指令和控制升降机构2上升或下降的指令给微处理器,并接收微处理器反馈的垃圾收集装置故障信息或远程管理中心发出的维护指令信息。
具体地,所述远程管理中心可用于设置不同垃圾收集装置的垃圾重量阈值和垃圾清运间隔时间提醒,并获取用户终端的每次投递垃圾种类和数量信息,还可以在垃圾投递成功后,下发相应的奖励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可与微信或支付宝连接,用于用户兑付垃圾投递成功的奖励。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如图3、图4所示,设置在地面以下的基坑1内,可减少垃圾桶占用的空间体积,所述升降机构2设置在基坑1内,所述顶部机构3设置在基坑1上方;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门架21和底托板22,所述底托板22可移动地设置在门架21上,所述底托板22上设置有支架4和垃圾收集桶5,所述垃圾收集桶5定位放置在底托板22上,通过升降机构2将垃圾收集桶5在地面与基坑1之间运转,方便居民垃圾投放与清运人员清洁回收和转运,并通过顶部机构3将垃圾收集桶5封闭在基坑1内,可有效防止垃圾的异味散发出来,避免影响清运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居民的日常生活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垃圾通道6设置在支架4顶部,位于垃圾收集桶5正上方;所述支架4底端固定在底托板22上,顶端支撑垃圾通道6u型的开口为垃圾收集桶5的把手位置,固定横杆41可加固支架4,稳定垃圾通道6,还起到了垃圾收集桶5在底托板22上的定位功能,稳定垃圾收集桶5,防止垃圾倾倒,u型结构可方便取出垃圾收集桶。
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机构3包括上盖31、上盖支架32和上盖控制器33,所述上盖支架32通过壁埋件固定在基坑1顶部,所述上盖31通过合页34与上盖支架32活动连接,所述上盖控制器33与微处理器连接,控制上盖31开合,所述二维码311设置在上盖31表面,只需要扫描二维码便可以打开上盖,不需要手动开启,防止细菌或污渍弄脏手。
具体地,所述上盖31表面还设置有工作指示灯312和扬声器313,用于现场语音提醒;所述工作指示灯312和扬声器313均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工作指示灯312为红绿指示灯;所述上盖支架32外围设置有密封装置,具体可采用密封橡胶板,防止垃圾气味散出。
进一步地,所述门架21包括横梁211、横担212和立柱213,所述立柱213两侧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立柱213与基坑1的地脚11固定连接,位于两侧,所述横梁211固定在两个立柱213顶部,所述横担212固定在两个立柱213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2还包括电葫芦吊23,所述电葫芦吊23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电葫芦吊23的动力经由固定在横担212中部的介轮232、固定在横梁211中部的绳轮233和固定在底托板22上的起吊环234来实现底托板22的上升与下降,所述电葫芦吊23通过钢丝绳连接介轮232后与绳轮233连接,所述绳轮233通过钢丝绳与起吊环234连接。
更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底托板22通过三角形支架24的导向滑轮241在立柱213的导向槽内滑动,所述三角形支架24设置在底托板22两侧,一直角边与底托板22的侧面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另一直角边通过安装在三角形支架24上的两个导向滑轮241在立柱213的导向槽内移动,通过两个三角形支架使底托板与门架保持垂直,在升降机构移动过程中,可防止垃圾收集桶内的垃圾洒出。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滑轮241包括第一导向滑轮242和第二导向滑轮243,所述第一导向滑轮242设置在三角形支架24上部,所述第二导向滑轮243设置在三角形支架24下部接近直角处。
工作过程:
平时,垃圾收集装置处于待机状态时,上盖31表面的红色指示灯亮;
当用户需要投放垃圾时,通过用户终端扫描上盖31表面的二维码311后,用户终端与垃圾收集装置的微处理器控制连接,上盖31表面的红色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亮,当用户终端与当前垃圾收集装置连接成功后,在用户终端发送打开顶部机构3的指令,微处理器控制顶部机构3的上盖31开启,如图6所示,当前底板61为锁住状态;用户将装有垃圾的垃圾袋放入垃圾通道6的底板61上,扫码装置62对垃圾袋进行扫描识别,匹配是否与当前垃圾收集装置的垃圾种类一致;若不一致,则发出警报信息给用户终端,上盖31表面红色指示灯频闪,通过扬声器313语音提示“本次投放的垃圾不符合本装置的类别接收标准,请转投xx号位,谢谢合作”,用户便可根据提示音的告知,将垃圾转投到指定号位的垃圾收集装置;若一致,则称重传感器63对垃圾袋进行称重,将称重数据传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再发送给用户终端和远程管理中心;称重完成后,微处理器控制电控磁力锁打开,底板61向下翻转,为打开状态,垃圾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落进入垃圾收集桶5内,垃圾掉落后,称重传感器63数据归零,电控磁力锁锁紧,底板61向上翻转复位,再次变为锁住状态;垃圾投放成功后,微处理器控制扬声器313语音提示“本次合规投放,谢谢合作”,用户终端再发送关闭顶部机构3的指令,微处理器控制顶部机构3的上盖31关闭,便可防止垃圾气味散发出去;
远程管理中心接收称重数据后进行汇总,还可记录下本次成功投放的用户信息,用于后期统计和奖励,当重量超过预设重量后,远程管理中心发送预警信息给清运终端,及时提醒清运人员进行垃圾清运,清运人员也可以定时、定向或定类别对垃圾进行专项清理;
当清运人员要进行垃圾清运时,通过清运终端扫描上盖31表面的二维码311后,清运终端与垃圾收集装置的微处理器控制连接,上盖31表面的红色指示灯熄灭,绿色指示灯亮,当用户终端与当前垃圾收集装置连接成功后,在清运终端发送打开顶部机构3的指令,微处理器控制顶部机构3的上盖31开启;再发送上升指令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升降机构2进行上升操作,电葫芦吊23开始工作,底托板22在电葫芦吊23的钢丝绳牵引下上升,垃圾收集桶5随着底托板22上升至地平面,如图7所示,清运人员即可拉出垃圾收集桶5,拖至清运车附近,垃圾倒出后,再将垃圾收集桶5放回到底托板22上,发送下降指令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升降机构2进行下降操作,电葫芦吊23继续工作,底托板22下降,垃圾收集桶5随着下降至基坑内,升降机构2恢复为初始状态位置,本次垃圾清运结束。
本实用新型对垃圾袋进行分类编码,用户可将垃圾分类放入对应垃圾袋中,从用户源头上进行了垃圾分类,再通过用户终端与垃圾收集装置控制连接,通过垃圾通道的扫码装置对垃圾袋进行识别,识别结果发送给用户终端,用户即可知晓是否丢错垃圾分类桶,即使发生了丢错的情况,也可及时从垃圾通道中取出,不用深入垃圾桶,避免弄脏手;称重传感器对垃圾袋进行称重,称重结果发送给远程管理中心进行汇总,当重量超过预设重量后,发送预警信息给清运终端,及时提醒清运人员进行垃圾清运,防止垃圾过多影响居民生活,也避免浪费过多人力到偏僻地区的垃圾较少的垃圾桶清运工作上,合理支配清运人员的人力;通过清运终端发送指令控制升降机构的升降,完成垃圾清运。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方面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布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简单设计,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中的“扬声器313、上盖控制器33、扫码装置62和称重传感器63”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垃圾收集装置中微处理器可实现的功能也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用的编程手段,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结合,解决了现有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无法从源头上有效分类垃圾,清运回收时也就没有分类回收,无法达到分类处理和回收目的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