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绞龙输送装置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绞龙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质气化技术是一种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的先进技术,其因原料适应性广、运行灵活、污染少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生物质综合高效利用的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质分级气化技术被提出。
但是现有的生物质分级气化技术的热解段存在供热不足的问题,导致热解过程不充分,挥发分析出不完全,气化段温度不足,热量不够,整体气化效率降低等问题。cn101220282a的推进式给料生物质气化炉热解筒装置提出了采用螺旋绞龙给料,夹套换热的方式为热解筒提供所需的热量,但是由于夹套的换热效率低,无法满足大型化热解筒的要求。目前也有很多专利提出高效的热解筒设计思路,例如cn109135831a的一种内加热式生物质气化炉的热解筒输送装置提出空心轴的概念,采用热空气空心轴加热,增强换热效率,但是由于工艺的限制,热空气的通入量很少,换热效果受到很大的限制;cn108003907a的一种生物质气化系统的内循环强化热解筒及其使用方法采用的热解气内循环的方法来增强热解筒的换热效率,但是由于热解气抽取控制较难,而且热解气是高温循环,循环风机很容易出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绞龙输送装置,主要用于固体颗粒物的加热,尤其是高温加热的场合,具体针对无法直接加热的间壁式加热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包括:
筒体结构;
双空心轴,所述双空心轴设于所述筒体结构内,所述双空心轴的一端突出于所述筒体结构,所述双空心轴包括外空心轴和设于所述外空心轴的内部的内空心轴,所述外空心轴与所述内空心轴之间形成夹套层,所述夹套层与所述内空心轴的内部相连通;
旋转接头,所述旋转接头设于所述双空心轴的一端;
旋转绞龙,所述旋转绞龙环绕于所述外空心轴设置,所述旋转绞龙与所述外空心轴相连接。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还包括:夹套,所述夹套设于所述筒体结构外,所述夹套包括烟气腔和气化气腔,其中,所述烟气腔设有加热烟气入口和加热烟气出口,所述气化气腔设有加热气化气入口和加热气化气出口。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烟气腔和所述气化气腔内分别设有若干折流板。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还包括:密封轴承,所述密封轴承设于所述外空心轴与所述筒体结构之间,所述密封轴承位于所述双空心轴的一端。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还包括:空心轴支撑环,所述空心轴支撑环设于所述外空心轴与所述筒体之间,所述空心轴支撑环位于所述双空心轴的另一端。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外空心轴和所述内空心轴靠近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封闭,所述外空心轴和所述内空心轴的远离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连通。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外空心轴靠近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还设有空心轴烟气入口。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筒体结构靠近所述旋转接头的一端设有进料口。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靠近所述进料口处设有第一温度计,所述夹套的中部设有第二温度计,所述夹套相对于所述旋转接头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温度计。
上述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筒体结构的尾端为可替换腔体,保证高温绞龙的同心度,支撑绞龙。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提高热解筒的换热效率,提高系统的热量利用效率,提高系统的热解效率,进而提高气化效率,提高发电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筒体结构外部的夹套和筒体结构内部的空心轴同时换热,实现了绞龙输送物料间壁式两侧加热的模式,保证物料达到所需的温度,提高了系统的热量利用效率。
(3)本实用新型的双空心轴设计解决了加热气体无法循环的问题,使得加热气体从同一端进入双空心轴并循环后从同一端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筒体结构;11、进料口;2、双空心轴;21、外空心轴;211、空心轴烟气入口;22、内空心轴;3、旋转接头;4、旋转绞龙;5、夹套;51、加热烟气出口;52、加热烟气出口;53、加热气化气入口;54、加热气化气出口;55、折流板;61、密封轴承;62、空心轴支撑环;71、第一温度计;72、第二温度计;73、第三温度计;8、填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的密封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示出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高温绞龙输送装置,包括:筒体结构1和双空心轴2,双空心轴2设于筒体结构1内,双空心轴2的一端突出于筒体结构1,双空心轴2包括外空心轴21和设于外空心轴21的内部的内空心轴22,外空心轴21与内空心轴22之间形成夹套层,夹套层与内空心轴22的内部相连通。双空心轴2用于实现筒体结构1的内部的加热,双空心轴2的外空心轴21和内空心轴22同步旋转。请参见图1所示,加热气体自双空心轴2的左端进入夹套层,沿夹套层行至双空心轴2的右端,继而进入内空心轴22的内部,再沿内空心轴22回到双空心轴2的左端排出,实现加热气体循环。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高温绞龙输送装置还包括:旋转接头3,旋转接头3设于双空心轴2的一端,旋转接头3用于实现动密封。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高温绞龙输送装置还包括:旋转绞龙4,旋转绞龙4环绕于外空心轴21设置,旋转绞龙4与外空心轴21相连接。双空心轴2内的加热气体一部分传递给旋转绞龙4的叶片,通过叶片将热量传递给物料;同时双空心轴2也直接与物料接触,直接将热量传递给物料。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高温绞龙输送装置还包括:夹套5,夹套5设于筒体结构1外,夹套5包括烟气腔和气化气腔,其中,烟气腔设有加热烟气入口51和加热烟气出口52,气化气腔设有加热气化气入口53和加热气化气出口54。夹套5用于实现筒体结构1的外部的加热。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烟气腔和气化气腔内分别设有若干折流板55。折流板55可以增加夹套5内的流体扰动,增加气体流速,提高换热系数,进而提高整体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密封轴承61,密封轴承61设于外空心轴21与筒体结构1之间,密封轴61承位于双空心轴2的一端。密封轴承61优选为高温轴承,密封轴承61作为双空心轴2的其中一个支撑点,同时由于双空心轴2与筒体结构1连接,因此烟气出口位置(即图1中的左侧)采用密封轴承和61进行密封。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空心轴支撑环62,空心轴支撑环62设于外空心轴21与筒体1之间,空心轴支撑环62位于双空心轴2的另一端。空心轴支撑环62作为双空心轴2的另一个支撑点。优选的,空心轴支撑环62采用高密度金属,起到支撑耐摩擦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2所示,外空心轴21和内空心轴22靠近旋转接头3的一端封闭,外空心轴21和内空心轴22的远离旋转接头3的一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还包括:内空心管支撑环,内空心管支撑环设置在外空心管21内,用于支撑内空心管22。内空心管支撑环位于图1中的内空心管22的右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外空心轴21靠近旋转接头3的一端还设有空心轴烟气入口2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筒体结构1靠近旋转接头3的一端设有进料口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靠近进料口11处设有第一温度计71,夹套5的中部设有第二温度计72,夹套5相对于旋转接头3的另一端设有第三温度计73。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筒体结构1的尾端为可替换腔体。为了防止筒体结构1被磨穿,筒体结构1采用可替换磨损腔体以支撑空心轴支撑环62,其具体采用硬摩擦支撑。因此筒体结构1的尾端的可替换腔体为易损件,要定期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所示,密封轴承61与筒体结构1之间设有填料箱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