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生产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动测试编带设备。
背景技术:
电阻、led等微小器件为了包装出货,通常需要按序排列于载带中,实现这一过程的机器称为编带机。编带机可把散料元器件产品,通过检测、换向、测试等工位后,放入载带中。但是目前市场上对电阻进行电性测试和外观检测的设备还不能够较好地实现全自动化,通常通过多个设备实现电性测试、外观测试和载带补料等步骤,导致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测试编带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性测试、外观测试和载带补料采用多个设备分别完成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测试编带设备,包括:
上料机构,用于产品上料,所述上料机构的产品输出端具有用于检测产品顶面的顶面检测机构;
转盘机构,至少具有四个工位,每个工位均具有用于吸取产品的吸嘴组件,其中四个工位分别为侧面检测工位、底面检测工位、驻波检测工位和电阻检测工位,所述侧面检测工位处设有用于检测产品侧面的侧面检测机构,所述底面检测工位处设有用于检测产品底面的底面检测机构,所述驻波检测工位处设有驻波检测机构,所述电阻检测工位处设有电阻检测机构;
载带机构,用于运输填装有产品的载带,所述载带机构的上方设有用于检测是否漏填产品或者产品上表面是否具有瑕疵的装填检测机构;以及补料机构,用于在漏填处补填产品及替换具有瑕疵的产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用于放置产品的料斗、设于所述料斗出口下方的振动盘机构以及设于所述振动盘机构出口处的直线振动机构,所述顶面检测机构设于所述直线振动机构的出口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机构还具有旋转工位,所述旋转工位处设有用于旋转产品使各个产品方向一致的旋转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机构还具有三个定位工位,每个所述定位工位处均设有用于定位产品的定位机构,第一个所述定位机构、所述旋转机构、第二个所述定位机构、所述电阻检测机构、所述驻波检测机构、第三个所述定位机构、所述底面检测机构、所述侧面检测机构依次周向设置于所述转盘机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面检测机构包括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转动连接的转轴、固定于所述转轴端部的顶部镜头组件以及用于照射产品的顶部光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驻波检测机构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压紧产品的检测压紧机构,所述检测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气缸、由所述压紧气缸驱动压紧产品于所述驻波检测机构上的导向轴以及套设于所述导向轴外周的固定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转盘机构的固定架、由所述导向轴推动的推顶件、固定于所述推顶件端部的第一吸嘴以及连接于所述固定架及所述第一吸嘴之间的弹性件,所述推顶件穿设于所述固定架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面检测机构包括用于照射产品的侧面光源、用于接收光线并反射的反射镜以及用于接收反射光线的侧面镜头组件,所述反射镜相对所述侧面镜头组件的光轴倾斜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料机构包括用于吸取产品的第二吸嘴、x轴移动组件、y轴移动组件以及z轴移动组件,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行程范围内至少设有一个感应开关,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输出端设有用于触发所述感应开关以使所述第二吸嘴移动至良品放置处的感应片,所述y轴移动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二吸嘴在所述载带机构、所述转盘机构、次品放置处之间往复运动,所述z轴移动组件用于使所述第二吸嘴上下运动以吸取或释放产品;所述x轴移动组件、所述z轴移动组件、所述y轴移动组件及所述第二吸嘴依次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x轴移动组件的运动方向与所述载带机构的运输方向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测试编带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自动测试编带设备包括上料机构、转盘机构、载带机构和补料机构,上料机构的产品输出端具有用于检测产品顶面的顶面检测机构,转盘机构至少具有侧面检测工位、底面检测工位、驻波检测工位和电阻检测工位,侧面检测工位处设有侧面检测机构,底面检测工位处底面检测机构,驻波检测工位处设有驻波检测机构,电阻检测工位处设有电阻检测机构,使得产品在其中一个工位检测完成后可通过转盘机构快速移动至另一工位,将电性检测和外观检测集成于该自动测试编带设备中。而且,补料机构能够补填和替换有瑕疵的产品,无需人工补填或者倒带补填,进一步提高该自动测试编带设备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测试编带设备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测试编带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顶部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检测压紧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嘴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底面检测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补料机构的立体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上料机构;11-料斗;12-振动盘机构;13-直线振动机构;2-顶面检测机构;21-固定座;22-转轴;23-顶部镜头组件;24-顶部光源;3-转盘机构;31-吸嘴组件;311-固定架;312-推顶件;313-弹性件;314-第一吸嘴;32-定位机构;33-旋转机构;34-电阻检测机构;35-驻波检测机构;36-检测压紧机构;361-压紧气缸;362-导向轴;363-固定块;37-侧面检测机构;38-底面检测机构;381-侧面镜头组件;382-反射镜;383-侧面光源;4-载带机构;5-补料机构;51-x轴移动组件;52-z轴移动组件;53-y轴移动组件;54-第二吸嘴;55-感应开关;56-感应片;6-装填检测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测试编带设备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自动测试编带设备包括上料机构1、转盘机构3、载带机构4和补料机构5。上料机构1用于产品上料,上料机构1的产品输出端的上方设有顶面检测机构2,顶面检测机构2用于检测产品的顶面是否具有瑕疵,当产品移动至上料机构1的产品输出端时,则可以通过顶面检测机构2检测产品的顶面。转盘机构3至少具有四个工位,如四个工位、五个工位、六个工位等,转盘机构3工位的数量根据需要测试的项目以及是否需要旋转工件来决定,此处不作限定。每个工位上均具有用于吸取产品的吸嘴组件31,产品在其中一个工位的检测机构上测试完成后,由吸嘴组件31将产品吸起,并由转盘机构3带动该产品移动至下一工位,便于下一工位的检测机构对工件进行检测。其中四个工位分别为侧面检测工位、底面检测工位、驻波检测工位和电阻检测工位,侧面检测工位处设有用于检测产品侧面是否具有瑕疵的侧面检测机构37,底面检测工位处设有用于检测产品底面是否具有瑕疵的底面检测机构38,驻波检测工位处设有驻波检测机构35,电阻检测工位处设有电阻检测机构34。在产品检测完成后,由转盘机构3将其移动至载带上,并由载带机构4将装填有产品的载带运输至下一机构进行包装。载带机构4的上方设有装填检测机构6,当载带移动至装填检测机构6的下方时,装填检测机构6可以检测处该位置是否漏填产品或者该位置处的产品是否有外观瑕疵。若装填检测机构6检测到该位置漏填产品,则通过补料机构5对该装置进行补料操作,若装填检测机构6检测到该位置的产品上表面具有瑕疵时,则通过补料机构5替换该产品。
上述实施例中的自动测试编带设备,包括上料机构1、转盘机构3、载带机构4和补料机构5,上料机构1的产品输出端具有用于检测产品顶面的顶面检测机构2,转盘机构3至少具有侧面检测工位、底面检测工位、驻波检测工位和电阻检测工位,侧面检测工位处设有侧面检测机构37,底面检测工位处底面检测机构38,驻波检测工位处设有驻波检测机构35,电阻检测工位处设有电阻检测机构34,使得产品在其中一个工位检测完成后可通过转盘机构3快速移动至另一工位,将电性检测和外观检测集成于该自动测试编带设备中。而且,补料机构5能够补填或者替换有瑕疵的产品,无需人工补填或者倒带补填,进一步提高该自动测试编带设备的效率。
请参阅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料机构1包括料斗11、振动盘机构12和直线振动机构13。料斗11用于放置产品,振动盘机构12设于料斗11出口的下方,顶面检测机构2设于直线振动机构13的出口端。产品下料于料斗11中,并通过料斗11的出口下落于振动盘机构12中,振动盘机构12的振动使得产品逐渐进入直线振动机构13中,并按序排列于直线振动机构13中,使得产品一一等待转盘机构3取走检测。其中,直线振动机构13远离振动盘机构12一端为直线振动机构13的出口端,顶面检测机构2于该出口端检测产品的顶面是否有瑕疵。
请参阅图1及图2,在自动测试编带设备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盘机构3还具有旋转工位,旋转工位处设有旋转机构33,旋转机构33用于旋转产品,使各个产品的方向一致,便于后续检测。尤其当上料机构1包括振动盘机构12,通过振动盘机构12上料时,振动盘机构12振动上料无法保证各个产品的朝向一致,需要在产品移动至转盘机构3时,通过旋转机构33将产品旋转180°,使得各个产品的朝向一致。其中,顶面检测机构2可识别产品的朝向,需要旋转产品时,则使工件移动至旋转机构33后,旋转机构33使产品旋转。
请参阅图1及图2,在转盘机构3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盘机构3具有三个定位工位,每个定位工位处均设有定位机构32,定位机构32用于定位产品,避免产品在多次转移后产品歪斜。可选地,转盘机构3在上料机构1产品输出端的上方具有上料工位,上料工位、第一个定位机构32、旋转机构33、第二个定位机构32、电阻检测机构34、驻波检测机构35、第三个定位机构32、底面检测机构38、侧面检测机构37依次周向设置于转盘机构3,使得产品上料至转盘机构3的上料工位后,转移至第一个定位机构32对产品进行定位,当产品需要旋转时,将产品放置于旋转机构33,旋转180度之后,再移动到第二个定位机构32进行再次定位,经过电阻检测机构34、驻波检测机构35检测之后,再移动到第三个定位机构32进行三次定位,便于后续进行底面和侧面检测。其中,电阻检测机构34、驻波检测机构35、底面检测机构38和侧面检测机构37的位置均可以互换,各个检测机构的位置此处不作限定。
可选地,转盘机构3为一个可旋转的旋转架,由电机电动旋转,转盘机构3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限定。定位机构32的结构、旋转机构33的结构此处不作限定,能够对产品进行定位的机构均在本实施例定位机构32的范围内,能够对产品进行旋转的机构均在本实施例旋转机构33的范围内。
其中,电阻检测机构34和驻波检测机构35均为现有技术,用于检测产品的电性能,此处不作赘述。
请参阅图4,在顶面检测机构2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顶面检测机构2包括固定座21、转轴22、顶部镜头组件23和顶部光源24,转轴2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座21,转轴22另一端连接有顶部镜头组件23及顶部光源24,顶部镜头组件23用于接收产品顶部的图像信息,顶部光源24用于照亮产品的顶部。转轴22可带动顶部镜头组件23和顶部光源24转动,可使顶部镜头组件23能够检测的区域更大,即使产品有轻微位置偏差,也不会影响对产品顶部的检测。
请参阅图5,在自动测试编带设备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驻波检测机构35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压紧产品的检测压紧机构36,在进行驻波检测时,需要压紧产品,才能对产品进行检测。检测压紧机构36包括压紧气缸361、导向轴362和固定块363。压紧气缸361的输出端上下运动,导向轴362连接于压紧气缸361的输出端,压紧气缸361工作时,带动导向轴362上下运动,导向轴362向下运动时可压紧驻波检测机构35上的产品,辅助产品完成驻波测试。固定块363套设于导向轴362的外周,导向轴362可相对固定块363上下滑动,固定块363的设置使得导向轴362的运动更加平稳。
请参阅图6,在吸嘴组件31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转盘机构3的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吸嘴组件31,用于吸取产品。吸嘴组件31包括推顶件312、第一吸嘴314、固定架311和弹性件313。固定架311固定于转盘机构3,随转盘机构3的旋转而旋转,第一吸嘴314固定于推顶件312的端部。弹性件313连接于固定架311和第一吸嘴314之间,弹性件313可为弹簧,推顶件312穿设于固定架311中。推顶件312由导向轴362推动,导向轴362推动推顶件312时,推顶件312使第一吸嘴314下压,压紧产品,此时弹性件313被拉伸。当测试完成后,推顶件312上方的压力消失,弹性件313在自身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回缩,将第一吸嘴314带动回缩。使得吸嘴组件31既能够随转动机构旋转,又能够被检测压紧机构36下压。
请参阅图7,在侧面检测机构37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侧面检测机构37包括侧面光源383、反射镜382和侧面镜头组件381,侧面光源383用于照射产品的侧面,反射镜382用于接收光线并将光线反射至侧面镜头组件381,由侧面镜头组件381接收,反射镜382的设置使得侧面镜头组件381的布局更方便。
可选地,侧面检测机构37和底面检测机构38的结构相同。
请参阅图8,在补料机构5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补料机构5包括第二吸嘴54、x轴移动组件51、y轴移动组件53和z轴移动组件52。第二吸嘴54用于吸取产品,x轴移动组件51、z轴移动组件52、y轴移动组件53及第二吸嘴54依次连接,使第二吸嘴54能够在x轴、y轴和z轴方向上移动,实现产品的吸取、移动和释放等动作。x轴移动组件51行程的至少一个极限位置设有感应开关55,x轴移动组件51的输出端设有感应片56,感应片56运动至与感应开关55接触时,会触发感应开关55,并将触发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y轴移动组件53用于使第二吸嘴54在载带机构4、转盘机构4的良品工位、次品放置处之间往复运动,z轴移动组件52用于使第二吸嘴54上下运动以吸取或释放产品。第二吸嘴54一端靠近载带机构4设置,x轴移动组件51、z轴移动组件52、y轴移动组件53及第二吸嘴54依次连接,使得整个补料机构5能够设置于载带机构4的侧面,无需将z轴移动组件52设置于载带机构4的上方,只需将第二吸嘴54设置于载带机构4的上方即可。可选地,x轴移动组件51的运动方向与载带机构4的运输方向平行设置,便于第二吸嘴54在载带的上料位置和装填检测位置往复移动。在检测到载带上的产品具有瑕疵,为次品时,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吸嘴54移动至检测位置,第二吸嘴54向下运动吸取次品,吸取次品后向上运动将次品从载带上取出,然后将次品朝向转盘结构3运动以放置于次品放置处,如次品放置盒中;次品释放后,x轴移动组件51移动,使感应片56与感应开关55接触,将次品已经移走的信息上传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接受到该反馈信息后,下达指令移动第二吸嘴54至转盘的下料工位处,第二吸嘴54从转盘的下料工位通过真空吸取良品后,向上升起并通过x轴移动组件51移动至空缺位处,第二吸嘴54通过y轴移动组件向下运动,破除真空,使良品补填至空缺位中。当装填检测机构6检测到装填检测位置缺料时,直接将第二吸嘴54移动至转盘机构3的下料工位处取料,并装填至缺料处。与人工补料的方法相比,补料效率较高,自动化程度也较高,与倒带补料相比,只需要在载带机构4周边设置该补料机构5,不会影响编带机其他机构的布局,也不会损坏已经编带的产品,而且在编带产品不同时,只需要更换第二吸嘴54即可填补不同产品,无需重新设置补料结构,适用性较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