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及顶升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4791发布日期:2020-07-04 01:0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及顶升出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极片叠装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及顶升出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很小的极片按顺序叠装,人工捡取极片然后叠装,工作效率较低且人为误差较大,有必要研发一种自动出料装置,实现自动上料。将极片存放在储料组件中,然后自动出料,并传输至叠装设备,整个过程除了装料都可实现自动作业。现有的自动出料装置,出料不平稳,或者同时将多张极片推出,不便于后续单张拾取操作。另外,现有的储料组件,一般是将极片单个依次放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及顶升出料装置,可将极片批量整体放入储料组件,可控制极片单张出料,且极片出料平稳不易倾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包括顶端开口的料筒、至少一个防倾斜杆、垫片,所述料筒侧壁半开口,顶面安装环形座,底面中心开设圆孔;

所述垫片置于料筒内,用于叠放极片,极片经料筒侧壁的开口插入后叠放于垫片上层,所述防倾斜杆穿过所述环形座,且底端固定于所述料筒内底面,所述防倾斜杆插于所述料筒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垫片侧壁抵触。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侧壁设有带弧形凹槽的凸块,所述防倾斜杆插入后与所述凸块的弧形凹槽抵触。

具体地,所述料筒内径比所放极片的直径大0.1mm。所述垫片采用柔性材质制得。

一种电池极片顶升出料装置,包括上述的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及基座,所述基座竖直安装有转动壳,所述转动壳内穿装质心调平螺母,所述质心调平螺母内穿装顶升杆,所述质心调平螺母内壁和顶升杆外壁螺纹配合;

所述转动壳顶端安装连接筒,所述连接筒顶端安装中心开孔的轴承座,所述储料组件置于轴承座上,所述顶升杆穿过轴承座后伸入料筒内与垫片抵接;

所述料筒及连接筒外套装有出料壳,所述出料壳顶端安装固定套,所述环形座配合于所述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对称设置对射开关架,所述对射开关架安装有对射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壳侧壁插装有上接近开关,所述质心调平螺母底部安装有下接近开关,上接近开关和下接近开关分别用于检测顶升杆移动的上限和下限。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杆侧壁开设竖槽,所述连接筒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配合于所述竖槽。

进一步地,所述质心调平螺母与转动壳之间套装有耐磨橡胶套。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电机,伸出转动壳底端的所述质心调平螺母外固定套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外固定套装有带轮,所述带轮安装传动带,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质心调平螺母旋转。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储料组件结构简单巧妙,料筒侧壁半开口,并插装防倾斜杆,可整体取放大批极片,方便人工对极片的存取,防倾斜杆将极片封挡在料筒内,并且与垫片限位抵紧,可使垫片在料筒内竖直上升不偏移。

2、储料组件储片能力强,一次上料可以运行较长的时间;储料组件直接插入出料壳,底端支撑于轴承座、顶端卡合于固定套,易于拆卸,上料方便快捷。

3、出料口安装对射开关,质心调平螺母两端安装接近开关,顶升杆侧壁通过限位块导向,传感器感应和机械的限位保障设备的安全。

4、本顶升出料装置只需定时人工更换储料组件,其余动作均自动完成,且出料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储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所述顶升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剖视图。

图5为图3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1-带轮,2-基座,31-转动壳,32-出料壳,4-上接近开关,5-固定套,50-对射开关架,6-料筒,60-防倾斜杆,61-垫片,610-凸块,62-环形座,7-电机,8-下接近开关,9-质心调平螺母,90-转动座,91-耐磨橡胶套,10-顶升杆,100-竖槽,11-轴承座,12-连接筒,12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包括顶端开口的料筒6、至少一个防倾斜杆60、垫片61,所述料筒6侧壁半开口,顶面安装环形座62,底面中心开设圆孔;所述垫片61置于料筒6底层,极片经料筒6侧壁的开口插入后叠放于垫片61上层,所述防倾斜杆60穿过所述环形座62后底端固定于所述料筒6内底面,所述防倾斜杆60插于所述料筒6的开口处,并与所述垫片61侧壁抵触。

具体地,所述料筒6内径比所放极片的直径大0.1mm。所述垫片61采用柔性材质制得,以减小摩擦力,便于顶升垫片61移动,且避免磨损料筒6内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垫片61侧壁设有带弧形凹槽的凸块610,所述防倾斜杆60插入后与所述凸块610的弧形凹槽抵触。

实施过程:为了插装防倾斜杆60,环形座62开设有穿孔,料筒6内底面对应开设有定位孔。人工放片时,将垫片61放置于料筒6底面,凸块610的弧形凹槽与料筒6内底面的定位孔对齐,然后将料筒6倾斜放置,开口侧向上。将极片从开口处放入并抚平,然后将防倾斜杆60穿过环形座62的穿孔及凸块610的弧形凹槽,底端插入料筒6底面的定位孔内,完成三点定位。料筒6的内径比所放极片的直径大0.1mm,有1/2边开口,可整体取放,方便人工对极片的存取。防倾斜杆60将极片封挡在料筒6内,并且与垫片61限位抵紧,可使垫片61在料筒6内竖直上升不偏移。如有必要,可在开口侧设置离子风刀,协助处理粘片问题。极片底部的柔性垫片61与进给机构配合,推动极片上行,完成极片的补给出料工作。

实施例2

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极片顶升出料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1所述的电池极片储料组件及基座2,所述基座2竖直安装有转动壳31,所述转动壳31内穿装质心调平螺母9,所述质心调平螺母9内穿装顶升杆10,所述质心调平螺母9内壁和顶升杆10外壁螺纹配合;

所述转动壳31顶端安装连接筒12,所述连接筒12顶端安装有中心开孔的轴承座11,所述储料组件置于轴承座11上,所述顶升杆10穿过轴承座11后伸入料筒6内与垫片61抵接;

所述料筒6及连接筒12外套装有出料壳32,所述出料壳32顶端安装固定套5,所述环形座62配合于所述固定套5,所述固定套5上对称设置对射开关架50,所述对射开关架50安装有对射开关。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出料壳32侧壁在质心调平螺母9顶端处插装有上接近开关4,所述质心调平螺母9下方安装有下接近开关8,上接近开关4和下接近开关8分别用于检测顶升杆10移动的上限和下限。顶升杆10必须始终与质心调平螺母9保持配合不脱离,接近开关感应控制顶升杆10的行程范围,避免顶升杆10上移过长而使其底端与质心调平螺母9顶端脱离,避免顶升杆10下移过多而使其顶端与质心调平螺母9底端脱离。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上升过程中顶升杆10倾斜,保证极片被垫片61推出时是水平的,以便于后续吸盘吸取极片,且避免极片倾斜滑落。如图5所示,在所述顶升杆10侧壁开设竖槽100,所述连接筒12安装有限位块120,所述限位块120滑动配合于所述竖槽100。限位块120配合在竖槽100内,保证顶升杆10竖直上升不旋转或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质心调平螺母9与转动壳31之间套装有耐磨橡胶套91。

进一步地,提供一种质心调平螺母9的驱动方式,如图3、图4所示,所述基座2上安装有电机7,伸出转动壳31底端的所述质心调平螺母9外固定套装有转动座90,所述转动座90外固定套装有带轮1,所述带轮1安装传动带,所述电机7通过传动带驱动所述质心调平螺母9旋转。

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

将存放有极片的储料组件装入出料壳32内,环形座62与固定套5卡合,料筒6底端支撑于轴承座11。启动电机7带动带轮1转动,通过带传动驱动质心调平螺母9旋转运动,质心调平螺母9与顶升杆10通过螺纹进行传动,质心调平螺母9的旋转便带动了顶升杆10在其轴向升降,通过限位块120配合在竖槽100内限制顶升杆10倾斜,轴承座11限制顶升杆10的摆动。顶升杆10顶端伸入料筒6顶在垫片61底面,在垫片61上放置的是待顶升上料的极片,通过顶升杆10向上顶推即将极片推出料筒6顶端,当固定套5上的对射开关检测到极片后停止顶升,完成一次片的顶升出料。对射开关检测到极片已被取用后,电机7继续工作驱动顶升杆10将极片堆整体上推,保证最上端的极片与料筒6开口端基本平齐,便于捡料时吸取动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