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设备是工业、交通、建筑企业中实现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减轻繁重体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工具和设备,在我国已拥有大量的各式各样的起重设备,起重设备是在取料之后即开始垂直或垂直兼有水平的工作行程,到达目的地后卸载,在空中运行至取料地点,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然后再进行第二次吊运或搬运,起重设备由于大多悬吊重力较大,体积较大的物体,所以在其作业范围内均为危险区域,为了避免人员靠近起重设备造成伤害,一般会在起重设备周围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为了使得防护结构更加稳定,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往往采用焊接一体化的围栏进行防护,体积较大,难以移动,拆卸安装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通过装置本体和连接装置的设计,得到了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多功能且可折叠收缩,体积小的防护装置。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多个装置本体;装置本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转动连接设置;装置本体包括两个底座、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连接件、两个第二支撑杆、两个第二连接件和多个防护杆;
两个第一支撑杆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底座的顶部;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连接设置;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转动杆和两个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连接杆水平设置,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杆上;两个第一转动杆水平设置,两个第一转动杆的首尾转动连接设置;两个第一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之间设置防护网;
第二支撑杆为弧形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杆的顶部;两个第二支撑杆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连接设置;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二转动杆和两个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连接杆水平设置,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杆上;两个第二转动杆水平设置,两个第二转动杆的首尾转动连接设置;两个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设置;防护杆为弧形杆,多个防护杆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防护杆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上;
底座的底部设置万向轮。
优选的,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插销、第二固定杆和固定套;第一支撑杆上竖直设置供第一固定杆滑动的滑槽;第一固定杆水平设置,第一固定杆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上;插销竖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杆的底部,插销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上;第二固定杆水平设置,第二固定杆的一端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支撑杆上;固定套与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设置。
优选的,滑槽的下端设置限位块,限位块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
优选的,第一支撑杆上设置太阳能板。
优选的,第一支撑杆上设置警示条。
优选的,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设置照明灯。
优选的,底座上设置用于固定防护装置的辅助支撑杆,辅助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滚轮。
优选的,防护网为弹性网。
优选的,防护杆通过螺钉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上。
本实用新型中,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时只需要将多个装置本体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将待防护区域包围即可进行防护;底座的底部设置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移动防护装置进行防护,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舒适度;第二支撑杆与防护杆为弧形杆,弧形杆的设计,形成了屋檐式的防护结构,可以有效地对人员进行保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在需要将防护装置收起时,只需将两个第一支撑杆朝内挤压靠拢,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设置,转动件发生转动折叠收缩,装置本体折叠收缩,体积大幅度减小,便于移动与运输;多个装置本体之间可进行折叠。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装置通过插销与固定套式的连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装置本体之间可进行折叠,便于实际使用;限位块的设计,防止第一固定杆在滑槽上下移动时,从滑槽的下端脱落;第一支撑杆上设置太阳能板,有效利用能源,节约资源;第一支撑杆上设置警示条,用于警示过往行人与车辆;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设置照明灯,可以在夜间或者光线昏暗处使用,便于起重工作的运行,同时也能发光警示行人;底座上设置用于固定防护装置的辅助支撑杆,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防护网为弹性网,便于装置本体进行折叠收缩;防护杆通过螺钉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上,便于安装与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多个装置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中装置本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中防护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2、万向轮;3、辅助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5、第一连接件;6、第一转动杆;7、第一连接杆;8、第二支撑杆;9、第二连接件;10、第二转动杆;11、第二连接杆;12、防护网;13、防护杆;14、太阳能板;15、警示条;16、连接装置;17、滑槽;18、第一固定杆;19、插销;20、限位块;21、第二固定杆;22、固定套;23、螺钉;24、照明灯;25、装置本体;2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多个装置本体25;装置本体25之间通过连接装置16转动连接设置;装置本体25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第一支撑杆4、两个第一连接件5、两个第二支撑杆8、两个第二连接件9和多个防护杆13;
两个第一支撑杆4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底座1的顶部;两个第一支撑杆4之间通过两个第一连接件5连接设置;第一连接件5包括两个第一转动杆6和两个第一连接杆7;两个第一连接杆7水平设置,两个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杆4上;两个第一转动杆6水平设置,两个第一转动杆6的首尾转动连接设置;两个第一转动杆6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设置;两个第一连接件5之间设置防护网12;
第二支撑杆8为弧形杆,两个第二支撑杆8分别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一支撑杆4的顶部;两个第二支撑杆8之间通过两个第二连接件9连接设置;第二连接件9包括两个第二转动杆10和两个第二连接杆11;两个第二连接杆11水平设置,两个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杆8上;两个第二转动杆10水平设置,两个第二转动杆10的首尾转动连接设置;两个第二转动杆1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转动连接设置;防护杆13为弧形杆,多个防护杆13竖直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9之间;防护杆13的两端分别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9上;
底座1的底部设置万向轮2。
本实用新型中,起重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与拆卸,使用时只需要将多个装置本体通过连接装置进行连接,将待防护区域包围即可进行防护;底座的底部设置万向轮,便于装置的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移动防护装置进行防护,提高了装置的使用舒适度;第二支撑杆与防护杆为弧形杆,弧形杆的设计,形成了屋檐式的防护结构,可以有效地对人员进行保护,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在需要将防护装置收起时,只需将两个第一支撑杆朝内挤压靠拢,由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设置,转动件发生转动折叠收缩,装置本体折叠收缩,体积大幅度减小,便于移动与运输;多个装置本体之间可进行折叠。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6包括第一固定杆18、插销19、第二固定杆21和固定套22;第一支撑杆4上竖直设置供第一固定杆18滑动的滑槽17;第一固定杆18水平设置,第一固定杆18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17上;插销19竖直设置在第一固定杆18的底部,插销19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杆18的另一端上;第二固定杆21水平设置,第二固定杆21的一端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支撑杆4上;固定套22与第二固定杆21的另一端连接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连接装置通过插销与固定套式的连接设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装置本体之间可进行折叠,便于实际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槽17的下端设置限位块20,限位块20设置在第一支撑杆4上。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块的设计,防止第一固定杆在滑槽上下移动时,从滑槽的下端脱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4上设置太阳能板14。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杆上设置太阳能板,有效利用能源,节约资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4上设置警示条15。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杆上设置警示条,用于警示过往行人与车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8的顶部设置照明灯24。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设置照明灯,可以在夜间或者光线昏暗处使用,便于起重工作的运行,同时也能发光警示行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置用于固定防护装置的辅助支撑杆3,辅助支撑杆3的底部设置滚轮26。
需要说明的是,底座上设置用于固定防护装置的辅助支撑杆,可以对装置进行固定,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护网12为弹性网。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网为弹性网,便于装置本体进行折叠收缩。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防护杆13通过螺钉23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9上。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杆通过螺钉设置在两个第二连接件上,便于安装与拆卸。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