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引导滑条的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0397发布日期:2020-11-13 12:2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带引导滑条的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引导滑条的周转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用于物料周转的框架式的周转箱,通常包括一个底座以及四个竖向设置的框体,竖向设置的框体与底座共同围成框架式的箱体。为了进行折叠,两相对的框体枢接于底座而能相对底座折叠,另外两相对的框体竖向插接连接于底座,为保证周转箱的稳固,相邻的框体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折叠周转箱时,将插接连接于底座的两框体抽出,并将两枢接于底座的框体转动叠置于底座上,然后再将抽出的两框体放置于已叠置到底座的两框体上,从而完成周转箱的折叠。重新组装周转箱时,考虑到组装的方便性和稳定性,首先将与底座插接配合的一个框体先行插接于底座上,然后再将两枢接于底座的框体分别翻起并与先行组装的框体进行卡接连接,最后再将另一框体与底座和两枢接于底座的框体进行连接从而形成周转箱。在使得枢接于底座的框体与先行插装于底座的框体之间形成卡接连接的过程中,操作比较麻烦,影响折叠的周转箱打开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带引导滑条的周转箱,转动于底座的框体和先行插接于底座的框体之间进行卡接连接时比较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引导滑条的周转箱,其包括底座;转动框体,所述转动框体设置两个,两所述转动框体的下端分别枢接于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部而能翻转叠置于所述底座或打开至竖向状态;前插装框体,所述前插装框体能竖向且可装拆地插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前插装框体位于两所述转动框体的前侧且与所述转动框体相垂直设置,所述前插装框体的左上和右上角处分别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沿竖向设置且槽口朝向后侧,两所述卡接槽分别适于与两所述转动框体卡接配合,所述卡接槽邻接有横向设置于所述前插装框体的引导滑条,在所述前插装框体插接于所述底座后、所述转动框体从叠置于所述底座的状态打开至竖向状态的过程中,所述转动框体的上端能进入所述引导滑条的下侧并将所述前插装框体往上抬起,所述转动框体的上端适于与所述引导滑条滑动配合以使所述转动框体能滑动越过所述引导滑条,在所述转动框体滑动越过所述引导滑条后,所述转动框体处于竖向状态,所述前插装框体能复位以使所述卡接槽卡接所述转动框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带引导滑条的周转箱,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打开折叠的周转箱时,先将前插装框体插接于底座,然后将一转动框体转动打开,在转动框体打开过程中,转动框体的上端进入引导滑条的下侧,此时前插装框体被抬起,转动框体滑动越过引导滑条后,通过将前插装框体复位,从而使得卡接槽卡接转动框体。引导滑条起到了引导转动框体与卡接槽进行配合的作用。另一转动框体也通过上述操作打开。上述过程中,转动框体通过与引导滑条滑动配合而顺势进入卡接槽,操作顺滑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后插装框体,所述后插装框体适于竖向地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部插接连接,且所述后插装框体的左右两侧部分别适于与处于竖向状态的两所述转动框体的后侧部卡接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于所述前插装框体和后插装框体的上侧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条包括连接条本体和两个插接板,两所述插接板固定在所述连接条本体的两端,所述插接板形状为u形并围成插接槽,所述连接条通过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前插装框体和后插装框体的上侧部插接配合,所述插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朝向插接槽内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插接板上两相对的侧板能相对弹性撑开和复位,所述凸出部能卡接于所述前插装框体和后插装框体的上框条的下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引导滑条远离所述卡接槽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往上方倾斜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插装框体的两侧上部处均设置有包角件,所述包角件包括相垂直的两个包角板,一所述包角板与所述前插装框体固定连接,另一所述包角板与所述引导滑条的端部左右相对设置,另一所述包角板和所述引导滑条的端部之间位置形成所述卡接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与所述引导滑条的端部左右相对设置的所述包角板上设置有插口,所述转动框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插口适配的卡块,在所述转动框体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接槽时,所述卡块卡入所述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框体的前后侧部上均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活动连接于所述转动框体而能前后移动,所述前插装框体和后插装框体与两所述插销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插销孔,所述插销能被移动而插接于所述插销孔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动框体上固定有座体,所述座体设置有第一卡接凹口、第二卡接凹口以及安装孔,所述第一卡接凹口相对所述第二卡接凹口更靠近所述插销孔,所述安装孔的孔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卡接凹口的凹口壁面邻接有导入面;所述插销包括插销本体和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成角度地与所述插销本体连接,所述插销本体活动插接于所述安装孔以使所述插销能相对所述座体转动和前后移动,所述卡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一卡接凹口和所述第二卡接凹口分别卡接配合以使所述插销本体插入所述插销孔和从所述插销孔中退出;所述座体和所述插销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使得所述插销本体具有往所述插销孔方向运动的趋势,在所述卡接部脱出所述第二卡接凹口后,所述卡接部能通过所述导入面滑入所述第一卡接凹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体包括第一板体,所述第一卡接凹口和第二卡接凹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上,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相垂直设置,所述导入面设置在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座体还包括u型板,所述u型板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相对所述第二侧板更靠近所述插销孔,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设置于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安装孔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性件套接于所述插销本体并位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插销本体上设置有卡环,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卡环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处于折叠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插装框体插接于底座、两转动框体叠置于底座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7为转动框体在转动打开过程中的状态图之一;

图8为图7的c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转动框体在转动打开过程中的状态图之二;

图10为图9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一转动框体已经打开而卡接于卡接槽的立体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e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两个转动框体均已经打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条的立体图;

图15为图14的f处放大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7为图16的g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体、插销以及弹性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插销的立体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座体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3,带引导滑条的周转箱,其包括:底座1;转动框体2,转动框体2设置两个,两转动框体2的下端分别枢接于底座1的左右两侧部而能翻转叠置于底座1或打开至竖向状态;前插装框体3,前插装框体3能竖向且可装拆地插接于底座1,前插装框体3位于两转动框体2的前侧且与转动框体2相垂直设置,前插装框体3的左上和右上角处分别设置有卡接槽31,卡接槽31沿竖向设置且槽口朝向后侧,两卡接槽31分别适于与两转动框体2卡接配合,卡接槽31邻接有横向设置于前插装框体3的引导滑条32,在前插装框体3插接于底座1后、转动框体2从叠置于底座1的状态打开至竖向状态的过程中,转动框体2的上端能进入引导滑条32的下侧并将前插装框体3往上抬起,转动框体2的上端适于与引导滑条32滑动配合以使转动框体2能滑动越过引导滑条32,在转动框体2滑动越过引导滑条32后,转动框体2处于竖向状态,前插装框体3能复位以使卡接槽31卡接转动框体2;后插装框体4,后插装框体4适于竖向地与底座1的后侧部插接连接,且后插装框体4的左右两侧部分别适于与处于竖向状态的两转动框体2的后侧部卡接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前插装框体3的下端设置有竖向设置的插接销30,底座1上对应设置有适配的插孔,前插装框体3通过插接销30和插孔的配合实现可装拆的竖向插接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对应设置插槽和插块来实现可装拆的竖向插接配合。由于前插装框体3是竖向可装拆地插接连接于底座1的,因而前插装框体3可往上被抬起以及进行复位。在本实施例中,应当理解的是,卡接槽31沿竖向设置是指卡接槽31的槽底面是竖向的。

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框体2通过合页与底座1形成能相对转动的枢接连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采用销轴连接或其他合适的结构使得转动框体2枢接于底座1。

参照图4,为周转箱的折叠状态,此时两转动框体2翻转叠置于底座1上,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叠放于两转动框体2上。

参照图5至图12,在打开折叠的周转箱时,先将前插装框体3插接于底座1,然后将一转动框体2转动打开,在转动框体2打开过程中,转动框体2的上端进入引导滑条32的下侧,此时前插装框体3被抬起,转动框体2滑动越过引导滑条32后,通过将前插装框体3复位,从而使得卡接槽31卡接转动框体2。引导滑条32起到了引导转动框体2与卡接槽31进行配合的作用。另一转动框体2也通过上述操作打开,如图13所示。上述过程中,转动框体2通过与引导滑条32滑动配合而顺势进入卡接槽31,操作顺滑方便。

在将两个转动框体2打开后,使后插装框体4插接连接于底座1,并使之与两转动框体2的后侧部卡接配合,从而使得后插装框体4、前插装框体3以及两转动框体2连接围成方形框架。在本实施例中,后插装框体4的结构与前插装框体3的结构相同,区别在于后插装框体4是位于两转动框体2的后侧位置,后插装框体4上同样设置有卡接槽31、引导滑条32以及插接销30。后插装框体4可通过插接销30插接于底座1的后侧部(底座1上需对应设置插孔),后插装框体4可通过卡接槽31而与两转动框体2的后侧部卡接配合,通过在卡接槽31的下端配置插接口并使得卡接槽31适于使转动框体2从下往上插接,通过上述设置能使得后插装框体4能整体地竖向插接连接于底座1以及两转动框体2的后侧部。当然,后插装框体4也可与前插装框体3结构上有所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设计后插装框体4与底座1、两转动框体2的插接和卡接设计,而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方案。

本实施例还包括连接条5,连接条5的两端分别插接连接于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的上侧部。通过连接条5连接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使得周转箱结构更加稳固。具体可通过在连接条5的两端设置插槽来与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的上侧部插接配合,或通过对应设置插销和插孔来进行插接配合。

参照图14和图15,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条5包括连接条本体51和两个插接板52,两插接板52固定在连接条本体51的两端,插接板52形状为u形并围成插接槽50,连接条5通过插接槽50与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的上侧部插接配合,插接槽50的槽壁上设置有朝向插接槽50内侧凸出的凸出部521,插接板52上两相对的侧板能相对弹性撑开和复位,凸出部521能卡接于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的上框条的下侧。两插接板52可通过焊接或螺纹紧固件连接的方式固定于连接条本体51的两端。插接板52可采用钣金折弯而成,合适选取钣金的厚度使得插接板52的两侧板能依弹性撑开,从而装配连接条5时凸出部521能越过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的上框条,凸出部521越过上框条后,插接板52的两侧板复位从而凸出部521进入卡接位置。凸出部521可在钣金折弯过程中形成。凸出部521形状可以为三角形或梯形或方形。通过设置凸出部521,可以使得连接条5与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的插接配合更加稳固,不易脱出。

在本实施例中,引导滑条32远离卡接槽31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斜面321,导向斜面321往上方倾斜设置。通过设置导向斜面321,使得转动框体2能更容易进入引导滑条32的下侧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前插装框体3的两侧上部处均设置有包角件33,包角件33包括相垂直的两个包角板331,一包角板331与前插装框体3固定连接,另一包角板331与引导滑条32的端部左右相对设置,另一包角板331和引导滑条32的端部之间位置形成卡接槽31。包角件33使得相邻的框体连接更加稳固,从而提升周转箱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与引导滑条32的端部左右相对设置的包角板331上设置有插口332,转动框体2上设置有与插口332适配的卡块21,在转动框体2卡接配合于卡接槽31时,卡块21卡入插口332。通过卡块21和插口332的配合,进一步提升两相邻框体的结构稳固性。

当然,在后插装框体4上也可设置上述结构的包角件33,从而使得周转箱的四个上侧角部均得到加强。

参照图16,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框体2的前后侧部上均设置有插销22,插销22活动连接于转动框体2而能前后移动,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与两插销22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插销孔34,插销22能被移动而插接于插销孔34中。通过将插销22插入插销孔34,使得转动框体2和前插装框体3和后插装框体4之间连接更加稳固。

参照图17至图20,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框体2上固定有座体23,座体23设置有第一卡接凹口231、第二卡接凹口232以及安装孔233,第一卡接凹口231相对第二卡接凹口232更靠近插销孔34,安装孔233的孔轴线沿前后方向设置,第一卡接凹口231的凹口壁面邻接有导入面234;插销22包括插销本体221和卡接部222,卡接部222成角度地与插销本体221连接,插销本体221活动插接于安装孔233以使插销22能相对座体23转动和前后移动,卡接部222适于与第一卡接凹口231和第二卡接凹口232分别卡接配合以使插销本体221插入插销孔34和从插销孔34中退出;座体23和插销2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4,弹性件24使得插销本体221具有往插销孔34方向运动的趋势,在卡接部222脱出第二卡接凹口232后,卡接部222能通过导入面234滑入第一卡接凹口231。采用上述结构,插销22的卡接部222在脱出第二卡接凹口232后,在导入面234和弹性件24的作用下能自动进入到第一卡接凹口231,从而插销本体221自动伸出与插销孔34配合,操作比较方便。在本实施例中,导入面234为斜面、弧面或斜面和弧面的结合。在本实施例中,卡接部222能兼做手柄,从而通过操作卡接部222而使插销22转动和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23包括第一板体235,第一卡接凹口231和第二卡接凹口232设置在第一板体235上,第一板体235连接有第二板体236,第二板体236与第一板体235相垂直设置,导入面234设置在第二板体236上。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座体23,结构简单紧凑,适于实施。

在本实施例中,座体23包括u型板237,u型板237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第一侧板2371和第二侧板2372,第一侧板2371相对第二侧板2372更靠近插销孔34,第一板体235和第二板体236设置于第二侧板2372上,安装孔233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侧板2371和第二侧板2372上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弹性件24为弹簧,弹性件24套接于插销本体221并位于第一侧板2371和第二侧板2372之间,插销本体221上设置有卡环2211,弹性件24设置在卡环2211和第二侧板2372之间并处于压缩状态。通过上述结构设置座体23和弹性件24,结构简单紧凑,适于实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24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只要能使得插销本体221具有往插销孔34方向运动的趋势均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自行选择合适的结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