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17015发布日期:2020-08-28 16:02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封口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为降低人工成本,代替人工的机器器械越来越多,在包装领域中,封口机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封口机主要是对由良好热塑性塑料制成的塑料袋子或者是复合袋子进行封口,在封口作业过程中,袋子沿封口机的传送带运行,当袋子传送至打印机构时,通过打印机构进行热熔封口及打印字体。

一般情况下,而为了能够传送更多的袋子,都是将传送带设计的比较长的,而传统的封口机只通过一条传送带带动袋子移动,即将袋子放在在传送带的上表面,以通过传送带带动袋子至打印机构进行封口作业,然而,由于袋子是放至在传送带的上表面,如果袋子过重或者袋子过多叠一起,会出现袋子打滑现象,从而影响封口作业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通过两条传送带之间的传送缝隙带动袋子移动,使得传送带能够施加足够的摩擦给袋子,使袋子不会出现打滑现象,能够使得袋子平稳传送,以保证封口作业的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包括封口机主体,所述封口机主体的一侧端设有沿所述封口机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传送袋子的第一传送缝隙,所述封口机主体内设有有收容腔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离板,设置在所述收容腔体内,以将所述收容腔体分成第一收容腔体和第二收容腔体,其中所述隔离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处于第一收容腔体内的第一转动杆和处于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方的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同步轮,且所述隔离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内的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处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上方的多个第二支撑杆;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多个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二固定板,处于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方,与所述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传送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外;第二传送带,处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外,且所述第一传送带的顶面和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与所述第一传送缝隙对应第二传送缝隙;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内,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杆设有处于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二转动杆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且与所述第一齿轮咬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设有与所述第二齿轮咬合的第三齿轮;其中,所述隔离板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其中所述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传送带连接的第三同步轮,且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处于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四同步轮,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处于所述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五同步轮,所述第四同步轮和所述第五同步轮之间环绕设置有第三传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同步轮外环绕设有第一锯齿,所述第一转动轮外环绕设有第二锯齿,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锯齿和所述第二锯齿咬合的第三锯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同步轮外环绕设有第四锯齿,所述第二转动轮外环绕设有第五锯齿,所述第二传送带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四锯齿和所述第五锯齿咬合的第六锯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同步轮外环绕设有与第一传送带的第三锯齿咬合的第七锯齿。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同步轮外环绕设置有第八锯齿,所述第五同步轮外环绕设有第九锯齿,所述第三传送带的内侧面设有与所述第八锯齿和所述第九锯齿咬合的第十锯齿。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通过支撑架设置在所述隔离板远离所述第一传送缝隙的一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轮,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轮,所述第一传送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一转动轮外,所述第二传送带环绕设置在所述第二同步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包括封口机主体,封口机主体的一侧端设有沿封口机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传送袋子的第一传送缝隙,封口机主体内设有有收容腔体;隔离板,设置在收容腔体内,以将收容腔体分成第一收容腔体和第二收容腔体,其中隔离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处于第一收容腔体内的第一转动杆和处于第一转动杆上方的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一同步轮,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设有第二同步轮,且隔离板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处于第一收容腔体内的多个第一支撑杆和处于多个第一支撑杆上方的多个第二支撑杆;第一固定板,与多个第一支撑杆连接;第二固定板,处于第一固定板的上方,与多个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传送带,环绕设置在第一同步轮和第一固定板外;第二传送带,处于第一传送带的上方,环绕设置在第二同步轮和第二固定板外,且第一传送带的顶面和第二传送带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与第一传送缝隙对应第二传送缝隙;电机,设置在第二收容腔体内,其中第一转动杆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一齿轮,第二转动杆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且与第一齿轮咬合的第二齿轮,电机的转动轴设有与第二齿轮咬合的第三齿轮;其中,隔离板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其中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传送带连接的第三同步轮,且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四同步轮,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五同步轮,第四同步轮和第五同步轮之间环绕设置有第三传送带。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通过两条传送带之间的传送缝隙带动袋子移动,使得传送带能够施加足够的摩擦给袋子,使袋子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以保证封口作业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封口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封口机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封口机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封口机的第三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对袋子进行封口的封口机,该封口机包括驱动机构,如图1-4所示,该驱动机构包括封口机主体10、隔离板11、第一固定板12、第二固定板13、第一传送带14、第二传送带15、电机16和第三传送带17。

在本实施例中,封口机主体10的一侧端设有沿封口机主体10的长度方向设置且用于传送袋子的第一传送缝隙101。应理解,传送缝隙101能够将袋子传送至打印机构处进行打印封口,其中传送缝隙101与打印机构的进口处处于同一水平面,以通过该打印机构对袋子进行打印封口。值得注意的是,打印机构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产品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封口机主体10内设有有收容腔体。

隔离板11设置在收容腔体内,以将收容腔体分成第一收容腔体和第二收容腔体。优选地,第一收容腔体靠近第一收容缝隙101设置,第二收容腔体远离第一收容缝隙101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板11的一端转动设置有处于第一收容腔体内的第一转动杆111和处于第一转动杆111上方的第二转动杆112,其中第一转动杆111的一端设有第一同步轮1111,第二转动杆112的一端设有第二同步轮1121。进一步的,隔离板11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处于第一收容腔体内的多个第一支撑杆113和处于多个第一支撑杆113上方的多个第二支撑杆114。

第一固定板12与多个第一支撑杆113连接。

第二固定板13处于第一固定板12的上方,其中第二固定板13与多个第二支撑杆114连接。

第一传送带14环绕设置在第一同步轮1111和第一固定板13外。应理解,第一同步轮1111和第一固定板13处于同一直线设置。

第二传送带15处于第一传送带14的上方,其中第二传送带15环绕设置在第二同步轮1121和第二固定板13外。应理解,第二同步轮1121和第二固定板13处于同一直线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2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一固定板12之间设有第一转动轮,第二固定板13的数量有两个,两个第二固定板13之间设有第二转动轮,其中第一传送带14环绕设置在第一同步轮1111和第一转动轮外,第二传送带15环绕设置在第二同步轮1121和第二转动轮外。

进一步的,第一同步轮1111外环绕设有第一锯齿,第一转动轮外环绕设有第二锯齿,第一传送带14的内侧面设有与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咬合的第三锯齿。

进一步的,第二同步轮1112外环绕设有第四锯齿,第二转动轮外环绕设有第五锯齿,第二传送带15的内侧面设有与第四锯齿和第五锯齿咬合的第六锯齿。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送带14的顶面和第二传送带15的底面之间形成有与第一传送缝隙101对应第二传送缝隙141。应理解,第一传送带14的顶面和第二传送带15的底面作为带动袋子移动的主要部件,优选地,第一传送带14和第二传送带15的外侧面均设有摩擦条。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主要依靠第二传送缝隙141传送袋子,即袋子处于第二传送缝隙141时,第一传送带14和第二传送带15与袋子接触,第一传送带14和第二传送带15施加摩擦给袋子,以使得袋子跟随第一传送带14和第二传送带15的转动而移动。

优选地,第一传送缝隙101和第二传送缝隙141处于同一水平面设置。

电机16设置在第二收容腔体内。在本实施例中,电机16通过支撑架161设置在隔离板11远离第一传送缝隙101的一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杆111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一齿轮1112,第二转动杆112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且与第一齿轮1112咬合的第二齿轮1122,电机16的转动轴设有与第二齿轮1122咬合的第三齿轮,以通过电机16带动第二转动杆112转动,而第二转动杆112的第二齿轮1122带动第一转动杆111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隔离板11的另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三转动杆,其中第三转动杆的一端设有与第一传送带14连接的第三同步轮115,且第三转动杆的另一端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四同步轮116,第一转动杆111的另一端设有处于第二收容腔体内的第五同步轮,第四同步轮116和第五同步轮之间环绕设置有第三传送带17。也就是说,第三传送带17也是通过第一转动杆111驱动的。

优选地,第三同步轮115外环绕设有与第一传送带14的第三锯齿咬合的第七锯齿。

进一步的,第四同步轮116外环绕设置有第八锯齿,第五同步轮外环绕设有第九锯齿,第三传送带17的内侧面设有与第八锯齿和第九锯齿咬合的第十锯齿。

应理解,第一同步轮1111处于第一传送带14的一端,而第三同步轮115是处于第一传送带14的另一端,因此第一传送带14可以通过两个同步轮驱动,使得第一传送带14具有足够大的驱动力,不会因为第一传送带14过于长而出现摩擦力度小而导致袋子出现打滑现象,使得第一传送带14有足够的动力带动袋子移动,能够使得袋子平稳传送,以保证封口作业的效率。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封口机用的驱动机构通过两条传送带之间的传送缝隙带动袋子移动,使得传送带能够施加足够的摩擦给袋子,使袋子不会出现打滑现象,以保证封口作业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