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09863发布日期:2020-08-18 19:3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线收纳领域,尤其涉及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



背景技术:

防雷检测过程中重要工作之一是测量防雷装置的接地阻值或其他设备与防雷装置之间的等电位过渡阻值,以此判断防雷是否合格,在以上二者的测量中,都需拉专门的测试线,通常从楼顶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需要收线再放线,甚至在同一个较大的楼顶平台,都需要收放线,收放线非常频繁,此外有些检测场所所用测试线很长。

由于收放线频繁导致供电困难,手动速度较慢导致效率很低,并且在存放时,很容易落灰导致测试线腐蚀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包括主支腿,所述主支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折叠箱,所述折叠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辅支腿,所述主支腿与辅支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道板,两侧所述滑道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线轮,所述收线轮靠近主支腿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折叠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远离折叠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收线轮的中心处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侧所述滑道板在与收线轮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圆孔,两侧所述滑道板的圆孔内设置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收线轮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支腿的内部留有从动齿轮所需要的空间,所述主支腿的内部留有主动齿轮所需要的空间,所述主支腿与转盘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侧所述滑道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滑动杆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滑道呈环形,所述滑道的开口设置在折叠箱的中心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折叠箱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最深处与折叠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板折叠设置在折叠箱的矩形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支腿的底端设置有m型的开口,所述辅支腿的底端设置有m型的开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的传动比为2.66。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转盘以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转动比差值,可以手动快速的转动收线轮,显著增加收线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折叠板,可以在收线轮收好线之后,通过使用滑动杆拉动折叠板在滑道板的滑道内滑动,将整个测试线包裹住,避免了测试线与外界直接接触,保证存放时测试线不受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的侧剖视图。

图例说明:

1、主支腿;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滑道板;5、辅支腿;6、折叠板;7、转盘;8、折叠箱;9、收线轮;10、滑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建筑防雷检测测试线收纳机构,包括主支腿1,主支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折叠箱8,用于存放折叠板6,同时也作为连接板使用,折叠箱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辅支腿5,和主支腿1配合进行支撑,主支腿1与辅支腿5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道板4,滑动杆10沿着滑道板4进行滑动,将折叠板6覆盖在测试线表面,两侧滑道板4之间转动连接有收线轮9,用于将测试线收起,收线轮9靠近主支腿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3,从动齿轮3啮合有主动齿轮2,两个齿轮啮合用于快速转动收线轮9,主动齿轮2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转盘7,折叠箱8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折叠板6,用于保护测试线,折叠板6远离折叠箱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杆10,方便将折叠板6拉出。

收线轮9的中心处设置有凹槽,凹槽为收线槽,凹槽的中心处设置有圆孔,圆孔用于固定测试线的一端。两侧滑道板4在与收线轮9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圆孔,两侧滑道板4的圆孔内设置轴承,减少收线轮9的转动摩擦阻力,轴承的内圈与收线轮9固定连接。主支腿1的内部留有从动齿轮3所需要的空间,主支腿1的内部留有主动齿轮2所需要的空间,主支腿1与转盘7进行转动连接,转盘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方便转动转盘7。两侧滑道板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滑道,滑道与滑动杆10进行滑动连接,滑道呈环形,滑道的开口设置在折叠箱8的中心处,折叠板6也会沿着滑道板4的滑道展开。折叠箱8的内部设置有矩形孔,矩形孔的最深处与折叠板6的一端固定连接,折叠板6折叠设置在折叠箱8的矩形孔内。主支腿1的底端设置有m型的开口,辅支腿5的底端设置有m型的开口,减少材料的使用,增加经济效益。主动齿轮2与从动齿轮3的传动比为2.66,通过高传动比的两个齿轮啮合,可以加快收线轮9的转动速度,显著增加收线效率。

工作原理:收线时,通过转盘7的把手转动转盘7,转盘7带动同轴的主动齿轮2转动,较大的主动齿轮2带动从动齿轮3快速转动,从动齿轮3带动收线轮9以同样的速度转动,达到快速收线的目的。收线完成后,拉动滑动杆10,滑动杆10将折叠板6从折叠箱8中带出,滑动杆10沿着滑道板4的滑道进行滑动,一直滑动到折叠箱8的另一侧,在此过程中将折叠板6整个覆盖在测试线的表面,避免了测试线收到污染。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