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作业车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平开式仓门。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平开式仓门的垃圾作业车。
背景技术:
在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中,环境治理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环境治理中的一环,移动式垃圾收集、转运、分选等专用作业车,在城市、乡镇、街道随处可见。作业车本身的整洁度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除了能对垃圾做相应处理外,还要保证在处理过程中,不能让车内的垃圾飘散出来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目前,垃圾专用作业车种类繁多,垃圾进料的形式也很多,有部分是从车厢顶部进料,而在顶部进料口处没有设置盖板,当车辆不作业时,进料口是敞开的,蚊虫、臭气等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有些虽然顶部进料口设置了盖板,作业时打开,休息时关闭,但由于多数采用的是绕盖板一端以合页回转的形式打开,由于盖板尺寸较大故而在打开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回转空间,所以,就需要车辆顶部作业空间宽敞的场地才能完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开式仓门及具有其的垃圾作业车,以解决现有的垃圾作业车打开过程中需要很大的回转空间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平开式仓门,用于连接于垃圾作业车的垃圾装载箱的上顶板上,以对开设于上顶板上的进料口进行封闭,平开式仓门包括:用于封闭进料口的仓门盖板,仓门盖板铰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分别与上顶板铰接,以使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之间的上顶板和仓门盖板、及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四者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平开式仓门还包括设置于平行四边形结构内的驱动源,驱动源的固定端与上顶板铰接,驱动源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杆组件铰接,驱动源用于驱动平行四边形结构动作以使仓门盖板平动封闭或打开进料口。
进一步地,上顶板为台阶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台阶板和下台阶板、及连接上台阶板和下台阶板的连接竖板;第一连杆组件的上端与仓门盖板的下表面铰接,第一连杆组件的下端与连接竖板的内壁面铰接;第二连杆组件的上端与仓门盖板的下表面铰接,第二连杆组件的下端与下台阶板的上表面铰接;驱动源的固定端与下台阶板的上表面铰接,驱动源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杆组件的内壁面铰接。
进一步地,平开式仓门还包括用于安装驱动源和第二连杆组件的支承底架,支承底架可拆卸式连接于下台阶板的上表面上;平开式仓门还包括用于使第一连杆组件与仓门盖板铰接的第一铰接座、使第二连杆组件与仓门盖板铰接的第二铰接座、使第一连杆组件与连接竖板铰接的第三铰接座、及使第二连杆组件与下台阶板铰接的第四铰接座;第一铰接座设置于仓门盖板下表面长度方向的中部,第二铰接座设置于仓门盖板远离进料口的后端面上,第三铰接座设置于连接竖板的内侧壁上,第四铰接座设置于支承底架的上表面上,且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与第三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相等,第一铰接座和第三铰接座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与第二铰接座和第四铰接座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沿仓门盖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上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铰接座铰接,第一连杆的下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三铰接座铰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臂和第一驱动臂,且第一连接臂和第一驱动臂两者之间具有夹角,并夹角开口朝向第二连杆组件,以避免第一连杆与连接竖板干涉。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沿仓门盖板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杆、及连接于两根第二连杆之间的多根连接横杆;第二连杆的上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二铰接座铰接,第二连杆的下端与对应设置的第四铰接座铰接。
进一步地,第二连杆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臂和第二驱动臂,且第二连接臂和第二驱动臂两者之间具有夹角,并夹角开口朝向第一连杆组件。
进一步地,平开式仓门还包括用于使驱动源与支承底架铰接的第五铰接座、及用于使驱动源与第二连杆组件铰接的第六铰接座;第五铰接座设置于支承底架上;第六铰接座设置于第二连接臂与第二驱动臂的连接处,以避免第二铰接座、第六铰接座及第四铰接座三者的铰接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地,平开式仓门还包括起密封和缓冲作用的橡胶条,橡胶条沿仓门盖板的外周缘布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垃圾作业车,包括垃圾装载箱,垃圾装载箱的上顶板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平开式仓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平开式仓门工作时,由于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之间的上顶板和仓门盖板、及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四者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故而当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其中一条斜边受力时,将带动整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平动,进而实现仓门盖板的平动,解决垃圾装载箱上顶板上进料口封闭或打开的同时,由于仓门盖板的动作过程为平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绕盖板一端以合页回转的形式打开,本实用新型的平开式仓门的仓门盖板的开度大,开启或封闭过程所需空间小,启、闭过程更安全,且仓门盖板打开后提供可操作空间大,便于满足垃圾专用作业车操作、维护性能及场地宽敞度的要求,且整个平开式仓门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垃圾作业车解决垃圾装载箱上顶板上进料口封闭或打开的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绕盖板一端以合页回转的形式打开,其仓门盖板的开度大,开启或封闭过程所需空间小,启、闭过程更安全,且仓门盖板打开后提供可操作空间大,便于满足垃圾作业车操作、维护性能及场地宽敞度的要求。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垃圾作业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平开式仓门的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垃圾作业车的平开式仓门完全开启示意图;
图4是图1中垃圾作业车的平开式仓门关闭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垃圾装载箱;11、上顶板;110、进料口;111、上台阶板;112、下台阶板;113、连接竖板;20、仓门盖板;30、第一连杆组件;31、第一连杆;311、第一连接臂;312、第一驱动臂;40、第二连杆组件;41、第二连杆;411、第二连接臂;412、第二驱动臂;42、连接横杆;50、驱动源;60、第一铰接座;70、第二铰接座;80、第三铰接座;90、第四铰接座;110、支承底架;120、第五铰接座;130、第六铰接座;140、垃圾导料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平开式仓门,用于连接于垃圾作业车的垃圾装载箱10的上顶板11上,以对开设于上顶板11上的进料口110进行封闭,平开式仓门包括:用于封闭进料口110的仓门盖板20,仓门盖板20铰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的另一端分别与上顶板11铰接,以使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之间的上顶板11和仓门盖板20、及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四者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平开式仓门还包括设置于平行四边形结构内的驱动源50,驱动源50的固定端与上顶板11铰接,驱动源50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杆组件40铰接,驱动源50用于驱动平行四边形结构动作以使仓门盖板20平动封闭或打开进料口110。
本实用新型的平开式仓门工作时,驱动源50启动,进而驱动由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之间的上顶板11和仓门盖板20、及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四者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结构动作,以使仓门盖板20平动以封闭进料口110,如图4所示,或使仓门盖板20平动以打开进料口110,如图3所示,以便垃圾上料至进料口110中。
本实用新型的平开式仓门工作时,由于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之间的上顶板11和仓门盖板20、及第一连杆组件30和第二连杆组件40四者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故而当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其中一条斜边受力时,将带动整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平动,进而实现仓门盖板20的平动,解决垃圾装载箱10上顶板11上进料口110封闭或打开的同时,由于仓门盖板20的动作过程为平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绕盖板一端以合页回转的形式打开,本实用新型的平开式仓门的仓门盖板20的开度大,开启或封闭过程所需空间小,启、闭过程更安全,且仓门盖板20打开后提供可操作空间大,便于满足垃圾专用作业车操作、维护性能及场地宽敞度的要求,且整个平开式仓门结构简单、容易制作。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上顶板11为台阶板,包括平行设置的上台阶板111和下台阶板112、及连接上台阶板111和下台阶板112的连接竖板113。第一连杆组件30的上端与仓门盖板20的下表面铰接,第一连杆组件30的下端与连接竖板113的内壁面铰接。第二连杆组件40的上端与仓门盖板20的下表面铰接,第二连杆组件40的下端与下台阶板112的上表面铰接。驱动源50的固定端与下台阶板112的上表面铰接,驱动源50的驱动端与第二连杆组件40的内壁面铰接。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1和图2所示,平开式仓门还包括用于安装驱动源50和第二连杆组件40的支承底架(150),支承底架(150)可拆卸式连接于下台阶板112的上表面上。平开式仓门还包括用于使第一连杆组件30与仓门盖板20铰接的第一铰接座60、使第二连杆组件40与仓门盖板20铰接的第二铰接座70、使第一连杆组件30与连接竖板113铰接的第三铰接座80、及使第二连杆组件40与下台阶板112铰接的第四铰接座90。第一铰接座60设置于仓门盖板20下表面长度方向的中部,第二铰接座70设置于仓门盖板20远离进料口110的后端面上,第三铰接座80设置于连接竖板113的内侧壁上,第四铰接座90设置于支承底架(150)的上表面上,且第一铰接座60和第二铰接座70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与第三铰接座80和第四铰接座90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相等,第一铰接座60和第三铰接座80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与第二铰接座70和第四铰接座90两者铰接中心的间距相等,以使第一铰接座60和第二铰接座70之间的仓门盖板20、第三铰接座80和第四铰接座90之间的支承底架(150)、第一铰接座60和第三铰接座80之间的第一连杆组件30、第二铰接座70和第四铰接座90之间的第二连杆组件40四者构成两两对称的平行四边形结构。本可选方案中,通过增设支承底架(150),进而使第二连杆组件40和驱动源50的底端通过该支承底架(150)间接与上顶板11相连,从而避免影响上顶板11的结构强度,且便于整体式拆卸平开式仓门。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第一连杆组件30包括沿仓门盖板20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一连杆31。第一连杆31的上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一铰接座60铰接,第一连杆31的下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三铰接座80铰接。垃圾装载箱10顶部的两侧各设有用于容置第一连杆31的安装槽,当仓门盖板20关闭时,如图4所示,第一连杆31容置于对应侧的安装槽中,而两个安装槽之间安装有用于导料的垃圾导料斗140,为避免第一连杆组件30在动作过程中与垃圾导料斗140干涉,故而第一连杆组件30仅包括两根第一连杆31,而两根第一连杆31之间未设置连接杆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一连杆31包括相连的第一连接臂311和第一驱动臂312,且第一连接臂311和第一驱动臂312两者之间具有夹角,并夹角开口朝向第二连杆组件40,以避免第一连杆31与连接竖板113干涉,如图3所示。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第二连杆组件40包括沿仓门盖板20宽度方向相对设置的两根第二连杆41、及连接于两根第二连杆41之间的多根连接横杆42,第二连杆组件40的该种结构设置,有利于增强第二连杆组件40整体的结构强度及增强平行四边形结构动作过程中的稳定性。第二连杆41的上端与对应设置的第二铰接座70铰接,第二连杆41的下端与对应设置的第四铰接座90铰接。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第二连杆41包括相连的第二连接臂411和第二驱动臂412,且第二连接臂411和第二驱动臂412两者之间具有夹角,并夹角开口朝向第一连杆组件30。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平开式仓门还包括用于使驱动源50与支承底架(150)铰接的第五铰接座120、及用于使驱动源50与第二连杆组件40铰接的第六铰接座130。第五铰接座120设置于支承底架(150)上。第六铰接座130设置于第二连接臂411与第二驱动臂412的连接处,以避免第二铰接座70、第六铰接座130及第四铰接座90三者的铰接中心在同一直线上,进而造成平行四边形结构运动出现死角。
本可选方案中,如图2所示,驱动源50为伸缩机构,布置在平行四边形结构的内部空间内,使得整个结构布局合理、紧凑。优选的,伸缩机构可以是液动的,也可以是气动的,动作可靠、能耗低。
可选地,平开式仓门还包括起密封和缓冲作用的橡胶条,橡胶条沿仓门盖板20的外周缘布设。考虑到仓门盖板20闭合时的紧度和减少对上顶板11的冲击,在仓门盖板20的外周缘上设置起密封和缓冲作用的橡胶条。
可选地,考虑到检修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在垃圾装载箱10的侧面安装可伸缩的扶梯,以供检修人员攀爬检修。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垃圾作业车,包括垃圾装载箱10,垃圾装载箱10的上顶板11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如上述中任一项的平开式仓门。从而本实用新型的垃圾作业车解决垃圾装载箱10上顶板11上进料口110封闭或打开的同时,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绕盖板一端以合页回转的形式打开,其仓门盖板20的开度大,开启或封闭过程所需空间小,启、闭过程更安全,且仓门盖板20打开后提供可操作空间大,便于满足垃圾作业车操作、维护性能及场地宽敞度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