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抱闸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4445发布日期:2020-10-09 18:30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抱闸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抱闸板。



背景技术:

电梯的抱闸是让电梯在停止运行时能够保持相对静止状态的重要装置,而实现抱闸的功能,需要电梯主体在运行时切换抱闸板打开和维持两种电压,传统的切换方式为抱闸电源板加接触器的组合方式,这种组合的成本较高而且比较占用控制柜的布局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抱闸板技术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抱闸板,包括线路板、继电器和线路安装架,其中:

线路板,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继电器,用于配合线路板提供抱闸需要的打开电压和维持电压;

线路安装架,用于保护线路板边缘和安装固定线路板。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板上,包括继电器模块、排插模块和整流桥堆模块,其中:

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包括第一至第四引脚;

所述排插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九插孔;

所述整流桥堆模块,包括第一和第二整流桥堆,各含有第一至第四引脚。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模块中:

所述继电器的第一引脚同时连接稳压二极管dl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1和排插模块的第八插孔,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继电器的第二引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继电器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九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整流桥堆模块中:

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并联,并联端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第二引脚同时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继电器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二整流桥堆的第四引脚;

所述第二整流桥堆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并联,并联端同时连接第二压敏电阻rv2和排插模块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压敏电阻rv2的另一端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整流桥堆的第二引脚同时连接继电器的第三引脚和排插模块的第四插孔;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第四引脚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五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排插模块中:

所述第七插孔同时连接第一压敏电阻rv1和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同时连接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排插模块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并联,并联端与第一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排插模块的第六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线路安装架包括:

用于固定第一整流桥堆的第一固定架,用于固定第二整流桥堆的第二固定架,和处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外侧的保护架。

其中,所述保护架呈四边形包裹住线路板,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架垂直固定在线路板上,高度高于整流桥堆。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型号为hf105f-1-024d-1hs。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含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电梯抱闸板,相较于传统电梯抱闸板,采用小型继电器以及相适应的电路,在无需改变传统抱闸板功率的条件下,就可达到传统抱闸板抱闸的功能,同时减小了抱闸板整体的体积,从而减小了控制柜总体布局空间,并降低了控制柜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梯抱闸板的俯视图;

图2为一种电梯抱闸板的保护架侧视图;

图3为一种电梯抱闸板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固定架-1、第二固定架-2、保护架-3、线路板-4、继电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为了达到降低控制柜占用空间和降低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梯抱闸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继电器和线路板安装架,其中:

线路板,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继电器,用于配合线路板提供抱闸需要的打开电压和维持电压;

线路板安装架,用于保护线路板边缘和安装固定线路板。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线路板上,包括继电器模块、排插模块和整流桥堆模块,其中:

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继电器(5),所述继电器(5)包括第一至第四引脚;

所述排插模块,用于连接外部电路,包括第一至第九插孔;

所述整流桥堆模块,包括第一和第二整流桥堆,各含有第一至第四引脚。

其中,所述继电器模块中:

所述继电器(5)的第一引脚同时连接稳压二极管dl的阳极、发光二极管led1和排插模块的第八插孔,所述稳压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继电器(5)的第二引脚,发光二极管led1的阳极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继电器(5)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二引脚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九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5)的型号为hf105f-1-024d-1hs。

所述整流桥堆模块中:

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并联,并联端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第二引脚同时连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和继电器(5)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5)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整流桥堆的第四引脚连接第二整流桥堆的第四引脚;

所述第二整流桥堆的第一引脚和第三引脚并联,并联端同时连接第二压敏电阻rv2和排插模块的第二插孔,所述第二压敏电阻rv2的另一端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整流桥堆的第二引脚同时连接继电器(5)的第三引脚和排插模块的第四插孔;所述第二整流模块的第四引脚连接排插模块的第五插孔。

通过整流桥堆模块,能够调整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同时在大功率整流时,能够有效散热,避免热量集中导致电路板损毁,使电路板工作更加稳定。

所述排插模块中:

所述第七插孔同时连接第一压敏电阻rv1和二极管d1的阴极,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同时连接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排插模块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并联,并联端与第一压敏电阻rv1的另一端并联连接排插模块的第六插孔。

通过采用hf105f-1-024d-1hs该型号的继电器(5),以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相关电路,能够在不改变改变传统抱闸板功率的条件下,就可达到传统抱闸板抱闸的功能,同时减小了抱闸板整体的体积,从而减小了控制柜总体布局空间,并降低了控制柜的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更好的保护线路板并将线路板固定住,同时保证线路板的绝缘性,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线路板安装架,其中,所述线路板安装架包括:

用于固定第一整流桥堆的第一固定架1,用于固定第二整流桥堆的第二固定架2,和处于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外侧的保护架3。

通过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2,能有效避免碰触导致的第一和第二整流桥堆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架3呈四边形包裹住线路板4,所述第一固定架1和第二固定架2垂直固定在线路板4上,高度高于整流桥堆。

本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种电梯抱闸板,相较于传统电梯抱闸板,采用小型继电器以及相适应的电路,在无需改变传统抱闸板功率的条件下,就可达到传统抱闸板抱闸的功能,同时减小了抱闸板整体的体积,从而减小了控制柜总体布局空间,并降低了控制柜的成本。

实施例二

为了更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个具体使用实施例,一种电梯抱闸板包括线路板、继电器和线路板安装架,其中:

线路板,用于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电源;

继电器,用于配合线路板提供抱闸需要的打开电压和维持电压;

线路板安装架,用于保护线路板边缘和安装固定线路板。

当电梯中的抱闸接触器吸合后,排插模块接收外部电梯控制器传输来的控制信号,并传输给线路板中的继电器(5)hf105f-1-024d-1hs,继电器(5)吸合,此时,线路板中的交流电压转换为全额直流电压用于电梯抱闸需要的打开电压,若干秒后(可通过电梯控制器上的参数修改时长),继电器(5)释放,即可切换为电梯抱闸需要的维持电压。

同时线路板安装加保证线路板绝缘性和稳定性,避免意外漏电导致的安全隐患。

本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电梯版闸板,相较于传统电梯抱闸板,采用小型继电器以及相适应的电路,在无需改变传统抱闸板功率的条件下,就可达到传统抱闸板抱闸的功能,同时减小了抱闸板整体的体积,从而减小了控制柜总体布局空间,并降低了控制柜的成本。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