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胶封可循环使用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14296发布日期:2020-09-15 18:58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胶封可循环使用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胶封可循环使用包装箱。



背景技术:

包装箱是物流运输中间的基本用具,仅在快递物流行业,每年数以百亿的包装箱被商家装载物品通过物流运输交到客户手中,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包装箱的结构对其使用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需要开发结构合理的包装箱,以免出现包装箱使用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目前,纸质包装箱,主要采用以下两种使用方式:一种是需要使用不环保的透明胶带来进行封箱,通过撕掉胶带进行开箱,此种包装箱可以是全叠盖也可以是半叠盖的;另一种是使用自带双面胶粘进行封箱,在上下盖之间带有双面胶粘结构区域,可以使上下叠盖粘贴在一起实现封箱效果,一般会在包装箱外侧用刀线做出一个直线开启口或开启条便于开启,此种包装箱基本为全叠盖式。

由于透明胶带不环保,所以,使用自带双面胶粘进行封箱的全叠盖式包装箱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的免胶带的环保包装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使用内部粘和方式封箱,开箱时会对包装箱造成破坏,因此导致这种纸箱只能使用一次,无法重复利用,会产生巨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胶封可循环使用包装箱,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胶封可循环使用包装箱,包括箱体、箱盖和锁定件,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箱盖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下两侧的上箱盖和下箱盖,所述上箱盖包括与第一侧板相连的第一盖板、与第二侧板相连的第二盖板、与第三侧板相连的第三盖板、与第四侧板相连的第四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有插舌,所述插舌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口;所述第三盖板靠近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插舌伸入的插口,第三盖板靠近所述插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口,所述第三侧板靠近所述插口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固定口;所述第二盖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避让口,第四盖板远离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避让口;封箱时,所述第三盖板折叠伸入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插舌经所述第一避让口和所述第二避让口对应伸入所述插口中,所述锁定件穿过第二固定口、第一固定口和第三固定口,将所述包装箱封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避让口和所述第二避让口均为扇形的豁口,所述第一避让口和所述第二避让口在封箱时相互拼接,令所述插舌经所述第一避让口和所述第二避让口对应伸入所述插口中。

优选的,封箱时,所述第一避让口和所述第二避让口对应拼接形成半圆形的第一避让区域,所述插口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避让区域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固定孔,封箱时,所述第四固定孔对应所述避让区域,所述锁定件穿过第四避让口、第二固定口、第一固定口和第三固定口,将所述包装箱封合。

优选的,所述第三盖板包括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远离所述第三盖板的一端向外凸出延伸形成第二贴合部;封箱时,所述第一贴合部伸入所述箱体内,平行并紧贴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二贴合部伸入所述箱体中,平行并紧贴所述下箱盖。

优选的,所述下箱盖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的第五盖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的第六盖板、与所述第三侧板相连的第七盖板、与所述第四侧板相连的第八盖板;所述第五盖板远离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凹陷部,所述第七盖板远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所述凹陷部对应卡接,令所述下箱盖对应覆盖在所述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六盖板上设置有第三避让口,所述第八盖板上设置有第四避让口;封箱时,所述第三避让口和所述第四避让口对应拼接,形成第二避让区域,所述第六盖板和所述第八盖板局部覆盖所述第五盖板,所述凹陷部部分处于第二避让区域内,所述凸出部经所述凹陷部对应伸入所述箱体内,令所述下箱盖对应覆盖在所述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远离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延伸的预留板,所述预留板对应贴合在所述第四侧板远离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包装箱的基材为瓦楞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了无胶封箱方式,实现了包装箱的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不可降解胶带的使用,减少了“白色”污染。2、包装箱的循环利用,减少快递包装耗材,相较同类快递包装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上的节约。3、包装箱能够从内部支撑锁住箱底,不让箱底各盖板向内折叠,消除别包装箱可以通过向内折叠打开的缺陷,使物流运输更加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包装箱的展开图。

图中:1、第一侧板;11、第一盖板;12、第五盖板;13、插舌;14、第一固定口;15、第四固定口;16、凹陷部;2、第二侧板;21、第二盖板;22、第六盖板;23、第一避让口;24、第三避让口;3、第三侧板;31、第三盖板;32、第七盖板;33、插口;34、第二固定口;35、第三固定口;36、第一贴合部;37、第二贴合部;38、凸出部;4、第四侧板;41、第四盖板;42、第八盖板;43、第二避让口;44、第四避让口;5、预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胶封可循环使用包装箱,包括箱体、箱盖和锁定件,所述箱体包括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所述箱盖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箱体上下两侧的上箱盖和下箱盖,所述上箱盖包括与第一侧板1相连的第一盖板11、与第二侧板2相连的第二盖板21、与第三侧板3相连的第三盖板31、与第四侧板4相连的第四盖板41;所述第一盖板11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端设置有插舌13,所述插舌13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口14;所述第三盖板31靠近所述第三侧板3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插舌13伸入的插口33,第三盖板31靠近所述插口3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固定口34,所述第三侧板3靠近所述插口3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固定口35;所述第二盖板2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避让口23,第四盖板41远离所述第四侧板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避让口43;封箱时,所述第三盖板31折叠伸入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插舌13经所述第一避让口23和所述第二避让口43对应伸入所述插口33中,所述锁定件穿过第二固定口34、第一固定口14和第三固定口35,将所述包装箱封合。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让口23和所述第二避让口43均为扇形的豁口,所述第一避让口23和所述第二避让口43在封箱时相互拼接,令所述插舌13经所述第一避让口23和所述第二避让口43对应伸入所述插口33中。

封箱时,所述第一避让口23和所述第二避让口43对应拼接形成半圆形的第一避让区域,所述插口33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避让区域的直径。

所述插舌13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设置为多边形;插舌13的尺寸应小于所述插口33的尺寸,保证插舌13能够顺利伸入所述插口33中。

所述第一避让口23设置在所述第二盖板21靠近所述第三盖板31的一侧,所述第二避让口43设置在所述第四盖板41靠近所述第三盖板31的一侧。

所述第一避让口23和所述第二避让口43的直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只需保证,两者组成的第一避让区域的尺寸大于插舌13的尺寸,保证插舌13能够顺利插入插口33内。本实施例中,第一避让口23和第二避让口43分别为半径为50mm的四分之一圆。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11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端设置有第四固定孔,封箱时,所述第四固定孔对应所述避让区域,所述锁定件穿过第四避让口44、第二固定口34、第一固定口14和第三固定口35,将所述包装箱封合。

锁定件可以是时间上的一次性塑料钉扣直接插入第二固定口34、第一固定口14和第三固定口35,将包装箱锁死;或者是,使用一次性绑扎绳穿过第四避让口44、第二固定口34、第一固定口14和第三固定口35,将包装箱锁死。

所述第一固定口14、第二固定口34、第三固定口35和第四固定口15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以便更好的满足需要;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口14、第二固定口34和第四固定口15均设置为圆形,第一固定口14的直径为15mm左右;第二固定口34和第四固定口15的直径为10mm左右;第三固定口35为矩形,尺寸为50mmx20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盖板31包括第一贴合部36和第二贴合部37,所述第一贴合部36远离所述第三盖板31的一端向外凸出延伸形成第二贴合部37;封箱时,所述第一贴合部36伸入所述箱体内,平行并紧贴所述第三侧板3,所述第二贴合部37伸入所述箱体中,平行并紧贴所述下箱盖。

所述第一贴合部36和所述第二贴合部37的设置能够使包装箱的抗压能力增强,加强了第三侧板3的纵向支撑力,提升包装箱的抗损坏能力。同时也避免第三盖板31在箱体内部翘起,损坏箱体内部的物品。第三盖板31能够从内部支撑锁住箱底,不让箱底各盖板向内折叠,消除别包装箱可以通过向内折叠打开的缺陷。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箱盖包括与所述第一侧板1相连的第五盖板12、与所述第二侧板2相连的第六盖板22、与所述第三侧板3相连的第七盖板32、与所述第四侧板4相连的第八盖板42;所述第五盖板12远离所述第一侧板1的一端设置有凹陷部16,所述第七盖板32远离所述第三侧板3的一端设置有凸出部38,所述凸出部38与所述凹陷部16对应卡接,令所述下箱盖对应覆盖在所述箱体上。

所述凸出部38和所述凹陷部16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设置,以便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16为长方形,所述凸出部38为带椭圆形;所述凸出部38的宽度应大于凹陷部16,使凸出部38不会从凹陷部16中跑出,避免包装箱由于凸出部38从凹陷部16伸出,造成包装箱展开,从而影响使用。

所述第七盖板32呈梯形,且所述第第七盖板32自其靠近所述第三侧板3的一侧向外宽度逐渐收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六盖板22上设置有第三避让口24,所述第八盖板42上设置有第四避让口44;封箱时,所述第三避让口24和所述第四避让口44对应拼接,形成第二避让区域,所述第六盖板22和所述第八盖板42局部覆盖所述第五盖板12,所述凹陷部16部分处于第二避让区域内,所述凸出部38经所述凹陷部16对应伸入所述箱体内,令所述下箱盖对应覆盖在所述箱体上。

所述第三避让口24自所述第六盖板22靠近所述第二侧板2的一侧向外宽度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三避让口24处于第六盖板22靠近所述第五盖板12的一侧;所述第四避让口44自所述第八盖板42靠近所述第四侧板4的一侧向外宽度逐渐增大;且所述第三避让口24处于第八盖板42远离所述第七盖板32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板1远离所述第二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向外凸出延伸的预留板5,所述预留板5对应贴合在所述第四侧板4远离所述第三侧板3的一侧。

本实施例中,所述包装箱的基材为瓦楞纸。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之间、第二侧板2和第三侧板3之间、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之间、第一侧板1和预留板5之间都有折痕线,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第四侧板4一体成型。第一侧板1与第一盖板11以及第五盖板12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线,三者一体成型;第二侧板2与第二盖板21以及第六盖板22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线,三者一体成型;第三侧板3与第三盖板31以及第七盖板32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线,三者一体成型;第四侧板4与第四盖板41以及第八盖板42之间分别设置有折痕线,三者一体成型。第一盖板11与插舌13之间设置有折痕线;插口33远离所述第三侧板3的一侧设置有折痕线;第一贴合部36与第二贴合部37之间设置有折痕线。在进行包装箱封装时,需要将展开的包装箱按照折痕线进行折叠。

在进行包装箱封装时,首先将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第四侧板4折叠构成箱体,将预留板5贴在第四侧板4上,并使用紧固件将两者固定连接,构成箱体;之后,将第五盖板12内折,然后将第六盖板22和第八盖板42内折,压在第五盖板12上,之后内折第七盖板32,将凸出部38经凹陷部16伸入箱体内部;然后将第三盖板31内折伸入箱体内部,使第一贴合部36紧贴第三侧板3,第二贴合部37紧贴下盖体;将第二盖板21和第三盖板31内折,之后将第一盖板11内折,将插舌13伸入插口33内;最使用一次性塑料钉扣直接插入第二固定口34、第一固定口14和第三固定口35,将包装箱锁死;或者是,使用一次性绑扎绳穿过第四避让口44、第二固定口34、第一固定口14和第三固定口35,将包装箱锁死。开箱时,直接拉断钉扣或剪断扎绳,即可完整打开上盖体。再次使用只需更换新的钉扣或扎带。

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胶封可循环使用包装箱,采用了无胶封箱方式,实现了包装箱的重复循环使用,降低了不可降解胶带的使用,减少了“白色”污染。包装箱的循环利用,减少快递包装耗材,相较同类快递包装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上的节约。包装箱能够从内部支撑锁住箱底,不让箱底各盖板向内折叠,消除别包装箱可以通过向内折叠打开的缺陷,使物流运输更加安全可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