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竖井开挖用出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1934发布日期:2020-10-02 08:02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竖井开挖用出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竖井开挖出土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力竖井开挖用出土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竖井也称电缆竖井,是用于布放垂直干线电缆的通道,电力竖井开挖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土渣,为方便工作人员持续作业,需要边挖边向地面运输。

现有的出土装置包括设置在井口上方的龙门架、架设在龙门架上的导轨、安装在导轨上的电动葫芦(型号为cd1md1单双速电动葫芦)以及钩挂在电动葫芦的钩子上的土筐,为了将土筐由井口的上方转移至旁侧,将龙门架设置为三组,并且每组龙门架的高度都在6米左右,运输时,通过电葫芦对土筐进行提升和移动。

由于龙门架的高度较高,重量较重,因此现场安装时需要使用大型吊车,但是大型吊车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场地的限制,例如所要开挖的电力竖井位于高压线的下方,在这种情况下,大型吊车不具备作业空间,这就导致了龙门架的安装难度增加,大大延长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力竖井开挖用出土装置,其优点是适用于临近高压线等不具备大型吊车施工的工况,提高了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力竖井开挖用出土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位于井口上方的龙门架、安装在两龙门架之间的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行走式电动葫芦以及钩挂在行走式电动葫芦的钩子上的盛土器;

所述龙门架包括两根支撑柱以及固定在两支撑柱之间的横梁,每根支撑柱由多层结构单元组装而成,结构单元的一侧设有能够安装单柱吊运机的支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龙门架由多层结构单元和横梁组成,高度相对较低,单体重量较轻,通过方案中的单柱吊运机即可实现吊装,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受地形的限制,适用于临近高压线等不具备大型吊车施工的工况,提高了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安全保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结构单元包括第一矩形架、设置在第一矩形架正下方的第二矩形架以及固接在第一矩形架和第二矩形架之间且位于四角处的长角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构单元的整体为预制或者说预先安装好的,施工时,只需运输至现场进行组装即可,大大节省了施工周期。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矩形架和第二矩形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四根短角钢,相邻短角钢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角钢方便获取且成本较低,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安装和拆卸。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长角钢之间固接有斜支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支撑柱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座包括固接在相邻两根长角钢之间的固定板、一体连接在固定板上且水平设置的承载板以及固接在承载板上且与单柱吊运机底端的法兰相适配的法兰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法兰将单柱吊运机固定在承载板上,以便对下一层结构单元、横梁或导轨进行吊装,提高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承载板与固定板之间的连接节点进行加固,提高其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承载板的下表面与对应的长角钢之间固接有支撑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用于对承载板进行加固,提高承载板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接有与预埋板螺栓连接的配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撑柱的重量,提高龙门架安装后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轨为工字钢,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横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行走式电动葫芦在导轨上移动并对土方进行运输。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设置为:竖向相邻的所述结构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施工完毕后对支撑柱进行拆卸和运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申请中的龙门架由多层结构单元和横梁组成,高度相对较低,单体重量较轻,通过方案中的单柱吊运机即可实现吊装,与现有技术相比,不受地形的限制,适用于临近高压线等不具备大型吊车施工的工况,提高了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安全保障;

2、斜支撑的设置,提高了支撑柱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

3、配重板的设置,能够增加支撑柱的重量,提高龙门架安装后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结构单元与单柱吊运机安装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支座上加强条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龙门架;2、导轨;3、行走式电动葫芦;4、盛土器;5、支撑柱;51、结构单元;511、第一矩形架;512、第二矩形架;513、长角钢;514、短角钢;52、配重板;53、斜支撑;6、横梁;7、支座;71、固定板;72、承载板;73、法兰盘;74、加强条;75、支撑杆;76、配重块;8、单柱吊运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力竖井开挖用出土装置,包括龙门架1、导轨2、行走式电动葫芦3和盛土器4;龙门架1至少为两个,其分别位于井口的两侧;导轨2安装在两龙门架1之间,根据实际需要,可在导轨2的中间位置再加设一龙门架1,用于对导轨2提供进一步的支撑,避免导轨2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力过大而折断;行走式电动葫芦3滑动在导轨2上;盛土器4为桶式或筐式,其钩挂于行走式电动葫芦3的钩子上。为防止中间的龙门架1阻碍行走式电动葫芦3沿导轨2移动,中间的龙门架1需高于两端的龙门架1。

龙门架1包括两根支撑柱5以及固定在两支撑柱5之间的横梁6;导轨2为工字钢,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横梁6的上表面,导轨2的中间部位固接在中间龙门架1的横梁6的下表面;行走式电动葫芦3的型号为cd1md1单双速电动葫芦,其可在电机的驱动下沿导轨2做往复运动,用于对竖井内的土方进行运输。

参照图1和图2,支撑柱5由多层结构单元51组装而成,每层结构单元51的高度在1-2米之间,相邻结构单元5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结构单元51包括水平设置的第一矩形架511、位于第一矩形架511正下方的第二矩形架512以及固接在第一矩形架511和第二矩形架512之间且位于四角处的长角钢513,第一矩形架511和第二矩形架512的结构相同,两者均包括四根短角钢514,相邻短角钢51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长角钢513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矩形架511和第二矩形架512内,并且与第一矩形架511和第二矩形架512上的短角钢51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结构单元51为预制,施工时,将所有部件运输到现场直接组装即可。

支撑柱5的底部即最下方结构单元51的第二矩形架512远离长角钢513的一侧固接有配重板52,具体连接方式可为焊接,配重板52与预埋在混凝土基础内的预埋板螺栓连接,用于对支撑柱5进行固定。

为提高支撑柱5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强度,在相邻两长角钢513之间的内侧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有斜支撑53,斜支撑53可为钢板。

参照图2,结构单元51的一侧设有支座7,用于安装单柱吊运机8,以便对下一层结构单元51、横梁6或导轨2进行吊装,提高安装效率。竖向相邻结构单元51之间的支座7错开设置。此处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单柱吊运机8需去掉现有技术中单柱吊运机8的底座,只保留法兰以上的部分。支座7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相邻两根长角钢513之间的固定板71、一体连接在固定板71上且水平设置的承载板72以及固接在承载板72上且与单柱吊运机8底端的法兰相适配的法兰盘73,当第一层结构单元51安装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将单柱吊运机8通过法兰固定在承载板72上。

参照图3,在承载板72与固定板71之间的连接处焊接有加强条74,用于对两者之间的连接节点进行加固,提高结构强度。在承载板72的下表面与对应的长角钢513之间固接有支撑杆75,用于提高承载板72的承载能力。

参照图1和图2,为了避免支撑柱5由于一侧安装了单柱吊运机8而导致受力不均的问题,在底层结构单元51与单柱吊运机8相对的一侧安装配重块76,用于平衡支撑柱5两侧所受到的力。

施工时,先将第一层结构单元51安装在地面上,然后通过法兰将单柱吊运机8固定在支座7上,启动单柱吊运机8,使其将第二层结构单元51吊装至第一层结构单元51的上方,并通过螺栓对两者进行固定,然后拆除单柱吊运机8,将其固定在第二层结构单元51的支座7上,对第三层结构单元51进行吊装,重复上述操作直到完成支撑柱5的安装,多根支撑柱5之间可同时作业,支撑柱5安装完成后,再通过单柱吊运机8依次对横梁6和导轨2进行吊装和固定。

本申请中的龙门架1由多层结构单元51和横梁6组成,高度相对较低,单体重量较轻,通过方案中的单柱吊运机8即可实现吊装,不受地形的限制,适用于临近高压线等不具备大型吊车施工的工况,提高了工作人员作业时的安全保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1年03月16日 02:16
    电力开挖装土的土斗子足怎么焊的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