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方法、加热设备和具有这种设备的设施与流程

文档序号:26240518发布日期:2021-08-10 16:4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方法、加热设备和具有这种设备的设施与流程

本发明落入在用于生产和加工所述产品的生产线中的产品包装的领域内。

这样的产品可以以非限制性的方式是容器,诸如,瓶、罐、纸板砖包装,或者甚至这样的容器单独地或分组在一起地在盒子、箱、纸板盒子或捆中。



背景技术:

如已知的,在工业生产线上,产品可以接受多种不同的连续处理,范围从通过塑料注塑或拉伸吹塑操作生产容器,特别是涉及填充,用塞子封闭和单独为产品贴标签,到分组在一起的多种产品的成批包装。

此外,每个批次通过根据矩阵排列(通常为整体正方形的或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式)将多个产品分组在一起(交错的或不交错的)来构造。另外,可以借助于形成底部的支承件(例如纸板覆盖的包装托盘)将每一批次固定在基座处。

一旦产品成批地分组在一起,每个批次可以被包裹,特别是用膜覆盖,以便将产品保持在一起并简化这种批次的操作。

本发明的目标是成批分组在一起的多个产品的捆扎包装。

产品捆扎包括将它们成批地分组在一起,然后借助于热收缩材料的膜片材包裹每批产品。然后包裹的批次对于片材进行加热步骤,以模制成批次的整体外部形状。简言之,膜片材在加热的作用下收缩,以施加收缩,确保将分组在一起的产品固定成一批次。

成批分组在一起、包裹和加热借助于货盘包裹机类型的专用设备,通过多个连续的站进行。

此外,通过穿过管道式烘箱类型的烘箱来进行包裹的批次的加热。每批产品在一个或多个输送机的顶面上从所述烘箱的入口输送到所述烘箱的出口。

相同的烘箱可以包括几个不同的部分,一个接一个地邻接,每个施加专用于通过所述烘箱的每个批次的加热的参数。

特别地,加热是通过确保加热空气流朝向所述烘箱的部分的内部的循环的加热装置来进行;优选地,加热装置专用于每个部分。

一方面,热空气被送到输送机并允许在输送机上传输的批次的下侧和底部边缘被加热,本质上将位于产品批次之下的膜片材的部分作为目标,特别地以便将焊接施加到包裹片材的端,包裹片材的端在先前包裹时在批次的产品的重量下彼此叠置和压靠。另一方面,热空气被送向壳体的内部容积,并允许包裹的批次的外部被加热,以便通过使片材变形以将其模制成轮廓的一部分来实现用于收缩的膜片材的收缩,以使其被压成与产品接触。

此外,每个加热装置包括加热块,该加热块的功能是加热通过该加热块的空气。加热装置还包括用于使由所述加热块加热的空气以加热空气流的形式循环的装置。在输出处,这种加热空气流被送到回路,该回路一方面在其部分的输送机的水平处分开并出现,另一方面在该部分的壳体的容积内部。

在所述后一种情况下,朝向壳体的容积的内部,通过歧管执行在相应回路的输出处的加热空气的排出。优选地,至少两个歧管垂直且彼此平行地设置,根据批次的移动的方向在每个部分的长度的一部分之上纵向延伸。两个歧管在横向上隔开一个间距,一方面,允许批次在所述两个歧管之间通过,另一方面,相对于批次的侧壁隔开一个确定的距离,以便确保加热和收缩,

此外,每个歧管具有整体矩形或梯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即中空的和封闭的。每个歧管连接到回路的输出处,加热空气流通过该回路的输出处到达,并且每个歧管具有带孔的壁,热空气通过该孔排出并导向其部分的容积的内部。这种孔通常是相同的,具有圆形截面,并且通常也规则地分布在每个歧管的壁的表面上。

空气通过孔的这种排出的第一个问题在于,位于最靠近在歧管的一个点处出现的回路的输出处的孔与位于更远处的那些孔之间的流速的差异。流速的这种差异产生了与批次接触的空气流的不均匀性。

另一个问题在于在每个歧管内部产生的湍流,湍流引起在每个孔的任一侧上的流的一部分的随机排出,并且不允许空气相对于每个孔直地、正交地被引导。

此外,孔以规则间距的定位产生了排出空气的不连续性:当空气与孔相对通过时,膜片材接收空气,然后在空气通过所述孔之间的通道时接收更少的空气。

在一种情况下,与另一种情况一样,这导致排出的空气的湍流,而不允许其方向被完美地控制。

一种解决方案包括在每个孔上安装喷嘴,以允许空气排出轨迹被矫直。这种解决方案是昂贵的,并且仅允许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此外,为了施加收缩,一个主要的约束在于获得没有折痕的完全光滑的表面。实际上,在加热过程中,膜片材首先膨胀,形成气泡,然后收缩并紧握该批产品。在该气泡膨胀时,移动的空气有产生折痕的危险,一旦片材被约束,该折痕形成热熔性折痕,该热熔性折痕随后不能被复原。

不那么重要的是,移动的空气可能形成褶皱。这种褶皱不会损害批次的固定,但确实呈现出不美观的外观,使得可能出现在包裹的批次上的图示变形。

在一种情况下,与另一种情况一样,受约束的片材通常沿每个片材的边缘在批次的每一侧上的两端处折叠和起皱,形成被称为“甲半月”的整体圆形开口。同样,这些折痕,尤其是在甲半月处,呈现出美观的外观,但也使得难以撕开批次的外包装以便提取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成批产品的捆扎包装来减轻现有技术的缺点,该捆扎包装使得在片材围绕所述成批产品收缩时能够使存在于面上和甲半月处的褶皱平整,同时限制产生褶皱的风险。

特别地,本发明沿着一部分,特别是在加热结束时(即在烘箱的最后一部分处),提供了一种排出加热空气的模式,该模式特别导致增加的吹送压力和排出流的受控定向,确保了沿着所述部分连续排出的加热空气的均匀性。

为此,本发明设想产生具有相对于该部分基本上纵向延伸的层流的流。这种层流特别使得规则地和连续地沿着所述部分精确地控制排出的空气流速成为可能。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方法,其中,至少:

-产品在纵向运行方向上移动;

-将产品成批分组在一起;

-用可热收缩膜的片材包裹每个批次;

-加热经过包裹起来的每个批次,以收缩围绕所述批次的每个片材,通过循环至少一个加热空气流和通过朝向烘箱的壳体内部排出所述空气流,以对批次进行加热,该烘箱依次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和一个第二部分;

-将每个批次的片材冷却;

在加热期间,沿着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空气流被不连续地成形,并且所述第一不连续流被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排出,使得所述片材模制成相应的批次。

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它在加热过程中沿着所述第二部分至少包括将第二流成形为空气刀,并将所述空气刀朝向所述片材排出以使片材平整。

根据另外的非限制性特征,所述第二流可以连续成形。

所述空气刀可以相对于待加热的批次和所述纵向方向横向定向,优选正交定向。

所述空气刀可以相对于包含所述纵向运行方向的平面平行或倾斜地定向。

所述空气刀的排出压力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流的循环压力增加。

所述空气刀可相对于每个批次的维度垂直移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设备,至少包括:

-烘箱,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部分和一个第二部分;

-至少一个输送机,穿过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

-装置,用于加热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该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块、连接所述加热块并出现在所述相应的部分内部的至少一个回路、以及用于将由所述加热块加热的空气流循环至所述回路的至少一个装置;

-对于每个第一和第二部分,每个加热装置包括连接在至少所述回路的输出处的至少一个歧管,每个歧管沿着相应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这种设备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的每个歧管包括至少一个壁,该至少一个壁设置有分布在所述壁的表面之上的孔;

-所述第二部分的每个歧管包括至少一个壁,该至少一个壁设置有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小孔。

根据另外的非限制性特征,每个小孔可以在所述壁的底部中延伸并且相对于所述壁的表面横向定向。

每个小孔可以水平延伸或倾斜。

每个小孔可以具有比相应歧管的宽度小的高度。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设施,其至少依次包括:

-一个站,用于将所述产品分组成批次;

-一个站,用于用可热收缩膜的片材包裹所述批次中的每一个;

-一个站,用于加热包裹每个批次的每个片材;

-一个站,用于冷却每个批次的片材;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站包括用于加热根据本发明包裹的成批产品的设备。

因此,本发明可以获得将收缩应用于包装具有完美光滑外观的成批产品的片材,从而降低形成折痕、褶皱、小褶皱或其它这种褶皱的风险,特别是增强其美学外观。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显现出来,其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捆扎包装设备的实施方式的烘箱的部分的横向垂直的截面的简化视图;以及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所述设备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两个部分的烘箱的纵向垂直的截面的简化视图,特别地示出了所述部分中的配备有层流加热的一个。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产品包装。

这样的产品可以以非限制性的方式是容器,诸如,瓶、罐、纸板砖包装,或者甚至这样的容器单独地或分组在一起地在盒子、箱、纸板盒子或捆中。

本发明特别地针对所述产品的捆扎包装。

如前所述,捆扎包括多个产品处理步骤,即,特别地,将几个产品分组在一起成批次,接着是借助于由可热收缩的塑料材料制成的膜片材包裹每个批次,然后是加热每个包裹的批次的步骤,一方面以确保在所述批次产品之下的所述片材的焊接,以及另一方面,片材的收缩在批次周围施加收缩。最后,冷却步骤在包裹的处理和运输之前特别地通过货盘化来设置包裹。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设施,该装置依次包括至少有关的站,即,用于将所述产品分组成批次的站、用于用可热收缩膜的片材包裹所述批次中的每一个的站、随后是用于加热包裹每个批次的每个片材以施加收缩的站、以及最后是用于冷却在每个批次外部上约束的片材的站。

可以设想在产品的运输的纵向方向上对齐和/或平行地设置这些站中的几个。

在本文中,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方法。在这种方法中,产品在纵向运行方向上移动,将产品成批分组在一起,每个批次用可热收缩的片材包裹,每个包裹的批次被加热,以便在所述批次周围施加每个片材的收缩。此外,一旦收缩已经被施加到每个批次,约束的片材就被冷却。

本发明更具体地针对已经分组在一起并包裹的成批产品的加热。因此,所述设施的加热站包括用于加热包裹的产品批次的设备1。

该方法可以部分地应用在设备1内,设备1因此构成设施的处理站,与其它站协作。

这种设备1包括烘箱。

为了使产品在设备1内移动,但首先通过所述烘箱,后者设置有至少一个输送机2。优选地,单个传送机2沿着设备1穿过不同的站并在不同的站之间延伸。然而,烘箱可以至少包括它的专用于其的输送机2。因此,产品沿着设施、设备1及其烘箱,在设施、设备1及其烘箱内在纵向运行方向上移动。

这种输送机2包括能够承受机械应力以及最重要的是热应力的结构和材料。所述输送机2可以是环带类型的,装备有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链或垫,该链或垫特别地由金属晶格类型或耐热塑料制成。成批产品在输送机2的顶面上移动。

烘箱可以是任何类型,但优选通道类型。它包括入口3和出口4,入口3通过位于上游的至少一个包装站供应产品,出口4向位于下游的至少一个冷却站供应成批产品。因此,一个或多个输送机2通过允许产品在所述烘箱内沿着行进路径或线穿过来允许产品从入口3行进至出口4。

通常,输送机2的返回路径或线发生在烘箱的外部,优选地在所述烘箱的底部下方或在所述烘箱的底部中。设备1可以包括专用于冷却输送机2的返回路径或线的连接装置,特别地以便降低其温度。

烘箱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分100和一个第二部分101。部分100、101一个接一个地邻接,确保所述烘箱的内部容积的连续性。部分100、101大致对齐,形成所述烘箱的同一个壳体,在由至少一个输送机2传输的成批产品的前进的方向上纵向延伸。

根据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设备1包括两个部分100、101,烘箱由它们中的每一个组成。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设备1可以包括更多的部分,部分101必须在第一部分100之后,部分101相对于批次的移动的方向优先地是最后的部分。

根据实施方式,部分100、101可以具有相同的长度或不同的长度。

为此,在至少一个输送机2延伸穿过烘箱和设备1的情况下,其逻辑上沿着部分100、101延伸,其由部分100、101组成。特别地,所述输送机2穿过至少一个部分100、101。

在图2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述烘箱包括从入口3延伸的第一部分100、随后是与所述第一部分100邻接并从所述第一部分100延伸到出口4的第二部分101。

每个部分100、101确定具有特定参数的加热区,对应于每个批次的不同加热步骤。

为此,设备1包括用于每个部分100、101的加热装置5。每个加热装置5使得能够加热并将至少一个加热空气流送到烘箱的内部,优选地将多个流传送到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每个加热装置5可以专用于部分100、101,或者甚至部分共享,特别是具有一个或多个公共部件。

加热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块50、连接所述加热块50并出现在所述相应的部分100、101内部的至少一个回路51、以及用于使由所述加热块50加热的空气流循环到所述回路51的至少一个装置52。因此,空气通过穿过加热块50被加热,该加热块50特别地为电阻器或气体燃烧器的形式。在循环装置52(诸如一个或多个风扇)的作用下,加热空气流被输送到一个或多个回路51,特别是以管道或导管的形式。

简而言之,根据该方法,通过至少一个加热空气流的循环以及通过将所述流排出到烘箱的壳体的内部来进行批次的加热,该烘箱依次设置有至少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

此外,对于每个部分100、101,至少一个回路51可以出现在输送机2处,特别地从底部到顶部穿过所述输送机2,允许空气流朝向成批产品的下侧排出,以便进行焊接并施加收缩的至少一部分,即至少片材的收缩的开始。一个或多个其它回路51可以直接出现在烘箱的壳体内部,特别地在每个部分100、101内部,该壳体包括它们的内部容积。

为此,对于每个第一部分100和第二部分101,每个加热装置5包括至少一个歧管6,特别地几个歧管6。每个歧管6沿着相应的部分100、101的至少一部分延伸,优选地沿着每个部分100、101的大部分长度延伸。每个歧管6可以垂直地或基本上垂直地延伸,即特别地相对于包含所述输送机2的平面正交地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可以在图2中所示,歧管6是位于相应的部分100、101的壳体内部的部件。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实施方式,歧管6可以由形成设备1的烘箱的一个或多个部分100、101的壳体的全部或部分侧壁形成。

优选地,两个歧管6相对于批次的纵向移动的方向横向地间隔开一个间距以及一个距离,该间距取决于成批产品的尺寸和包裹所述待加热的批次的片材的尺寸,该距离设置在批次和所述两个歧管6的内壁60之间,所述距离设置成允许排出的空气在壳体内循环。

根据可以在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每个部分100、101包括一对歧管6。空气流通过其被排出的内壁60朝向彼此相对的内部转向,且批次在这些内壁60之间循环。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每个部分100、101可以包括三个歧管6,并且位于侧面上的歧管6的内壁60朝向中心歧管的每个内壁60转动。然后,加热空气流被中心歧管的内壁60中的每一个排出。

为此,每个歧管6连接在至少所述回路51的输出处。歧管6可以具有中空和封闭的形式,除了在回路51的输出处和在其内壁或壁60处的开放连接之外,空气流通过内壁或壁60朝向相应的部分100、101的壳体的内部排出。

根据其它实施方式,每个部分100、101可以包括多个歧管6,其成对布置和/或与一个或多个中心歧管一起布置。

根据其它实施方式,每个部分100、101的每个歧管6可以被布置为中心歧管。

歧管6可具有整体的平行六面体形状,优选为矩形,甚至为梯形。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图中所示,每个歧管6在顶部处连接到相应的回路51,在顶面处连接。

此外,同一个第二部分101的每个歧管6或每组歧管6可以垂直地移动,允许其高度相对于待加热的成批产品的尺寸进行调节。每个歧管6还可以横向地,即水平地移动,通过根据在歧管6的所述内壁60之间循环的待加热的产品的尺寸和批次的尺寸增加或减小分隔距离,来改变彼此面对的内壁60之间的间距。

有利地,本发明提供了在第一部分100中施加的加热步骤相对于在第二部分101中执行的加热步骤是不同的。特别地,本发明设想改变在第二部分101中排出空气的方式,以便改进在每个批次上的收缩的应用。此外,第二部分101允许膜片材均匀地抵靠每个批次的产品,以及在每个甲半月处的片材的端,提供片材的新的“起泡”,并通过平滑其外观以限制褶皱的外观,同时在由每个歧管6排出的空气流上赋予均匀性。

为此,首先,在第一部分100中,进行加热的第一步骤,特别地允许第一气泡,随后是膜片材的收缩,膜片材的收缩将在相应的批次的任一侧上形成甲半月。沿着所述第一部分10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空气流被不连续地成形,并且所述第一不连续流被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排出,使得所述片材模制成相应的批次的轮廓。当空气流被每个歧管6排出时,特别是当空气流通过相应的内壁60时,在空气流上赋予不连续的特性。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在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00的每个歧管6包括至少一个内壁60,内壁60设置有分布在所述内壁60的表面之上的孔7。

内壁60的表面被理解为其几何表面,以长度尺寸和高度尺寸延伸,形成板。因此,孔7形成在内壁60的板的大部分之上。孔7可以垂直地和水平地彼此间隔开,特别地形成列和行。孔7可以规则地或不规则地分布,彼此间隔开相等或不相等的间距。

此外,孔7是一次性的,因为它们形成第一部分的每个第一空气流排出到所述第一部分100的内部的多个点。

此外,至少一个孔7可以包括喷嘴或通道,以便定向或引导排出的空气。几个孔7可以装备有喷嘴或通道,特别是一排和/或一列的孔7。

因此,一旦通过歧管6的孔7排出,移动的空气是均匀的,具有流动的整体湍流特性,允许该空气被吹送以使其以朝向待加热的批次定向的方式大致到达壳体的内部的所有点。

在该加热的第一步骤之后,为了形成第一气泡并通过收缩将膜片材贴在每个批次上,本发明提供了加热每个批次的片材的第二步骤,该加热的第二步骤旨在是不同的和清楚的。以非限制性的方式,该加热的第二步骤使得使每个批次的受约束的片材平滑成为可能。特别地,在加热的第二步骤中排出的空气更均匀,被引导到壳体的确定区域中,以便在该区域中获得空气的受控排出。

为此,本发明沿着所述第二部分101提供了成形为空气刀的第二流。这种空气刀的流可以具有基本上层流,排出的空气由流的所有液体构成,更多或更少地以相同的方向流动,而没有彼此相对的局部差异,从而免除包括彼此相互相对的涡流的湍流状态。

优选地,与通过第一部分100的歧管6的孔7喷射的第一流的不连续性相反,第二部分101的在每个歧管6处出现的第二流可以连续成形。

为此,所述第二部分101的每个歧管6包括至少一个壁,该壁设置有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小孔8。换句话说,所述小孔8在通过输送机2移动成批产品的方向上延伸。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孔8可以具有鼻形截面,如可以在图1的垂直横向截面中所示的。这种鼻形类似于向内指向的弯头。此外,一个歧管6的弯头面向位于相对位置的歧管6的弯头,将它们各自的空气刀朝向彼此吹送,朝向在这些歧管6之间经过的待加热的每个批次吹送。

根据特定实施方式,小孔8可以具有五十毫米(50mm)的最大高度,优选地小于40mm的最大高度。该最大尺寸可以使保存空气刀的层流方面成为可能,限制了在来自相应的歧管6的内部的流排出时产生湍流的风险。

此外,小孔8可以水平地延伸,基本上平行于包含所述输送机2的平面。该水平布置沿着小孔8的一部分延伸,优选地沿着整个小孔8延伸。

可替代地,小孔8可以相对于水平平面倾斜。因此,小孔8具有在其长度的全部或部分之上垂直增大或上升(或相反地,减小和下降)的至少一个斜面。可以沿着同一个小孔8形成几个斜面,例如增大然后减小。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小孔8可以具有波纹,如波。

歧管6的小孔8可以相对于垂直纵向中心平面相同或对称,所述小孔8具有相同的形状并根据相同的配置延伸。

优选地,每个小孔8可以是连续的,即其顶壁和底壁限定了从一端到另一端没有障碍的空间。此外,次要的元件,诸如板或薄金属片材,可以用作小孔8的所述顶壁和底壁之间的连接,以便确保其刚性和机械强度,而不会大幅度地改变来自相应的歧管6的第二流的以空气刀形式排出的连续特性。

根据另一个实施方式,每个小孔8可以是不连续的,具有几个单独的段。

根据另一种配置,歧管6的小孔8可以是不同的,相对于所述垂直纵向中心平面不对称地成形,从而在待加热的每个批次的任一侧上产生不同定向的排出的空气刀。

为此,一旦每个第二流被成形为空气刀,就经由相应的小孔8将其朝向待平滑的片材排出。如之前所解释的,应当注意,在此阶段,在加热的第一步骤之后,片材的收缩已经至少部分地形成。不同的加热的第二步骤使得应用不同的加热条件成为可能,以便改进片材的缩小和收缩的应用,特别是其无皱平滑。

根据一种配置,所述空气刀可以相对于待加热的片材和所述纵向方向横向定向。优选地,所述空气刀可以正交定向,甚至基本上正交定向。然后将空气刀直接地、直地朝向在设备1的壳体的内部循环的批次排出。

根据另一种配置,所述刀可以以倾斜的方式横向定向。空气刀仍然朝向第二部分101的壳体的内部排出,但是向上或向下排出。

独立地或组合地,所述空气刀可以相对于包含所述纵向运行方向的平面平行定向。换句话说,空气刀平行于输送机2排出,如果输送机2是水平的则特别地水平地排出。

根据另一种配置,所述空气刀可以相对于包含所述纵向运行方向的平面以倾斜的方式定向。然后根据至少一个增大或减小的斜面,甚至几个连续的增大或减小的斜面,或者反之亦然,相对于运行方向排出空气刀。因此,在每个批次的加热过程中,每个批次的前进允许空气刀扫过每个批次的高度并分配加热,从而在加热的批次的高度的精确点处改善受约束的片材的平滑度。

根据又一种配置,空气刀可以用一个或多个斜面和在所述斜面之间平行的(特别地水平的)部分排出。刀可以通过小孔8排出,该小孔8是直的或以圆化的方式,以圆弧的形式,甚至诸如波的波纹成形。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歧管6可以垂直地移动,以便改变空气刀相对于待加热的每个批次的排出的高度。这种移动可以在每个批次的通过时进行,以便空气刀能够扫过待加热的所述批物次的高度。

此外,这种空气刀的移动可以相对于待加热的每个批次的尺寸来进行。然后垂直地移动每个歧管6,特别是在待加热的产品和批次的尺寸改变时。

通过以专用方式成形小孔8的形状,可以获得不同的可能配置。小孔8因此相对于所述内壁60的表面横向定向,以便向内部排出空气刀。小孔8可以是倾斜的或直的,具有平行于输送机2的平面的段,特别是在其整个或部分长度之上的水平段,和/或以纵向上升和/或下降的方式有角度地倾斜的,甚至相对于横向水平平面向上或向下倾斜的段。

此外,根据一个实施方式,如可以在图1中所示的,每个小孔8在相应的歧管6的所述内壁60的底部中延伸。这种定位使得在第二流通过小孔8排出之前减少每个歧管6内部的湍流成为可能,然后小孔8更有效地将第二流成形为均匀的空气刀。

根据未示出的另一个实施方式,同一个歧管6可以包括几个小孔8,然后产生朝向壳体的内部排出的几个空气刀。每个小孔8和穿过它的刀可以具有特定的和专用的配置,不同于另一个小孔8和相应排出的空气刀。作为示例,两个小孔8可以彼此平行地延伸,一个在另一个的顶部上,遵循相同的直线、曲线和/或斜面。相反,同一个歧管6的两个小孔8可以具有非平行的段,特别是具有不同的倾斜度。

根据一种配置,所述空气刀的排出压力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流的循环压力增加。为此,特别地,每个小孔8可以具有比相应的歧管6的宽度小的高度。然后空气流在其通过小孔8时被压缩,这是因为所述小孔8的变窄,这加速了排出的流,增加了排出的空气刀的压力并改善了流体的层流方面,特别是通过文丘里效应。

如从上面显现的,烘箱可以连续地沿着纵向运行方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部分100和一个第二部分101。因此,产品首先进入第一部分100,然后进入第二部分101。

每个部分100、101包括至少一个歧管6,歧管6旨在将加热空气流朝向烘箱的壳体的内部排出。

优选地,包装方法是用于捆扎包装成批产品的方法,其中至少:

-产品在纵向运行方向上移动;

-将产品成批地分组在一起;

-用可热收缩膜的片材包裹每个批次;

-加热经过包裹起来的每个批次,以收缩围绕所述批次的每个片材;其中,通过循环至少一个加热空气流和通过朝向烘箱的壳体内部排出所述空气流来,以对批次进行加热,该烘箱连续地沿着纵向运行方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区部分(100)和一个第二部分(101),至少一个歧管(6)通过每个部分(100、101);

-将每个批次的片材冷却;

当加热时,沿着所述第一部分(10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空气流被不连续地成形,并且所述第一不连续流被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排出,使得所述片材模制成相应的批次;在空气流通过每个歧管(6)排出时不连续特性被赋予在空气流上,所述第一部分(100)的每个歧管(6)包括至少一个壁,至少一个壁设置有分布在所述壁的表面之上的孔(7);

该方法的优选特征在于,其至少包括:

当沿着所述第二部分(101)加热时,在将第二流成形为空气刀并将所述空气刀朝向待平滑的所述片材排出时,所述第二流被连续成形,这是由于所述第二部分(101)的每个歧管包括至少一个壁,该壁设置有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小孔(8)。

因此,本发明通过改变具有湍流的第一部分100和具有成形为空气刀的流的第二部分101之间的加热使得改善因此加热的批次的片材的平滑度成为可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