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梯屏智能保障乘客安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444372发布日期:2020-07-10 17:33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梯屏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电梯屏智能保障乘客安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电梯是高层住宅写字楼进出必不可少的。由于电梯运行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而且它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所以电梯安全问题也日益重要起来。而且现在是多媒体爆发的时代,电梯内的海报广告逐渐的被电梯屏等可以播放视频的设备取代。当然电梯屏作为一个电子设备,不仅仅只能播放广告,如果让他添加一些安全属性,那就是一举两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保障电梯内人员安全的基于电梯屏智能保障乘客安全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电梯屏智能保障乘客安全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梯屏正确安装在电梯内部,然后使得电梯屏正常运行,自带的摄像头和录音功能正常运行,并且正常连接到互联网;

(2)电梯屏通过自带的摄像头识别出可疑人员并通过互联网上报到安保中心;

(3)电梯屏通过自带的录音功能识别出求救信号并上报到安保中心;

(4)通过电梯系统检查运行中电梯的重量变化并通过电梯屏进行友情提醒。

使用电梯上逐渐普及的电梯屏,当电梯内部出现可疑人员、或当电梯内人员有求救信号时、或当电梯内部有人做出危险动作时,它可以进行智能识别,并且将信息传递给安保中心,以此来保障电梯内人员的安全。

作为优选,在步骤(1)中,电梯屏连接到互联网的方式有有线或者无线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电梯屏有线连接到互联网的方式优先级最高。

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1)打开电梯屏自带的摄像头并且进行实时的人脸识别,此人脸识别过程在控制后台运行,并不会把预览画面展现到电梯屏上;

(22)不断从摄像头获取实时的人脸画面,并且本地进行人脸识别,然后将识别出来的人脸消息通过互联网发送到控制后台,由控制后台拿它与公安系统发布的在逃嫌疑犯人脸库进行人脸比对;

(23)在获取到了人脸识别比对结果后,如果比对结果与在逃嫌疑犯人脸库中某个嫌疑犯高度吻合则直接进行报警;如果吻合度一般,则将此信息传递给安保中心,让安保人员观看监控视频,进行人工识别。

作为优选,在步骤(21)中,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采用多个电梯屏安装在电梯内部,并且与电梯自带监控摄像头进行联动,来采集视频数据。

作为优选,在步骤(23)中,将识别到的吻合度设定一个取值范围,该值在0-100之间;对于高度吻合,这个阈值设置为95;吻合度一般,这个阈值设置为85。

作为优选,在步骤(3)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31)打开录音功能,并进行语音识别,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录音,并且内部进行音量识别和语音识别;

(32)先通过音量监控,当电梯屏识别到电梯内部的音量超过设定的分贝,并且超过设定的时间,则判定为有异常出现;进行语音识别,如果识别到求救信号时,判定为发现异常情况;

(33)电梯屏在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后,直接给安保中心发出警告信息,并且直接把电梯内部的视频信息通过摄像头播放到安保中心的大屏幕上,同时把出现异常的电梯所在位置、楼幢、楼层信息显示在大屏幕上。

作为优选,在步骤(32)中,针对音量识别和语音识别来说,可以选择如果音量识别发现异常直接上传至安保中心;可以选择如果语音识别发现异常直接上传至安保中心;也可以选择同时满足音量识别异常和语音识别异常情况下才上传至安保中心;其中:求救信号实现录入库,并进行实时更新。

作为优选,在步骤(4)中,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41)电梯屏接入电梯系统,实时获取到电梯厢内的重量情况,以及电梯运行速度、所在楼幢、所在楼层信息;

(42)获取到电梯的信息后,电梯厢内对重量情况进行分析,当电梯正在运行中,也就是电梯的运行速度不为0时,每隔设定时间比对前后的电梯厢内重量差,如果两次的重量差超过设定值,就判定为电梯厢内有人进行危险动作;

(43)当电梯厢内有危险动作发生时,触发电梯屏的屏幕显示提醒以及语音提醒,如果检测到两次的重量差超过额定值,额定值大于设定值,把屏幕显示提醒以及语音提醒发送给安保中心,进行人工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进行智能识别,并且将信息传递给安保中心,以此来保障电梯内人员的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基于电梯屏智能保障乘客安全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电梯屏正确安装在电梯内部,然后使得电梯屏正常运行,自带的摄像头和录音功能正常运行,并且正常连接到互联网;电梯屏连接到互联网的方式有有线或者无线中的一种或多种,且电梯屏有线连接到互联网的方式优先级最高。

(2)电梯屏通过自带的摄像头识别出可疑人员并通过互联网上报到安保中心;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21)打开电梯屏自带的摄像头并且进行实时的人脸识别,此人脸识别过程在控制后台运行,并不会把预览画面展现到电梯屏上;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的准确度,采用多个电梯屏安装在电梯内部,并且与电梯自带监控摄像头进行联动,来采集视频数据。这样越多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准确度将会越高。

(22)不断从摄像头获取实时的人脸画面,并且本地进行人脸识别,然后将识别出来的人脸消息通过互联网发送到控制后台,由控制后台拿它与公安系统发布的在逃嫌疑犯人脸库进行人脸比对;

(23)在获取到了人脸识别比对结果后,如果比对结果与在逃嫌疑犯人脸库中某个嫌疑犯高度吻合则直接进行报警;如果吻合度一般,则将此信息传递给安保中心,让安保人员观看监控视频,进行人工识别。将识别到的吻合度设定一个取值范围,该值在0-100之间;对于高度吻合,这个阈值设置为9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吻合度一般,这个阈值设置为85(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3)电梯屏通过自带的录音功能识别出求救信号并上报到安保中心;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31)打开录音功能,并进行语音识别,电梯在运行的过程中,持续进行录音,并且内部进行音量识别和语音识别;

(32)先通过音量监控,当电梯屏识别到电梯内部的音量超过设定的分贝,并且超过设定的时间(比如2秒),则判定为有异常出现;进行语音识别,如果识别到求救信号时,比如识别到“救命啊”、“有没有人啊”等求救的声音时,判定为发现异常情况;针对音量识别和语音识别来说,可以选择如果音量识别发现异常直接上传至安保中心;可以选择如果语音识别发现异常直接上传至安保中心;也可以选择同时满足音量识别异常和语音识别异常情况下才上传至安保中心;其中:求救信号实现录入库,并进行实时更新。

(33)电梯屏在发现上述异常情况后,直接给安保中心发出警告信息,并且直接把电梯内部的视频信息通过摄像头播放到安保中心的大屏幕上,同时把出现异常的电梯所在位置、楼幢、楼层信息显示在大屏幕上。

(4)通过电梯系统检查运行中电梯的重量变化并通过电梯屏进行友情提醒;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41)电梯屏接入电梯系统,实时获取到电梯厢内的重量情况,以及电梯运行速度、所在楼幢、所在楼层信息;

(42)获取到电梯的信息后,电梯厢内对重量情况进行分析,当电梯正在运行中,也就是电梯的运行速度不为0时,每隔设定时间(比如200ms)比对前后的电梯厢内重量差,如果两次的重量差超过设定值(比如20kg),就判定为电梯厢内有人进行危险动作;在这里,当电梯运行速度为0时(也就是电梯停止运行时),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有人进入和走出,所以需要把危险动作判断的阈值设置得更加宽泛一点(比如设置为100kg),这样是为了防止人员进出走动,对危险动作的误判。

(43)当电梯厢内有危险动作发生时,触发电梯屏的屏幕显示提醒以及语音提醒,如果检测到两次的重量差超过额定值(比如40kg),额定值大于设定值,把屏幕显示提醒以及语音提醒发送给安保中心,进行人工处理。

使用电梯上逐渐普及的电梯屏,当电梯内部出现可疑人员、或当电梯内人员有求救信号时、或当电梯内部有人做出危险动作时,它可以进行智能识别,并且将信息传递给安保中心,以此来保障电梯内人员的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