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30903发布日期:2020-06-09 20:11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桑葚运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桑葚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桑葚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桑葚,味甜汁多,是人们常食的水果之一。成熟的桑葚质油润,酸甜适口,以个大、肉厚、色紫红、糖分足者为佳,其性味甘寒,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利尿,保健,消暑等功效。但是,桑葚果实柔软,在运输过程中容易损坏。因此,现有技术为了避免桑葚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会先将桑葚进行小包装,再进行大包装。这样的包装运输方式虽然能够有效的降低桑葚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但是也使得桑葚包装的步骤繁琐,而且从包装内取出桑葚会变得更加麻烦。

中国专利号为cn208828477u公布了一种桑葚运输装置,包括储存箱和箱盖,所述储存箱的顶端设置有箱盖,本发明桑葚运输装置在现有的基础上设置有多层可以保证桑葚新鲜度和完整度的抽盒和可以收集由于挤压而产生桑葚果汁的集液层,储存箱内设置的多层抽盒可以避免桑葚因挤压而造成损坏,可以有效的提高桑葚的品相和质量,储存箱内壁上设置的防撞软块,可以对存储的桑葚起到缓冲保护的作用,储存箱的底部设置的集液层,可以回收由于挤压而从抽盒底部漏板的漏孔内渗出的果汁,避免果汁浸泡新鲜的桑葚而使桑葚腐烂变坏,抽盒的内壁上设置的泡沫层和保鲜剂层可以有效的保持桑葚的新鲜度和完整度,从而保证所运输桑葚的质量,提高运输效率。

但是,上述专利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第一;在装卸桑葚时非常不便,上述专利装卸桑葚时均需要将抽盒抽出,完成装卸后再将抽盒安装,步骤繁琐,使用不便。第二;桑葚再运输过程中受到最多的振动是来自竖直方向上的振动,但是,通过抽盒储放桑葚的方式无法起到良好的缓冲抗震效果,储存箱内壁上设置的防撞软块也只能对水平晃动起到缓冲作用,因此,无法对桑葚的运输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第三;上述专利在使用时通过抽盒底部的孔眼使得液体进入最底部的集液层内,但是,上层抽盒内的液体会先淋在下层抽盒中的桑葚上,会对下层桑葚造成影响,因此其效果不佳。第四;上述专利的储存箱是密闭的,桑葚进行呼吸作用以及运输过程中的碰撞均会产生热量,无法即使散热会加速桑葚的变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葚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桑葚运输过程中易碰撞损坏且桑葚装卸不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桑葚运输装置,包括箱体、液体收集组件、缓冲保护组件和分隔收纳组件,所述液体收集组件、缓冲保护组件和分隔收纳组件均设置在箱体内,所述箱体的上端设有与其铰接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前侧设有若干个自上而下呈等间距设置的卸料门,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以及所有所述卸料门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便于搬运箱体的拉槽,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自上而下呈等间距分布的搭接棱组,每个所述搭接棱组均包括两个搭接棱,每个所述搭接棱均安装在箱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

进一步,所述分隔收纳组件包括若干个分隔板和若干个分隔网板,若干个所述分隔板与若干个搭接棱一一对应配合,所有所述分隔板将箱体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运输槽,若干个分隔网板分别设置在若干个运输槽内,每个所述分隔网板均将与其对应的运输槽分隔成若干个收纳槽,若干个所述卸料门与若干个分隔网板一一对应。

进一步,每个所述分隔板上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凸棱。

进一步,所述液体收集组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液体收集组件对称设置在箱体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液体收集组件均包括积液槽、储液座、若干个连接通道和若干个连接软管,所述积液槽设置在对应的搭接棱上,所述储液座设置在箱体的下端且储液座的一端与箱体铰接,所述储液座内设有储液槽,每个所述连接通道均呈竖直设置在箱体侧壁内,且每个所述连接通道均通过对应的连接软管与储液槽连通,所述连接通道的旁侧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和积液槽连通的进液通道。

进一步,每个所述进液通道朝向积液槽的一端均倾斜向下设置。

进一步,每个所述进液通道与连接通道相连处均呈圆弧状。

进一步,每个所述储液座上均设有排液口,每个排液口处均设有堵塞。

进一步,所述缓冲保护组件包括若干个缓冲气囊和防护垫,所述防护垫设置在箱体的侧壁、储液座的上端以及分隔板的上端,若干个缓冲气囊分别安装在分隔板的下端和箱盖的下端。

进一步,每个所述分隔板上端的防护垫上设有若干个渗液孔,每个所述分隔板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排液槽,每个所述排液槽的深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加。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分隔板将桑葚分层放置在箱体内,通过分隔网板能够将每层的桑葚分隔成多个小份,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桑葚过量的堆积,进而减少桑葚相互之间的磨损,从而降低桑葚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

其二,每一层的桑葚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桑葚损坏导致桑葚汁液流出的情况,汁液从分隔板流到两端的积液槽内,之后通过进液通道、连接通道和连接软管进入储液槽内进行存储,此外,部分空气中的水汽液化处的液体也通过上述方法进入储液槽内储存,从而能够避免桑葚浸泡在液体中,进而避免桑葚腐烂,能够有效的降低桑葚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

其三,防护垫的设置是从桑葚的底部和四周进行保护,缓冲气囊的设置是从每层桑葚的上部进行保护,此外,由于桑葚形状的不规则,因此,每层桑葚的上端均不会过于平整,通过缓冲气囊的充气防护,能够根据每层桑葚上部的形状进行压紧,且每一处的压力一致,在振动时能够通过缓冲气囊的弹力对桑葚进行缓冲防护,能够有效的避免运输过程中的振动造成桑葚之间的磨损,进一步降低桑葚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

其四,本发明在卸料时,将所有的卸料门打开,之后倾斜箱体,将所有运输槽内的分隔网版和桑葚一起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卸料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立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立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图3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d处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的局部拆分图。

附图标记:

箱体1,液体收集组件2,积液槽21,储液座22,连接通道23,连接软管24,储液槽25,进液通道26,缓冲保护组件3,缓冲气囊31,防护垫32,分隔收纳组件4,分隔板41,分隔网板42,运输槽43,收纳槽44,箱盖5,卸料门6,透气孔7,拉槽8,搭接棱组9,搭接棱10,凸棱11,排液口12,堵塞13,渗液孔14,排液槽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桑葚运输装置,包括箱体1、液体收集组件2、缓冲保护组件3和分隔收纳组件4,所述液体收集组件2、缓冲保护组件3和分隔收纳组件4均设置在箱体1内,所述箱体1的上端设有与其铰接的箱盖5,所述箱体1的前侧设有若干个自上而下呈等间距设置的卸料门6,所述箱体1的前后两侧以及所有所述卸料门6上均设有若干个透气孔7,所述箱体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便于搬运箱体1的拉槽8,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自上而下呈等间距分布的搭接棱组9,每个所述搭接棱组9均包括两个搭接棱10,每个所述搭接棱10均安装在箱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分隔收纳组件4工作能够将桑葚分开放置,其效果与现有技术中桑葚先小包装再进行大包装相同,能够有效的降低桑葚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桑葚的装卸更加方便;缓冲保护组件3的设置能够有效的对桑葚运输过程中受到的各个方向上的振动,进而防止桑葚碰撞损坏,进一步降低桑葚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对桑葚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中,液体收集组件2的设置是用于收集桑葚运输过程中挤压出来的汁液以及空气中液化的水,进而避免桑葚泡在液体中加速腐烂,通气孔的设置是便于箱体1内的桑葚进行散热,也便于运输过程中运输车内的低温气体进入箱体1内对桑葚进行降温;在卸料时,将卸料门6打开,能够同时将箱体1内所有的桑葚卸下,便于进行卸料;其中,所有的卸料门6和箱盖5与箱体1的锁合方式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地,所述分隔收纳组件4包括若干个分隔板41和若干个分隔网板42,若干个所述分隔板41与若干个搭接棱10一一对应配合,所有所述分隔板41将箱体1的内部分隔成若干个运输槽43,若干个分隔网板42分别设置在若干个运输槽43内,每个所述分隔网板42均将与其对应的运输槽43分隔成若干个收纳槽44,若干个所述卸料门6与若干个分隔网板42一一对应;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分隔板41将桑葚分层放置在箱体1内,通过分隔网板42能够将每层的桑葚分隔成多个小份,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桑葚过量的堆积,进而减少桑葚相互之间的磨损,从而降低桑葚在运输过程中的损坏率。

具体地,每个所述分隔板41上端的前后两侧均设有凸棱11。

具体地,所述液体收集组件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液体收集组件2对称设置在箱体1的左右两侧,每个所述液体收集组件2均包括积液槽21、储液座22、若干个连接通道23和若干个连接软管24,所述积液槽21设置在对应的搭接棱10上,所述储液座22设置在箱体1的下端且储液座22的一端与箱体1铰接,所述储液座22内设有储液槽25,每个所述连接通道23均呈竖直设置在箱体1侧壁内,且每个所述连接通道23均通过对应的连接软管24与储液槽25连通,所述连接通道23的旁侧均设有若干个用于和积液槽21连通的进液通道26;每一层的桑葚在运输过程中会相互碰撞,若发生桑葚损坏的情况导致桑葚汁液流出,汁液从分隔板41流到两端的积液槽21内,之后通过进液通道26、连接通道23和连接软管24进入储液槽25内进行存储,此外,部分空气中的水汽液化处的液体也通过上述方法进入储液槽25内储存,从而能够避免桑葚浸泡在液体中,进而避免桑葚腐烂,连接软管24的设置是使得储液座22与箱体1的铰接不会对连接通道23和储液槽25的连通造成影响。

分隔板41上凸棱11的设置能够对液体进行阻挡,防止液体从分隔板41的前后两侧流出,进而使得液体能够沿着分隔板41从左右两侧进入积液槽21内。

具体地,每个所述进液通道26朝向积液槽21的一端均倾斜向下设置;具体结构如附图5所示,这样的设置,使得积液槽21内的杂质不会进入进液通道26内,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进液通道26堵塞13。

具体地,每个所述进液通道26与连接通道23相连处均呈圆弧状;具体结构如附图5所示,这样的设置使得上层的液体不会从下层的进液通道26进入下层的分隔板41上。

具体地,每个所述储液座22上均设有排液口12,每个排液口12处均设有堵塞13;排液口12的设置是用于将储液座22内的液体排出。

具体地,所述缓冲保护组件3包括若干个缓冲气囊31和防护垫32,所述防护垫32设置在箱体1的侧壁、储液座22的上端以及分隔板41的上端,若干个缓冲气囊31分别安装在分隔板41的下端和箱盖5的下端;防护垫32的设置是从桑葚的底部和四周进行保护,缓冲气囊31的设置是从每层桑葚的上部进行保护,此外,由于桑葚形状的不规则,因此,每层桑葚的上端均不会过于平整,通过缓冲气囊31的充气防护,能够根据每层桑葚上部的形状进行压紧,且每一处的压力一致,在振动时能够通过缓冲气囊31的弹力对桑葚进行缓冲防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每个缓冲气囊31的气压,避免缓冲气囊31气压过大对桑葚造成压损。

具体地,每个所述分隔板41上端的防护垫32上设有若干个渗液孔14,每个所述分隔板41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等间距分布的排液槽15,每个所述排液槽15的深度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增加;在运输过程中,桑葚挤压所产生的汁液能够透过渗液孔14,再通过排液槽15向分隔板41的两侧流淌,每个排液槽15向两侧深度的逐渐增加能够使得汁液快速向两侧从排出,提高汁液与桑葚的分离速度和效果。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先将桑葚铺满箱体1的最下层,之后放置一个分隔板41,缓冲气囊31调节气压,再铺满桑葚,重复上述步骤,左后盖上箱盖5,调节箱盖5下端的缓冲气囊31的气压,在运输过程中,当振动时,通过防护垫32对桑葚的底部和四周进行保护,通过缓冲气囊31对每层桑葚的上部进行保护,若出现桑葚损坏流出汁液以及空气中水分液化等情况,汁液从分隔板41流到两端的积液槽21内,之后通过进液通道26、连接通道23和连接软管24进入储液槽25内进行存储,从而能够避免桑葚浸泡在液体中,进而避免桑葚腐烂;当需要对桑葚进行卸料时,将所有的卸料门6打开,之后倾斜箱体1,能够同时将所有运输槽43内的分隔网版和桑葚一起倒出,方便进行卸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