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32762发布日期:2020-08-28 17:23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建材装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建材零售商的货物存储厂房内,由于承担不起价格较高的查车,因此对于建材的装卸大多还是采用人工配合板车的方式进行货物的装卸搬运,十分的费时费力;同时在利用板车运送货物的过程中,由于货物缺乏固定机构,货物容易因为运输速度以及地面原因,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晃动,可能会意外从板车上跌落,导致货物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装卸费力,货物缺乏固定机构,运送过程中容易晃动导致跌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包括行走平台,所述行走平台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对应设置的两个竖杆,每个所述竖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活动套,两个所述活动套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杆,且两个所述横杆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所述横杆之间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辊体,两个所述活动套之间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外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上部安装有推动机构,所述竖板下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两个所述横杆下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货物固定机构,两个所述横杆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固定安装有顶板,两个所述竖杆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收卷机构,且所述收卷机构与顶板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插杆、推板,所述竖板上部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插杆、插孔,所述竖板下部贯穿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杆、齿条,所述第二插杆的内侧末端上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第二插杆上开有若干个插孔。

优选的,所述货物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横板、转轴、齿轮、矩形块、弯杆、活动块、连杆、连接板、立板、导杆、活动杆、板、圆柱体,两个所述横杆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下表面正中处可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底端固定安装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上方的转轴上固定安装有矩形块,两个所述固定板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板,所述立板的内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与矩形块相对应的导杆,两个所述导杆上均套设有一个活动块,所述矩形块与两个活动块之间均铰接安装有一个弯杆,每个所述固定块上均可转动安装有两个沿导杆对称分布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板,每两个对应的所述连接板与相邻的活动块之间均铰接安装有一个连杆,所述活动杆顶端穿过固定板后延伸至横杆上方,所述活动杆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一长板,每个所述板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收卷机构包括侧板、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导向轮、收卷轮、缆绳,两个所述竖杆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且所述第一固定轴与顶板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轴上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所述第二固定轴上可转动安装有收卷轮,所述收卷轮上固定缠绕有缆绳的一端,所述缆绳的另一端穿过导向轮后固定连接在顶板上。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两个横杆之间可转动的辊体,有效减少了货物装载过程中的摩擦力,使得货物装载更加的省力;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以及货物固定机构,在货物运送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货物固定,减少货物在运载过程中的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推动机构与货物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推动机构与货物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货物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货物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的货物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行走平台1、竖杆2、活动套3、横杆4、辊体5、支撑板6、顶板7、侧板8、第一固定轴9、第二固定轴10、导向轮11、收卷轮12、缆绳13、连接板14、连接杆15、竖板16、第一插杆17、推板18、第二插杆19、插孔20、齿条21、固定板22、横板23、转轴24、齿轮25、矩形块26、弯杆27、活动块28、连杆29、连接板30、立板31、导杆32、活动杆33、长板34、圆柱体35、收卷电机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7,一种建材装卸用支撑装载装置,包括行走平台1,行走平台1可以为电力驱动的平板车。行走平台1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对应设置的两个竖杆2,每个竖杆2上均套设有一个活动套3,两个活动套3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横杆4,且两个横杆4相互平行设置,两个横杆4之间沿长度方向等间距转动安装有若干个辊体5,两个活动套3之间通过连接板14固定连接,连接板14外侧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5,连接杆15外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竖板16,竖板16上部安装有推动机构,竖板16下部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两个横杆4下表面之间固定安装有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的货物固定机构,两个横杆14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支撑板6,两个支撑板6之间固定安装有顶板7,两个竖杆2顶端之间固定安装有收卷机构,且收卷机构与顶板7传动连接。

推动机构包括第一插杆17、推板18,竖板16上部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杆17,第一插杆17的内侧末端上固定安装有推板18。

本发明在使用时,使用者控制本行走平台1移动至货车卸货处,并利用收卷机构将两个横杆4提升至于货车车厢平行位置,随后货车上的卸货人员将建材推动至两个横杆14上的辊体5上,随后使用者利用驱动机构驱动货物固定机构将货物固定,随后使用者就可以控制行走平台1将货物运送至卸货处进行卸货。

实施例2

参照图1-7,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插杆19、插孔20、,竖板16下部贯穿设置有一个第二插杆19、齿条21,第二插杆19的内侧末端上固定连接有齿条21,第二插杆19上开有若干个插孔20。

货物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板22、横板23、转轴24、齿轮25、矩形块26、弯杆27、活动块28、连杆29、连接板30、立板31、导杆32、活动杆33、板34、圆柱体35,两个横杆4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固定板22,两个固定板22之间固定安装有横板23,横板23下表面正中处可转动安装有一个转轴24,转轴24底端固定安装有与齿条21相啮合的齿轮25,齿轮25上方的转轴24上固定安装有矩形块26,两个固定板22下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板31,立板31的内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与矩形块26相对应的导杆32,两个导杆32上均套设有一个活动块28,矩形块26与两个活动块23之间均铰接安装有一个弯杆27,每个固定块22上均可转动安装有两个沿导杆32对称分布的活动杆33,活动杆33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连接板30,每两个对应的连接板30与相邻的活动块28之间均铰接安装有一个连杆29,活动杆33顶端穿过固定板22后延伸至横杆4上方,活动杆33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一长板34,每长板34上表面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圆柱体35。

使用者在使用时,在处于没有装载货物状态下,四个所述圆柱体35均平行于横杆4设置;当货物装载至辊体5上后,使用者向内侧推动第二插杆19,第二插杆19推动齿条21驱动齿轮25旋转,旋转的齿轮24带动转轴24旋转,转轴24带动矩形块26旋转,矩形块26在旋转的过程中通过两个弯杆27拉拽活动块28,活动块28在向内侧运动的过程中,向内侧拉拽两个连杆29,连杆29通过连接板30驱动对应的活动杆33旋转,旋转的活动杆33带动圆柱体35做圆周运动,向内侧收缩,从而利用四个圆柱体35将货物夹住,防止在运送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发生移动,最后使用者将第二插杆19利用螺栓配合插孔20固定在竖板16上,从而保证货物固定机构的状态固定;在货物运送至卸货处进行卸货时,使用者将第二插杆19上的螺栓卸下,随后向内侧收回第二插杆19,进而将圆柱体35收回,随后使用者向内侧推动第一插杆17,从而利用推板18将货物从辊体5上推下。

实施例3

参照图1-2,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收卷机构包括侧板8、第一固定轴9、第二固定轴10、导向轮11、收卷轮12、缆绳13,两个竖杆2顶端均固定安装有一个侧板8,两个侧板8之间固定安装有平行设置的第一固定轴9、第二固定轴10,且第一固定轴9与顶板7对应设置,第一固定轴9上可转动安装有导向轮11,第二固定轴10上可转动安装有收卷轮12,收卷轮12上固定缠绕有缆绳13的一端,缆绳13的另一端穿过导向轮11后固定连接在顶板7上。

通过控制收卷电机35对缆绳13进行收卷,从而实现对顶板7的高度的调节,进而实现对货物装载机构的整体高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