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免危废污染的废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4718发布日期:2020-09-08 13:4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免危废污染的废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危废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避免危废污染的废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危废处理工艺中,现有的做法都是将膏状危废品进行打包,然后以固体危废品的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即投入回转窑炉内焚烧。

危废品涉及有毒有害物质较多,其成分复杂,在现有工艺中,焚烧之前需要打包处理,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特别是搬运泄露等,加上打包需要消耗打包材料,造成浪费的同时,增大了焚烧量和废品的成分,对后续分离和再利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膏状废品的塔式焚烧系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废品在输送过程中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避免危废污染的废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废品输送装置包括若干转轮和牵引在转轮上的输送链,所述输送链包括首尾相连的若干链节,所述链节包括矩形的容纳框,所述容纳框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转筒和一转轴,所述容纳框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具有两条导槽;同一容纳框的侧壁上的两条导槽的间距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同一容纳框的侧壁上的两条导槽对称设置,所述链节还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容纳框两个侧壁上正对的两条导槽内,两根导杆之间连接有一软质的兜袋,所述兜袋的开口处连接两根导杆,所述容纳框上固定设置有能够对兜袋进行支撑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容纳框之间形成一出料口;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凸筋,所述转轮上设置有能够与凸筋对应的限位槽;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拉簧,所述拉簧的两端分别与导杆和容纳框相连,所述拉簧具有拉动两根导杆相互靠近的趋势。

废料在向塔顶输送的过程中,如果直接采用皮带输送机等露天的输送装置,不仅容易造成滴流等情况,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存在废品中部分挥发物质对大气的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本方案中,采用“自闭自开”式兜袋,使废品在输送过程中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内,在处于倒料位置时自动开启。

两根导杆连接兜袋在不受重时,拉簧驱使其上行,即导杆向同侧的两个导槽相距较远的一端移动,具体而言,在物料上行的过程中,兜袋如果不受重,拉簧则驱使兜袋和导杆上行,同侧的两个导槽的上端的间距较大,兜袋的开口处于张开状态,对兜袋进行灌装废品,兜袋受重而克服拉簧下行,在导槽的作用下,两根导杆相互靠近,对兜袋的开口进行封闭,当然,也不是完全封闭,只是最大程度的减小兜袋的开口,当兜袋运行至顶部折返位置时,兜袋的兜袋承重作用在支撑板上,拉簧再次作用在导杆上,使兜袋的开口开启,废品的流动也会导致兜袋的开口趋于开启,如此可实现废品的密闭式输送和折返自动开袋。

兜袋的材质可以是防腐蚀橡胶制成,内嵌织网,兜袋上连接导杆的一条边远长于与之垂直的边,使两个导杆相互靠近时兜袋的开口极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焚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链节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未装入废品的链节的截面图。

图4是满载废品的链节的截面图。

图5是焚烧塔的局部截面图。

图中,11、基架;12、焚烧塔;13、热源;2、送料输送带;3、导料储料管;31、入料管;32、出料管;33、缺口;34、出气管;35、通气管;4、链节;41、容纳框;42、转筒;43、转轴;44、导槽;45、导杆;46、兜袋;47、支撑板;48、出料口;49、凸筋;51、拉簧;6、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塔式焚烧系统包括基架11、焚烧塔12和送料输送带2,焚烧塔12内壁设置有一螺旋状的导料储料管3,导料储料管3的上端为入料端,入料端连接一伸出焚烧塔12之外的入料管31,导料储料管3的下端为下料端,下料端连接一伸出焚烧塔12之外的出料管32,导料储料管3上具有一缺口33,缺口33与导料储料管3平行,缺口33朝向焚烧塔12的中部,焚烧塔12的底部设置有热源13,焚烧塔12的顶部收缩形成一出气管34。

通过送料输送带2将膏状废品输送至塔顶,通过一料斗,控制流速的状态下将废料输送至入料管31,焚烧塔12底部的热源13提供废料焚烧的高温环境,使废料由上至下流动的过程中被持续焚烧,由于热气由下至上流通,使导料储料管3内的废品由上至下温度逐渐升高,受热后膏状物料易于流通。由于导料储料管3上设置缺口33,使热气能够充分与废品接触,同时也避免废品高温反应或膨胀带来的安全隐患。

缺口33的下侧缘与导料储料管3的轴线处于同一水平面内,缺口33的上侧缘与导料储料管3的轴线所共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呈30~70°倾角。缺口33的设置,需要做到:废品具有流通的区域,即导料储料管3的底部内壁对应的储料区,为了提高对废气的利用,导料储料槽的内部顶壁需要呈对热气进行收集的挡檐状,储料区焚烧的物料产生的热气通过导料储料槽螺旋上行,以提高热利用率和焚烧效率,根据焚烧废品的具体情况,控制下料速度。

热源13为电炉,焚烧塔12上设置有位于焚烧塔12下半段的通气管35,通气管35连通焚烧塔12内外。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送料输送带2包括若干转轮和牵引在转轮上的输送链,输送链包括首尾相连的若干链节4,链节4包括矩形的容纳框41,容纳框4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转筒42和一转轴43,容纳框41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具有两条导槽44;同一容纳框41的侧壁上的两条导槽44的间距由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同一容纳框41的侧壁上的两条导槽44对称设置,链节4还包括两根相互平行的导杆45,导杆45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容纳框41两个侧壁上正对的两条导槽44内,两根导杆45之间连接有一软质的兜袋46,兜袋46的开口处连接两根导杆45,容纳框41上固定设置有能够对兜袋46进行支撑的支撑板47,支撑板47与容纳框41之间形成一出料口48;支撑板47的外侧面上固定设置有一凸筋49,转轮上设置有能够与凸筋49对应的限位槽;导杆4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拉簧51,拉簧51的两端分别与导杆45和容纳框41相连,拉簧51具有拉动两根导杆45相互靠近的趋势。

废料在向塔顶输送的过程中,如果直接采用皮带输送机等露天的输送装置,不仅容易造成滴流等情况,造成安全隐患,而且还会存在废品中部分挥发物质对大气的排放,造成环境的污染,本方案中,采用“自闭自开”式兜袋46,使废品在输送过程中处于相对密闭的环境内,在处于倒料位置时自动开启。

两根导杆45连接兜袋46在不受重时,拉簧51驱使其上行,即导杆45向同侧的两个导槽44相距较远的一端移动,具体而言,在物料上行的过程中,兜袋46如果不受重,拉簧51则驱使兜袋46和导杆45上行,同侧的两个导槽44的上端的间距较大,兜袋46的开口处于张开状态,对兜袋46进行灌装废品,兜袋46受重而克服拉簧51下行,在导槽44的作用下,两根导杆45相互靠近,对兜袋46的开口进行封闭,当然,也不是完全封闭,只是最大程度的减小兜袋46的开口,当兜袋46运行至顶部折返位置时,兜袋46的兜袋46承重作用在支撑板47上,拉簧51再次作用在导杆45上,使兜袋46的开口开启,废品的流动也会导致兜袋46的开口趋于开启,如此可实现废品的密闭式输送和折返自动开袋。

焚烧塔12内壁上具有与导料储料管3平行的支撑条6,导料储料管3的底部外壁与支撑条6相互抵靠。支撑条6用于支撑导料储料管3,避免导料储料管3整体承重而形变,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需要通过支撑条6对导料储料管3的各个位置进行支撑。

塔式焚烧系统还包括一插杆,插杆为中空管,插杆能够插设在焚烧塔12内,插杆的外壁面具有与导料储料管3平行的凹槽,插杆插设在焚烧塔12内时,插杆的凹槽与导料储料管3适配。

导料储料管3使用完成后,内部会粘结冷却后固化的废品残渣和反应后产物,需要对其进行清洗,在清洗时,将插杆以旋转的方式插入焚烧塔12内,使焚烧塔12的中部区域封堵,由上至下灌水的同时,对塔底进行加热,使水流仅在导料储料管3内、导料储料管3的螺纹间距形成的区域内流通,减小流通面积和水的用量,聚热和清洗效果更好。

兜袋46的材质可以是防腐蚀橡胶制成,内嵌织网,兜袋46上连接导杆45的一条边远长于与之垂直的边,使两个导杆45相互靠近时兜袋46的开口极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