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80387发布日期:2020-08-18 16:3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折叠周转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周转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周转箱。



背景技术:

周转箱是一种物流箱,其特点是可以反复使用,还可以使产品周转便捷、堆放整齐、便于管理,并能有效利用厂房空间、增大单位面积零部件存储量,降低储存成本,因而在物流领域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现有的周转箱大多是一个普通的塑料箱,虽然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是,在不使用时,这种塑料箱无法压缩或者折叠,占用空间较大,因此,造成存储和运输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折叠周转箱,该折叠周转箱解决了现有周转箱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折叠周转箱,所述折叠周转箱包括:箱顶框、第一箱侧板、第二箱侧板、两个第三箱侧板和箱底板,所述箱顶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所述第一箱侧板与所述第二箱侧板皆为折叠式箱板,所述折叠式箱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所述第一箱侧板的所述第一折叠板连接于所述第一合页,所述第一箱侧板的所述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箱底板;所述第二箱侧板的所述第一折叠板连接于所述第二合页,所述第二箱侧板的所述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于所述箱底板;两所述第三箱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板。

其中,所述第一合页包括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合页扇和第二合页扇,所述第一合页扇的两端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二合页扇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箱侧板的所述第一折叠板插接于所述第一插槽。

其中,所述第二合页包括通过第一柔性带连接在一起的第三合页扇和第四合页扇,所述第四合页扇的两端连接于两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三合页扇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二箱侧板的所述第一折叠板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

其中,所述第一折叠板与所述第二折叠板通过第三合页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合页包括通过第三柔性带连接的第六合页扇和第七合页扇,所述第六合页扇设置有第四插槽,所述第七合页扇设置有第五插槽,所述第一折叠板插接于所述第四插槽,所述第二折叠板插接于所述第五插槽。

其中,所述第二折叠板通过第四合页连接于所述箱底板,所述第四合页包括通过第四柔性带连接的第八合页扇和第九合页扇,所述第八合页扇设置有第六插槽,所述第九合页扇设置有第七插槽,所述第二折叠板插接于所述第六插槽,所述箱底板插接于所述第七插槽。

其中,所述折叠周转箱还包括与所述箱底板相对设置的箱顶板,所述第四合页扇通过第二柔性带连接有第五合页扇,所述第五合页扇设置有第三插槽,所述箱顶板插接于所述第三插槽。

其中,所述第三箱侧板的顶部铰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三箱侧板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箱侧板、所述第二箱侧板和所述箱底板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为插销,所述第一箱侧板、所述第二箱侧板和所述箱底板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与所述插销相适配的插孔。

其中,所述第三箱侧板与所述第一箱侧板和所述第二箱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设置有第二锁紧结构,所述第二锁紧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三箱侧板上的卡槽,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箱侧板和所述第二箱侧板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扣。

其中,所述折叠周转箱还包括用于锁紧所述箱顶板与所述箱顶框的锁扣,所述箱顶板和所述箱顶框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锁扣的锁扣安装通孔。

其中,所述锁扣包括一体设置的锁扣座和锁扣钩,所述锁扣座包括外座和位于外座内的内座,所述外座的内周面与所述内座的外周面之间通过易撕拉结构连接,所述锁扣钩设置于所述内座的侧部;所述锁扣钩包括臂部和钩部,所述臂部连接于所述内座与所述钩部之间;所述锁扣配设有开锁器,所述外座与所述开锁器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折叠周转箱包括箱顶框、第一箱侧板、第二箱侧板、两个第三箱侧板和箱底板,箱顶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以及连接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合页和第二合页;第一箱侧板与第二箱侧板皆为折叠式箱板,折叠式箱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折叠板和第二折叠板,第一箱侧板的第一折叠板连接于第一合页,第一箱侧板的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于箱底板;第二箱侧板的第一折叠板连接于第二合页,第二箱侧板的第二折叠板转动连接于箱底板;两个第三箱侧板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因此,当使用本发明折叠周转箱时,可以将第一箱侧板、第二箱侧板和两个第三箱侧板撑开,将产品置于箱体内,即可用于产品的包装、周转运输或者存储;当不使用本发明折叠周转箱时,可以将第一箱侧板、第二箱侧板和两个第三箱侧板向内折叠,使整个折叠周转箱占用较少的空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折叠周转箱通过折叠解决了现有周转箱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减少了存储或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便于存储和运输,降低了存储和运输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折叠周转箱撑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斜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c部的放大图;

图6是图2中d部的放大图;

图7是图1中的部分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e部的放大图;

图9是图8中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锁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中开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折叠周转箱折叠中的状态示意图(一);

图13是本发明折叠周转箱折叠中的状态示意图(二);

图14是本发明折叠周转箱折叠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0-箱顶框,11-连接板,111-铰接耳,12-第一合页,121-销轴,122-第一合页扇,123-第二合页扇,124-铰接耳,125-铰接耳,126-第一对接凸台,127-第二对接凸台,128-第二安装通孔,13-第二合页,131-第一柔性带,132-第三合页扇,133-第四合页扇,134-第二柔性带,135-第五合页扇,136-第三对接凸台,20-第一箱侧板,21-第一折叠板,22-第二折叠板,23-第三合页,231-第三柔性带,232-第六合页扇,233-第七合页扇,234-第四对接凸台,24-插孔,25-卡扣,251-卡凸,30-第二箱侧板,40-第三箱侧板,41-插销,411-插头部,412-安装部,413-滑槽,414-第一限位凸台,42-安装槽,421-滑台,422-第二限位凸台,43-卡槽,44-铰接耳,50-箱底板,51-挡条,60-箱顶板,61-锁紧板,70-第四合页,71-第四柔性带,72-第八合页扇,73-第九合页扇,731-第五对接凸台,80-锁扣,81-锁扣钩,811-臂部,812-钩部,82-外座,83-内座,84-易撕拉连接条,85-开锁槽,86-开锁器,87-齿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至图14共同所示,折叠周转箱,该折叠周转箱包括:箱顶框10、第一箱侧板20、第二箱侧板30、两个第三箱侧板40和箱底板50,箱顶框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接板11,以及连接于两个连接板之间的第一合页12和第二合页13;第一箱侧板20与第二箱侧板30皆为折叠式箱板,折叠式箱板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一折叠板21和第二折叠板22,第一箱侧板20的第一折叠板21连接于第一合页12,第一箱侧板20的第二折叠板22转动连接于箱底板50;第二箱侧板30的第一折叠板21连接于第二合页13,第二箱侧板30的第二折叠板22转动连接于箱底板50;两个第三箱侧板40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11。

其中,第一合页12包括通过销轴121转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合页扇122和第二合页扇123,第一合页扇122的两端连接于两个连接板11,第二合页扇123设置有第一插槽(图中未示出),第一箱侧板20的第一折叠板21插接于第一插槽,并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销轴121设置有两个,第一合页扇122设置有两个铰接耳124,两个销轴121分别设置于相应的铰接耳124内,第二合页扇123对应两个销轴121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一个铰接耳125,两个铰接耳125分别转动连接于相应的销轴121,实际应用中,不限定销轴121的数量,当然第一合页扇122与第二合页扇123也不局限于铰接,也可以通过柔性带连接,二者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保证第一箱侧板20能够折叠或者撑开到位,避免第一箱侧板20转动至折叠周转箱外部,本实施例优选第一合页12为平角合页,在第一合页扇122与第二合页扇123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对接凸台126,在第二合页扇123与第一合页扇122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接凸台127,当折叠周转箱撑开后,第一对接凸台126与第二对接凸台127呈平角设置,这样既起到了转动限位作用,又增强了箱体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合页扇123相对于第一合页扇122只能向箱体内侧转动,实际应用中不限定第二合页扇123的转动方向。

第二合页13包括通过第一柔性带131连接在一起的第三合页扇132和第四合页扇133,第四合页扇133的两端连接于两个连接板11,第三合页扇132设置有第二插槽(图中未示出),第二箱侧板30的第一折叠板21插接于第二插槽,并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折叠周转箱还包括与箱底板50相对设置的箱顶板60,第四合页扇133通过第二柔性带134连接有第五合页扇135,第五合页扇135设置有第三插槽(图中未示出),箱顶板60插接于第三插槽,并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当折叠周转箱撑开且箱顶板60扣合至箱顶框10上时,第三插槽与第二插槽呈直角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柔性带131设置于第三合页扇132与第四合页扇133的内侧,第二柔性带134设置于第四合页扇133与第五合页扇135的外侧,第三合页扇132与第四合页扇133构成平角合页结构,第四合页扇133与第五合页扇136构成直角合页结构,为了保证第二箱侧板30能够折叠或者撑开到位,避免第二箱侧板30转动至折叠周转箱外部,本实施例在第三合页扇132与第四合页扇133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对接槽(图中未示出),在第四合页扇133与第三合页扇132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对凸台136,当折叠周转箱撑开后,第三对接凸台136插入与第一对接槽内,使第三合页扇132与第四合页扇133呈平角设置,这样既起到了转动限位作用,又增强了箱体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合页扇132相对于第四合页扇133只能向箱体内侧转动,第五合页扇135相对于第四合页扇133只能向箱体外侧转动,实际应用中不限定第三合页扇132的转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折叠板21与第二折叠板22通过第三合页23转动连接,第三合页23包括通过第三柔性带231连接的第六合页扇232和第七合页扇233,第六合页扇232设置有第四插槽(图中未示出),第七合页扇233设置有第五插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折叠板21插接于第四插槽,第二折叠板22插接于第五插槽,并分别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当折叠周转箱撑开时,第四插槽与第五插槽相背且呈平角设置。

为了保证第一折叠板21和第二折叠板22能够折叠或者撑开到位,避免第一折叠板21和第二折叠板22转动至折叠周转箱外部,第三合页23优选为平角合页,在第六合页扇232与第七合页扇233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四对接凸台234,在第七合页扇233与第六合页扇232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对接槽(图中未示出),当折叠周转箱撑开后,第四对接凸台234插入第二对接槽内,使第六合页扇232与第七合页扇233呈平角设置,这样既起到了转动限位作用,又增强了箱体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的第六合页扇232与第七合页扇233只能向箱体外侧转动,实际应用中不限定第六合页扇232与第七合页扇233的转动方向。

其中,第二折叠板22通过第四合页70连接于箱底板50,第四合页70包括通过第四柔性带71连接的第八合页扇72和第九合页扇73,第八合页扇72设置有第六插槽(图中未示出),第九合页扇73设置有第七插槽(图中未示出),第二折叠板22插接于第六插槽,箱底板50插接于第七插槽,并分别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当折叠周转箱撑开时,第六插槽与第七插槽呈直角设置。

为了保证第二折叠板22和箱底板50能够折叠或者撑开到位,避免第二折叠板22转动至折叠周转箱外部,第四合页70优选为直角合页,在第八合页扇72与第九合页扇73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三对接槽(图中未示出),在第九合页扇73与第八合页扇72的对接位置处设置有第五对接凸台731,当折叠周转箱撑开后,第五对接凸台731插入第三对接槽内,使第八合页扇72与第九合页扇73呈直角设置,第四柔性带71设置于第八合页扇72与第九合页扇73的直角位置处并位于箱体的内侧,这样既起到了转动限位作用,又增强了箱体的密封性能。本实施例中的第八合页扇72只能向箱体内侧转动,实际应用中不限定第八合页扇72的转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的各个插槽与对接槽皆为u形开口槽,其中,各个插槽的槽壁内侧面可以选择设置用于增大接触面的摩擦力的摩擦纹,以提高连接强度。

而且,各个插槽的两槽壁可以选择设置不同的高度,通过高槽壁对折叠板进行导向,便于插接,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箱侧板40的顶部铰接于连接板11,连接板11上设置有两个铰接耳111,两个铰接耳111内分别设置销轴(图中未示出),第三箱侧板40上对应两个销轴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铰接耳44,两个铰接耳分别转动设置于两个销轴上,实际应用中,不限定销轴的数量。

为了增强连接强度,在第三箱侧板40的底部设置了用于与第一箱侧板20、第二箱侧板30和箱底板50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连接的连接结构。

其中,连接结构为插销41,第一箱侧板20、第二箱侧板30和箱底板5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与插销41相适配的插孔24。

本实施例中的插销41包括连接在一起的插头部411和安装部412,安装部412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滑槽413;第三箱侧板40设置有安装槽42,安装槽42的两个侧壁分别向内凸出设置有与滑槽413相适配的滑台421,插销41安装至安装槽42内后,滑槽413与滑台421相配合,使安装部412滑动设置于滑台421;其中,滑槽413内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凸台414,滑台421上设置有与第一限位凸台414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台422,通过第一限位凸台414与第二限位凸台422的限位作用,避免了插销41从插孔24内滑脱。

本实施例中优选两个第三箱侧板40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插销41,具体的,两个插销41设置于第三箱侧板40底部的两个角部,相应的,两个第二折叠板22的底部分别设置有两个插孔24,实际应用中,不限定插销41与插孔24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为了进一步增强连接强度,第三箱侧板40与第一箱侧板20和第二箱侧板30中的至少一个之间设置有第二锁紧结构,第二锁紧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三箱侧板40上的卡槽43,和设置于第一箱侧板20和第二箱侧板30中的至少一个上的与卡槽43相适配的卡扣25。

本实施例中,第一折叠板21和第二折叠板22位于同侧的端部分别设置有卡凸251,两个卡凸251共同构成卡扣25,优选设置有四个卡扣25,相应的卡槽43也设置有四个,当折叠周转箱撑开后,四个卡扣25分别插接在相应的卡槽43内,实现第一箱侧板20、第二箱侧板30和两个第三箱侧板40的稳定连接。

为了保证两个第三箱侧板40能够撑开到位,本实施例在箱底板50对应两个第三箱侧板40的位置处还分别设置有转动限位结构,具体的,转动限位结构为凸出设置于箱底板50上的挡条51,挡条51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箱底板50边缘的四个角部,实际应用中,转动限位结构也可以采用限位柱等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为了保证包装、存储或者周转过程中的安全性,折叠周转箱还包括用于锁紧箱顶板60与箱顶框10的锁扣80,箱顶板60和箱顶框10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安装锁扣80的锁扣安装通孔(图中未示出)

其中,箱顶板60设置有用于与箱顶框10锁紧的锁紧板61,当箱顶板60扣合于箱顶框10上时,锁紧板61贴靠于第一合页12的第一合页扇122的外部,锁紧板6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合页扇122对应第一安装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安装通孔128,第一安装通孔与第二安装通孔128共同构成锁扣安装通孔。

其中,锁扣80为一次性注塑件,包括一体设置的锁扣座和锁扣钩81,锁扣座包括外座82和位于外座82内的内座83,外座82的内周面与内座83的外周面之间通过易撕拉结构连接,锁扣钩81设置于内座83的侧部;锁扣钩81包括臂部811和钩部812,臂部811连接于内座83与钩部812之间;锁扣配设有开锁器86,外座82与开锁器86之间设置有转动限位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锁扣钩81设置有四个,四个锁扣钩81均沿内座83周向均布,实际应用中,不限定锁扣钩81的数量。

本实施例中的易撕拉结构为多个易撕拉连接条84,易撕拉连接条84的一端连接于外座82,另一端连接于内座83,实际应用中,也可以采用易撕线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本实施例中外座82上设置有开锁槽85,开锁槽85的槽壁上与开锁器86的外壁上皆设置有齿槽结构87,两个齿槽结构87相互嵌合构成转动限位结构。

当需要对折叠周转箱上锁时,将锁扣80安装于锁扣安装通孔内,锁扣钩81穿过锁扣安装通孔后复位展开,锁扣钩81的钩部812贴靠于第一合页扇122的内表面,外座82贴靠于锁紧板61的外表面,实现对折叠周转箱上锁;当需要对折叠周转箱开锁时,将开锁器86插入的开锁槽85内,并转动开锁器86,由于开锁槽85与开锁器86相配合的位置处皆设置有齿槽结构87,两个齿槽结构87相互嵌合,且外座82与内座83之间设置有连接强度较低的易撕拉连接条84,因此,当开锁器86带动外座82转动时,在外力作用下易撕拉连接条84断开,从而使外座82与内座83断开连接,内座83与锁扣钩81便会脱离锁扣安装通孔,进而实现对折叠周转箱解锁。

本实施例中的箱顶框10、第一箱侧板20、第二箱侧板30、第三箱侧板40、箱底板60、箱顶板70、插销90以及各个合页扇皆为刚性的塑料板,优选采用abs材质或者pp材质;而柔性带皆优选采用弹性橡胶带,例如tpu(即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

使用折叠周转箱时,如图1所示,将第一箱侧板20、第二箱侧板30和两个第三箱侧板40撑开,将产品置于折叠周转箱内,即可用于产品的包装、周转运输或者存储;不使用折叠周转箱时,如图12至图14共同所示,可以将第一箱侧板20、第二箱侧板30和两个第三箱侧板向内折叠,使得整个折叠周转箱占用较少的空间,便于存储和运输。

本发明折叠周转箱通过折叠解决了现有周转箱占用空间大的问题,减少了存储或运输时所占用的空间,便于存储和运输,降低了存储和运输成本。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