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5256发布日期:2020-10-31 10:21阅读:63来源:国知局
送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线上,需要操作人员将空载的托盘从放料区逐一分离放置在运送组件上由运送组件输送至装料区供机械手或人工放置工件;当装有工件的托盘由运送组件进一步输送至收料区时,操作人员每次只能完成一个装有工件的托盘相对收料区的放置,无法自动实现多层托盘在收料区的叠加存放,导致托盘的收发料效率较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提高托盘的收发料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送料装置。

一种送料装置,包括:

运送机构,包括运送组件及与所述运送组件连接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运送组件运动,所述运送组件沿自身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区、装料区及收料区;

分料机构,位于所述放料区,所述分料机构用于将自身承载的多个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逐一分离并放置在所述运送组件上;

阻挡定位机构,位于所述装料区,所述阻挡定位机构用于将空载的所述托盘阻挡并定位在所述装料区以进行工件相对空载的所述托盘的放入;及

堆料机构,位于所述收料区,所述堆料机构用于堆叠所述收料区装有所述工件的所述托盘。

优选地,所述运送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运送单元,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运送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运送单元移动。

优选地,所述分料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第一分料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分料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运送组件相背对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分料组件能够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分料组件用于支撑多个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所述托盘;

至少两个第二分料组件,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分料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运送组件相背对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分料组件能够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分料组件高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所述第二分料组件用于插设在最底层的空载的所述托盘和次底层的空载的所述托盘之间以及支撑最底层以上的所有空载的所述托盘;及

第一升降组件,所述放料区形成有第一升降空间,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升降空间内,并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一分料组件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第二分料组件之间,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可升降,所述第一升降组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分料组件支撑的所有空载的所述托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分料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臂及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连接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臂朝靠近或远离相对设置的另一所述第一分料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支撑臂用于支撑所有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所述托盘。

优选地,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包括第二支撑臂及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连接的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臂朝靠近或远离相对设置的另一所述第二分料组件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支撑臂高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所述第二支撑臂用于插设在最底层的空载的所述托盘和次底层的空载的所述托盘之间以及支撑最底层以上的所有空载的所述托盘。

优选地,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承载件及与所述承载件连接的第四驱动件,所述第四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承载件相对于所述第一分料组件以及所述第二分料组件升降,所述承载件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分料组件支撑的所有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所述托盘。

优选地,所述阻挡定位机构包括:

第一阻挡组件,位于所述装料区,所述第一阻挡组件用于将空载的所述托盘阻挡在所述装料区内;及

定位组件,位于所述装料区,所述定位组件用于将空载的所述托盘定位在所述装料区内。

优选地,所述堆料机构包括:

至少两个支撑组件,至少两个所述支撑组件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所述运送组件相背对的两侧,所述支撑组件能够在所述收料区转动并用于支撑装有所述工件的所述托盘;及

第二升降组件,所述收料区形成有第二升降空间,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升降空间内,并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支撑组件之间,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相对于所述支撑组件可升降,所述第二升降组件用于支撑位于所述运送组件上装有所述工件的所述托盘。

优选地,所述堆料机构还包括第二阻挡组件,所述第二阻挡组件设置于所述收料区内,所述第二阻挡组件用于将装有所述工件的所述托盘阻挡在所述收料区内。

优选地,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个:

机架,所述运送机构设置于所述机架上;

第一料仓,设置于所述放料区,所述第一料仓用于收纳空载的所述托盘;及

第二料仓,设置于所述收料区,所述第二料仓用于收纳装有所述工件的所述托盘。

上述送料装置,使用时,分料机构将自身承载的多个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逐一分离并放置在运送组件上,第一驱动件驱动运送组件带动空载的托盘移动至装料区,通过阻挡定位机构将空载的托盘阻挡并定位在装料区以进行工件相对空载的托盘的有效放置。当完成工件相对托盘的放置以后,装有工件的托盘通过运送组件进一步输送至收料区,然后通过堆料机构将装有工件的托盘进行堆叠,进而完成工件的装盘堆叠。

上述送料装置由于沿运送组件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区、装料区及收料区,进而合理布局分料机构、阻挡定位机构及堆料机构,使得上述送料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同时上述送料装置不需要人工进行空载的托盘的分发以及装有工件的托盘的堆叠,从而可有效提高托盘的收发料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上述送料装置还可以根据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在装料区接驳不同的加工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有效提高送料装置的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送料装置与托盘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送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

10-送料装置;20-托盘;100-运送机构;110-运送组件;111-放料区;112-装料区;113-收料区;114-第一升降空间;115-第二升降空间;120-第一驱动件;130-运送单元;132-传动带;134-主动轮;136-从动轮;138-传动轴;200-分料机构;210-第一分料组件;212-第一支撑臂;214-第二驱动件;220-第二分料组件;222-第二支撑臂;224-第三驱动件;230-第一升降组件;232-承载件;234-第四驱动件;300-阻挡定位机构;310-第一阻挡组件;312-第一阻挡件;314-第五驱动件;320-定位组件;322-压持件;324-第六驱动件;400-堆料机构;410-支撑组件;412-安装座;414-支撑件;420-第二升降组件;422-承托件;424-第七驱动件;430-第二阻挡组件;432-第二阻挡件;500-机架;600-第一感应件;700-第二感应件;800-第一料仓;820-第一挡料件;900-第二料仓;920-第二挡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的送料装置10包括运送机构100、分料机构200、阻挡定位机构300及堆料机构400,运送机构100包括运送组件110及与运送组件110连接的第一驱动件120,第一驱动件120用于驱动运送组件110运动,运送组件110沿自身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区111、装料区112及收料区113;分料机构200位于放料区111,分料机构200用于将自身承载的多个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20逐一分离并放置在运送组件110上;阻挡定位机构300位于装料区112,阻挡定位机构300用于将空载的托盘20阻挡并定位在装料区112以进行工件相对空载的托盘20的放入;堆料机构400位于收料区113,堆料机构400用于堆叠收料区113装有工件的托盘20。

上述送料装置10,使用时,分料机构200将自身承载的多个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20逐一分离并放置在运送组件110上,第一驱动件120驱动运送组件110带动空载的托盘20移动至装料区112,通过阻挡定位机构300将空载的托盘20阻挡并定位在装料区112以进行工件相对空载的托盘20的有效放置。当完成工件相对托盘20的放置以后,装有工件的托盘20通过运送组件110进一步输送至收料区113,然后通过堆料机构400将装有工件的托盘20进行堆叠,进而完成工件的装盘堆叠。

上述送料装置10由于沿运送组件110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放料区111、装料区112及收料区113,进而合理布局分料机构200、阻挡定位机构300及堆料机构400,使得上述送料装置10结构简单紧凑。同时上述送料装置10不需要人工进行空载的托盘20的分发以及装有工件的托盘20的堆叠,从而可有效提高托盘20的收发料效率,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上述送料装置10还可以根据不同工件的加工要求在装料区112接驳不同的加工设备对工件进行加工,有效提高送料装置10的适应性。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送料装置10还包括机架500,运送机构100设置于机架500上,通过机架500为运送机构100提供安装支撑空间。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分料机构2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至少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及第一升降组件230,至少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运送组件110相背对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能够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第一分料组件210用于支撑多个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20;至少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运送组件110相背对的两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能够朝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第二分料组件220高于第一分料组件210,第二分料组件220用于插设在最底层的空载的托盘20和次底层的空载的托盘20之间以及支撑最底层以上的所有空载的托盘20;放料区111形成有第一升降空间114,第一升降组件230设置于第一升降空间114内,并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分料组件210以及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分料组件220之间,第一升降组件230相对于第一分料组件210以及第二分料组件220可升降,第一升降组件230用于支撑第二分料组件220支撑的所有空载的托盘20。

具体地,分料机构200使用时,将多个空载的托盘20堆叠承放在第一分料组件210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进而以减小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分料组件220插设在最底层的空载的托盘20和次底层的空载的托盘20之间以支撑最底层以上的所有空载的托盘20,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进而增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分料组件210能够解除对所有空载的托盘20的支撑,最底层以上的所有空载的托盘20承载在第二分料组件220上,最底层的空载的托盘20因失去第一分料组件210的支撑而落入到运送组件110上。

进一步,第一升降组件230相对于第二分料组件220上升并支撑第二分料组件220支撑的所有空载的托盘20,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朝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以增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二分料组件220能够解除对所有空载的托盘20的支撑,然后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减小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之间的距离,使得第一分料组件210重新支撑所有空载的托盘20,与此同时,第一升降组件230相对于第二分料组件220下降并解除对所有空载的托盘20的支撑,方便下一个空载的托盘20的分离,如此往复循环,进而使得分料机构200实现将自身承载的多个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20逐一分离并放置在运送组件110上。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料组件210包括三个以上,其中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相对设置,具体地,三个以上的第一分料组件210可以两两相对设置,或者成两排相对设置,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一分料组件210对空载的托盘20的支撑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分料组件210包括四个,四个第一分料组件210两两相对设置,且第一升降组件230位于两对第一分料组件210之间。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分料组件220包括三个以上,其中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相对设置,具体地,三个以上的第二分料组件220可以两两相对设置,或者成两排相对设置,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分料组件220对空载的托盘20的支撑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分料组件220包括两个,两个第二分料组件220相对设置,针对于位于运送组件110一侧的第二分料组件220和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该第二分料组件220位于两个第一分料组件210之间,且第一升降组件230位于两对第一分料组件210以及一对第二分料组件220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分料组件210包括第一支撑臂212及与第一支撑臂212连接的第二驱动件214,具体地,第二驱动件214设置于机架500上,第二驱动件214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臂212朝靠近或远离相对设置的另一第一分料组件210的方向移动,第一支撑臂212用于支撑所有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20。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分料组件220包括第二支撑臂222及与第二支撑臂222连接的第三驱动件224,第三驱动件224设置于机架500上,第三驱动件224用于驱动第二支撑臂222朝靠近或远离相对设置的另一第二分料组件220的方向移动,第二支撑臂222高于第一分料组件210,具体地,第二支撑臂222高于第一支撑臂212,第二支撑臂222用于插设在最底层的空载的托盘20和次底层的空载的托盘20之间以及支撑最底层以上的所有空载的托盘20。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升降组件230包括承载件232及与承载件232连接的第四驱动件234,第四驱动件234用于驱动承载件232相对于第一分料组件210以及第二分料组件220升降,承载件232用于支撑第二分料组件220支撑的所有堆叠设置且空载的托盘20。

如图2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阻挡定位机构300包括第一阻挡组件310和定位组件320,第一阻挡组件310位于装料区112,第一阻挡组件310用于将空载的托盘20阻挡在装料区112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挡组件310包括两个,两个第一阻挡组件310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运送组件110相背对的两侧;定位组件320位于装料区112,定位组件320用于将空载的托盘20定位在装料区112内。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阻挡组件310包括第一阻挡件312和第五驱动件314,第一阻挡件312位于运送组件110的一侧,第一阻挡件312用于将空载的托盘20阻挡在装料区112,第五驱动件314与第一阻挡件312连接,第五驱动件314设置于机架500上,第五驱动件314用于驱动第一阻挡件312朝靠近或远离运送组件110背对第一阻挡件312的一侧移动。

具体地,当需要阻挡空载的托盘20时,第五驱动件314驱动第一阻挡件312朝靠近运送组件110背对第一阻挡件312的一侧移动,进而能够通过第一阻挡件312有效将空载的托盘20阻挡在装料区112;当不需要阻挡空载的托盘20时,第五驱动件314驱动第一阻挡件312朝远离运送组件110背对第一阻挡件312的一侧移动,避免第一阻挡件312干扰空载的托盘20的进一步移动。

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定位组件320包括压持件322和第六驱动件324,压持件322位于运送组件110的一侧,压持件322用于压持空载的托盘20,第六驱动件324与压持件322连接,第六驱动件324设置于机架500上,第六驱动件324用于驱动压持件322朝靠近或远离运送组件110背对压持件322的一侧移动,以使压持件322靠近或远离空载的托盘20。

具体地,当需要定位空载的托盘20时,第六驱动件324驱动压持件322朝靠近运送组件110背对压持件322的一侧移动,以使压持件322靠近空载的托盘20,进而能够通过压持件322有效将空载的托盘20定位在装料区112;当不需要定位空载的托盘20时,第六驱动件324驱动压持件322朝远离运送组件110背对压持件322的一侧移动,以使压持件322远离空载的托盘20,避免压持件322干扰空载的托盘20的进一步移动。

如图2及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堆料机构400包括至少两个支撑组件410和第二升降组件420,至少两个支撑组件410相对设置并分别位于运送组件110相背对的两侧,支撑组件410能够在收料区113转动并用于支撑装有工件的托盘20;收料区113形成有第二升降空间115,第二升降组件420设置于第二升降空间115内,并位于两个相对设置的支撑组件410之间,第二升降组件420相对于支撑组件410可升降,第二升降组件420用于支撑位于运送组件110上装有工件的托盘20。

具体地,堆料机构400使用时,第二升降组件420能够支撑位于运送组件110上装有工件的托盘20并上升,当该托盘20顶住支撑组件410的底部时,该托盘20能够带动支撑组件410转动,当该托盘20在第二升降组件420的带动下移动至支撑组件410的顶部上方时,支撑组件410与该托盘20分离,此时支撑组件410能够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逆向转动复位,第二升降组件420带动该托盘20下降,进而将该托盘20放置在支撑组件410上。

进一步地,当需要进行下一个装有工件的托盘20相对支撑组件410的放置时,第二升降组件420能够支撑下一个托盘20并上升,当该下一个托盘20顶住支撑组件410的底部时,该下一个托盘20能够带动支撑组件410连同承载在支撑组件410上的托盘20同步转动,当该下一个托盘20在第二升降组件420的带动下移动并插设至支撑组件410的顶部和已承载在支撑组件410上的托盘20的底部之间时,支撑组件410与该下一个托盘20分离,支撑组件410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逆向转动复位,然后第二升降组件420带动该下一个托盘20下降,进而将该下一个托盘20放置在支撑组件410上,如此往复循环,进而将装有工件的托盘20堆叠在支撑组件410上。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10包括三个以上,其中两个支撑组件410相对设置,具体地,三个以上的支撑组件410可以两两相对设置,或者成两排相对设置,进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撑组件410对装有工件的托盘20的支撑稳定性。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10包括六个,六个支撑组件410两两相对设置,且第二升降组件420位于三对支撑组件410之间。

如图5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撑组件410包括安装座412和支撑件414,安装座412设置于机架500上,支撑件414通过转轴416转动设置于安装座412上,支撑件414用于支撑装有工件的托盘20。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升降组件420包括承托件422及与承托件422连接的第七驱动件424,第七驱动件424用于驱动承托件422相对于支撑组件410升降,承托件422用于支撑位于运送组件110上装有工件的托盘20。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堆料机构400还包括第二阻挡组件430,第二阻挡组件430设置于收料区113内,第二阻挡组件430用于将装有工件的托盘20阻挡在收料区113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阻挡组件43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二阻挡件432。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送料装置10还包括第一感应件600,第一感应件600设置于机架50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件600包括两个,两个第一感应件600间隔设置,并位于放料区111和装料区112之间,第一感应件600用于在感应到空载的托盘20移动至装料区112时触发第一阻挡组件310执行对空载的托盘20的阻挡,并用于在感应不到空载的托盘20在装料区112继续移动时触发运送组件110停止对空载的托盘20的继续传输以及触发定位组件320执行对空载的托盘20在装料区112的定位。

具体地,在运送组件110带动空载的托盘20传输的过程中,第一感应件600能够在感应到空载的托盘20移动至装料区112时触发第一阻挡组件310执行对空载的托盘20的阻挡,从而通过第一阻挡组件310将该空载的托盘20阻挡在装料区112内,避免该空载的托盘20在未完成工件的放置操作之前被运送组件110直接带离装料区112,同时第一感应件600还能够在感应不到空载的托盘20在装料区112继续移动时触发运送组件110停止对空载的托盘20的继续传输以及触发定位组件320执行对空载的托盘20在装料区112的定位,进而方便操作人员或外部机械手进行工件相对空载的托盘20的放置操作。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送料装置10还包括第二感应件700,第二感应件700位于收料区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感应件700设置于第二阻挡件432上,第二感应件700用于在感应到装有工件的托盘20移动至收料区113时触发第二升降组件420执行对该装有工件的托盘20的顶升,进而能够有效将该装有工件的托盘20放置在支撑组件410上。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送料装置10还包括第一料仓800,第一料仓800设置于放料区111,第一料仓800用于收纳空载的托盘20,从而将空载的托盘20有效限制在放料区111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料仓800包括多个第一挡料件820,多个第一挡料件820间隔围设于放料区111的边缘处,其中空载的托盘20能够收纳在多个第一挡料件820围合形成的第一料仓80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料仓800包括四个第一挡料件820,四个第一挡料件820两两相对设置。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送料装置10还包括第二料仓900,第二料仓900设置于收料区113,第二料仓900用于收纳装有工件的托盘20,从而将装有工件的托盘20有效限制在收料区113内。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料仓900包括多个第二挡料件920,多个第二挡料件920间隔围设于收料区113的边缘处,其中装有工件的托盘20能够收纳在多个第二挡料件920围合形成的第二料仓900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料仓900包括四个第二挡料件920,四个第二挡料件920两两相对设置。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运送组件11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运送单元130,第一驱动件120与运送单元130连接,第一驱动件120用于驱动运送单元130移动。在一实施例中,两个运送单元130的一端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升降空间114,两个运送单元130的另一端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升降空间115。通过两个间隔设置的运送单元130能够更加稳定地输送托盘20,且便于形成第一升降空间114及第二升降空间115。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运送单元130包括传动带132、主动轮134及从动轮136,传动带132绕设于主动轮134和从动轮136上,第一驱动件120与主动轮134连接,第一驱动件120用于驱动主动轮134转动,进而通过从动轮136带动传动带132移动。具体地,运送组件110的两个主动轮134通过传动轴138相连接,第一驱动件120与传动轴138连接,第一驱动件120能够驱动传动轴138转动,以通过传动轴138带动两个主动轮134同步转动,进而实现运送组件110的两个传动带132的同步移动,进一步提高运送单元130对托盘20输送的稳定性。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