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毒湿巾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04695发布日期:2020-11-27 13:29阅读:4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毒湿巾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湿巾生产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毒湿巾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湿巾作为日常洁肤用品,便于携带,出门在外随时取,很方便,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用品,更是人们外出的必备品。人们在户外使用湿巾后,虽然能够分别对皮肤起到清洁、消毒作用,同时也擦掉了先前涂在皮肤上的护肤品,皮肤没有护肤品的保护容易受到损伤。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便携式湿巾在日常使用中,通常设置有粘合的封盖,由于多次开合封盖,导致粘性降低,湿巾包装内酒精易挥发,从而导致较下层的湿巾在使用时已经处于干燥状态,湿巾的消毒作用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避免便携式湿巾在后期使用中出现湿巾干燥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工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储液膜热压:将储液膜放到设备上,对储液膜进行热压处理,储液膜背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内凹形成复数个凹部;

储液膜注液:向储液膜的凹部内灌注消毒介质;

包装袋外膜贴合:对包装袋外膜面向储液膜的一侧喷热熔胶,储液膜下表面与包装袋外膜热熔胶的一侧胶合;

包装袋内膜贴合:对包装袋内膜面向储液膜的一侧喷热熔胶,储液膜内凹设置有凹部的一侧与包装袋内膜喷有热熔胶的一侧胶合,闭合凹部,形成包装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湿巾包装袋设置为三层,依次为包装袋外膜、储液膜和包装袋内膜,储液膜热压成型形成的凹部内设置有消毒介质,包装袋内膜防止凹部内消毒介质流出,将包装袋内膜和包装袋外膜贴合于储液膜的内外两侧即可完成包装壳体,完成后续包装即可完成湿巾包装;当使用湿巾至后期时,包装袋内湿巾处于较为干燥的状态时,通过挤压包装袋外壁,迫使凹部内消毒介质挤压包装袋内膜,导致包装袋内膜破裂,消毒介质流出至包装袋内部,将湿巾浸湿,提高消毒湿巾的消毒作用。

优选的,所述凹部两两为一组紧密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迫使凹部内消毒介质挤压包装袋内膜时,将包装袋外壳对折,凹部的内凹处于相邻凹部的内凹处抵接,相互迫使凹部内消毒介质挤压,将包装袋内膜挤破,消毒介质流出;在运输中,相邻凹部不会发生相互挤压,同时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设备,包括第一上料转台、设置于第一上料转台一侧的热压装置、设置于热压装置背向第一上料转台一侧的注液装置以及设置于注液装置背向热压装置一侧的热帖装置,所述热压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方的第一传送带,所述机架上方设置有带动第一传送带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传送带外侧内凹设置有复数个等距排布的凹槽,所述机架滑移连接有热压板,所述机架设置有带动热压板往返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热压板面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复数个可与凹槽配合嵌接的凸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膜由第一上料转台处向热压装置内上料,通过热压装置成型凹部,然后通过注液装置向凹部内灌注消毒介质,最后通过热帖装置对包装袋外膜、储液膜和包装袋内膜热帖呈包装壳体;对热压板进行加热,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热压板上下滑移,第一驱动机构停止移动,当热压板向下滑移至与凸块顶端与储液膜抵接时,将储液膜背向凸块的一侧抵入凹槽内,凹部成型,即可循环完成储液膜的凹部成型,操作简单便捷。

优选的,所述机架滑移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面向机架的一侧可供第一传送带外壁抵接,所述机架设置有带动压块往返滑移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同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热压板预下压对储液膜进行热压时,第三驱动机构带动压块向下滑移至与储液膜的上表面抵接,防止热压板在热压时,储液膜发生位移,从而提高热压效果。

优选的,所述注液装置包括储液罐、固定连接于储液罐的输送管以及设置于输送管背向储液罐一端的注液箱,所述注液箱面向第一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复数个注液喷头,复数个注液喷头与凹槽一一对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输送管将储液罐内消毒介质输送至注液箱内,当储液膜移动至注液箱下方,储液膜停止移动,注液喷头逐一与凹部对准,向凹部内灌注消毒介质,储液膜移动远离注液箱下方,循环上述步骤即可。

优选的,所述注液箱背向保温罩的一侧设置有清洁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注液时,会产生溅射等情况,导致储液膜上表面凹部之外的表层存在消毒介质;在储液膜移动远离注液箱下方时,设置清洁组件对储液膜上表面凹部之外的消毒介质进行清洁,提高包装袋内膜与储液膜的粘合度。

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于注液箱背向第一上料转台一侧的定位块和可拆卸连接于定位块面向第一传送带一侧的卡板,所述卡板背向定位块的一侧内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卡接有吸液棉,所述吸液棉背向卡板的一侧部分凸出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液膜在移动远离注液箱下方时,吸液棉与储液膜上表面凹部之外的表层抵接,将多余的消毒介质吸收,提高储液膜上表面的清洁度;当吸液棉吸收一定程度的消毒介质,通过取下卡板将吸液棉从卡槽内取出挤干即可重复使用吸液棉。

优选的,所述清洁组件包括设置于注液箱背向第一上料转台一侧的定位座和竖直贯穿定位座的转轴,所述转轴端部设置有刮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刮板背向转轴的一侧与储液膜的上表面抵接,将多余的消毒杂质刮落至凹部内,减少消毒介质的浪费,间隔时间内对刮板的侧壁进行擦拭清洁即可。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定位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刮板靠近定位座的一侧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储液膜部分厚度不一,刮板与储液膜上表面抵接时,转轴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避免刮板卡死将储液膜刮破;设置弹簧与转轴侧壁抵接,提高刮板与储液膜的贴合度,提高刮板的实用性。

优选的,所述热帖装置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的安装板、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板侧壁的第二上料转台以及第三上料转台,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二传送带,所述压辊周壁可与第二传送带的外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上料转台和第三上料转台分别对包装袋内膜和包装袋外膜进行上料,包装袋内膜和包装袋外膜喷胶后经过压辊,即可形成包装壳体,设置压辊对包装袋内膜轻轻按压,提高热熔胶与包装袋内膜和包装袋外膜之间的粘合度。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使用湿巾至后期时,包装袋内湿巾处于较为干燥的状态时,通过挤压包装袋外壁,迫使凹部内消毒介质挤压包装袋内膜,导致包装袋内膜破裂,消毒介质流出至包装袋内部,将湿巾浸湿,提高消毒湿巾的消毒作用;

储液膜由第一上料转台处向热压装置内上料,通过热压装置成型凹部,然后通过注液装置向凹部内灌注消毒介质,最后通过热帖装置对包装袋外膜、储液膜和包装袋内膜热帖呈包装壳体;对热压板进行加热,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热压板上下滑移,第一驱动机构停止移动,当热压板向下滑移至与凸块顶端与储液膜抵接时,将储液膜背向凸块的一侧抵入凹槽内,凹部成型,即可循环完成储液膜的凹部成型,操作简单便捷;

在注液时,会产生溅射等情况,导致储液膜上表面凹部之外的表层存在消毒介质;在储液膜移动远离注液箱下方时,设置清洁组件对储液膜上表面凹部之外的消毒介质进行清洁,提高包装袋内膜与储液膜的粘合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消毒湿巾生产中制备包装壳体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压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中注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一中清洁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是热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中注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中清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消毒湿巾生产工艺的整体流程框图;

图11是消毒湿巾的整体包装示意图;

图12是沿图11中b-b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上料转台;3、热压装置;31、机架;32、第一驱动机构;321、转动杆;322、滚筒;33、第一传送带;34、凹槽;35、保温罩;36、承载板;37、热压板;371、第一电热管;372、凸块;38、第二驱动机构;39、第三驱动机构;391、连杆;392、压块;4、冷却装置;41、顶板;42、安装孔;43、风扇;5、注液装置;51、安装板;52、储液罐;53、输送管;54、注液箱;55、注液喷头;56、皮带;6、清洁组件;61、定位块;62、卡板;63、卡槽;64、吸液棉;65、定位座;66、转轴;68、刮板;69、弹簧;7、热帖装置;71、第二上料转台;72、第三上料转台;73、第二传送带;74、压辊;75、第二电热管;8、包装壳体;81、湿巾本体;82、取物口;83、封盖;84、包装袋内膜;85、储液膜;851、凹部;86、包装袋外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目前便携式消毒湿巾在使用中通常在包装壳体8上表面粘合有启闭取物口82的封盖83,由于多次开合封盖83,导致粘性降低,湿巾包装内酒精易挥发;传统的便携式消毒湿巾在生产中,生产工艺包括消毒介质浸湿无纺布形成湿布条、折叠湿布条、切断湿布条、装入包装袋、密封包装袋。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设备。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设备包括螺栓连接于地面的底座1,底座1上表面依次螺栓连接有第一上料转台2、热压装置3、冷却装置4、注液装置5以及热帖装置7。

参照图1,图2,热压装置3包括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的机架31、两个转动连接于机架31的转动杆321和固定于转动杆321的滚筒322,两个滚筒322外套设有第一传送带33,第一传送带33外侧壁内凹设置有两排等距排布的凹槽34,凹槽34两两一组,复数组为一排,复数组凹槽34沿第一传送带33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其中转动杆321、滚筒322和电机构成第一驱动机构32。

机架31背向底座1的一侧固定有中空设置的保温罩35,保温罩35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承载板36,承载板36位于第一传送带33下方,保温罩35内壁滑移连接有平行于承载板36的热压板37,热压板37沿保温罩35的竖直方向往返滑移,保温罩35外壁固定有第二驱动机构38,第二驱动机构38的滑块贯穿保温罩35,第二驱动机构38的滑块与热压板37的侧边固定连接;当第二驱动机构38带动热压板37下压时,第一传动带内壁可与承载板36上表面抵接。

参照图2,图3,热压板37内嵌设有复数个第一电热管371,复数个第一电热管371沿热压板37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压板面向第一传送带33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复数个凸块372,复数个凸块372与凹槽34的位置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38选用为电缸。

保温罩35内壁固定有第三驱动机构39,第三驱动机构39固定有连杆391,所述连杆391背向第三驱动机构39的一端固定有压块392,压块392背向连杆391的一侧可供第一传送带33背向底座1的一侧抵接。本实施例中第三驱动机构39选用为电缸。

参照图1,图4,冷却装置4包括固定于机架31背向底座1一侧的顶板41、贯穿顶板41的安装孔42以及固定于安装孔42内壁的风扇43,风扇43的出风方向正对第一传送带33。

参照图1,图5,注液装置5包括固定于机架31上表面的安装板51、设置于安装板51一侧的储液罐52、固定于储液罐52顶端的输送管53以及固定于输送管53背向储液罐52一端的注液箱54,输送管53贯穿安装板51,注液箱54固定于安装板51背向储液罐52的一侧;注液箱54水平设置,且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排等距排布的注液喷头55,注液喷头55两两为一组,复数组为一排,复数组注液喷头55沿安装板51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复数组注液喷头55安装位置可与凹槽34一一对应。

安装板51面向机架31的一侧设置有皮带56带动已完成热压和冷却处理的储液膜85靠近或远离储液箱,注液箱54背向第一上料转台2的一侧设置有清洁组件6,将储液膜85上表面凹部851以外的多余消毒介质清理,提高包装袋内膜84与储液膜85的粘合度。

参照图5,图6,清洁组件6包括螺栓连接于注液箱54背向第一上料转台2一侧的定位块61和螺栓连接于定位块61面向第一传送带33一侧的卡板62,卡板62背向定位块61的一侧内凹设置有卡槽63,卡槽63内卡接有吸液棉64,吸液棉64背向卡板62的一侧部分凸出卡槽63可与储液膜85的上表面抵接。

参照图1,图7,热帖装置7包括固定连接于安装板51的第二上料转台71和第三上料转台72,第二上料转台71位于第三上料转台72上方,第二上料转台71用于包装袋内膜84上料,第三上料转台72用于包装袋外模上料,安装板51面向机架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传送带73,安装板51面向机架3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压辊74,压辊74周壁可与第二传送带73上表面抵接,压辊74嵌设有复数个第二电热管75,复数个第二电热管75以压辊74的轴线为圆心呈圆周设置,从而实现对压辊74的均匀加热。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储液膜85由第一转向台向热压装置3内上料,储液膜85由第一驱动机构32通过第一传送带33带动,移动至热压板37下方,第一驱动机构32停止移动,第三驱动机构39带动压块392下压,将储液膜85压于第一传送带33上表面,第一传送带33下表面与承载板36上表面抵接,第二驱动机构38带动热压板37下压,凸块372与储液膜85上表面抵接,对储液膜85进行热压成型处理;热压结束,第二驱动机构38带动热压板37上提,通过第一驱动机构32带动第一传送带33,第一传送带33带动储液膜85已完成热压的部分远离保温罩35,风扇43对已完成热压的储液膜85进行降温,便于脱模,储液膜85移动至注液箱54下方,注液喷头55对储液膜85的凹部851进行灌注消毒介质,灌注结束,通过皮带56将已完成灌注的储液膜85移动远离注液箱54,在移动中,吸液棉64将储液膜85上表面凹部851之外的多余消毒介质吸收;移动至第二传送带73的上方,包装袋内膜84由第二上料转台71上料,喷过热熔胶后与储液膜85的上表面粘结;包装袋外模由第三上料转台72上料,喷过热熔胶后与储液膜85的下表面粘合,通过压辊74时,将包装袋内膜84、储液膜85和包装袋外模轻轻压合,加热压辊74提高三层膜之间的粘合度。

实施例2:

参照图8,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清洁组件6包括固定于注液箱54背向第一上料转台2一侧的定位座65和贯穿定位座65的转轴66,转轴66底端固定有刮板68;转轴66周壁套设有弹簧69,弹簧69一端与定位座65下表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刮板6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刮板68背向转轴66的一端可与储液膜85的上表面抵接。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设置刮板68背向转轴66的一侧与储液膜85的上表面抵接,将多余的消毒杂质刮落至凹部851内,减少消毒介质的浪费,间隔时间内对刮板68的侧壁进行擦拭清洁即可,由于储液膜85部分厚度不一,设置转轴66在竖直方向往返滑移,提高转轴66的避让空间,避免刮板68将储液膜85刮破;设置弹簧69与转轴66侧壁抵接,提高刮板68与储液膜85的贴合度,提高刮板68的实用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工艺;

参照图10,一种消毒湿巾的生产工艺包括s0消毒湿纸巾制备、b0包装袋制备和c0消毒湿纸巾包装等步骤;

其中,s0消毒湿巾制备包括以下步骤:s01、贴合绒布:选取无纺布、单面绒的绒布和热熔胶,通过胶合的方法将绒布粘合于无纺布的两侧合成复合布;

s02、侧边内卷:根据产品设计的宽度要求,将复合布两侧的侧边向内对折;

s03、消毒浸湿:将步骤s2向内对折的复合布进行消毒,再进行酒精浸泡,形成湿布条;

s04、自动折片:根据产品设计的长度要求,将步骤s3的湿布条呈s型折叠;

s05、自动切片:将步骤s4已折叠的湿布条对中切断。

b0包装壳体8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b01、储液膜85热压:将储液膜85放到第一传送带33上方,通过热压板37对储液膜85进行热压处理,储液膜85背向第一传送带33的一侧内凹形成复数个凹部851,移出保温罩35后对储液膜85风冷处理;

b02、储液膜85注液:通过注液喷头55向储液膜85背向第一传送带33一侧的凹部851内灌注消毒介质;

b03、包装袋外膜86贴合:对包装袋外膜86面向储液膜85的一侧喷热熔胶,将包装袋外膜86背向热熔胶的一侧与第二传送带73外壁贴合并通过压辊74下方,储液膜85与热熔胶的一侧粘合;

b04、包装袋内膜84贴合:对包装袋内膜84面向储液膜85的一侧喷热熔胶,将包装袋内膜84背向热熔胶的一侧与压辊74周壁粘合,储液膜85与热熔胶的一侧胶合,闭合凹部851,形成包装壳体8。

c0消毒湿巾包装:

c01、包装:将步骤s5对中切断的湿布条装入步骤b4中的包装壳体8,并对包装壳体8进行密封。

参照图11,一种消毒湿巾,包括设有内腔的包装壳体8和放置于包装壳体8内部的湿巾本体81,包装壳体8上表面开取物口82,取物口82连通内腔,包装壳体8上表面粘结有启闭取物口82的封盖83。

参照图12,包装壳体8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包装袋内膜84、储液膜85和包装袋外膜86,储液膜85面向包装袋内膜84的一侧内凹设置有用于储存消毒介质的凹部851,凹部851两两一组,当需使用凹部851内消毒介质浸湿湿巾本体81时,将包装壳体8侧边对折,迫使相邻的凹部851底端抵接,迫使凹部851内消毒介质将包装袋内膜84挤破,流入内腔浸湿湿巾本体8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