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6824发布日期:2021-01-15 14:06阅读:66来源:国知局
包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产品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产品包装箱通常采用一个或两个摇臂进行折叠,摇臂折叠后形成内衬结构置于包装箱的主体中,在不受外力的作用下,由于恢复力的存在,包装箱会逐渐趋向恢复回初始的状态,因此,无外力作用时内衬结构易变形,导致产品不好包装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结构,能够在摇臂折叠后保持折叠状态,防止无外力作用时内衬结构变形,便于产品包装。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基板、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所述第一摇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边上,所述第二摇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边上,所述第三摇臂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三边上,所述第一摇臂的自由端向所述基板折叠,以使所述第一摇臂的自由端设置在基板上,所述第二摇臂和所述第三摇臂向所述第一摇臂折叠,以使所述第二摇臂的自由端和所述第三摇臂的自由端设置在所述第一摇臂上,所述第一摇臂、所述第二摇臂和所述第三摇臂围成第一储物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三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摇臂与所述第三摇臂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摇臂包括a1段、a2段和a3段,所述a1段、所述a2段和所述a3段依次连接,所述a1段远离所述a2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边上,所述第一摇臂折叠至所述基板后,所述a1段形成所述包装结构的第一侧壁,所述a3段连接在所述基板上。

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插槽,所述a3段上设置有第一插舌,所述第一插舌插设在所述第一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摇臂折叠至所述基板后,所述第一摇臂形成凹字形,所述a2段平行于所述基板设置,以使所述第一摇臂与所述基板之间围成第二储物空间。

优选地,所述a2段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插舌,所述第二摇臂折叠至所述第一摇臂后,所述插舌插设在所述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二插舌和第三插舌,所述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插舌与所述第三插舌之间,所述a2段上设置有第二插槽和第三插槽,所述第二插舌插设在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三插舌插设在所述第三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插槽延伸至所述a1段上,所述第二插舌包括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所述第一插接段插入至位于所述a2段上的所述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二插接段插入至位于所述a1段上的所述第二插槽内;

和/或,所述第三插槽延伸至所述a3段上,所述第三插舌包括第一插入段和第二插入段,所述第一插入段插入至位于所述a2段上的所述第三插槽内,所述第二插入段插入至位于所述a3段上的所述第三插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摇臂包括b1段、b2段、b3段和b4段,所述b1段、所述b2段、所述b3段和所述b4段依次连接,所述b1段远离所述b2段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边上,所述第二摇臂折叠至所述第一摇臂后,所述b1段形成所述包装结构的第二侧壁,所述b2段、所述b3段和所述b4段位于所述a2段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b2段与所述b3段成角度设置,所述b3段与所述b4段成角度设置,以使所述b4段所在平面位于所述b2段与所述a2段之间。

优选地,所述b2段与所述b4段平行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摇臂还包括b5段,所述插舌设置在所述b5段上。

优选地,所述b1段、所述b2段、所述b3段、所述b4段和所述b5段与所述a2段围成第一缓冲腔。

优选地,所述第二摇臂与所述第三摇臂对称设置,当所述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摇臂包括a2段时,所述第三摇臂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a2段围成所述第一储物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三摇臂包括c5段,当所述第二摇臂包括b5段时,所述c5段与所述b5段平行设置,所述c5段与所述b5段相抵触。

优选地,所述第三摇臂包括c3段,当所述第二摇臂包括b3段时,所述c3段与所述b3段平行设置,待包装物夹设在所述c3段与所述b3段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摇臂位于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待包装物通过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内。

优选地,所述包装结构还包括盖体,所述基板包括第四边,所述盖体包括d1段和d2段,所述d1段与所述第四边相连接,所述盖体向所述基板折叠后,所述d1段与所述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围成所述包装结构的主体,所述d2段盖设在所述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上。

优选地,所述d2段上设置有缓冲折叠段,所述缓冲折叠段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跨设在所述第二摇臂和所述第三摇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以形成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段位于所述第二缓冲腔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段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摇臂相接,所述第二段的第二部分跨设在所述第一储物空间和所述第三摇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盖体还包括d3段,所述d3段设置在所述d2段远离所述d1段的一端,所述d3段盖设在所述主体远离所述d1段的侧壁上。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包装结构,能够在摇臂折叠后保持折叠状态,防止无外力作用时内衬结构变形,便于产品包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的包装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包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包装结构和待包装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包装结构的平铺展开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2的包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基板;11、第一插槽;

21、a1段;22、a2段;221、第二插槽;222、安装孔;223、第三插槽;23、a3段;231、第一插舌;

31、b1段;32、b2段;33、b3段;34、b4段;35、b5段;351、第二插舌;352、第三插舌;353、第一凹槽;

41、c3段;42、c5段;

51、d1段;52、d2段;521、第一段;522、第二段;53、d3段;

61、第一储物空间;62、第二储物空间;

71、第一缓冲腔;

8、待包装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参见图1至图4所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1,一种包装结构,包括基板1、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第一摇臂设置在基板1的第一边上,第二摇臂设置在基板1的第二边上,第三摇臂设置在基板1的第三边上,第一摇臂的自由端向基板1折叠,以使第一摇臂的自由端设置在基板1上,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向第一摇臂折叠,以使第二摇臂的自由端和第三摇臂的自由端设置在第一摇臂上,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围成第一储物空间61。通过设置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并使第二摇臂的自由端和第三摇臂的自由端设置在第一摇臂上,进而使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形成稳定的结构,能够在摇臂折叠后保持折叠状态,防止无外力作用时内衬结构变形,便于产品包装,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的,第一摇臂与第一边相接的一端为连接端,第一摇臂的自由端为第一摇臂远离第一边的一端。第二摇臂与第二边相接的一端为连接端,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为第二摇臂远离第二边的一端。第三摇臂与第三边相接的一端为连接端,第三摇臂的自由端为第三摇臂远离第三边的一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储物空间61用于存放转接模块。

进一步的,第二摇臂的自由端和第三摇臂的自由端设置在第一摇臂上,即第二摇臂的自由端和第三摇臂的自由端能够固定在第一摇臂上。

进一步的,基板1、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为一体结构,在保证产品得到可靠固定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第二边与第三边相对设置,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相对设置,也即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相对设置,保证了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折叠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基板1为正方形,第一边为基板1下侧的一边,第二边为基板1右侧的一边,第三边为基板1左侧的一边。

第一摇臂包括a1段21、a2段22和a3段23,a1段21、a2段22和a3段23依次连接,a1段21远离a2段22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边上,第一摇臂折叠至基板1后,a1段21形成包装结构的第一侧壁,a3段23连接在基板1上,通过设置a1段21、a2段22和a3段23,形成内衬的同时,保证了第一摇臂的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摇臂的自由端即为a3段23远离a2段22的一端。

进一步的,第一摇臂为矩形。

进一步的,a1段21与a2段22之间、a2段22与a3段23之间均具有折线。

进一步的,a2段22与基板1的形状尺寸相同。

基板1上设置有第一插槽11,a3段23上设置有第一插舌231,第一插舌231插设在第一插槽11内。通过设置第一插槽11和第一插舌231,保证了基板1与第一摇臂的稳定连接,并使连接方式更为简单。

进一步的,第一插槽11的数量为3个,3个第一插槽11平行于第二边设置,3个第一插槽11沿第二边的延伸方向排布,3个第一插槽11位于基板1远离第二边的一侧。

进一步的,第一插舌231能够插入第一插槽11,并固定在第一插槽11内。

进一步的,第一插槽11的窄边宽度为一个纸板的厚度,第一插舌231能够被夹在第一插槽11内。

第一摇臂折叠至基板1后,第一摇臂形成凹字形,a2段22平行于基板1设置,以使第一摇臂与基板1之间围成第二储物空间62,第二储物空间62可用于储存其他配件,第一摇臂形成凹字形能够是第一摇臂更为稳固。

进一步的,第一摇臂所形成凹字形的开口朝下,第一摇臂与基板1形成长方体框架。

进一步的,a1段21和a3段23垂直于基板1。

a2段22上设置有插槽,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设置有插舌,第二摇臂折叠至第一摇臂后,插舌插设在插槽内,通过设置插舌和插槽,能够使第二摇臂与第一摇臂稳定的连接,保证了第二摇臂折叠后保持折叠状态,防止无外力作用时内衬结构变形。

进一步的,插槽沿竖直方向贯穿a2段22。

具体的,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设置有第二插舌351和第三插舌352,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353,第一凹槽35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二插舌351与第三插舌352之间,a2段22上设置有第二插槽221和第三插槽223,第二插舌351插设在第二插槽221内,第三插舌352插设在第三插槽223内。

进一步的,第二插舌351和第三插舌352沿第二摇臂的横向排布,即如图4所示,第二插舌351和第三插舌352上下方向排布,第一凹槽353位于第二插舌351和第三插舌352沿上下方向的中间位置。

第二插槽221延伸至a1段21上,第二插舌351包括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第一插接段插入至位于a2段22上的第二插槽221内,第二插接段插入至位于a1段21上的第二插槽221内;第三插槽223延伸至a3段23上,第三插舌352包括第一插入段和第二插入段,第一插入段插入至位于a2段22上的第三插槽223内,第二插入段插入至位于a3段23上的第三插槽223内。通过使第二插槽221延伸至a1段21上、第三插槽223延伸至a3段23上,并使第二插舌351和第三插舌352分为两段,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二插槽221和第三插槽223大致为l形,第二插舌351的第一插接段和第二插接段形成阶梯形,第三插舌352的第一插入段和第二插入段形成阶梯形。

进一步的,第二插槽221与第二插舌351的形状互补,第三插槽223与第三插舌352的形状互补。

进一步的,第二插接段插入第二插槽221后,刚好与a1段21和a2段22相抵触。第二插入段插入第三插槽223后,刚好与a2段22和a3段23相抵触。

第二摇臂包括b1段31、b2段32、b3段33和b4段34,b1段31、b2段32、b3段33和b4段34依次连接,b1段31远离b2段3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边上,第二摇臂折叠至第一摇臂后,b1段31形成包装结构的第二侧壁,b2段32、b3段33和b4段34位于a2段22远离基板1的一侧,b2段32与b3段33成角度设置,b3段33与b4段34成角度设置,以使b4段34所在平面位于b2段32与a2段22之间,使b2段32、b3段33和b4段34形成台阶结构,为待包装件8提供抵靠位置,对待包装件8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包装结构折叠完成后,b2段32位于b4段34的斜上方。

b2段32与b4段34平行设置,保证了结构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b2段32与b3段33垂直设置,b3段33与b4段34垂直设置。

第二摇臂还包括b5段35,插舌设置在b5段35上。通过设置b5段35,为插舌提供了设置位置。

进一步的,b5段35与b4段34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第二摇臂的各段之间均具有折线。

b1段31、b2段32、b3段33、b4段34和b5段35与a2段22围成第一缓冲腔71,为待包装件8提供了缓冲保护。

进一步的,第一缓冲腔71内可填充缓冲物。

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对称设置,当第二摇臂的自由端上还设置有第一凹槽353、第一摇臂包括a2段22时,第三摇臂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一凹槽353相对设置,第一凹槽353、第二凹槽和a2段22围成第一储物空间61。通过使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对称设置,保证了内衬结构稳固的同时,为待包装件8提供了第一储物空间61。

进一步的,第二摇臂与第三摇臂完全对称设置,即,第三摇臂包括与第二摇臂对应的c1段、c2段、c3段41、c4段和c5段42,其中,c1段与b1段31相对应,c2段与b2段32相对应,c3段41与b3段33相对应,c4段与b4段34相对应,c5段42与b5段35相对应。第三摇臂的各段的折叠方式也与第二摇臂相同。同时,c1段、c2段、c3段41、c4段和c5段42能够与a2段22围成第三缓冲腔,第三缓冲腔与第一缓冲腔71相对应。

进一步的,第三摇臂的各段之间均具有折线。

c5段42与b5段35平行设置,c5段42与b5段35相抵触,使第二摇臂、第三摇臂与第一摇臂插接固定的同时,使c5段42与b5段35相抵触,进一步保证了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的稳定性。

c3段41与b3段33平行设置,待包装物夹设在c3段41与b3段33之间,通过设置c3段41与b3,使待包装物更为稳定的固定在第一储物空间61内,c3段41和b3段33对待包装物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第二插槽221和第三插槽223的窄边的宽度为两个纸板的厚度,第二摇臂上的两个插舌和第三摇臂上的两个插舌插入到第二插槽221和第三插槽223后,第二插槽221和第三插槽223和能够夹住第二摇臂上的两个插舌和第三摇臂上的两个插舌。

第一摇臂位于第一储物空间61内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222,待包装物通过安装孔222设置在第一储物空间61内。通过设置安装孔222可对待包装物起支撑、限位及固定作用。

进一步的,安装孔222设置在第一储物空间61内的a2段22的中心位置上。

进一步的,待包装物为转接模块,转接模块有圆柱凸出段,圆柱凸出段插设在安装孔222内。

包装结构还包括盖体,基板1包括第四边,盖体包括d1段51和d2段52,d1段51与第四边相连接,盖体向基板1折叠后,d1段51与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围成包装结构的主体,d2段52盖设在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上,通过设置盖体,并使d2段52盖设在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上,保证了待包装物能够限位在包装结构内,同时,也为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以及第一摇臂提供了限位作用,保证第一摇臂、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不会散开。

盖体还包括d3段53,d3段53设置在d2段52远离d1段51的一端,d3段53盖设在主体远离d1段51的侧壁上,也即d3段53盖设在第一摇臂形成的包装结构的侧壁上。

进一步的,盖体折叠完成后,形成开口朝下的凹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d3段53远离d2段52的一端沿第一边的延伸方向设置有粘贴区,粘贴区可采用双面胶,通过双面胶使d3段53与a1段21粘接固定。

进一步的,盖体的各段之间均具有折线。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d2段52上设置有缓冲折叠段,缓冲折叠段包括第一段521和第二段522,第一段521跨设在第二摇臂和第三摇臂远离基板1的一侧,以形成第二缓冲腔,第二段522位于第二缓冲腔内。通过设置缓冲折叠段,并形成第二缓冲腔,进一步为待包装件8提供缓冲保护,防止待包装件8损坏。

进一步的,第二缓冲腔内填充缓冲物,以便于能够对产品进行更为有效的保护。

进一步的,第一段521为开口朝下的凹字形结构,第二段522位于第一段521形成的凹字形结构内,第二段522大致为b字形。

第二段522的第一部分与第二摇臂相接,第二段522的第二部分跨设在第一储物空间61和第三摇臂远离基板1的一侧。

进一步的,第二段522的第一部分即为水平设置的一段,第一部分与c2水平贴合,第二段522的第二部分为开口朝下的凹字形结构,第二部分跨过第一储物空间61和b2段32,第一段521向第二缓冲腔内侧具有翻边,第二部分跨过第一储物空间61和b2段32后抵触在翻边上。

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包装结构取消了海绵、泡沫等包装内衬材质的使用,包装结构均由纸板制成,减低了材料成本,既环保又无需开模,可大批量生产。同时,简化生产工序,工人无需再进行产品与包装内衬的包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一种包装结构,能够在摇臂折叠后保持折叠状态,防止无外力作用时内衬结构变形,便于产品包装。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