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33935发布日期:2020-12-25 12:1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制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



背景技术:

在电梯上配备有安全钳能够在电梯发生故障时,借助安全钳对于导轨的摩擦制动来实现截停,从而防止电梯发生冲顶或者冲底的事故,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乘客的人生安全,然而目前的安全钳常见为纯机械方式工作,虽然以纯机械的方式来工作不会受电力故障所影响,但是其结构较为复杂,整个装置较为庞大,并且其可能会随使用时长后导致触发灵敏度的改变,从而影响整个设备的运行,适应性较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所述电子安全钳配置于电梯上,用于对导轨进行双向制动,其包括:

至少一对导向滑轨,所述导向滑轨上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制动块,且两组所述制动块之间留有间隙,用于穿过导轨,且当两组所述制动块沿着所述导向滑轨进行上下滑动时,能够使得两组制动块相互靠近,直至锁紧在导轨上,实现制动;

同步块,所述同步块配置为能够使得两组制动块同时进行上下滑动的块体,以及

至少一组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能够驱动制动块顶紧导轨,并随电梯的意外移动而带动两组制动块进行移动制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伸缩件为液压伸缩单元、电动伸缩单元或者气动伸缩单元。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滑轨包括第一斜面、对称设置于第一斜面两侧的第二斜面,且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制动块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斜面上的第三斜面、对称设置于第三斜面两侧且滑动设置在第二斜面上的第四斜面,且所述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且所述制动块靠近同步块的位置处固定有卡柱;

所述同步块与所述卡柱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限位腰形孔,以便通过卡柱使得制动块能够被同步块所驱动移动。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滑轨可调弹性的设置于基板上,所述基板固定于安装架上;

且,所述导向滑轨滑动设置于安装架上;

且,所述伸缩件也固定于安装架上。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伸缩件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电磁铁的伸缩活动端与铰接杆相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同步块相铰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伸缩件为异型电磁铁,所述异型电磁铁包括定子、动子、助力弹簧、限位杆以及铰接杆,其中,所述定子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动子滑动设置在定子中,所述动子远离定子的一端与铰接杆相铰接,所述铰接杆的另一端与同步块相铰接;

所述同步块还与滑杆相铰接,所述滑杆滑动设置在滑筒中,所述滑筒的外部套设有助力弹簧,所述助力弹簧的一端抵靠在同步块上,其另一端抵靠在铰接块上,所述铰接块与限位杆相铰接,所述限位杆固定在安装架上;

且,所述铰接杆与限位杆互不接触

进一步,作为优选,还包括接触器,所述接触器固定在安装架的内顶部,所述接触器为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者触发开关,所述接触器与外部控制器电联。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块远离同步块的一侧设置有凹陷,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与凹陷相对应的复位检测器,且当所述制动块处于非初始状态时,复位检测器的检测端被制动块所挤压产生电信号,所述复位检测器与外部控制器电联。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制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增阻片,所述增阻片的外表面布设有增阻凹槽;

所述导向滑轨的中部设置有能够吸附制动块的磁铁。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铰接杆的偏转角度b在0°~45°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装置的结构经过反复设计调教,其能够在减小整体装置体积的情况下,为电梯提供稳定的双向制动,并且其功能丰富、通用性强,仅需固定安装在电梯上即可实现电梯的改造,提高了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2)本装置在工作时,由伸缩件带动制动块沿着导向滑轨进行滑动,该滑动能够使得两组制动块相互靠近,直至锁紧在导轨上,实现制动,制动效果好;

(3)本装置中,设置有接触器,利用接触器能够判断电梯的上行或下行的情况,为后续的本装置的复位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2的半剖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导向滑轨和制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制动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卡爪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制动卡爪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中制动卡爪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9为本发明中制动卡爪的动作示意图三;

图10为本发明的锁紧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的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二;

图13为本发明的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三;

图14为本发明的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四;

图15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三;

图18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四;

图19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图五;

图20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中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一;

图21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中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二;

图22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中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三;

图23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中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四;

图24为本发明的另一结构示意中异形电磁铁安装动作示意图五;

图中:

100、电子安全钳;200、导轨;

110、安装架;111、顶板;112、底板;113、让位槽;114、限位导向孔;115、限位凸条一;116、安装孔;117、限位凸条二

120、基板;121、调节螺栓;122、弹性件;

130、导向滑轨;131、第一斜面;132、第二斜面;133、限位挡块一;134、限位挡块二;135、导向栓;

140、制动块;141、第三斜面;142、第四斜面;

150、增阻片;151、增阻凹槽;

160、伸缩件;161、定子;162、动子;163、助力弹簧;164、限位杆;165、铰接杆;166、滑筒;167、滑杆;

170、制动卡爪;171、铰接筒;172、滑动杆;173、卡爪;1731、铰接部;1732、卡接部;1733、卡接斜面;1734、基面;1735、导入斜面;

174、驱动杆;

180、接触器;

190、同步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请参阅图1~2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所述电子安全钳100配置于电梯上,用于对导轨200进行双向制动,其包括:

至少一对导向滑轨130,所述导向滑轨130上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制动块140,且两组所述制动块140之间留有间隙,用于穿过导轨200,且当两组所述制动块140沿着所述导向滑轨130进行上下滑动时,能够使得两组制动块140相互靠近,直至锁紧在导轨200上,实现制动;

同步块190,所述同步块190配置为能够使得两组制动块140同时进行上下滑动的块体,以及

至少一组伸缩件160,所述伸缩件160能够驱动制动块140顶紧导轨200,并随电梯的意外移动而带动两组制动块140进行移动制动。

进一步的,如图4-5,所述导向滑轨130包括第一斜面131、对称设置于第一斜面131两侧的第二斜面132,且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制动块140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斜面131上的第三斜面141、对称设置于第三斜面141两侧且滑动设置在第二斜面上的第四斜面142,且所述第三斜面141与第四斜面142的倾斜方向相反,因此,需要说明的是,两组制动块140之间的间隙不宜过大,否则则会增加导向滑轨130的整体长度或者第一斜面以及第二斜面的倾斜角度,另外,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上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一斜面为滑动轨道,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下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二斜面为滑动轨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轨130可调弹性的设置于基板120上,所述基板120固定于安装架110上,具体的,如图2(图2中的伸缩件安装位置并未应用至本实施例中)和图4,基板120上对称开设有通孔,用于活动穿过调节螺栓121,调节螺栓与导向滑轨130螺纹连接,并且调节螺栓121的外部套设有弹性件122,所述弹性件122的一端抵靠在基板上,其另一端抵靠在导向滑轨130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栓121,能够将导向滑轨130可调弹性的设置于基板120上;

另外,较佳的,弹性件122配置为碟簧,其可以提供持续且较为稳定的缓冲力;

另外,所述导向滑轨130滑动设置于安装架110上,所述安装架110包括顶板111以及底板112,顶板111与底板112之间采用固定框以及基板所固定,其中框架用于固定安装伸缩件160,顶板111以及底板11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116,用于将本装置定位固定于电梯上,并且,顶板111与底板112的一侧均开设有让位槽113,以便为导轨200提供让位,

如图2~4(图2和图4中的伸缩件安装位置并未应用至本实施例中)以及图10,导向滑轨130的滑动动作,由基板、调节螺栓以及弹性件122所限制,并且,为了提高导向滑轨130滑动的稳定性,在导向滑轨130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有导向栓135,与此同时,在顶板111以及底板112与导向栓135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导向孔114,所述导向栓135滑动穿过限位导向孔114,并且,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滑轨130的两组第二斜面132的底部向下延伸构成限位挡块一133,而底板112上与限位挡块一133相对应位置处向上凸出形成限位凸条一115,并且,所述导向滑轨130的第一斜面的顶部向上延伸构成限位挡块二134,而顶板111上与限位挡块二134相对应位置处向下凸出形成限位凸条二117。

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件为液压伸缩单元、电动伸缩单元或者气动伸缩单元。

较佳的,如图4以及图15~图19,所述伸缩件160为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定在安装架110上,所述电磁铁的伸缩活动端与铰接杆165相铰接,所述铰接杆165的另一端与同步块190相铰接,所述制动块140靠近同步块190的位置处固定有卡柱143;

所述同步块190与所述卡柱143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限位腰形孔,以便通过卡柱143使得制动块140能够被同步块190所驱动移动。

当电磁铁配置为一个时,如图15~18,在电磁铁断电时,铰接杆165带动其中一个制动块140沿着同步块190的限位腰形孔滑动并顶紧导轨200,且随着电梯的意外移动,该制动块进行上移或下移,从而通过同步块190带动另一制动块进行同步上移或下移,从而实现制动;

当电磁铁配置为两个时,如图19,在电磁铁断电时,两组铰接杆165同时带动对应得制动块沿着同步块190的限位腰形孔滑动并顶紧导轨200,且随着电梯的意外移动,两组制动块进行上移或下移,从而实现制动。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接触器180,所述接触器180固定在安装架110的内顶部,所述接触器180为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者触发开关,所述接触器180与外部控制器电联,以光电传感器为例,当电梯处于意外上行或者意外下行状态时,两组制动块锁紧在导轨上,此时还需进一步判断,电梯是处于意外上行还是意外下行:当制动块遮挡住接触器产生电信号,从而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进而判断电梯处于意外下行,否则,电梯则处于意外上行,该判断为后续铰接杆165恢复至初始状态有着较大作用,在电梯故障消除之后,制动块依旧锁紧在导轨200上,并且由于制动块已经产生自锁,此时仅依靠伸缩件160无法将铰接杆165以及制动块进行复位,此时则需外部维修人员利用驱动电梯的反向移动实现复位。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制动块140远离同步块的一侧设置有凹陷,所述安装架110上设置有与凹陷相对应的复位检测器,且当所述制动块140处于非初始状态时,复位检测器的检测端被制动块140所挤压产生电信号,所述复位检测器与外部控制器电联,因此复位检测器可以配置为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弹性抵靠件,当制动块140复位后,复位检测器的检测端则伸入凹陷中。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制动块140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增阻片150,所述增阻片150的外表面布设有增阻凹槽151;

所述导向滑轨130的中部设置有能够吸附制动块140的磁铁。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铰接杆165的偏转角度b在0°~45°之间。

工作原理:在电梯出现意外移动时,在初始阶段,伸缩件驱动铰接杆165带动制动块卡紧在导轨200上,随着电梯的继续移动,从而驱动制动块140进行滑动,从而利用锁紧块140实现进一步锁紧,其中,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上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一斜面为滑动轨道,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下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二斜面为滑动轨道,当隐患接触后,进行复位即可

实施例2:如图20~24,其与实施例1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伸缩件为异型电磁铁,所述异型电磁铁包括定子161、动子162、助力弹簧163、限位杆164以及铰接杆165,其中,所述定子161固定在安装架110上,所述动子滑动设置在定子161中,所述动子162远离定子161的一端与铰接杆165相铰接,所述铰接杆165的另一端与同步块190;

所述同步块190还与滑杆167相铰接,所述滑杆167滑动设置在滑筒166中,所述滑筒166的外部套设有助力弹簧163,所述助力弹簧163的一端抵靠在同步块190上,其另一端抵靠在铰接块上,所述铰接块与限位杆164相铰接,所述限位杆164固定在安装架110上;

且,所述铰接杆165与限位杆164互不接触。

实施例3:如图1~10,一种用于电梯制动的新型电子安全钳,其配置于电梯上,用于对导轨200进行双向制动,其包括:

至少一对导向滑轨130,所述导向滑轨130上可上下滑动的设置有制动块140,且两组所述制动块140之间留有间隙,用于穿过导轨200,且当两组所述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进行上下滑动时,能够使得两组制动块140相互靠近,直至锁紧在导轨200上,实现制动,进一步的,如图4-5,所述导向滑轨130包括第一斜面131、对称设置于第一斜面131两侧的第二斜面132,且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制动块140包括滑动设置在第一斜面131上的第三斜面141、对称设置于第三斜面141两侧且滑动设置在第二斜面上的第四斜面142,且所述第三斜面141与第四斜面142的倾斜方向相反,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上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一斜面为滑动轨道,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下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二斜面为滑动轨道;以及

制动卡爪170,所述制动卡爪170能够由伸缩件160驱动顶紧导轨200,并随电梯的意外移动而相对于伸缩件160进行偏转,从而带动两组制动块140进行移动制动,也就是说,在工作时,先由制动卡爪170提供制动,随后由制动块140提供制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述制动卡爪170包括伸缩部以及卡爪173,所述伸缩部的一端铰接在伸缩件160的输出端,所述伸缩部的另一端与卡爪173相铰接,其中,伸缩部可以配置为铰接筒171与滑动杆172的组合,所述滑动杆172滑动设置于铰接筒171中,铰接筒171的一端与伸缩件160的输出端相铰接,而滑动杆172远离铰接筒171的一端则与卡爪173相铰接,值得一提的是,如图6,所述卡爪173包括铰接部1731以及卡接部1732,其中铰接部1731用于与滑动杆172相铰接,卡接部1732为类似[型,其包括基面1734、导入斜面1735以及卡接面1733,其中卡接面1733的表面可配置为粗糙表面,所述卡接面1733与基面1734之间的夹角在90°~180°之间。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伸缩件为液压伸缩单元、电动伸缩单元或者气动伸缩单元,其中以电动伸缩单元为例,将伸缩件配置为电磁控制的伸缩杆,当电梯意外移动时,电磁铁失电,伸缩杆伸出,从而驱动卡爪173卡在导轨200上,也就是说,在初始阶段,由卡爪173卡紧在导轨200上来为电梯提供初步制动,随着电梯的继续移动,卡爪173带动伸缩部沿着伸缩件的铰接端偏转一定角度,此时由于伸缩部的偏转,卡爪173所提供的制动力减弱,但是,卡爪173带动伸缩部沿着伸缩件的铰接端偏转一定角度能够驱动制动块140进行滑动,从而利用锁紧块140实现进一步锁紧,实现持续连贯的制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述制动块140靠近制动卡爪170的一侧设置有卡件,以便通过卡件使得制动块140能够被制动卡爪170的偏转动作而驱动移动。

与卡件相匹配的,所述卡爪173的两侧对称固定有与卡件相接触的驱动杆174,具体来讲,每组卡件为上下对称排布的卡柱143,而驱动杆174则位于两组卡柱两侧,从而能够通过驱动杆174与卡杆的配合驱动制动块140进行上下移动。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如图7~9,所述伸缩部的偏转角度a在0°~45°之间,如此设计,能够全面考虑到导向滑轨的长度尺寸以及滑动杆172的收回情况。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滑轨130可调弹性的设置于基板120上,所述基板120固定于安装架110上,具体的,如图2和图4,基板120上对称开设有通孔,用于活动穿过调节螺栓121,调节螺栓与导向滑轨130螺纹连接,并且调节螺栓121的外部套设有弹性件122,所述弹性件122的一端抵靠在基板上,其另一端抵靠在导向滑轨130上,通过转动调节螺栓121,能够将导向滑轨130可调弹性的设置于基板120上;

另外,较佳的,弹性件122配置为碟簧,其可以提供持续且较为稳定的缓冲力;

另外,所述导向滑轨130滑动设置于安装架110上,所述安装架110包括顶板111以及底板112,顶板111与底板112之间采用固定框以及基板所固定,其中框架用于固定安装伸缩件160,顶板111以及底板112上均设置有安装孔116,用于将本装置定位固定于电梯上,并且,顶板111与底板112的一侧均开设有让位槽113,以便为导轨200提供让位,

如图2~4以及图10,导向滑轨130的滑动动作,由基板、调节螺栓以及弹性件122所限制,并且,为了提高导向滑轨130滑动的稳定性,在导向滑轨130的上下两端对称固定有导向栓135,与此同时,在顶板111以及底板112与导向栓135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限位导向孔114,所述导向栓135滑动穿过限位导向孔114,并且,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滑轨130的两组第二斜面132的底部向下延伸构成限位挡块一133,而底板112上与限位挡块一133相对应位置处向上凸出形成限位凸条一115,并且,所述导向滑轨130的第一斜面的顶部向上延伸构成限位挡块二134,而顶板111上与限位挡块二134相对应位置处向下凸出形成限位凸条二117。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接触器180,所述接触器180固定在安装架110上且位于所述卡爪173的上方,以便通过卡爪173的偏转挤压而产生电信号,所述接触器180为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者触发开关,所述接触器180与外部控制器电联,以压力传感器为例,当电梯处于意外上行或者意外下行状态时,伸缩件160则驱动卡爪173抵靠在导轨200上,此时还需进一步判断,电梯是处于意外上行还是意外下行:当卡爪173的偏转动作挤压到接触器180而使得接触器产生电信号,从而将电信号传递至控制器,进而判断电梯处于意外下行,否则,电梯则处于意外上行,该判断为后续卡爪173恢复至初始状态有着较大作用,在电梯故障消除之后,卡爪以及制动块依旧锁紧在导轨200上,并且由于制动块已经产生自锁,此时仅依靠伸缩件160无法将卡爪以及制动块进行复位,此时则需外部维修人员利用驱动电梯的反向移动实现复位,也即,当控制器判断出电梯意外下行时,其反馈至维修人员,维修人员驱动电梯进行向上移动一定距离,以便于卡爪以及制动块进行复位,而当控制器判断出电梯意外上行时,其反馈至维修人员,维修人员驱动电梯进行向下移动一定距离,以便于卡爪以及制动块进行复位。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制动块140靠近伸缩件160的一侧设置有凹陷,所述安装架110上设置有与凹陷相对应的复位检测器,且当所述制动块140处于非初始状态时,复位检测器的检测端被制动块140所挤压产生电信号,所述复位检测器与外部控制器电联,因此复位检测器可以配置为带有压力传感器的弹性抵靠件,当制动块140复位后,复位检测器的检测端则伸入凹陷中。

作为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制动块140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增阻片150,所述增阻片150的外表面布设有增阻凹槽151,另外,为了提高制动块140与导向滑轨130之间的联结性,所述导向滑轨130的中部设置有能够吸附制动块140的磁铁。

工作原理:在电梯出线意外移动时,在初始阶段,伸缩件驱动卡爪173卡在导轨200上,由卡爪173卡紧在导轨200上来为电梯提供初步制动,随着电梯的继续移动,卡爪173带动伸缩部沿着伸缩件的铰接端偏转一定角度,从而驱动制动块140进行滑动,从而利用锁紧块140实现进一步锁紧,其中,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上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一斜面为滑动轨道,当制动块140沿着导向滑轨130向下移动时,制动块140以第二斜面为滑动轨道,当隐患接触后,进行复位即可。

实施例4:如图11~14,其与实施例3不同的地方在于,所述伸缩件为异型电磁铁,所述异型电磁铁至少包括定子161、动子162、助力弹簧163、限位杆164以及铰接杆165,其中,所述定子161固定在安装架110上,所述动子滑动设置在定子161中,所述动子162远离定子161的一端与铰接杆165相铰接,所述铰接杆165的另一端与卡爪173相铰接,以便使得动子162的滑动伸出,带动卡爪173卡紧导轨200;

所述铰接筒171的外部套设有助力弹簧163,所述助力弹簧163的一端抵靠在卡爪173上,其另一端抵靠在铰接块上,所述铰接块与限位杆164相铰接;

且,所述铰接杆165与限位杆164互不接触。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