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通气密封件的容器封闭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83272发布日期:2021-05-18 14:1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具有通气密封件的容器封闭件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通气密封件的容器封闭件。


背景技术:

2.液体容器可能变得过压或欠压,并且容器会取决于有待容纳的液体和环境温度而损坏。已知类型的容器封闭件是具有用于与容器的互补螺纹颈部接合的非气密螺纹的盖和在盖中的密封件,以与容器颈部形成基本气密和液密的密封。对于容器中的不期望的负压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在密封件和/或盖中结合通气口,用于通过存在于盖的螺纹与容器颈部的螺纹之间的开口在环境大气与容器内部之间通气。


技术实现要素:

3.根据一个方面,容器封闭件包括外盖、内盖和密封件。外盖包括顶壁和从顶壁向下延伸的外侧壁。内盖固定在外盖内并且包括底壁和从底壁向上延伸的内侧壁。内侧壁偏离外侧壁以限定外盖与内盖之间的空间,该空间用于容纳相关容器的相关颈部。密封件固定至内盖并且包括密封件侧壁和从密封件侧壁向内延伸的边缘。密封件侧壁密封地接合内侧壁并且该边缘密封地与底壁重叠。内盖与密封件一起限定了在外盖与内盖之间的空间与形成在内盖的底壁上并且由边缘选择性地覆盖的空气开口之间流体连通的空气通路。
4.根据另一个方面,容器组件包括:容器,该容器包括主体部分和具有嘴部的颈部;以及容器封闭件,容器封闭件相对于容器颈部可在附接构造与分离构造之间转换。容器封闭件包括外盖、内盖和密封件。外盖包括顶壁和从顶壁向下延伸的外侧壁。内盖固定在外盖内并且包括底壁和从底壁向上延伸的内侧壁。内侧壁偏离外侧壁以在外盖和内盖之间限定用于容纳容器的颈部的空间。当该封闭件被附接到颈部上时,密封件在颈部与该封闭件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密封件固定至内盖并且包括密封件侧壁和从密封件侧壁向内延伸的边缘。边缘密封地接合底壁。内盖与密封件一起限定了在外盖与内盖之间的空间与形成在内盖的底壁上并且由边缘覆盖的空气开口之间流体连通的空气通路。该边缘被配置为在容器内形成真空时被提离底壁,从而允许环境空气流动通过空气通路并通过空气开口进入容器,以平衡容器的内部空气压力和外部环境空气压力。
附图说明
5.图1是根据本披露的一个方面的包括容器和示例性容器封闭件的容器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6.图2和图3是图1的封闭件的透视图。
7.图4是图1的封闭件的分解透视图。
8.图5是图1的封闭件的密封件的透视图。
9.图6是图5的截面图
10.图7至图9是图1的封闭件的截面图。
11.图10是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的示例性容器封闭件的分解透视图。
12.图11和图12是图10的截面图。
13.图13是在容器的内部压力大于或基本上等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下的密封件的详细截面图。
14.图14是在容器的内部压力小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下的详细截面图。
15.图15是根据本披露的另一个方面的示例性容器封闭件的分解透视图。
16.图16和图17是图15的截面图。
17.图18是在容器的内部压力基本上等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下的密封件的详细截面图。
18.图19是在容器的内部压力小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下的密封件的详细截面图。
19.图20是在容器的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下的密封件的详细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当然,应当理解,本文中的描述和附图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在不背离本公开的情况下可对所公开的结构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出于在此说明的目的,空间相对术语(如“上部”和“下部”等)可以用于描述一个元件和/或特征与另一个或多个元件和/或特征的关系,例如像在本公开的附图中所展示的。
21.现在参考附图,其中贯穿若干视图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图1至图3展示了容器组件100,该容器组件包括容器102和根据本公开的与该容器互补的示例性封闭件104。容器102可以被配置成用于保持所期望的物质,并且具体地可以被配置成用于在高于或低于环境温度的温度下保持所希望的物质。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容器102被配置成用作饮料容器,并且可以对应于或类似于瓶、壶、啤酒量器、器皿、玻璃瓶或类似饮料容器。容器102可以由具有用于饮料容器的所期望特性的任何材料形成,例如不锈钢或塑料配制品(例如,热塑性或热固性聚合物)。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中,容器102可以结合一种双壁构造,其中壁之间的居间空间是基本上抽空的,这样使得该容器是一种真空绝缘的容器102。合适的真空绝缘容器的实例可从hydro flask(bend,oregon)商购获得。
22.容器102包括主体部分110和颈部112,该颈部具有提供通向容器102的内部118的入口的口部114。封闭件104相对于容器颈部112在附接构造与分离构造之间可转换。封闭件104(可以可替代地被称为盖或盖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适合的结构和部件,这些结构和部件被配置成为容器102的口部114提供密封封闭件。通过举例,封闭件104可以包括与布置在颈部112上的第二固定元件(即,第二螺纹122)互补的第一固定元件(即,第一螺纹120)。即,第一螺纹可以被配置成与第二螺纹配合,使得封闭件104可以固定到颈部112上并且由此固定到口部106上并且抵靠该口部。应了解的是,可以使用另外的和/或替代的固定元件构造来将封闭件104抵靠容器102固定,例如卡扣配合或卷边。在这种情况下,封闭件104和容器102的颈部112不需要是圆形的。当封闭件104被固定至容器102上时,容器组件100的内容物在常规处理和/或运输过程中不易于泄漏。然而,如以下进一步描述的,螺纹连接没有在封闭件104与颈部112之间形成气密性密封,以便允许气体排出和压力平衡。
23.另外参照图4,示例性封闭件104包括外盖组件130、固定至外盖组件上的内盖组件132、以及固定至内盖组件上的密封件134。外盖组件130可包括外盖140和可选的盖构件142。外盖140包括顶壁146和从顶壁向下延伸的外侧壁148。外侧壁148的内表面150包括第一螺纹120。形状与外盖140互补的盖构件142包括顶壁154和外侧壁156。顶壁可以包括用于暴露顶壁146的一部分的开口158,该顶壁可以被模制或内切以便为容器组件100的使用者提供美学、指导性或功能性接口。盖构件142固定地附接至外盖,例如,盖构件142可以包覆模制到外盖140上。外盖140和盖构件142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塑料(诸如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聚合物)形成。盖构件142的外侧壁156可以进一步包括可抓握的和/或可操纵的表面,该表面被配置成用于帮助将封闭件104从容器102上附接和/或分离。
24.内盖组件132固定地紧固在外盖组件130内。根据本公开,内盖组件132包括内盖170、绝缘构件172、插入件174和支撑件176。内盖170包括底壁180和从底壁向上延伸的内侧壁182。类似于顶壁146,底壁180可以被模制或内切以便为容器组件100的使用者提供美学、指导性或功能性的接口。内侧壁182偏离外盖140的外侧壁156,以在外盖140与内盖170之间限定用于接收容器102的颈部112的空间186。如图7至图9中最佳地描绘的,至少一个凹槽或通道形成在内盖170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凹槽包括第一凹槽或通道190和与第一凹槽或通道190连通的第二凹槽或通道192。第一凹槽或通道190形成在内侧壁182中并且相对于封闭件104的纵向轴线ca(纵向轴线在图7和图8中最佳描绘)沿着内侧壁的周边周向地延伸。第二凹槽或通道192也形成在内侧壁182中并且相对于与第一凹槽或通道190相交的纵向轴线ca轴向地延伸。更具体地,内侧壁182包括第一上部196和第二下部198。第二下部198从第一上部196向内偏移(即,在相对于纵轴ca的径向方向上),以便界定第一上壁架200和第二下壁架202。该第二壁架可从底壁180稍微向上偏移并且形成底壁180的延伸超过第二下部198的径向延伸部。第一凹槽或通道190由第二下部198以及第一和第二壁架200、202限定。第二下部198的截面可向内凸出以限定第二凹槽或通道192(参见图9)。
25.在图4、图7和图8所描绘的实施例中,隔缘构件172和插入件174被定位在内盖170内。根据一个方面,绝缘构件172包括基部210和从基部延伸的柱212。可以在基部210中形成用于第二凹槽或通道192的第一定位特征204。插入件174连接到绝缘构件172。插入件174包括外侧壁220,该外侧壁具有上区段222和下区段224,该上区段和下区段在形状上与内盖170的内侧壁182的上部196和下部198互补。插入件174还包括连接到外侧壁220的内侧壁226。内侧壁226与下区段224一起限定内部毂部,该内部毂部具有在形状上与绝缘构件172互补的孔230。这允许插入件174配合地装配或接收在绝缘构件172上。如图所示,第二凹槽或通道192的第二定位特征232可形成在下区段224中,第二定位特征232由第一定位特征204接收(参见图9)。插入件174可以进一步配备有使内部毂部与外部侧壁220互连的多个间隔开的加强突片236。进一步示出,支撑件176接收在内盖170上方,具体地在内盖170的内侧壁182的上部196上方。在所描绘的方面中,支撑件176为环形,其具有侧壁240,该侧壁240具有上部向外延伸的臂架242和下部向内延伸的臂架244。在封闭件104的组装状态下,绝缘构件172被夹在外盖140的顶壁146与内盖170的底壁180之间并且被其覆盖,其中基部210与底壁180接触并且柱212与顶壁146接触。此外,加强突片236的远端250与内盖170的内侧壁182的上部196间隔开,以限定用于定位从外盖140的顶壁146悬垂的凸缘254的偏移区域252。
26.密封件134被提供用于在封闭件被附接到(即,螺纹连接到)颈部上时在容器102的
颈部112与封闭件104之间形成密封连接。特别参见图4至图6,密封件134包括密封件侧壁260和从密封件侧壁向内延伸的边缘262,边缘262限定开口264。根据所描绘的方面,该密封件侧壁260具有倒u形的截面并且包括一个外部270、一个内部272以及将该外部和该内部互连的顶部274。边缘262从内部272的下部自由端向内延伸。圆周肩部276从内部272的连接的上端向内延伸。此外,至少一个凹槽或通道280可形成在顶部274中,至少一个凹槽或通道280相对于纵向轴线ca(参见图7和图8)在顶部上径向延伸。在本公开中,一对凹槽或通道280、282可形成在顶部274上,凹槽或通道280、282相对于纵向轴线成角度地彼此间隔开(例如,直径地间隔开)。在图7和图8中,密封侧壁260的内部272固定至内盖170的内侧壁182的下部198。顶部274抵靠下部198的上臂架200接合,并且下部198的下臂架202被接收在边缘262与肩部276之间。此外,边缘262密封地接合至内盖170的底壁180的第二下臂架202,其中底壁180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开口264。
27.内盖170、插入件174和支撑件176中的每一个可由诸如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聚合物的塑料形成。绝缘部件172可包含任何合适的材料、结构或装置,其构造成减少绝缘部件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热传递。例如,该绝缘构件可以包括一种或多种塑料,这些塑料可以与用于形成封闭件104的其他部件的塑料相同或不同。除了引入绝缘材料之外,绝缘构件172可包括多个内部空隙或孔,所述多个内部空隙或孔被构造成使得由空隙形成的空间减少由于通过绝缘构件172的材料的传导而导致的热传递。密封件134可以包括产生或增强容器102与封闭件104之间的气密密封的任何材料。
28.根据本公开,内盖170与密封件134一起限定了在外盖140与内盖170之间的空间186与形成在内盖170的底壁180上并且由密封件134的边缘262选择性地覆盖的空气开口302(见图8)之间流体连通的空气通路300(参见图9)。如图所示,空气开口302从底壁180的第二下壁架202形成在内侧壁182的下部198的外部。进一步描绘的是在底壁中在空气开口302附近形成的凹陷部分310,这允许容易地从内盖170移除密封件134。根据本实施例,空气通路300由形成在内盖170的内侧壁182中并且由密封件134覆盖的第一凹槽或通道190和第二凹槽或通道192限定。空气通路300还可由凹槽或通道280、282中的每一个限定,凹槽或通道280、282可选地形成在密封件134的顶部274中并且由内盖170覆盖。更具体地,空气通路包括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第一空气通路围绕纵向轴线ca周向延伸并且由第一凹槽或通道190和密封肩部276形成,第二空气通路相对于纵向轴线ca轴向地延伸并且由第二凹槽或通道192和密封肩部276形成。由于内盖140与连接至该内盖的密封件134之间的公差,环境空气能够在密封件134的顶部274与内盖140的内侧壁182的第二下部198的第一上臂架200之间流动。为了促进该气流,可在顶部274上设置凹槽或通道280、282。因此,相对于纵向轴线ca径向延伸的第三空气通路可由内盖170的顶部274(以及可选地每个凹槽或通道280、282)和第一上臂架200形成。第二空气通路与第一空气通路和空气开口302相交,并且第三空气通路与第一空气通路相交并且与第二空气通路周向地间隔开。
29.如图7和图8所描绘的,被接收在内侧壁182的上部196上方的支撑件176的下端或臂架244都与密封件134的顶部274接触并且可以限定凹槽或通道280、282中的每一个的延伸部。在图7至图9中,凹槽或通道280、282相对于纵向轴线ca与第二凹槽或通道192成角度地间隔开。同样,第一凹槽或通道190沿着内盖170的内侧壁182周向地延伸,第二凹槽或通道192相对于第一凹槽或通道190相对于纵向轴线ca轴向地延伸并且终止于空气开口302
处,并且密封件134的凹槽或通道280、282相对于纵向轴线从第一凹槽或通道190径向地延伸。此外,密封侧壁260的内部尺寸小于内侧壁182的下部198的外部尺寸,使得当密封件134装配在下部198上时,边缘262抵靠内盖170的底壁180的第二下臂架202张紧和偏置。这确保了空气开口302通常被密封件134的边缘262封闭或密封。
30.因此,封闭件104配备有空气通路300,该空气通路允许容器102的内部118与由封闭件104和容器102的螺纹连接形成的迷宫式空隙之间的空气流动。当容器102相对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处于加压下时,在内部118内形成的真空提起边缘262的覆盖空气开口302的部分,从而允许环境空气流动通过空气通路300并且通过空气开口302进入容器中。具体地,空间186内的环境空气在螺纹连接部之间、顶部274之间(并且可选地通过凹槽或通道280、282中的每一个)与内盖170的第一上部凸缘200之间流动,进入并且穿过第一凹槽或通道190,进入并且穿过第二凹槽或通道192,然后进入并穿过空气开口302。这允许容器102的内部空气压力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平衡。
31.图10至图12描绘了用于容器组件100的示例性封闭件350的另一个实施例。封闭件350包括具有外盖140和盖构件142的外盖组件130、固定至外盖140的内盖170、固定至内盖170的密封件134、以及绝缘构件356。绝缘构件356定位在内盖170内。根据一个方面,绝缘构件356包括具有第一直径的第一圆柱形部分360和定位在第一圆柱形部分下方的具有第二较小直径的第二圆柱形部分362。如所描绘的,第一圆柱形部分360和第二圆柱形部分362在形状上与内盖170的内侧壁182的对应上部196和下部198互补。可以在第二圆柱形部分362中形成用于内盖170的第二凹槽或通道192的定位特征366。在封闭件104的组装状态下,绝缘构件356被夹在外盖140的顶壁146与内盖170的底壁180之间并且被该外盖的顶壁和该内盖的底壁覆盖,第一圆柱形部分360与顶壁146接触,第二圆柱形部分362与底壁180接触。绝缘构件356可以与绝缘构件172类似地形成。
32.还参照图13和图14,密封件134安装至内盖170的内侧壁182的下部198,被提供用于在封闭件被附接到(即,螺纹连接到)颈部上时在容器102的颈部112与封闭件350之间形成密封连接。同样,内盖170与密封件134一起限定了在外盖140和内盖170之间的空间186与形成在内盖170的底壁180上的空气开口302之间流体连通的空气通路300(见图11和12)。空气通路300包括绕纵向轴线ca周向地延伸的第一空气通路(即,第一凹槽或通道190),相对于纵向轴线ca轴向地延伸并且与第一空气通路和空气开口302相交的第二空气通路(即,第二凹槽或通道192),以及第三空气通路(即,在密封件134与内盖170之间以及可选地凹槽或通道280、282之间),该第三空气通路相对于纵向轴线ca径向延伸,与该第一空气通路相交并且与该第二空气通路环圆周地间隔开。封闭件350被适配成使得在容器102的内部压力大于或等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下,空气开口302通常被密封件134的边缘262封闭或密封(参见图13)。封闭件350被适配成使得在容器102的内部压力小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下,边缘262的覆盖空气开口302的部分被提起(见图14)并且环境空气流过空气通路300、通过空气开口302并且进入该容器中,再次允许该容器的内部空气压力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平衡。
33.图15至图17描绘了用于容器组件100的示例性封闭件400的另一个实施例。封闭件400包括具有外盖140和盖构件142的外盖组件130、固定至外盖140的内盖组件410、以及固定至内盖组件的密封件414。类似于之前的实施方式,绝缘构件(未示出)可定位在内盖组件
410内。根据本公开,内盖组件410包括内盖420和支撑件426。内盖420包括内侧壁430和底构件432。内侧壁430偏离外盖140的外侧壁156,以在外盖140与内盖420之间限定空间436,该空间436用于容纳容器442的颈部440,该容器442可以类似于具有双壁构造的容器102。
34.如图所示,内盖420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第一凹槽或通道450和与第一凹槽或通道450连通的第二凹槽或通道452。第一凹槽或通道450由向内偏移的侧壁部分456(即,相对于图16和图17中最佳描绘的封闭件400的纵向轴线ca在向内径向方向上偏移)限定,该向内偏移的侧壁部分形成在内侧壁430中并且相对于纵向轴线ca沿着内侧壁430的周边周向地延伸。侧壁部分456限定上臂架460和下臂架462。底部构件432可以是大致碟形的,包括侧壁464和底壁466。下臂架462向外延伸(即,在相对于纵向轴线ca向外的径向方向上)并且沿着侧壁464的周边周向地延伸。在底部构件432的侧壁464上设置凹陷部分470,并且空气开口472延伸穿过下壁架462并且进入凹陷部分470中。空气开口472与第二凹槽或通道452直接连通。在所描绘的方面中,支撑件426是环形的,其具有侧壁480,该侧壁的尺寸被确定成容纳在内盖420的内侧壁430上。
35.类似于上述密封件134,密封件414包括密封件侧壁492和从密封件侧壁向内延伸的边缘494。根据所示方面,密封件侧壁492具有倒u形截面,并且包括外部496、内部498和使外部和内部互连的顶部502(图17)。边缘494从内部498的下自由端向内延伸。周向肩部506从内部498的连接的上端向内延伸。第一凹槽或通道450进一步由密封件414的肩部506限定。在图16和图17中,密封件414固定至内盖420的内侧壁430,并且边缘494抵靠底部构件422的侧壁464张紧和偏置。因此,在边缘494密封地接合到侧壁464的情况下,凹陷部分470和空气开口472通常由密封件414封闭或密封。
36.现在参照图18至图20,类似于之前的实施例,内盖420与密封件414一起限定了在外盖140与内盖420之间的空间436与形成在底部构件422上的空气开口472之间流体连通的空气通路520。空气通路520包括围绕纵向轴线ca周向地延伸的第一空气通路(即,第一凹槽或通道450)和相对于纵向轴线ca轴向地延伸并且与第一空气通路和空气开口472相交的第二空气通路(即,第二凹槽或通道452)。类似于之前的实施例,由于内盖420与连接至其的密封件414之间的公差,能够在密封件414的顶部502与内盖420的内侧壁430的上臂架460之间形成气流。因此,相对于纵向轴线ca径向延伸的第三空气通路可由内盖420的顶部502和上臂架460形成。第三空气通路与第一空气通路和第二空气通路相交。图18是处于容器442的内部压力基本上等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中的密封件414的详细截面图。如图所示,密封侧壁492密封地接合至容器442的颈部440,并且边缘494密封地接合至底部构件422的侧壁464。凹陷部分470并且进而空气开口472被边缘494覆盖和密封。图19是处于容器442的预定内部压力小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中的密封件414的详细截面图。在这种状态下,在容器内形成的真空提起边缘494的覆盖凹陷部分470和空气开口472的部分。这允许环境空气流动通过上述空气通路520、通过空气开口472并且进入容器中,从而允许容器的内部空气压力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平衡。特别地,在边缘494被提离底部构件422之后,空间436内的环境空气在螺纹连接部之间流动,在内盖420的上边缘460的密封件414的上部502之间流动,进入并穿过第一凹槽或通道450,进入并穿过第二凹槽或通道452,并且进入并穿过空气开口472到达容器内部。图20是处于容器442的预定内部压力大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的状态中的密封件414的详细截面图。在这种状态下,边缘494的覆盖凹陷部分470的部分至少部分
地变形到凹陷部分中,进而将边缘494的这部分提离底部构件422。这允许来自容器内的空气流出空气开口472,通过上述空气通路520,进入空间436,并且从那里到周围环境,再次允许容器的内部空气压力与外部环境空气压力平衡。
37.将理解的是,以上公开的特征和功能、或其替代物或变体可以期望地组合到许多其他不同的系统或应用中。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随后做出各种目前未预见或未预料到的替代、修改、变化或改进,它们也旨在被以下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