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2371发布日期:2021-02-05 14:35阅读:54来源:国知局
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平台减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0002]
高空作业平台相关产品主要有: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拖车式高空作业平台、曲臂式高空作业平台、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铝合金高空作业平台、套缸式高空作业平台、蜘蛛式高空作业平台七大类。其中,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是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它的剪叉式机械结构,使升降台起升后有较高的稳定性,宽大的作业平台和较高的承载能力,使高空作业范围更大,并适合多人同时作业,它使高空作业效率更高,更安全。
[0003]
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虽然起升后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在升降过程中,由于机械本身的振动,高空作业平台主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震动,不能在升降过程中保障升降台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以解决高空作业平台在升降过程中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了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包括主体,主体内至少包括升降装置、第一减震机构和第二减震机构;
[0006]
所述升降装置内至少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左右两侧靠近顶部边缘处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所述伸缩件外侧壁靠近底部边缘处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所述伸缩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伸缩件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重杆,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承重杆上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凹槽,两个所述铰接凹槽内铰接有伸缩液压缸;
[0007]
所述第一减震机构内至少包括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顶部开口的插接管,所述插接管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嵌套连接有限位环,所述插接管外壁上嵌套有第一弹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置有顶座,所述顶座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插杆;
[0008]
所述第二减震机构内至少包括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内至少包括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顶端开口的弹簧套管,所述弹簧套管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所述第一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板上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顶端开口的第一套管,所述连接板下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上限位块,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外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嵌套固定有固定环,所述第二固定板下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底端开口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内固定连接有第
二弹簧;
[000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内至少包括底座和升降台;
[0010]
所述底座内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左右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底座上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底座的壳体内开设有第一缓冲腔;
[0011]
所述升降台内至少包括缓冲座,所述缓冲座左右两端侧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缓冲座壳体内开设有第二缓冲腔,所述第二缓冲腔的顶部铺设有踏板,所述第二缓冲腔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下表面靠近左右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座,所述滑座内开设有第二滑槽;
[0012]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件内至少包括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第三伸缩件和第四伸缩件,所述第一伸缩件与所述第二伸缩件剪叉式铰接固定,所述第三伸缩件和所述第四伸缩件剪叉式铰接固定,所述第一伸缩件一端与所述第三伸缩件一端铰接,所述第二伸缩件一端与所述第四伸缩件一端铰接,所述伸缩件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伸缩件分别与所述支撑杆的两端铰接,所述承重杆与两个所述伸缩件固定连接。
[0013]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底座上的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轮尺寸与所述第一滑槽尺寸相适配,所述支撑杆长度与所述安装槽尺寸相适配。
[0014]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装置通过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升降台底部的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槽为t型槽结构,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轮尺寸相适配的。
[0015]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座与所述顶座通过所述插接管与所述插杆插接固定,所述第一弹簧一端与所述限位环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与所述顶座下表面固定连接。
[0016]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所述缓冲柱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固定板通过所述第三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一端与所述固定环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另一端嵌设固定在所述弹簧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上下对齐,且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一套管通过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
[0017]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杆与所述限位孔上下对齐,所述导向块与所述限位孔相适配,所述导向杆长度与所述升降装置的伸展长度相适配。
[0018]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缓冲腔内固定安装有若干所述第一减震件,所述第一减震件通过所述支撑座与所述第一缓冲腔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减震件通过所述顶座与所述第一缓冲腔顶端内壁固定连接。
[0019]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缓冲腔内固定安装有若干所述第二减震件,所述第二减震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踏板固定连接。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1]
1、该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中,通过设置的通过第一减震件对作业平台升降过程中底座产生的机械振动进行缓冲吸收,可有效保障底座的稳定性。
[0022]
2、该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中,通过设置的第二减震件,由
第二减震件的多重减震结构,可有效减缓并吸收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一步保障升降台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0023]
3、该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中,通过设置的导向杆和导向块,由导向杆使升降台呈直线移动,保障升降台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斜,通过导向杆使底座与升降台之间连接,增加了底座与升降台之间的稳固性,有效减缓了升降机构在升级过程中的震动。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实施例1的整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为实施例1的底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为实施例1的第一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为实施例1的第一减震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为实施例1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为实施例1的升降台结构示意图;
[0031]
图8为实施例1的升降台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9为实施例1的升降台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
图10为实施例1的第二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11为实施例1的第二减震机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2为实施例1的第二减震机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36]
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0037]
1、主体;101、底座;1011、导向杆;1012、安装槽;1013、第一滑槽;1014、第一缓冲腔;102、升降台;1021、缓冲座;1022、底板;1023、导向块;1024、限位孔;1025、第二缓冲腔;1026、踏板;1027、滑座;1028、第二滑槽;
[0038]
2、升降机构;201、第一伸缩件;202、第二伸缩件;2021、第一滑轮;203、第三伸缩件;204、第四伸缩件;205、支撑杆;2051、承重杆;206、铰接凹槽;207、伸缩液压缸;208、第二滑轮;209、第二滑轮;
[0039]
3、第一减震机构;301、第一减震件;3011、支撑座;3012、插接管;3013、限位环;3014、顶座;3015、插杆;3016、第一弹簧;
[0040]
4、第二减震机构;401、第二减震件;4011、第一固定板;40111、弹簧套管;40112、下限位块;4012、连接板;40121、通孔;40122、第一套管;40123、上限位块;4013、第二固定板;40131、缓冲柱;40132、固定环;40133、第二套管;40134、第二弹簧;40135、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

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4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4]
实施例1
[0045]
请参阅图1-图12所示,本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了基于多重减震的可稳定升降的高空作业平台,包括主体1,主体1内至少包括升降装置2、第一减震机构3和第二减震机构4;
[0046]
升降装置2内至少包括伸缩件209,伸缩件209左右两侧靠近顶部边缘处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2021,伸缩件209外侧壁靠近底部边缘处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208,伸缩件20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05,伸缩件209靠近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承重杆2051,支撑杆205和承重杆2051上均固定连接有铰接凹槽206,两个铰接凹槽206内铰接有伸缩液压缸207,为保障伸缩的稳定性伸缩液压缸207设置有两个;
[0047]
本实施例的升降装置2在具体使用时,升降装置2通过伸缩件209和伸缩液压缸207组成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通过伸缩液压缸207的伸缩来实现剪叉支撑架的展开与折叠,实现剪叉式液压升降机构的升降,实现了台面的上升和下降。
[0048]
第一减震机构3内至少包括第一减震件301,第一减震件301上设置有支撑座3011,支撑座301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顶部开口的插接管3012,插接管3012外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嵌套连接有限位环3013,插接管3012外壁上嵌套有第一弹簧3016,支撑座3011的顶部设置有顶座3014,顶座3014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插杆3015;
[0049]
本实施例的第一减震机构3在具体使用时,升降装置2在升降过程中底座101产生震动,第一减震件301上的支撑座3011和顶座3014对第一弹簧3016进行挤压,通过第一弹簧3016对挤压进行缓冲和吸收,实现了对底座101在升降过程中产生的机械振动进行吸收,保障了底座101的稳定性。
[0050]
第二减震机构4内至少包括第二减震件401,第二减震件401内至少包括第一固定板4011,第一固定板4011的上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顶端开口的弹簧套管40111,弹簧套管40111内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40135,第一固定板4011上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40112,第一固定板4011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4012,连接板4012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通孔40121,连接板4012上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顶端开口的第一套管40122,连接板4012下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上限位块40113,上限位块40113和下限位块40112上下对齐,上限位块40113和下限位块40112均采用橡胶材质,为连接板4012和第一固定板4011提供限位保护,连接板401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固定板4013,第二固定板4013的下表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缓冲柱40131,缓冲柱40131外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嵌套固定有固定环40132,第二固定板4013下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底端开口的第二套管40133,第二套管40133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40134;
[0051]
本实施例的第二减震机构4在具体使用时,第二固定板4013受力向下移动,首先对
第二弹簧40134进行压缩,第二弹簧40134对第二固定板4013提供初步缓冲,当第二固定板4013受力过大时,第二固定板4013继续向下移动,并带动缓冲柱40131向下移动,缓冲柱40131压缩第三弹簧40135,通过第三弹簧40135对第二固定板4013提供进一步的缓冲,通过第二弹簧40134和第三弹簧40135实现对第二固定板4013的多级缓冲,提供了第二减震机构4的减震效果。
[0052]
进一步的,主体1内至少包括底座101和升降台102;
[0053]
底座101内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安装槽1012,安装槽1012左右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013,底座101上表面靠近四角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导向杆1011,底座101的壳体内开设有第一缓冲腔1014;
[0054]
升降台102内至少包括缓冲座1021,缓冲座1021左右两端侧壁靠近底部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导向块1023,导向块1023上表面开设有限位孔1024,缓冲座1021壳体内开设有第二缓冲腔1025,第二缓冲腔1025的顶部铺设有踏板1026,第二缓冲腔1025的底部设置有底板1022,底板1022下表面靠近左右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滑座1027,滑座1027内开设有第二滑槽1028。
[0055]
其中,伸缩件209内至少包括第一伸缩件201、第二伸缩件202、第三伸缩件203和第四伸缩件204,第一伸缩件201与第二伸缩件202剪叉式铰接固定,第三伸缩件203和第四伸缩件204剪叉式铰接固定,第一伸缩件201一端与第三伸缩件203一端铰接,第二伸缩件202一端与第四伸缩件204一端铰接,伸缩件209至少设置有两个,两个伸缩件209分别与支撑杆205的两端铰接,承重杆2051与两个伸缩件209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两个第一伸缩件201通过承重杆2051固定连接,承重杆2051对两个伸缩件209起到支撑加固的作用,同时,伸缩液压缸207一端与承重杆2051铰接,伸缩液压缸207另一端与支撑杆205铰接,通过伸缩液压缸207实现伸缩件209的展开与折叠,从而实现了台面的上升和下降。
[0056]
再进一步的,升降装置2通过第二滑轮208与底座101上的第一滑槽1013滑动连接,第二滑轮208尺寸与第一滑槽1013尺寸相适配,支撑杆205长度与安装槽1012尺寸相适配,使第二滑轮208与第一滑槽1013完全卡接,保障第二滑轮208在第一滑槽1013正常滑动。
[0057]
此外,升降装置2通过第一滑轮2021与升降台102底部的第二滑槽1028滑动连接,第一伸缩件201顶部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一滑轮2021,第二伸缩件202顶部两侧壁均设置有第一滑轮2021,第二滑槽1028为t型槽结构,第二滑槽1028与第一滑轮2021尺寸相适配的,使第一滑轮2021与第二滑槽1028卡接,保障第一滑轮2021在第二滑槽1028的稳定性。
[0058]
除此之外,支撑座3011与顶座3014通过插接管3012与插杆3015插接固定,第一弹簧3016一端与限位环3013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3016另一端与顶座3014下表面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弹簧3016实现对支撑座3011和顶座3014的连接,进一步的,第一弹簧3016长度大于插接管3012的开槽深度,插接管3012的开槽深度大于插杆3015长度,使插杆3015不与插接管3012底部接触,保障第一弹簧3016可对支撑座3011与顶座3014上下位移起到缓冲的作用。
[0059]
具体的,第二固定板4013的缓冲柱40131穿过通孔40121与第一固定板4011通过第三弹簧40135固定连接,第三弹簧40135一端与固定环40132下表面固定连接,第三弹簧40135另一端嵌设固定在弹簧套管40111内,通过第三弹簧40135为第二固定板4013和第一固定板4011提供弹性支撑,起到减震的作用,第二套管40133与第一套管40122上下对齐,且
第二套管40133与第一套管40122通过第二弹簧40134固定连接,通过第二弹簧40134为第二固定板4013和连接板4012提供弹性支撑,起到减震减震缓冲的作用。
[0060]
进一步的,导向杆1011与限位孔1024上下对齐,导向块1023与限位孔1024相适配,导向杆1011长度与升降装置2的伸展长度相适配,通过导向杆1011使升降台102呈直线移动,保障升降台102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偏斜,确保移动的平稳,通过导向杆1011使底座101与升降台102之间之间连接,增加了底座101与升降台102的稳固性,通过导向杆1011与限位孔1024之间的摩擦力,可有效减小升降台102的震动,有效减缓了升降机构2在升降过程中的震动。
[0061]
其中,第一缓冲腔1014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一减震件301,第一减震件301通过支撑座3011与第一缓冲腔1014底端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减震件301通过顶座3014与第一缓冲腔1014顶端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减震件301对作业平台升降过程中底座101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减震,对底座101在升降过程中由于机械振动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保障了底座101的稳定性。
[0062]
再进一步的,第二缓冲腔1025内固定安装有若干第二减震件401,第二减震件401通过第一固定板4011与底板1022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4013与踏板1026固定连接,通过铺设在第二缓冲腔1025内的第二减震件401,减缓并吸收升降台102升降过程中产生的震动,进一步保障升降台102在升级过程中的稳定性。
[0063]
除此之外,伸缩液压缸207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为公知技术结构,其工作原理为:伸缩液压缸是可以得到较长工作行程的具有多级套筒形活塞杆的液压缸,由两个或多个活塞式液压缸套装而成的,前一级活塞缸的活塞杆是后一级活塞缸的缸筒,当压力油从无杆腔进入时,活塞有效面积最大的缸筒开始伸出,当行至终点时,活塞有效面积次之的缸筒开始伸出,伸缩式液压伸出的顺序是由大到小依次伸出,可获得很长的工作行程,外伸缸筒有效面积越小,伸出速度越快,因此,伸出速度由慢变快,相应的液压推力由大变小;这种推力、速度的变化规律,正适合各种自动装卸机械对推力和速度的要求。而缩回的顺序一般是由小到大依次缩回,缩回时的轴向长度较短,占用空间较小,结构紧凑。
[006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发明,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