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527647发布日期:2021-04-02 10:0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上的电梯,其驱动装置基本都是采用曳引主机,同时配以对重以辅助平衡,通过电梯轿厢与对重之间的重量差异,用控制系统进行对曳引主机的控制,以实现轿厢的上下运行。

而统一采用曳引主机进行驱动的方式,其实际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对电梯设备更新发展的限制,已无法满足社会技术的不断及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运行系统及其运行方法,以填补现有技术上的空白,实现对电梯运行系统的革新。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梯运行系统,包括:

第一运行井道,所述第一运行井道内设置有轿厢;

第二运行井道,所述第二运行井道内设置有液体和气囊装置,所述气囊装置与所述液体相接触;

传动绳,所述传动绳的一端与所述轿厢连接,所述第一运行井道和/或所述第二运行井道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传动轮,所述传动绳的另一端绕设所述传动轮后与所述气囊装置连接,对应所述气囊装置还设置有鼓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轿厢上设置有负载感应器,所述负载感应器、鼓风机与电梯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装置与所述鼓风机之间通过软管连通。

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行井道的底部,并沿所述传动绳的设置线路设置在所述传动轮和所述气囊装置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轮上设置有限速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运行井道内对应所述气囊装置设置有导轨,所述气囊装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套使用的导靴。

作为优选,所述气囊装置在所述导轨上的运行距离不小于所述轿厢的运行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鼓风机为可调速式鼓风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运行井道与所述第二运行井道相并排设置。

一种电梯运行方法,适用于上述的一种电梯运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s10、设置供轿厢运行的第一运行井道、供气囊装置运行的第二运行井道,并在所述第二运行井道内设置供给所述气囊装置浮力的液体;

s20、在所述第一运行井道和/或所述第二运行井道的顶部设置传动轮,并设置传动绳,将所述传动绳的一端与所述轿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装置连接,所述传动绳的中部则绕设在所述传动轮上;

s30、对应所述气囊装置设置鼓风机,通过所述鼓风机对所述气囊装置的充气状态进行控制,以改变所述气囊装置在所述液体上产生的浮力,进而控制所述轿厢的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方案中巧妙地设置有气囊装置和鼓风机,通过利用鼓风机吹气、抽气的特点,以实现气囊装置的体积大小的改变,进而控制气囊装置在液体上浮力的大小输出,通过传动绳和传动轮的作用,以实现控制轿厢的运行。完全取消了现有技术中需采用的曳引主机,以及基于曳引主机而需要配置的主机梁、防震部件等相关部件,有效地降低了电梯成本,并且整个系统结构简单,实现了电梯运行系统的革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运行井道,11-轿厢,111-负载感应器,

2-第二运行井道,21-液体,22-气囊装置,221-鼓风机,222-软管,

3-传动绳,4-传动轮,5-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梯运行系统,主要包括第一运行井道1、第二运行井道2。所述第一运行井道1内设置有轿厢11,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内设置有液体21和气囊装置22,所述气囊装置22与所述液体21相接触,以产生浮力;对应所述气囊装置22还设置有鼓风机221。

还包括传动绳3,如钢丝绳,所述传动绳3的一端与所述轿厢11连接,所述第一运行井道1和/或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的顶部设置有若干传动轮4,所述传动绳3的另一端绕设所述传动轮4后与所述气囊装置22连接,通过所述传动绳3,以实现所述轿厢11与所述气囊装置22进行同步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在所述轿厢11的底部设置有负载感应器111,所述负载感应器111、鼓风机221与电梯的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所述负载感应器111的反馈信号,以控制所述鼓风机221的运行状态。本实施例中,所述鼓风机221优选为可调速式鼓风机,以提高用户乘坐轿厢11的舒适性。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鼓风机221为固定设置在井道壁上,而所述气囊装置22与所述鼓风机221之间则通过软管222连通,所述软管222可以为普通软管,亦可根据实际设置情况,设置为可伸缩式的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内对应所述气囊装置22设置有导轨,所述气囊装置22上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套使用的导靴,以提高所述气囊装置22在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内的运行轨迹的可控性。并且所述气囊装置22在所述导轨上的运行距离应不小于所述轿厢11的运行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运行井道1与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相并排设置,以进一步优化井道的占用空间。

为了便于对本方案的进一步理解,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梯运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设置供所述轿厢11运行的第一运行井道1、供所述气囊装置22运行的第二运行井道2,并在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内设置用于供给所述气囊装置22浮力的液体21;

s20、在所述第一运行井道1和/或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的顶部设置传动轮4,并设置所述传动绳3,将所述传动绳3的一端与所述轿厢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气囊装置22连接,所述传动绳3的中部则绕设在所述传动轮4上;

s30、对应所述气囊装置22设置所述鼓风机221,通过所述鼓风机221对所述气囊装置22的充气状态进行控制,以改变所述气囊装置22在所述液体21上产生的浮力,进而控制所述轿厢11的运行,如:

当所述轿厢11需要上行时,所述鼓风机221对所述气囊装置22进行排气操作,本实例中所述气囊装置22在未充气状态下在所述液体21中的重量应等于或大于所述轿厢11的额定载重;排气后浮力作用减小,所述气囊装置22下行,从而带动所述轿厢11上行。

当所述轿厢11需要下行时,所述鼓风机221对所述气囊装置22进行充气操作,以增大所述气囊装置22的浮力,从而使得所述轿厢11的载重大于所述气囊装置22的重量,以实现所述轿厢11的下行。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之处不作赘述,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导向轮5,所述导向轮5设置在所述第二运行井道2的底部,并沿所述传动绳3的设置线路设置在所述传动轮4和所述气囊装置22之间。

本实施例中,当所述轿厢11需要上行时,所述鼓风机221对所述气囊装置22进行充气操作,使得所述气囊装置22上行,进而带动所述轿厢11上行;此时只需控制所述气囊装置22产生的浮力大于所述轿厢11的载重即可。

当所述轿厢11需要下行时,所述鼓风机221对所述气囊装置22进行排气操作,从而使得所述气囊装置22下行,进而使得所述轿厢11下行;整体的操作和控制更加方便。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向轮5上设置有限速装置(图中未示出),以防止轿厢11运行出现意外,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